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应急预案15篇(实用)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事先编制应急预案。我们应该怎么编制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备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设备应急预案1 1.编制目的 建立设……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事先编制应急预案。我们应该怎么编制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备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设备应急预案1
1.编制目的
建立设备故障应急响应机制,能确保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准确、有效的组织抢修,最大限度的减少停机损失,降低维修成本,依据车间《xxx》,结合公司生产设备实际状况,特编制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唯一设备突发性停产的设备故障,包括设备故障的报警、处理、抢修、恢复等全过程。
3.应急
3.1车间应急职责
3.1. 1车间主任担任现场应急抢修小组组长,负责设备故障的现场应急指挥;并向公司分管副总汇报故障状况及抢修进展情况;负责对备品备件的数量、型号、规格进行确认及抢修物、料的申报和委外维修的申请。
3.1.2负责组织抢修人员及时就位;保证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负责实施抢修作业,以及修后设备的检查、试运行。
3.1.3如有人员受伤,除必要的应急救治,车间主任第一时间与公司医务室取得联系,情况严重时要在在5分钟以内与县医院取得联系,保证受伤人员及时得到救治。
3.1.4车间主任负责对设备故障应急响应预案的制订、审批,并根据情况及时进行修订。
3.2班长应急职责
3.2.1加强抢修培训,开展故障预想,掌握故障发生的征兆、原因、后果和应急处理方法、步骤,以及在抢修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确保抢修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
3.2.2负责设备故障抢修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协调解决抢修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3.2.3负责故障抢修现场的安全监察,确保抢修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3.2.4设备故障抢修,必须全力协助车间机电维修工的'工作。
4.应急资源概况
4.1人力资源
4.1.1设备主任1人;班长1人、电气工程师1人、机电工维修师2~3人、操作工协助维修人员由班长根据具体情况临时组织。
4.2物质资源
4.2.1仪器仪表。
4.2.2维修工具。
4.2.3运输工具。
4.2.4储备的备品备件,以及按急件采购程序采购配件。
5.故障分析
5.1设备故障的性质设备故障是指设备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因某种原因丧失了规定功能或降低了效能时的状态,直接影响产量、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5.2故障发生的原因
5.2.1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中存在缺陷;
5.2.2零部件选用不当或有缺陷;
5.2.3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变形、疲劳、振动、腐蚀、变质、堵塞等;
5.2.4维护、润滑不良、调整不当、操作失误、过载使用、长期失修或修理质量不高等;
5.2.5设备陈旧、环境因素及其他原因。
6.应急响应程序
6.1报警与接警
6.1.1操作工发现设备故障后,立即用电话或直接向本工序班长汇报,说明故障发生的设备位号和部位;
6.1.2当班班长立即赶到现场,初步了解故障发生的原因、性质、范围、严重程度,做好抢修准备工作。
6.1.3对暂时不影响生产的设备故障,班长不能及时处理的由车间主任制定应急维修方案。
6.1.4在确认故障严重的情况下(不能当班修好),车间主任直接下达应急处理令。
6.2应急启动
6.2.1车间主任下达应急令后,通知应急抢修小组所有人员到位。
6.2.2应急组长立即赶到现场,组织协调抢修前的准备工作。
6.3应急行动
6.3.1车间电气工程师、本车间主任、班长制订抢修安全措施和技术方案,并提供有关的技术资料。
6.3.2应急小组根据职责分工,各就各位,全面展开抢修工作。
6.3.3维修工迅速落实所需配件的储备情况,落实型号、规格,并将备件及所需的工器具运送到现场;
6.3.4急件采购或加工,实行急件采购并制定加工方案,由车间主任、设备动力部、公司采购部等协同完成。
6.3.5对需委外维修的部分工作,由车间主任报公司分管副总审批后交设备部联系委外维修单位。
6.3.6车间主任应及时了解抢修现场的进展情况,监督检查抢修过程中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和各种违章作业情况,保证检修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指导抢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6.4现场恢复设备故障抢修结束后,应对抢修后的设备试运行,时间不少于1小时,有设备主任、生产主任、质检员确定抢修的维修质量和试机效果,并将试机情况向有关领导进行汇报,得到认可后,开始对抢修人员、工器具进行清点,将现场打扫干净后撤离现场。操作工恢复正常生产。
6.5应急结束值车工负责对抢修后的设备进行连续24小时试运行,观察运行情况,按车间规定随时抽查产品质量,如无异常应急结束。
设备应急预案2
一、背景和目的
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发生停电故障,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制定一套完整的停电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预案内容
1、应急组织:
—设立停电应急组织,明确应急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由一名负责人统筹协调。
—按照不同应急级别划分,设立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部等,确保有序应急。
—按照不同的部门和岗位,明确各自的应急职责和任务。
2、应急设备和物资:
—制定应急设备和物资清单,确保灯光、电话、应急电源等设备正常运行和储备充足。
—定期维护和检查应急设备,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
—提前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如备用电池、应急食品、医药等。
3、应急预案流程: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流程,明确停电发生后的.应急响应措施和流程。
—制定相关的应急通报制度,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和沟通。
—制定人员疏散和安全撤离的预案,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4、应急演练和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停电情况进行紧急应对。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突能力。
5、后期总结和改进:
—停电后进行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的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 —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措施的实施效果。
三、应急预案的执行
1、发生停电故障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人员按照预案流程进行调度和指挥,确保按照预案执行。
3、各部门和岗位按照预案的要求履行应急职责和任务。
4、应急设备和物资要及时启用,保证正常使用。
5、组织人员疏散和安全撤离,确保人员的安全。
6、持续进行应急通报,确保信息的传达和沟通。
7、完成应急工作后,进行总结和改进,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四、应急预案的评估和优化
1、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优化,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2、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3、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其与实际应急工作的紧密结合。
设备应急预案3
一、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快速反应、有效预防、及时救援。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内机动车辆(下称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三、建立组织
为加强对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工作的领导,成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
四、成立队伍,明确分工
成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专业分队。分别是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分队;起重机械、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厂内机动车辆应急救援分队。
1、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备事故救援分队。
2、起重机械、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厂内机动车辆设备事故救援分队。
五、发生事故立即报告
1、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同时还应报告公安(110)、消防(119)、医院(120)和当地人民政府以求得紧急救助。
2、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上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市政府、市安全生产委员会。
六、现场组织采取措施
1、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接到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发生严重以上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技术人员查明设备情况,调集车辆、通讯工具、抢险器材,拟定处置对策。
2、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专业分队按照指挥部的安排,应迅速赶到事故发生地点,拟定事故紧急救援措施。同时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协助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做好伤员抢救工作。(2)采取妥善的措施,保护好发生事故设备的文件档案、技术资料、操作记录和数据等有关资料。(3)加强现场警戒保卫,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进入现场人员应履行有关登记手续,防止故意破坏现场。(4)为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而需要改变现场状况时,必须做好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签字,必要时应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像或者拍照。(5)消防救灾时做好路线、方位、位置的选择,尽量保持好现场原始状态。(6)不得随意改变事故现场的地形、地貌,不得移动或取走现场的任何物品,不得改变现场设备、管子、管件、阀门、控制或保护装置、仪器仪表的位置状态,以及显示数字或指针的位置等。
七、工作要求
1、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积极协调公安、消防、医院等有关部门做好抢险救援工作。
2、及时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人民政府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3、根据事故灾害情况,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安全的险情时,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报告市政府并组织好单位停产和人员物资的疏散工作。
4、配合上级及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5、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善后处理工作。
特种设备应急预案
为在特种设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地实施紧急处置,减少事故损失,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校各校区,对教学、科研、生产和师生员工生活、学习影响较大的锅炉、配电室、煤气加压站、气瓶、电梯等特种设备生产安全事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设立**大学特种设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工作。总指挥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校领导担任,成员由校长办公室、校产总公司、后勤管理处、实验设备处、基建处、保卫处和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组成。
(二)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主任由保卫处长担任,成员由校长办公室、后勤管理处、宣传部、实验设备处、基建处、监察处、法律事务室、发生事故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及保卫处副处长组成,具体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各种事项和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三)指挥部下设5个组。
