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管理员

摘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汇编13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1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汇编13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1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1.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

  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

  2.下列加粗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出淤泥而不染

  C.舜发于畎亩之中宋何罪之有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贤于材人远矣

  3.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A

  3.C

  4.①(通过这些)来使他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5.不同意。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国力强大,繁荣富强,令世人瞩目,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停滞不前,而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繁荣富强,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空乏其身

  (3)行拂乱其所为 (4)人恒过然后能改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6)人则无法家拂士

  2.下面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①必先苦其心志 ②行拂乱其所为

  C.①人则无法家拂士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温故而知新

  3.用“/”划分出下列句子的节奏。(每句划分两处)

  (1)故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是 人 也

  (2)人 则 无 法 家 拂 士,出 则 无 敌 国 外 患 者

  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2)

  (3)

  5.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6.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阐明承担重大使命的人都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道理。

  B.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对比鲜明,排比的句式增强了文章气势。

  C.第二段由个人说到国家,从反面论证了“死于安乐”的观点。

  D.本文以论点为标题,眉目分明,主旨清晰。

  1.(1)起,指被任用 (2)资财缺乏,这里指受贫困之苦 (3)违背 (4)常常 (5)通“横”,梗塞,不顺 (6)通“弼”,辅佐

  2.B (B.均为“他的”。A.从; 因。C.如果;是。D.所以;旧知识)

  3.(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1)用这些方法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原本)不具备的才能。

  (2)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所了解。

  (3)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注意关键字词的翻译要字字对译、处处落实,并且句子要流畅、通顺。)

  5一是在国内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二是在国外有足以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先找到与回答问题相关的原文语句,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答此类题目,务必看清题目是要求用原文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6.B (文章首段通过列举舜、傅说、胶鬲等六人出身低下而后成大业的事实,巧妙得出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结论。连用六个事例,是同类并举,而非鲜明对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衡于虑( )

  (3)必先苦其心志( ) (4)人恒过( )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从)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A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小题4】 2010年4月14日晨中国西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同样的事情也曾在2008年上演,真可谓“多难兴邦”,这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2分)

  答案

  【小题1】(1) 被选拔 (2)通“横”,梗塞,不顺 (3)使……痛苦(使……困苦)(4)犯错误 (4分,每空1分)

  【小题2】D (2分)

  【小题3】(一个国家),内部(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在国外)没有势利地位相等的国家(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2分,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句子意思表述完整到位,语言通顺即可)

  【小题4】生于忧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2分)

  解析

  【小题1】解释下词语的.意思,注意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选拔) (2)衡于虑(通假字,通“横”,梗塞,不顺 )

  (3)必先苦其心志( 使动用法,使……困苦 ) (4)人恒过(犯错误)

  【小题2】对词的理解的考查。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连词,没有实在意义)

  【小题3】翻译句子注意关键字解释准确,字字落实,连词成句。

  入:(一个国家),内部。法家拂士: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出:外部(在国外)。恒:常常。

  【小题4】本文观点的考查。本文观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衡于虑( )

  (3)必先苦其心志( ) (4)人恒过( )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从)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小题4】 2010年4月14日晨中国西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同样的事情也曾在2008年上演,真可谓“多难兴邦”,这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2分)

  答案

  【小题1】(1) 被选拔 (2)通“横”,梗塞,不顺 (3)使……痛苦(使……困苦)

  (4)犯错误 (4分,每空1分)

  【小题1】D (2分)

  【小题1】(一个国家),内部(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在国外)没有势利地位相等的国家(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2分,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句子意思表述完整到位,语言通顺即可)

  【小题1】生于忧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2分)

  解析【小题1】解释下词语的意思,注意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选拔) (2)衡于虑(通假字,通“横”,梗塞,不顺 )

  (3)必先苦其心志( 使动用法,使……困苦 ) (4)人恒过(犯错误)

  【小题1】对词的理解的考查。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连词,没有实在意义)

  【小题1】翻译句子注意关键字解释准确,字字落实,连词成句。

  入:(一个国家),内部。法家拂士: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出:外部(在国外)。恒:常常。

  【小题1】本文观点的考查。本文观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指出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

  A、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

  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C、人恒过∕国恒亡

  D、发于声∕舜发于畎亩之中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曾益其所不能。

  B、入则无法家拂士。

  C、人恒过,然后能改。

  D、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下列划线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百里奚举于市(市场)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阻塞,不顺畅)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指国外)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判断动词)

  4、对选文第三自然段内容要点概括正确的是[ ]

  A、人只有处于困境才能有所作为,国才没有忧患。

  B、人若处于困境,国处于忧患,就一定要灭亡。

  C、人若经常处于困境,就无法发挥才能;国无忧患则往往会遭到灭亡。

  D、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会遭到灭亡。

  参考答案:

  1、B

  2、C

  3、D

  4、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6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 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 行拂乱其所为