1、*戒保卫组。由保卫处牵头,负责现场*戒保卫和维持现场秩序、疏导交通等。
2、抢险救援组,由事故发生单位牵头,负责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与地方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处置。
3、医疗救护组。由后勤管理处牵头,负责组织紧急医疗救护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或向地方医院转送。
4、后勤保障组。由后勤管理处牵头,负责提供事故紧急处置所需物资、设备和车辆等。
5、善后工作组。由校长办公室牵头,由保卫处、宣传部、监察处、法律事务室和事故发生单位组成,负责伤亡人员家属的接待、安抚、抚恤和善后处理工作,负责处理因事故引起的法律诉讼、保险索赔等事宜。
三、危险目标的确定及分布情况
(一)学校锅炉房、主配电室、燃油罐、气瓶间、燃气加压站、电梯等
(二)上述危险目标分布在后勤管理处、校产总公司、实验设备处等部门。
四、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一)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立即向分管校领导和校园110报告,分管校领导接报后应立即向学校主要领导报告。校园110接到*后要立即向保卫处长汇报,保卫处长接报后应立即向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
(二)事故发生单位应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
2、发生事故设备的有关参数。
3、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4、事故原因、*质的初步判断。
5、事故处理情况及采取的措施。
6、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处理的其他有关事宜。
7、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三)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积极组织人员本着救人第一的原则进行人员救护和事故抢险,并最大限度地保护好事故现场。保卫人员接*后应迅速到达现场,进行现场*戒和维持治安秩序。
五、事故的应急处置
(一)学校主要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大小和影响范围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确需启动本预案的,由校长办公室负责联络,立即按本预案组成指挥部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二)应急处置措施
1、抢救受害人员。事故发生后,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移伤员,尽最大可能降低人员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
2、控制危险源。根据事故*质迅速采取果断措施,防止事故造成损害的进一步扩大,需要地方有关部门给以支援的,要迅速与地方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提高事故的抢险效率。
3、事故可能造成有害物质扩散的,要尽快进行人员疏散和转移,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同时做好自救和互救工作。
4、进行现场清理,消除危害后果。
设备应急预案4
一、总则:
总则:
1.1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2台450T/16T-38m-28m在安装和吊装过程中突发性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现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1.2本预案为提梁机设备安装过程中发生各种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程序和组织原则,本预案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具体确定各单位、各部门及其人员相应的工作职责和范围。
1.3本预案所称事故,是在2台450T/16T安装和大件起吊过程中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人身安全、施工中断、设备损坏的事故,主要包括以下范围:
1.3.1提梁机在安装和吊装时,因吊车和指挥不当的原因造成的重大人身伤害事故;
1.3.2在组装过程中,因施工人员高空坠落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1.3.3因在使用电焊和使用氧气切割过程中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1.3.4人员触电事故:
二、工作原则:
工作原则:
2.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把保障职工健康和生命财产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设备安装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2.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项目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重视现场,主抓基层为立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2.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2.5快速反应,协同应付。加强以重视现场,主抓基层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项目部和操作班组的作用,依靠广大工人自身的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2.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职工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2.7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应当贯彻统一领导、专业分工、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处理精神和原则。
2.8相关各单位、各部门、各个操作班组,应当建立严格的设备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切实履行各自职责,积极配合处理事故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保证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应急处理机构和职责
3.1成立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3.2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3.3组织指挥设备使用单位和操作班组对设备事故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
作,控制事故蔓延和扩大;
3.4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上组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事
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3.5落实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部署扔关抢险救援措施;
四、组长的主要职责
4.1负责召集、协调各有关部门和设备使用单位和操作班组的现场负责
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
4.2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4.3副组长的职责: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
4.4预防与应急措施
4.4.1应当根据本规定和拆除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相应事故应急预案,闭幕式报领导小组;
4.4.2事故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4.4.2.1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的,可引发事故的故障类型、征兆、应对措施;
4.4.2.2进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及抢险救援人员;
4.4.2.2相应的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在处理事故时的.职责。
4.4.3应根据本单位设备的特点和应急救援方案的规定,配备必要的设备、工具、救援物品等物资储备。
4.4.4应定期组织本单位的事故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应急演习。
4.4.5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日常性维修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按期安排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后,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五、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5.1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当立即做到事故报告与现场保护;
5.2按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5.3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5.3.1同时向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项目部安质部等相关部门报告;
5.3.2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指挥部,并根据指挥部的统一命令报告其他国家部门;
六、应急处理
6.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的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主管、分管领导、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按照事故应急救援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职守。
6.2事故发生后,由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批准,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各单位和个人应认真贯彻执行相应应急预案。当组长不在时,应按顺序由副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6.3在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需要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积极支持、配合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6.4参加事故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本预案的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设备应急预案5
1.1事故风险分析
1.1.1事故类型
兰州城临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主要火灾类型有:大型变压器火灾事故、液化气泄漏火灾事故、电缆火灾事故、易燃可燃物品火灾、电气火灾事故、集控室火灾事故、配电室火灾事故、重要生产场所火灾事故、建筑物火灾事故、办公室用电器火灾等。导致火灾事故的原因主要如下:
一.因厂房设备陈旧、电器线路老化,维修资金不到位和隐患整改不及时等,有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各防火部位、重点岗位,管理不到位、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对存在的火灾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也有可能导致发生火灾事故;
三.个别员工安全意识淡薄,违反企业有关规定,私拉私扯电线、违章使用电炉等,导致火灾事故发生;
四.电气设备和电力电缆,如安装、联接、使用、维护不当,检查不到位,保护监测装置失效,特别是有的设备和电缆选型不对,或者老化等,有发生火灾的可能;在进行电气焊作业,如违章操作,或采取的防护措施不当,也有发生火灾的可能;
五.雷电引起火灾;
六.机械作用(摩擦、振动冲击等)引起的火灾。
1.1.2危险程度分析
火灾是指由于可燃物而引起的烧伤、窒息、中毒等伤害的危险,包括由电气设备故障、雷电等引起的火灾伤害的危险。
一.生产过程中如果设备超负荷运行、违章动火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同时机电设备等由电机驱动,供电线路如果敷设不规范,设备长期过载,启停控制失当,供电线路积尘,可能引发电缆火灾;
二.运输车辆的燃料汽油、柴油等具有易燃、易爆特性,如果油品发生泄漏,作业场所存在引火源,电气设备不防爆,均可能诱发火灾事故;
三.易燃固体废物的堆场、堆棚等未设置消火栓等防火设施;
四.明火取暖、吸烟或无意有意点火引起的火灾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明火与蜡纸、碎木材、油棉纱等可燃物接触,很容易将其引燃,如果扑灭不及时,便会酿成火灾;
五.进行气焊、切割及电焊作业时,如果没有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由焊接、切割产生的火花及金属熔融体遇到木材、棉纱或其他可燃物,便可能造成火灾。据测定结果,焊接、切割时飞散的火花及金属熔融体碎粒的温度高达1500~20xx℃,其水平飞散距离可达10m,由此可见,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引火源。
1.1.3事故影响范围
火灾事故影响的范围较广,火灾不仅毁坏物质财产,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还直接或间接危害生命,给人们的心灵造成极大的危害。如果发生火灾事故除了影响本公司生产、生活、办公区域外,还有可能影响周边区域。
1.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1.2.1指挥机构
兰州城临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指挥机构是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的各小组及成员。
1.2.2职责
其职责主要是:研究部署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指导企业各级、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审定、修订本预案;领导、组织和协调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决定启动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组成救援抢险队伍,配备应急物资,参与应急工作;向上级岗位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和应急工作有关情况;协调组织相关应急预案演练。
1.2.3职责分工
一.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发布启动和解除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2.全面协调和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制定紧急救援管理办法或特别管制措施;
3.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处理事故,统一指挥对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
4.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事故调查、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生活生产秩序的工作。
5.检查督促各部门做好各项突发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准备工作,组织领导应急演练。
6.当事故扩大超出企业应急处置能力时,向区安监局请示启动一级响应应急预案;
7.负责对事故应急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
二.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发布抢险救援命令,对特殊情况进行紧急决断,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及处理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并下达是否请求公安消防队以及急救中心支援的命令。
三.领导小组副组长指责
负责协助领导小组组长作好抢险现场救灾工作的紧急组织,具体负责抢险队的指挥,落实领导小组组长发布的抢险命令;负责指挥技术人员,对抢险、抢修作业根据技术规范和工艺情况,提供准确可行的抢险方案,并随时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情况;负责义务消防人员的安排和现场保卫及周边警戒的工作,布置善后的现场保护,维护工作秩序,防止意外破坏情况发生;负责应急救援材料等后勤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不在时行使领导小组组长的权力。
四.抢险人员职责
1.消防员听到报警后,立即到达着火地点迅速就近接通水源或提起灭火器听命令灭火。做到迅速、准确、有效。一切行动听指挥,随时向指挥人员汇报灭火情况,注意现场保护。
2.抢修员在听到报警后,按照《抢险队安全管理规定》有关条款,各就各位按照指挥部命令及抢修方案立即投入设备及管线的抢修。负责抢修破损的管线或阀门,泄漏点的堵漏等。
抢修中必须注意安全,及时向指挥人员汇报情况。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在现场停留观看。救护员在报警后要迅速按预定集合待命,接到指挥部命令后,立即投入抢救人员及财产,随时向指挥人员汇报情况,做好待命抢险准备。
五.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组成:指挥中心下设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中心日常工作。应急领导小组设在公司办公室。由公司企管部经理担任主任。
2.职责
1)组织编制和修订本应急救援预案;
2)建立应急救援网络体系,明确各有关救援部门、队伍职责;
3)接警后迅速派出人员赶往事故现场,组织、联络各方力量处理事故,控制事故蔓延;
4)预测事故影响区域、疏散救护情况等,并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
5)及时办理指挥中心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6)做好抢险救援、信息上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生活、生产秩序等工作;
7)组织召开事故现场会议。
六.现场指挥部职责
1.组成
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以下简称“现场指挥部”)设立指挥长,并实行指挥长负责制,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应急处理的重点,指挥长由现场指挥部的相应的主要负责部门领导担任或由指挥中心领导指定。
2.职责
现场指挥部实行指挥长负责制,指挥长由领导小组组长任命。事故发生后,在指挥长未到达事故现场前,由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人暂时履行指挥长的职责。
现场指挥长职责:根据指挥中心的指示,负责召集参与应急救援部门的现场负责人,研究制定现场的具体救援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指挥、协调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七.应急救援专业组注职责
现场指挥部根据事故实际情况,组建相应的救援专业组,专业救援组由抢险行动组、医疗救护组、警戒疏散组、后勤保障组、通讯联络组组成。
1.抢险行动组职责
1)组成
抢险行动组由消防站站长任组长,车间工作人员做成员,成员人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
2)职责
(1)负责对企业内发生的`所有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应急救援、抢险;
(2)接警后,立即集中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根据事故的类型,组织力量并采取有效抢险救援措施;必要时,协助人员进行疏散或隔离;如果是火灾事故,要根据不同类型火灾,选择进攻路线和合适的消防器材,控制火势蔓延,防止事态扩大;
(3)组织现场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有爆炸和有毒气体泄漏的场所,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做到安全疏散;
(4)其他应急救援小组的配合下,做好伤员救助、现场保卫、交通疏导和对事故监测、报知等工作,确保灭火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5)平时根据公司生产实际组织安排抢险救援的培训和演练,提高抢险救援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2.医疗救护组职责
1)组成
由财务部负责人担任组长,当班员工为组员。
2)职责
(1)负责在事故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和初步救护处理;
(2)负责联系医疗机构,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转移护送需送院救护的伤员;
(3)统计伤亡人数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3.警戒疏散组职责
1)负责布置治安警戎,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
2)在事故区域进行治安巡逻,维持现场秩序;
3)负责事故现场周边交通管制和疏导,同时负责引导企业外部救援力量进入现场抢险救援;
4)紧急情况下组织人员疏散。确定疏散安置行动方案,指导疏散方向路线,安排撤离人员临时安置场所;
5)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并对疏散方案进行调整修订;
6)保障救援的交通顺畅,维持现场交通秩序。
4.后勤保障组职责
1)组成
由财务部、企管部、仓库人员构成,组长:财务部负责人。
2)职责
(1)负责组织应急救援物资的运输、调配工作。
(2)及时调遣运力运输救援物资,并负责现场对外调入物资。
(3)准备好必要的抢险设备、抢修设备。
5.连络通信组职责
1)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保证通讯畅通,做好事故抢险救援现场的上传下达工作,并详细记录有关情况。
2)负责各小组之间的协调以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
八.队员职责
1.要模范遵守本企业规章制度,督促和提醒职工自觉遵守。
2.积极参加应急预案演练,掌握应急基本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战术水平,作到有准备,防患于未然。
3.对岗位、装置内配置的消防器材、工具、设施等,要管理好,勤维护,保持完备好用。
4.要学习救护技术知识,学会扑救初期火灾的方法,努力做到不延误时机,不扩大事故。
5.要学会早发现、早报警。牢记“119”、“120”等火警、急救电话,会用火警电话或其他通讯工具报警。报警时要冷静,能迅速、准确地将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故类型、自己姓名、联系电话等向对方说明,以便掌握情况,正确判断、决策,及时调集力量,部署指挥战斗。
1.3处置程序
企业有关岗位要建立预警预测系统,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风险评价,分析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及时做出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建立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预警预测、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建立健全快速反应系统;加强应急中心建设,严格事故报告制度,建立统一接报、分级分类处置的应急平台;加强各岗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指挥水平,要确保反应快、拉得出、救得快、打得赢,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1.3.1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现场有关人员应当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由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在第一时间内采用固定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报告应急救援预警指挥中心办公室或现场负责人,指挥中心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主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同时报当地政府主管部门。
应急人员的电话必须24小时开机,企业负责上级主管部门的报警、指挥及协调。
应急办公室值守电话:0931—7668953
报告事故包括下列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发生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事故报告后出现新的情况要及时补报。
1.3.2接警报告
应急领导小组接到可能导致灾难事故的信息后,应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当应急领导小组认为事故较大,有可能超出本单位处置能力时,要及时向崆峒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
1.3.3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公司内控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各应急救援队伍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协调、支援工作。
事故响应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事故危害、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的能力,本预案应急响应分为三级应急响应,即:三级应急响应、二级应急响应、一级应急响应。
一.三级响应
三级响应是指事故发生的初期,事故尚处于现场可控状态,未波及到其它现场,而做出三级响应。
二.二级响应
二级响应是指事故超出现场可控状态,或可能波及到其他生产区域,尚处于企业可控状态,未波及相邻企业。由总指挥做出启动二级响应的决定,调集所需的专业组到现场进行抢险救援,各专业抢险组在总指挥的指挥下投入抢险工作。通讯联络组根据总指挥要求协调好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工作。
三.一级响应
一级响应是指事故超出企业的控制能力,可能或已经波及到企业外的状态。启动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后,当事故不能有效处置,或者有扩大、发展影响到附近社区时,由总指挥向当地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请求支援、建议启动上级(政府)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3.4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兰州城临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应配备急救设备、应急照明及动力、逃生工具、消防器材、通讯及运输设备,建立应急救援设施清单,明确储存地点,保持状态完好。
除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规范配备各种救援设施外,每年初由应急指挥部组织人员对库存的应急装备、物资、器材等进行一次盘点,督促责任部门对不足或损坏的物资进行补充。紧急状态时向社会申请援助应急物资。
1.3.5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是及时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发生事故时,当班生产班组在向企业抢险小组报告的同时,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部位和原因,按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挥本班组采取措施控制危险源。