  (3)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4) 如则无法家拂士

  21. 请翻译下面句子。(3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2. 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也。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____ ,中心论点是____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孟子在选文第一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____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到成就事业要先经受磨难的句子是 ___ 。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是_ 和 的问题,其中阐述后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是从____ 面来论述的。

  5.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死于安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请联系历吏或现实生括中的事例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孟子.告子下》;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2.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造就人才,治理国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反

  5.C

  6.“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①空乏其身( )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小题1分,②小题2分,共3分)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小题3:.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为例加以具体分析。(2分)

  小题4:.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使……受贫困 ②奋起,有所作为 ③ 这样

  小题1:①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过去没有的才能。

  ②(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这样的国家常常灭亡。

  小题1:例如,第二段文字以“先必”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意思对即可)

  小题1:不同意。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国力强大,繁荣富强,令世人瞩目,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停滞不前,而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牢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繁荣富强,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意修改歌词的不给分)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平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省略的成分应补充上。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文章的写作特点,结合具体语句,从排比、句式长短错落的表达效果来答即可。

  小题1: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即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至若/春和景明

  C.贤者/能勿丧耳 D.策之/不以其道

  11.下列句子中如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从)B.必先苦其心志(代词,他的)

  C、曾益其所不能(益处) D.人恒过,然后能改(犯错误)

  1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第一段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作为论据。

  B、选文第二段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的观点。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选文先谈人,主要体现“死于安乐”;后论国,主要体现“生于忧患”。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①所以动心忍性

  译文: 。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

  14.选文在论证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2分)

  答: 。

  10.A (定语和中心词之间不能停顿)

  11.C (“益处”应改为“增加”〉

  12.D (谈人体现“生于忧患”,论国体现“死于安乐”

  (以上3道选择题均为2分)

  13.

  ⑴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1分),使他的性情坚忍(1分)。

  ⑵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1分),安逸享乐使人萎靡灭亡。(1分)

  14.文章层层推进,步步深入(1分),结构清晰,论证极为有力(1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1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文因版本不同,文段的划分与标点符号有所不同,但内容相同)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劳其筋骨( )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3】简要分析选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2分)

  【小题4】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将如何面对?(2分)

  答案

  【小题1】①劳:使……劳累(1分) ②拂:辅佐,辅弼(1分)

  【小题2】①答案示例:舜从田间(耕作)之中被任用。(2分)

  ②答案示例:这样以后,就知道忧愁祸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2分)

  【小题3】示例:文段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再从国家的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或从个人到国家,由正面到反面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答出一点给1分,2分)

  【小题4】示例: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不能灰心丧气,要迎难而上,一个人只有经历磨难,才能有所作为。只有把困难当做成功的垫脚石,经受住困难的考验,才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能结合选文内容,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11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空乏其身: (2)又何间焉:

  (3)而后喻: (4)乃入见: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小题3】甲文第一段列举六位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2分)

  【小题4】两个文段都体现了一定的治国思想,请分别简要概括。(2分)

  答案【小题1】(1)使经受贫困之苦 (2)参与(3)明白(4)于是就(2分)

  【小题2】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办理。

  ⑵这就是上天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强起来的途径。(4分)

  【小题3】艰苦环境能锤炼人才。(意对即可)(3分)

  【小题4】治国要有忧患意识,要取信于民。(意对即可)(3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空乏这里是使动用法。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学生注意关键词狱情动忍等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这里学生应理解生于忧患的道理。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试题分析: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文本内容。然后,要先审题干,审出命题点和做题要求与范围,再进行理解内容,学会从全文主旨句中概括和理解中心主题。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12

  文言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选出下列加粗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困于心苛政猛于虎也

  B.苦其心志 帝感其诚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肉食者谋之

  D.舜发于畎亩之中何陋之有

  2.选出下列加粗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将兵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在乎山水之间也

  C.人恒过,然后能改 还过岳殿东

  D.征于色,发于声野芳发而幽香

  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二段主要论证了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都是在困境中造就的观点。

  B.本文第三段从人应有“生于忧患”的心态角度,对上述观点进一步加以阐发。

  C.本文第四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

  D.从全文看,主要是从“生于忧患”的角度来论证的。

  4.本文主要论述了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先经受多方面的艰苦磨砺,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结果或成就的道理,请列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D

  4.示例:“逆境能成才”的历史人物

  ①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②仲尼厄而作《春秋》

  ③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④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⑤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⑥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⑦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⑧《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13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治国安民》

  【注释】①炀(yáng)帝:杨广,隋朝的皇帝。 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节奏。(划一处)(1分)

  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

  (3)征求无已 ( ) (4)百姓不堪 ( )

  3.翻译(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译文 :

  4. 《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4分)

  答:

  5.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措施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2分)

  参考答案:

  1、入 /则无法家拂士

  2(4分)(1)犯过失,(2)同“弼”,辅弼,(3)停止(4)忍受,能支持

  3.(4分)(1)用这样的方法使他内心惊动,使他性格坚韧,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

  (2)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树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

  4.是下联的意思。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所作为,这正是“福人”之处。(1+3=4分)

  5.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