1.3.6扩大应急
兰州城临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按照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迅速展开救援,进行事故处置,当应急领导小组认为事故较大,有可能超出本单位处置能力时,要及时向区安监局报告,及时研究应对方案,采取预警行动。
1.4处置措施
1.4.1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企业自救,先期处置;平战结合,专兼结合。
1.4.2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一.现场人员发现电源线产生火花、某个部位有异味、烟雾等事故征兆,应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同时进行现场自救、灭火、防止火情扩大;
二.事故现场火势继续蔓延扩大,现场指挥人员向消防机构拨打119报告火警,并派人接应消防车辆,保持通讯畅通;
三.现场灭火人员在消防人员到达之前,应根据火灾事故的类型,采取正确的灭火方法,并撤离周围易燃物品、可燃物品控制火势蔓延扩大;
四.对扑救有毒或窒息性气体的火灾时,应佩戴隔绝式氧气呼吸器或采取其它措施,防止灭火人员中毒;
五.通知引导现场各处人员尽快疏散,撤离火灾现场所有无关人员。在烟雾弥漫中,要用湿毛巾掩鼻,低头弯腰逃离现场,迅速将受伤、中毒人员送医院急救;
六.如遇电线、电气设施着火,应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施电源,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转移可燃物,组织技术人员制定处置方案;
七.扑救电气火灾,可选用卤代烷1211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八.发现有人员受伤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说明事故发生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接应,伤处的衣物应剪去脱开,不可硬行撕拉,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九.对于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对骨折出血的伤员,应进行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处和不影响呼吸困难为原则。
十.救援人员的衣服着火时,可就地翻滚,用水或被褥等覆盖灭火。
十一.根据现场恢复情况,宣布应急处置终止,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复正常。
1.4.3伤员救护一般伤口的处理措施
1)伤口不深的外出血症状,先用消毒药水清洗干净伤口,然后用纱布包扎止血,出血严重者用多层纱布加压包扎止血,并立即送医院进一步救治。
2)一般的小动脉出血,用多层敷料加压包扎即可止血,较大的动脉创伤出血,再出血位置上方动脉搏动处用手指压迫,困惑用止血胶管(或布带)在伤口近心端进行绑扎,加强止血效果。
3)大动脉及较深创伤大出血,在现场做好应急止血加压包扎后,应立即通知医务人员准备救护车,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以免贻误救治时间。
4)对出血较严重的伤员,在止血的同时,还应密切注视伤员的神志、皮肤温度、脉搏、呼吸等体征情况,以判断伤员是否进入休克状态。
设备应急预案6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各消除突发性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系统故障造成的损失,维护酒店稳定,确保酒店各项经营的顺利开展,结合酒店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希全体员工遵照执行。
一.设备重大的紧急报修
各部门使用的`设备发生重大故障时,应第一时间报告工程部,由工程经理根据设备故障情况,立即安排相应专业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进行紧急抢修,尽快完成修复任务,恢复正常营业并采取预防措施。
二.设备重大故障应急处理的程序
1.处理设备系统重大故障时,当值的设备操作人员、主管应保持沉着冷静,分析故障原因,诉速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立即逐级(经理、主管副总、总经理)向上汇报。
2.工程经理与使用部门领导共同协商,统筹协调,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影响范围,同时分析故障原因,找出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
3.设备维修时,专业主管需在现场进行技术督导,工程部专业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规范进行维修,维修现场应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以免发生意外。
4.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好紧急故障的临时处理工作:
A.市政电源停电时,应启动酒店备用发电系统进行供电。
B.地下层集水坑排污潜水泵故障,应使用临时抽水泵排污。
C.供水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启动备用泵进行供水。
D.中央空调主机发生故障时,应启动备用中央空调主机。
5.如遇水管、油管、蒸汽管泄漏,应先做临时封堵。之后,逐级(主管、经理、主管副总、总经理)向上汇报,并采取彻底封补或更换管道的技术处理。
6.紧急事故现场若产生大量浓烟或导致火险时,应立即报告保安消防中心。紧急调用临时排风设备进行排烟,并根据事故情况佩戴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进入现场处理。
7.当载人电梯(特别是客用电梯)发生紧急情况(困人、开门运行、溜梯、冲顶、夹人和伤人等)时,其解救方法及处理程序详见酒店电梯救援应急预案。
8.处理停电事故,在确认已经处理完毕,必须再做绝缘测试后方可送电。
9.事故处理后,应将所有防护用品清洗干净,工作人员要清理个人卫生。工程部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做出总结,并记录备案。
设备应急预案7
为有效防止突发性机械设备、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伤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结合本项目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本项目可能发生的机械设备、机械伤害事故
1、机械设备性能发生故障,造成某些部件脱落、断裂,造成本身或吊件坠落伤人、伤物。
2、机械设备性能发生故障,造成漏电、制动失灵,操作人员触电,车辆冲出路面倾翻。
3、操作人员不按规程操作,造成周边人员、车辆、物器伤害。
4、施工人员不按施工安全规程施工,不注意自己衣着穿戴,造成自身伤害。
二、预防机械设备、机械伤害事故的措施
1、各单位要加强对机械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经常性地组织操作人员学习机械原理及操作规程,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排查设备故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消除隐患。
2、各单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并熟悉设备的`构造、原理、性能及安全技术要求,严禁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机械设备带“病”作业。
3、教育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注意周围环境,保护自己,不伤害他人。教育其他员工按项目施工安全要求施工,与施工机械保持安全距离;注意自己衣着穿戴,防止被机械卷入,造成人身伤害。
三、应急救援救援准配
1、成立应急救援领导组。经理部、分经理部突发事件应对领导组即就是经理部、分经理部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
2、经理部、分经理部有关职能部门平时要做好应急救援的物资、技术准备。
四、响应与应急救援
1、事故呈报流程按项目部《突发事件预案》规定执行。
2、事故一旦发生,事故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按照项目部《突发事件预案》领导组、部门分工,调动人、机、物、器,首先抢救受害人,疏散危险区域内人、机、物、器,切断事故蔓延链条,控制现场。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应根据规程和现场情况提供技术支持,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受害人经临时处置后,需紧急救治的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如需要外部支援,指挥部应及时通知地方相关部门,请求援助。指挥人员应利用一切资源尽快消除事故隐患。
3、事故发生地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确因抢险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主要痕迹、物证等。
五、应急救援技术措施
1、漏电触电。若机械设备出现漏电触电现象,当事人应及时向工区负责人或应急救援领导组报告,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若操作人员触电,应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实施抢救。
2、刹车失灵。上坡时出现刹车失灵,不能脱档,松掉油门,靠边行驶,将发动机熄火,利用手制动将车停住,然后找人处置。下坡时出现刹车失灵,挂低速档行驶,不能将发动机熄火,靠边行驶,行驶至平坦的地方将发动机熄火,利用手制动将车停住,然后找人处置。
3、提升设备事故。当提升设备出现事故时,立即将现场人员迅速撤离,通知应急救援小组,组织人员对井架、电动葫芦(卷扬机)、联接件的安全隐患进行处理。
六、善后处置
应急响应结束后,经理部、分经理部和相关部门,应做好善后处置,对突发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的有关单位及个人物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做好生产恢复工作。
七、事故调查处理
应急救援结束后,经理部、分经理部要组织有关部门或协助上级调查组,对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进行调查评估,并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突发事件做出处理。
设备应急预案8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低温天气期间突发环卫领域相关事故,确保全县低温天气期间环卫工作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编制目的
以《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温州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全县低温天气期间环卫行业应急处理水平和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低温、雨雪等灾害损失。
二、工作原则
按照安全第一、全民动员、全力抢险、减少损失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专业处置与社会动员相结合的原则。
三、应急响应标准确定
(一)四级应急响应
日最低气温低于8℃高于3℃时,启动四级应急响应。
(二)三级应急响应
日最低气温低于3℃高于0℃时,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三)二级应急响应
日最低气温低于0℃无极端天气时时,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四)一级应急响应
日最低气温低于0℃时且伴随冰冻、降雪等极端天气时,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四、各级应急响应应对措施
(一)启动四级应急响应时
及时通知各环卫作业单位做好防寒防冻应对准备,加强环卫工作人员安全作业教育工作,提高防寒防冻意识。
(二)启动三级响应时
各环卫作业单位及时停止道路路面清洗和洒水作业,避免出现道路结冰,适当调整环卫作业时间,提高日间高温时段作业时间和降低夜间低温时段作业时间,并分发手套等保暖物资,切实做好作业人员保暖工作。
(三)启动二级响应时
各环卫作业单位及时停止道路路面清洗和洒水作业,身体不适的、年龄在70岁以上的环卫人员禁止作业。对环卫作业车辆检修保养,保证车辆正常工作。做好公厕水泵、管道等设施的防冻保温工作。中转站工作人员及时对中转站内的压缩设备做好保养维护工作,确保中转站安全运转。
(四)启动一级响应时
各环卫作业单位及时停止道路路面清洗和洒水作业,及时分发棉衣、防滑靴、手套等保暖物资,严禁环卫工人未着防寒服一线工作。合理调整环卫作业时间,提高日间高温时段作业时间,夜间禁止作业。降雪前及时做好垃圾清运工作,预防降雪天气垃圾滞留,降雪期间及时调整收运时间、提高清运频次、调整作业班次,开展好安全垃圾清运工作,保障全县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各环卫作业单位配备融雪剂等除冰物资,对结冰严重的.城市道路及时开展除冰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领导干部带班,值班人员坚守岗位,加强信息报告工作,对因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或事故,要及时按照有关规定上报。
五、响应的解除
气温回暖时响应自动解除。
设备应急预案9
为维护学校师生人身安全,有效处理学校突发安全事故,使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学校成立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组织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组长:xxxxxx
副组长:xxxxxxxxxxxxxxx
组员:xxxxxxxxxxxxxxxxxxxx
根据安全事故应急的要求,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用物资及交通工具,教师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
二、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
1、突发安全事故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校长负责制)。
2、突发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实行以第一当事人负责制,并作为第一报告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向领导小组成员报告。
3、学校发生或接到师生员工突发安全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向上级或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和善后处理工作。事发当场的'教师员工要本着先控制、后处理,救人第一、减少损失为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师生离开危险区域,保卫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
4、上交学校突发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对缓报、瞒报、延误有效抢救时间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予以处分。
三、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学校定期检查食堂排烟管道、自来水管道使用情况,抓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2、若发生安全事故,及时抢救受伤师生,迅速将情况报告区教育局并及时报告110、119、120等相关部门请求援助,。
3、封闭事故现场。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设备应急预案10
一、背景
停电故障是一种常见的突发事件,可能导致生活和工作中的诸多不便,因此需要制定一份应急预案,以便迅速做出应对和处理。
二、目的
本预案的目的.是保障人身安全,保护设备和财产安全,确保在停电故障发生后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三、应急预案的组织与责任
1、应急小组组织:由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应急小组,负责协调应急工作。
2、应急小组负责人:负责指挥应急小组的工作,包括故障诊断、应急处理和恢复。
3、部门应急人员:每个部门设立一名应急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应急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四、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应急响应流程:
(1)故障报告:任何人发现停电故障都应立即上报,包括故障发生时间、地点和故障情况的描述。
(2)故障诊断:由应急小组进行故障诊断,确定故障原因和范围。
(3)应急处理:根据故障原因和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并实施。
(4)恢复工作:在应急处理完成后,进行故障恢复和设备测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事后总结:进行故障事故的事后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以便日后做好类似的应对和处理。
2、应急设备和物资储备:应急小组需要确保有足够的应急设备和物资储备,包括发电机、应急照明设备、备用电池等。
3、通讯与联络:应急小组需要建立有效的通讯和联络机制,以便及时传达信息和做出决策。
4、安全措施:应急小组需要制定安全措施,确保在故障处理过程中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五、应急演练
为确保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应急小组需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以检验应急响应流程和相关应急措施的有效性。
六、预案修订与完善
应急预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便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七、附:应急联系人名单
—应急小组负责人:XXX
—部门应急负责人:XXX
设备应急预案11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公司及各单位起重机械、叉车和气瓶等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确保在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结合我司实际,特制订本专项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GB/T29639—20xx《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特种设备安全法》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度》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应急工作。
(四)工作方针与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减少和消除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突发事件管理工作。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统一领导和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下,各部门、职工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有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二、特种设备事故类型
本公司特种设备事故包括起重机械伤害事故、叉车事故和气瓶泄漏或爆炸事故。
(一)起重伤害事故
1、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起重作业包括:桥式起重机、龙门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搭式起重机、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汽车吊、电动葫芦、千斤顶等作业。如:起重作业时,脱钩砸人,钢丝绳断裂抽人,移动吊物撞人,钢丝绳刮人,滑车碰人等伤害。包括起重机械在使用和安装过程中的倾翻事故及提升设备过卷等事故。
2、在起重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有常见的起重机械事故有:
挤压、高处坠落、吊物坠落、倒塌、折断、倾覆、触电、撞击、出轨等,包括:
1)塔式起重机事故或由于倾覆、折臂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2)施工升降机事故或由于倾覆、坠笼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3)物料提升机事故或由于倾覆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4)电动吊篮由于事故或坠落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5)起重机司乘维修人员的高处坠落事故。
6)起重机械作业中挂碰电网造成的触电事故。
7)起重机倾覆、吊钩吊物(含吊装的设备)脱落或失控坠落、起重臂和杆件断裂坠落、施工电梯等造成的起重伤害事故。
(二)叉车伤害事故
1、是指在本单位内使用叉车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
2、叉车因其司机视线盲区多,叉起重物时严重影响司机视线。且其传动机构、工业广场作业环境复杂,对司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突发性事故较多。
1)司机视线盲区或刹车失灵导致叉车碾压人员事故。
2)传动机构失效或所载重物重心不稳导致重物滑落事故等。
(三)(氧气、乙烘、燃气、丙烷等)气瓶事故
1、爆炸:气体从压力容器中泄漏出来很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若在短时间内大量泄漏,可以在现场很大范围内形成气体蒸气云,遇明火、静电或处装置不慎打出火星,就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2、火灾:由于易燃易爆气体泄漏,遇到点火源,可造成爆炸或燃烧,从而引起火灾。
氧气中毒:因储存、保管、运输不当,或遭遇其他突发事件,造成贮存容器及其附属装置损坏,导致泄漏。
三、特种设备事故原因
(一)起重机械事故原因
1、操作因素主要包括:
1)操作人员未按规定佩戴人身安全防护用品。
2)起重司机或起重指挥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或擅自将起重设备交给他人,造成起重伤害事故。
3)吊车司机、维修人员身体有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安全防护不当。
4)吊装作业无专人或非法指令。
5)违反操作规程,如超载起吊,危险区域作业人员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驾驶员未按规定使用限重器、挡块、制动器,或未按规定返回、锚定,造成超载、过卷、脱轨、倾覆等事故。
6)起重机械在起重过程中,由于维护不到位、操作不当、指挥信号不清、安全意识差、自然环境差,容易发生起重伤害事故。
7)多台起重设备在同一轨道运行时,由于监控可能发生碰撞。
8)吊装作业过程中,若因吊装物绑扎松动,吊装高度不够,导致物体坠落,可能会发生碰撞、挤压,可能导致吊装设备倾覆。
9)指挥不当、动作不协调造成碰撞。
2、设备因素主要包括:
1)吊索失效,如因吊钩、抓斗、钢丝绳、网等损坏导致重物坠落。
2)起重机械或施工电梯过载保护、平衡轴强度不足、无防解耦装置、吊索、索具选用不合理、制造、安装缺陷等安全装置失效。
3)由于起重机械的控制系统或安全装置失灵而引起的事故,如由于制动装置失灵而引起的重物撞击、夹捏等。
4)起重机械吊钩磨损,绳索磨损断裂,刹车磨损,容易发生高空坠落伤害事故。
5)露天作业碰触高压线,驾驶员碰触滑动接触线,电气设施漏电,或升降钢丝绳碰触滑动接触线,造成的。
3、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1)雷电、阵风、龙卷风、台风、地震等强烈自然灾害造成的脱轨、倒塌、倾覆等设备事故。
2)因场地拥挤无序造成的碰撞、挤压事故。
3)工地地面不平整、不塌陷,导致起重设备倾覆,造成人员伤亡。
4)亮度不足、挡住视线造成的碰撞事故。
(二)叉车事故的原因
1 、叉车对驾驶员的视力有很多盲区,严重影响驾驶员在叉取重物时的视力。
2 、此外,其传动机构和车间工作环境复杂,对驾驶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突发事故多。
(三)气瓶事故原因
1 、压力容器本身的缺陷导致压力容器和安全附件损坏和密封泄漏;外部因素如静电或雷击造成压力容器和安全附件损坏和密封泄漏;运行等因素造成压力容器和安全附件损坏和密封泄漏。
2 、使用不当、擅自装卸、使用废弃气瓶等原因造成的泄漏。
3 、如果高压气瓶的膨胀压力过高,与高温物质接触或暴露在阳光下,会引起爆炸,使气瓶内部压力上升超过气瓶的强度。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
1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机构的组成
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组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组织各单位的特种设备事故救援工作。下设应急专业小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隙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
2 、应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明确责任,强化责任意识,完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负责指挥特种设备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3)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对全体施工参与人开展特种设备事故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特种设备事故安全技能和特种设备事故现场逃生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施工参与人的预防意识和基本技能。
4)做好各类物资供应工作,严格按照救援要求提供所需设备和物资,加强管理,做好战备工作。
5)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组织各方力量开展综合抢险,最大限度地减少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损失。
6)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现场施工秩序,全面保障和促进施工现场安全稳定。
3 、各专业小组职责如下:
1)事故现场抢险救援组职责:负责对现场受伤人员的救助,控制事故现场。
2)医疗救护组职责:负责组织事故单位和医护人员对伤者进行救治。
3)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负责应急状态下,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后勤保障、通讯联络和网络技术支持等。
4)善后处理组职责:负责事故遇难者的善后处理。
5)事故调查组职责:查明突发事件原因、经过、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情况。提出突发事件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书。
五、事故预防与预警
1、事故预防管理措施
1)凡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安全自我防范意识,不准进入与己无关的危险作业区。
2)完善危险源辨识工作,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在技术和管理措施上加强重大事故危险的监控,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对危险设备或危险区域予以明显标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3)教育作业人员每天开工前对周边环境安全进行自检,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工程管理部管理人员,排除安全隐患后再恢复生产。
4)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作业人员违章操作,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对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人员要严肃处理,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
5)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建立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并认真实施。设立专门机构或配备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6)适时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制订、完善事故预防技术措施。
7)100%及时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保证设备登记率达到。
8)100%按期申报特种设备定期检验,保证定期检验率达到。
9)100%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
10)100%特种设备隐患整治率达到。
(一)起重机械事故预防措施
1 、特种设备预防措施
2 、起重机械及起重吊装大型设备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筑起重机械必须按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执行,并办理产权登记、安装告知和使用登记等相关手续,各种防护措施应齐全、有效,并经检测、验收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2)起重机械安装、拆卸、维修、保养人员应严格按《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施工方案》执行。
3)建筑起重机械应配备持建筑特种作业物料提升机操作工上岗证的人员,并由专人负责操作。
4)每班作业前,应检查钢丝绳、离合器、保险棘轮、传动滑轮等,确认安全可靠,方准操作。
5)作业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严禁违规作业、严禁超载,操作时不准擅离岗位。工作中要听从指挥信号,信号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时,应停止操作,待弄清情况后方可继续作业。
6)起重机械应定期保养、定期检查,确保机械完好、防护设施齐全有效,杜绝带病运作。
7)高空作业必须穿防滑鞋,系好安全带并应高挂低用。戴安全帽,系好帽带。高空作业必须按照高处作业规范,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起重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1)起重机械、牵引机械和辅助重要工具,要标明最大负荷量,以避免超载运行。
2)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要保持齐全、灵敏、可靠。
3)起重机械的紧急开关,信号装置等应工作正常。
4)起重机械外露旋转部分应加防护罩,以防绞伤。
5)起重机的前轮挡板、轨道末端车挡立柱、缓冲器等应齐全、可靠。
6)起重机桥架、平台上应设栏杆,防止人或物坠落。
7)钢丝绳、吊钩等应符合安全技术规定。
8)起重机械的制动装置应安全可靠,主要零部件无严重磨损。
9)起重机械的起重和牵引能力应符合出厂要求,不得任意改变。
10)所有起重机械应经常进行检查、按期及时进行保养,保持起重机械的良好工作状态。
11)对起重机械的操作人员要进行岗位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12)严禁违章指挥,严禁违章操作,严禁无上岗证的人员上机操作。
(二)叉车事故预防措施
1)购买具备资质厂家生产的叉车,做好注册登记,取得了内机动车辆牌照后方可使用。
2)叉车司机必须经有资质单位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3)认真按照规定周期做好叉车定期检测。
4)加强叉车司机技术培训,加大考核力度,切实提高叉车司机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5)叉车严禁超载运行。
6)每班开车前仔细检查叉车动力、传动装置、刹车装置、仪表盘、润滑油量等情况。发现故障立即处理,处理前叉车不得运行。
7)认真做好叉车月度自查,做好叉车日检、月检、年检。叉车大修必须由具备资质单位修理。
8)叉车启动、叉起、放下重物、转弯时,司机要仔细观察周围情况并鸣笛示警。
9)叉车在场内运行速度不得超过5Km∕h。
(三)气瓶事故预防措施
1)高压气瓶应按标准充装与存放,不得超压充装,在使用和存放过程中应远离高温物质或阳光暴晒。气瓶必须戴瓶帽,在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撞。
2)各种气瓶严禁改变颜色,严防错装、错用。气瓶立放时应采取防止倾倒措施。放置乙快气瓶场所温度要符合要求,使用溶解乙快气瓶必须配置回火装置。
3)气瓶使用前进行安全检查。
4)运输与搬运、使用和存储气瓶严格遵守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六、应急准备
1、公司及各生产单位应配备应急报警系统、急救设备、应急照明及动力、逃生工具、消防器材、通讯及运输设备,建立应急救援设施清单,明确贮存地点,并保持状态完好,还要针对项目的特点,准备特殊的应急设备。
2 、了解掌握消防、医院及道路的实际情况,做好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准备。
3 、应急培训: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向全体参建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安全技能和事故现场逃生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参建人员的防范意识和基本技能。
七、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特种设备事故报警,当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时,知情人员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警,报警程序和内容:
1)准确报告特种设备事故地点及时间。
2)说明报警人姓名和联系电话。
3)待对方放下电话再挂机。
4)同时安排专人到施工场区外市政道路口、疏通道路,等候救护与救援车到来,引导救护、救援人员和设施进入特种设备事故现场。
5)消防和救护车到来之前,所有现场人员均有义务利用现场配置的各种器材及有
关设施,全力进行抢险,消防车到达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后,所有人员应服从消防队的指挥并参加抢险救援行动。
八、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一)起重机械伤害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 、人员高空坠落时的紧急处置
1)现场警戒和隔离。根据现场人员状况和数量,警戒和隔离适当区域,同时应注意保证紧急救援的.通道畅通,避免坠落伤害继续扩大和围观人员妨碍现场救援工作。
2)现场抢险救出伤员。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下,现场指挥人员根据人员坠落情况,指挥抢险组人员,用相应的工具、设备和手段,尽快抢救出坠落的伤员。
3)医疗救护组现场施救和送救伤员。
4)抢险必须由经过演练和专业培训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抢险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护服、防滑鞋等)。
5)现场指挥人员可用扩音器(或话筒)实施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2 、突然停电等情况使司机或作业人员被困高空
1)现场警戒和隔离。现场指挥人员根据现场情况由警戒保卫组实施区域隔离,并保证救援通道畅通。
2)抢险救灾组抢险人员迅速调集液压升降平台等设备或经由高空通道抵达被困人员位置,帮助被困人员脱离危险区域。如有人员受伤,可视具体情况,用安全绳吊放或其他方法转移伤员。
3)如有危险吊具或吊装物时,应视情况切换备用电源或固定吊物位置。
4)救援设备操作人员应由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和登高作业证的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等),同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人员高空坠落。
5)高空、地面抢险人员应统一指挥,协调行动,根据情况地面可设防止被困人员及施救人员高空坠落的保护措施(充气减震垫、防护网等)。
3、起重机倾翻、折断、倒塌
1)现场警戒和隔离。根据现场情况,警戒保卫组对现场进行警戒和隔离,并保证救援通道畅通,避免坠落物伤害继续扩大和无关人员影响现场救援工作。
2)紧急通知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撤离和疏散。通信联络组用有效的通信手段(广播、话筒等)立即通知现场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警戒保卫组及时组织疏散和撤离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
3)紧急抢险救出伤员。由抢险救灾组专业抢险人员利用必要的设备设施(汽车起重机、叉车、气割机、千斤顶等)移开倒塌物体搜救受伤人员。
4)医疗救护组运送急救伤员。抢险救人时,现场应有技术专家(人员)进行指导,先切断危险电源、水源、气源,撤离易燃易爆危险品,并由指挥人员统一指挥,在抢救的同时,应有专人负责现场的危险状况(空中物品电缆、电线、锐器、火源等)进行监控,确保施救人员的安全。搜救伤员时,如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应尽量避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4 、起重机碰撞挤压
起重机在维修、吊装及运行过程中碰撞挤压作业人员时:
1)立即停机或实施反向运行操作,应急救援现场安排专人监护空中物品或吊具,后勤保障组采取防护措施。
2)抢险救灾组抢险人员穿戴必须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滑鞋等),进入危险区域救出伤员,若伤员挤压在物件中无法脱身,应采取其他必要的手段(叉车、气割机、千斤顶等)实施救援。
3)医疗救护组负责救护和运送伤员。
5 、起重机漏电、触电
1)切断电源。抢险救灾组迅速将起重机的总电源断开。
2)抢险救灾组抢险人员用绝缘物(棒)或木制杆件分开导电体与伤员的接触。
3)医护人员实施人工呼吸或其他方法救护伤员。
4)总电源切断前禁止盲目施救。
5)被困司机在起重机漏电的情况下,如未断开总电源,禁止自行移动,以避免跨步电压对人身的伤害。
6)抢险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服、绝缘鞋、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
6 、起重机吊具或吊物伤人
1)现场警戒和隔离。根据现场情况,警戒保卫组对现场进行警戒和隔离,并保证救援通道畅通,避免坠落物伤害继续扩大和无关人员影响现场救援工作。
2)紧急通知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撤离和疏散。通信联络组用有效的通信手段(广播、话筒等)立即通知现场危险区域内的人员,警戒保卫组及时组织疏散和撤离危险区域内的人员。
3)紧急抢险救出伤员。由抢险救灾组专业抢险人员利用必要的设备设施(汽车起重机、叉车、气割机、千斤顶等)移开倒塌物件搜救受伤人员。
4)医疗救护组运送急救伤员。
5)抢险救人时,现场应有技术专家(人员)进行指导,先切断危险电源、水源、气源,撤离易燃易爆危险品,如果已发生燃、爆事故,应同时组织消防组进行消防工作,注意着火的油和熔融状态下的钢(铁)水禁止用水来灭火。在抢救的同时,应有专人负责现场的危险状况(空中物品、电缆、电线、锐器、火源等)进行监控,确保施救人员的安全。
6)搜救伤员时,一般不宜使用大型机械设备,以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7、突发起重机刮跑
1)现场警戒、隔离和将受威胁人员疏散。根据现场情况,警戒保卫组对现场进行警戒和隔离,并立即通知受威胁区域以内的人员,组织疏散和撤离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
2)立即由司机操作紧急防风装置(如电动抱闸器)和(或)由地面应急救援人员用楔块或缆风绳对起重机进行锚(固)定。
3)救援人员不宜攀爬上起重机营救司机,司机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妥当办法自行脱离。
8、起重设备其他机械伤害事故现场急救措施
当作业现场发生起重伤害事故时,急救人员应尽快赶往出事地点,并呼叫周围人员及时:
1)通知医疗部门,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尽可能不要移动患者,尽量当场施救。如果处在不宜施工的场所时必须将患者搬运到能够安全施救的地方,搬运时应尽量多找一些人来搬运,观察患者呼吸和脸色的变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弯曲、扭动患者的颈部和身体,不要接触患者的伤口,要使患者身体放松,尽量将患者放到担架或平板上进行搬运。
2)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20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3)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二)叉车伤害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 、排险、控险应急处置措施
1)如果有车辆压住伤者,应立即小心移开车辆,或用千斤顶顶起车辆,将伤者小心移出。再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医疗救治。
2)如果发现车辆有漏油,疏散无关人员,禁止点火源出现,并根据下列情况,立即采取堵漏措施:
3)油管折断时,可找一根与油管直径适应的胶皮或塑料管套接。如套接不够紧密,两端再用铁丝捆紧,防止漏油;
4)油管破裂时,可将破裂处擦干净,涂上肥皂,用布条或胶布缠绕在油管破裂处,并用铁丝捆紧,然后再涂上一层肥皂;
5)油管接头漏油时,可用棉纱缠绕于油管接头,再将油管螺母与油管接头拧紧;还可将泡泡糖或麦芽糖嚼成糊状,涂在油管螺母座口,待其干凝后起密封作用;
6)漏油漏水时,可根据砂眼大小,选用相应规格的保险丝,用手锤轻轻将其砸入砂眼内,便可消除漏油、漏水现象。
2 、医疗救护应急处置措施
1)不要轻易移动受伤者,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2)有出血时,应有效止血,包扎伤口;
3)如果发生骨折,用双手稳定及承托受伤部位,限制骨折处活动并设置软垫,用绷带、夹板或替代品妥善固定伤肢;
4)发生断指(肢)应立即止血,应马上用止血带扎紧受伤的手或脚,或用手指压迫受伤的部位止血。伤口用无菌纱布或清洁棉布包扎,将断指(肢)也要用无菌纱布包扎,有条件的与冰块一起放入干净胶袋,并立即送医院进行手术;
5)如果伤者出现呼吸或心跳停止,应进行心肺复苏急救。
3 、注意事项
1)受伤者伤势严重,不要轻易移动伤者;
2)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注意不要让伤者再受到挤压;
3)如上肢受伤将其固定于躯干,如下肢受伤将其固定于另一健肢。应垫高伤肢,消除肿胀。如上肢已扭曲,可用牵引法将上肢沿骨骼轴心拉直,但若拉伸时引起伤者剧痛或皮肤变白,应立即停止;
4)如果伤口中已有脏物,不要用水冲洗,不要使用药物,也不要试图将裸露在伤口外的断骨复位,应在伤口上覆盖灭菌纱布,然后进行适度的包扎、固定;
5)若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死和呼吸机能障碍,应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
(三)气瓶爆炸事故的应急措施
1 、若气体或气瓶发生爆炸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通知所有人员立即疏散到安全地带,在可行情况下关闭现场所有的总电闸,在逃离现场过程中拨打消防求救电话告诉其公司详细地址获取救助,若伤及至人员,现场管理人员立即组织人员协助其撤离现场到安全带,拨打医院救助电话求救。
2 、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应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指挥现场人员在佩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情况下撤离附近场所和附近建筑屋内的易燃易爆物质包括关掉总电闸,防止引起连环爆炸,导致险情进一步严重化。
3、在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实施救助前,严禁任何人靠近,防止误伤,导致人身伤害或生命危险。
4 、处置的一般要求
1)气瓶发生泄漏,应立即切断或关闭可燃气体来源的各相关阀门。
2)切断事故现场电源(防爆电器除外),关闭常用通信工具,消除所有火种。
3)使用防爆抢险工具,穿戴专用救援服装,防止撞击、摩擦、静电起火。
4)在未切断泄漏源的情况下,严禁熄灭已稳定燃烧的火焰。
5)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应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
6)10%通常含氧量是人体不出现永久性损伤的最低限。因此,警告大家不要进入可燃气体蒸气中。
7)设定区域和疏散。建立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导。根据气瓶间储量、泄露程度、地形、气象等,对泄漏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在800距离泄漏点至少半径米范围内实行全面警戒,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疏散无关人员,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内的周边人员向上风向迅速撤离。实施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着火隔16001600离至少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米的隔离区)。
8)消除火种。立即在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内停电、停火,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进入危险区前用水枪将地面喷湿,以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作业时设备应确保接地。
9)控制蒸汽云,开启消防喷淋系统以喷雾形式或带架水枪以开花的形式,对准泄漏处喷射并形成水幕,用来冲散可燃气体。
5 、气瓶受外界火焰威胁时,必须根据火焰对气瓶的威胁程度确定应急措施:
1)若火焰尚未波及气瓶,全力将火扑灭即可。
2)当火焰已波及气瓶或气瓶已处于火中,为防止气瓶受热爆炸,应对气瓶进行淋水冷却处理,同时迅速将气瓶移到安全的地方,然后全力将火扑灭。
3)当无法转移气瓶时,在保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用水龙带或其他方法向气瓶上喷射大量的水进行冷却。
4)如果乙快气瓶火焰发自瓶阀,应迅速关闭瓶阀切断气源,若条件不允许,应喷水冷却瓶身并确保气体在受控下燃烧,严防火焰蔓延烧损其他气瓶或设施。
6、对现场的工作人员接触了泄露的氧气应按以下方法进行防护处理:
1)皮肤接触:接触液氧,可形成冻伤。用水冲洗患处,就医。
2)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3)呼吸系统和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4)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5)手防护:带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6)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九、应急结束、恢复及善后处理措施
1、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上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接报后将根据事故性质在安全生产事故报告时限内再上报项目公司安委会、业主、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等。
2 、在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行动中,各小组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3 、特种设备事故过后,应及时对机具与装置雷装置等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存在的险情或隐患,迅速组织恢复施工。
4、特种设备事故信息管理: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财产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机具损坏情当救援结束,项目部应急救援组长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善后组织工作,项目部协助公司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事故处理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
5 、善后处理小组负责跟进伤者治疗等事项,做好伤者家属的接洽善后处理工作事宜安排。项目经理将情况及时向公司总部主管安全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汇报。
6 、事故控制后,公司安环办组组织相关项目小组调查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记录有关事件发生原因和改善措施,编写事故调查报告书。
7 、必要时,事故单位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修改现有应急预案或拟定新的应急预案,并根据事故危害情况和范围决定是否上报当地安全主管部门。
十、应急保障
1 、应急队伍
应急队伍包括应急安全领导小组和下设的设置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五个工作小组。
2 、应急物资与装备
应急装备包括通信工具、人员防护装备等必备物资及专用工具等。各应急专业组在现场相关地点存放常用应急工具。
3 、通信与信息
建立包括公司领导及各部门领导、专业负责人各工作小组组长等人员在内的通信录,24并保证主要负责人小时联系畅通。按汇报程序通知本预案相关人员。
4 、经费
财务部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公司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监控设备定期检测、应急救援物资采购、应急救援演习和应急人员培训等,保障应急状态时公司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十一、附则
1、预案备案
本预案报当地政府安监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2 、预案修订
实际操作中,将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上级(或专业机构)的新要求进行修订、补充。
3 、制定与解释
本标准由公司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制定、归口并负责解释。
设备应急预案12
一、管道的异常泄漏
1、发现设备管道渗漏或破裂立即停机;
2、漏出废水会全部回到废水处理调节池重新处理;
3、用水清洗地面并及时通知机电修工;
4、机电修工立即组织抢修,恢复后启动设备。
二、废水处理设施因故障不能正常运转
1、当发现废水处理设施有故障无法正常运行时,立即停机通知抢修;
2、废水平台废水罐平时要求一直保持在半罐以下,至满罐可以储存1天的水量;
3、如果设备连续一天以上无法启动,立即通知外部罐车储存废水;
4、将废水运至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5、修复后立即启动设备。
三、因间歇性水量不正常而引起的出水异常
1、每班操作工定期检查废水的排放,当排放异常立即调整;
2、当发现因间歇性水量不正常时,停止排放,将水排至调节池重新处理;
3、直至排放要求稳定达标,才可以向外排放。
四、处理设施渗漏
1、盐酸罐的异常泄漏
(1)发现盐酸罐的异常泄漏,立即向后勤安全员汇报,并及时通知维修;
(2)维修及时处理故障,注意防护措施和安全保护;
(3)维修无法处理的故障,立即通知外部罐车储存剩余盐酸;
(4)泄漏的废酸将全部经过预置的排酸管道排至调节池处理;
(5)用预放的石砂处理平台上的`溢出酸液;
(6)直至设备故障排除后启动设备。
2、废水罐的异常泄漏和水量过大溢出
(1)发现废水罐泄漏和溢出,立即通知维修;
(2)及时处理故障,当天无法处理好的故障,应立即通知罐车储存废水;
(3)泄漏的废水将通过预置管道排至废水系统调节池处理;
(4)用水冲洗平台地面,将水排至调节池处理;
(5)设备故障排除后启动处理设备。
3、其它处理设施的异常泄漏
(1)废水系统的其它设备泄漏,通知维修;
(2)未处理好的废水都会通过排水沟回到调节池进行重复处理;
(3)设备修复后才能启动废水系统。
设备应急预案13
事故可能发生在任何工业活动中,特别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生产过程中的巨大能量和有害物质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由于自然、人为、技术等原因,当事故或灾害不能完全避免时,建立事故应急措施,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已成为抵御事故或控制灾害蔓延、减少危害后果的关键甚至唯一手段。
一、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系统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和特点
(一)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总体目标是尽可能减少事故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者,
(2)快速控制事件,检测监测事故造成的危害,确定事故的危害区域、性质和程度。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工作。
(4)查明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
由于特种设备本身的特点,特种设备事故往往具有突然、危害范围广的特点,因此特种设备的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快速、准确、有效。快速需要建立快速的应急响应机制,快速准确地传递事故信息,快速召集所需的应急力量、设备、材料等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统一的指挥协调系统,开展救援活动。准确性是指根据事故的规模、性质、特点、现场环境等信息,正确预测事故的发展趋势,准确决定应急救援行动和战术。有效性主要是指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急准备分性与否,即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与落实、以及有效的外部增援机制等。
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七条规定:“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对重大危险源应当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第六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三、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管理
尽管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的应急管理不只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尽管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交叉的,但每一阶段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而且每一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因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相互关联,构成了事故应急管理的循环过程。
(一)预防
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如加大安全距离、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从长远观点来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有效方法。
(二)准备
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包括应急机构的设立和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施)、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其目标是保持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
(三)响应
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求援、急救与医疗、消防等。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四)恢复
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应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要求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事故损失评估、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在短期恢复工作中,应注意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长期恢复包括厂区重建和受影响区域的重新规划和发展。在长期恢复工作中,应汲取事故和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
四、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
(一)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组织机构
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往往涉及单位的各个部门,因此应预先明确在应急救援中承担相应任务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比较典型的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机构构成包括:
1.应急救援中心
2.应急救援专家组
3.医疗消防等
4.后勤保障组织
设备应急预案14
在任何工业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事故,尤其是随着现代工业地发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巨大能量和有害物质,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由于自然或人为、技术等原因,当事故或灾害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时候,建立制定事故应急措施,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已成为抵御事故或控制灾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关键甚至是唯一手段。
第一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一、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
(一)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确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
由于特种设备自身的特点,特种设备事故往往具有发生突然、危害范围广的特点,因而决定了特种设备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迅速,就是要求建立快速的应急响应机制,能迅速准确地传递事故信息,迅速地召集所需的应急力量和设备、物资等资源;在最短的时间里建立统一指挥与协调系统,开展救援活动。准确就是要求有相应的应急决策机制,能基于事故的规模、性质、特点、现场环境等信息,正确地预测事故的发展趋势,准确地对应急救援行动和战术进行决策。有效,主要指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很大程度它取决于应急准备的充分性与否,即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与落实、以及有效的外部增援机制等。
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七条规定:“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对重大危险源应当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第六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三、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管理
尽管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的应急管理不只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尽管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交叉的,但每一阶段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而且每一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因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相互关联,构成了事故应急管理的循环过程。
(一)预防
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如加大安全距离、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从长远观点来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有效方法。
(二)准备
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包括应急机构的设立和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施)、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其目标是保持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
(三)响应
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求援、急救与医疗、消防等。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四)恢复
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应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要求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事故损失评估、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在短期恢复工作中,应注意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长期恢复包括厂区重建和受影响区域的重新规划和发展。在长期恢复工作中,应汲取事故和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
四、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
(一)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组织机构
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往往涉及单位的各个部门,因此应预先明确在应急救援中承担相应任务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比较典型的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机构构成包括:
1.应急救援中心
2.应急救援专家组
3.医疗消防等
4.后勤保障组织
第二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的策划与编制
一、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
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其影响和后果的'严重程度,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各个方面所预先作出的详细安排,是开展及时、有序和有效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
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突出重要作用和地位体现在:
(1)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3)事故应急预案成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通过编制基本应急预案,可保证应急预案足够灵活,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料到的突发事件或事故,也可以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成为开展应急救援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可以针对特定危害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措施、进行专项应急准备和演习;
(4)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及时向上级应急部门求援;
(5)有利于提高职工风险防范意识。
应急预案应进行合理的策划,做到重点突出,反映本单位的重大事故风险,并避免预案相互孤立、交叉和矛盾。在对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进行策划时应充分考虑下列因素:①本单位特种设备的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重大事故隐患情况等;②本单位以及上级机构已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情况;③本单位以往事故的发生情况;④周边单位重大危险对本单位可能带来的影响。
二、事故应急预案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其核心内容应包括:
(1)对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其后果的预测、辩识、评价;
(2)规定应急救援各方的详细职责;
(3)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
(4)应急救援中可用的人员、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他资源,包括社会和外部援助资源等;
(5)在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时保护生命和财产、环境安全的措施;
(6)现场恢复;
(7)应急培训和演练规定,法律法规要求,预案的管理等。
应急预案是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的反映,它的内容不仅仅限于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还应包括事故发生前的各种应急准备和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恢复以及预案的管理与更新等。
第三节应急预案演练
应急预案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其重要作用突出地体现在: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包括人力和设备等),改善各应急部门、人员之间的协调,增强职工应对突发事故救援的信心和应急意识,提高应急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提高各级预案之间的协调性,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评估,可采用多种应急演练方法,如模拟事故场景进行口头演练、现场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等。
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应加强应急救援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一是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加强对职工的应急知识教育,提高应急意识,如基本防护知识、自救与互救基本常识等;二是为全面提高应急队伍的作战能力和专业水平,有条件的可设立应急救援培训基地,对应急技术人员、应急队员进行强化培训和训练,如基础培训、专业培训、战术培训等。
…………
设备应急预案15
为保证本单位生产顺利进行,预防机电设备突发故障影响日常工作,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本着思想重视、制度严明的目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应急预案:
1、应急措施
(1)各站任何人发现机电设备突发故障,应立即报告本站站长。
(2)接报告后,各站站长负责调派本站电工、车辆应急。
(3)本站电工有正当理由无法立即赶赴现场时,该站长应向其他站长提出援助,无法达到要求时,可向工程股提出协调要求。
(4)本站车辆有正当理由无法立即赶赴现场时,该站长应向所部调度人员请求调车,无法达到要求时,可向办公室提出协调要求。
(5)办公室、工程股无法协调各自的工作时,应立即报告所长。
(6)供电设备的检查维修。任何机电设备都离不开电,所以专职电工必须保证供电电源的可靠性。我单位供电为单电源供电,市电停电,就必须尽快发动柴油发电机。日常工作中,专职电工必须保证按规定维修保养及保持机油、柴油、水等的充足供应。
(7)变压器的检查维修。变压器在运行中,专职电工要定期进行检查,通过仪表、保护装置及各种指示信号等设备了解变压器的运行状况。日常工作中,专职电工应注意检查变压器的'如下项目:油枕内和充油套管内油面的高度(油面的高度应在油表刻度1/4~3/4以内),封闭处有无渗油现象。通过温度计检查变压器上层油温,一般不应超过85~90℃。变压器的声响是否正常。绝缘套管有无破损、裂纹等。冷却装置运行情况。检查一、二次母线是否过紧过松,接头接触是否良好、不过热。呼吸器是否畅通,硅胶吸潮是否已饱和。瓦斯继电器有无动作。变压器是否良好。
2、责任分析
(1)报告不及时,属当班班长的责任。
(2)接报告后,各站站长未及时调派本站电工、车辆应急,属站长的责任。
(3)接站长通知后,各站电工、驾驶员无正当理由未立即赶赴现场,属该电工、驾驶员的责任。
(4)站长发出调车要求后,所部调度人员未及时调车或无法调车时又未及时上报,属所部调度人员的责任。
(5)办公室主任、工程股股长未能妥善协调好各自的工作,又未立即报告所长,属办公室主任、工程股股长的责任。
(6)平时未按规定对供电设备、变压器等进行维修保养,未保证机油、柴油、水等的充足供应,致使机电设备不能正常运转,电工负主要责任,工程股股长负领导责任。
7)平时未按规定维修保养,致使车辆不能及时救急,驾驶员负主要责任,办公室主任负领导责任。
(8)站长、办公室主任、工程股股长的手机无故关机,致使突发事件不能顺利解决,均要追究各自的责任。
(9)电工、驾驶员的传呼机无故关机或未及时回机,致使突发事件不能顺利解决,均要追究各自的责任。
3、事后总结
(1)小型事件发生的次日,各站、办公室、工程股应将事件基本事实情况、结果及涉及本部门的责任人的处理意见报告所长。
(2)大型事件发生的当时和突发事件引起事故的时候,当事人应立即将事故基本事实情况报告所长,次日,各站、办公室、工程股应将事故基本事实情况、结果及涉及本部门的责任人的处理意见报告所长。
(3)发生事件的股、室、站负责人在事件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在所属单位、部门大力宣传,杜绝再次发生类似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