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原文及翻译 在平日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记得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原文及翻译……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原文及翻译
在平日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记得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作者:张仲景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名曰霍乱。
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
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矢气,仍不利者,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
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理中丸方
人参(甘温)甘草(炙,甘平)白术(甘温)干姜(辛热)以上各三两
右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鸡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加减法: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
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
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
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
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
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
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注释
翻译
问:什么叫霍乱?答:呕吐与腹泻并作,病势急骤,倾刻间有挥霍撩乱之势的,这就叫霍乱。
问:症候表现为发热、头痛、身痛、畏寒、呕吐腹泻并作,这是什么病?答:这叫霍乱。霍乱的呕吐腹泻是自内而发,故初起与表证同时出现,并且在呕吐腹泻停止后还有头痛、畏寒、发热等表证存在。
伤寒病,脉象微涩,这是因为原先患霍乱,吐泻太甚、津液大伤的缘故。经过四五天,病邪由阳经传入阴经,势必会发生腹泻。如果起病就吐泻的,是霍乱病吐泻,不可按伤寒论治。如果病人想解大便,反而只打屁,却解不出大便的,这是病已转属阳明,大便一定硬结,估计十三天可以痊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腹泻后津伤肠燥,大便应当变硬。如果病人能够饮食的,为胃气恢复,则病即可痊愈。现在病人反而不能饮食,为胃气未复。经过六天,邪气行至下一经,此时病人稍能进食,为胃气稍复。再过六天,邪气又经过一经,此时病人已能够进食,示邪气行经尽、邪气衰尽、胃气恢复,那么再过一天,即十三天,疾病就会痊愈。如果到时不痊愈的,就不是阳明病了。
畏寒、脉微而又腹泻,因泻利过度、津液内竭而腹泻停止的,用四逆加人参汤主治。
四逆加人参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成八片干姜一两半人参一两以上四味药,用水三升,煎煮成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
霍乱病,吐泻,头痛发热,身疼痛,为霍乱表里同病,如果表热较甚而想喝水的,用五苓散主治;如果中焦寒湿偏盛而不想喝水的,用理中丸主治。
理中丸方
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各三两以上四味药,捣细筛末,用蜜混合作成鸡蛋黄大小的药丸,然后用开水数合,与一粒药丸混合研碎,趁热服用,白天服三四次,夜晚服二次。服药后,腹中未感觉热的,可加至三四药丸。然而,丸药的效果不如汤剂。汤剂的制作方法是:将以上四味药稍切细,用水八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如果出现脐上筑筑然悸动的,是肾气上逆,去白术,加桂枝四两;如果呕吐甚的,去白术,加生姜三两;如果腹泻严重的,仍用白术;如果心悸不宁的,加茯苓二两;口渴要喝水的,加白术,补足上用量到四两半;腹中疼痛的,加人参,补足上药量到四两半;腹部胀满的,去白术,加附子一枚。服药后约一顿饭的时间,吃热稀一升左右,以助药力;并取暖保温,不要脱衣揭被。
呕吐腹泻停止,而身体疼痛仍不解除的,是里和表未解,应当斟酌使用解表的方法,可用桂枝汤解肌祛风,微微和解表邪。
呕吐腹泻,汗出,发热畏寒,四肢拘挛紧急,手足厥冷的,是阴盛阳亡的表现,急用四逆汤回阳救逆。
呕吐腹泻交作,而又小便通畅,大汗淋漓,所泻之物完谷不化,体表发热,脉微弱至极、似有似无,这是内真寒外假热的阴盛格阳证,急用四逆汤回阳救逆。
呕吐腹泻已经停止,却见汗出而手足厥冷,四肢挛急不解,脉象微弱、似有似无的,是阴竭阳亡的危候,用通脉四逆加猪胆汤主治。
心俞:本穴系心在背之俞穴,内应心脏,是心气转输、输注之穴。心主血、藏神,有理气和血,化痰宁心,安神之功。主治心脏疾患。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
甘草二两,炙干姜三两,强壮的人可用四两附子大的一枚,生用,去皮,破成八片猪胆汁半合以上四味药,用水三升,先加入前三味药煎煮至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再加入猪胆汁,分两次温服。服药后,病人脉搏就会恢复。如果没有猪胆,也可以用羊胆代替。
呕吐、腹泻、汗出以后,脉搏呈平和之象,还感觉微烦不适的,是病后新虚,脾胃之气尚弱,不能消化食物所致。只要适当节制饮食,就可痊愈。
生平
东汉末年,我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临床医学家张仲景。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了不少病人,而且写出了一部创造性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巨著的问世,使我国临床医学和方剂学,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张仲景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使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也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侯的故事,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从此他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医学大师奠定了基础。
当时社会,人心涣散,朝政不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兵祸绵延,到处都是战乱,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灾,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真是“生灵涂炭,横尸遍野”,惨不忍睹。而府衙自顾不暇,为争权夺势,发动战争。这使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汉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他10岁左右时,就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
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他性格沉稳,生活简朴,对医学刻苦钻研。每次给病人看病、开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虑。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他很受百姓尊重。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不怕累。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
比张仲景年长的一个同乡何颙对他颇为了解,曾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意思是说张仲景才思过人,善思好学,聪明稳重,但是没有做官的气质和风采,不宜做官。只要专心学医,将来一定能成为有名的医家。何颙的话更加坚定了张仲景学医的信心,从此他学习更加刻苦。他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生,以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了他的老师。当时的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张仲景提倡“勤求古训”,认真学习和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
他曾仔细研读过《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其中《素问》对他的影响最大。《素问》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张仲景根据自己的实践对这个理论作了发展。他认为伤寒是一切热病的总名称,也就是一切因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伤寒”。他还对前人留下来的“辨证论治”的治病原则,认真地加以研究,从而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新见解。
他除了“勤求古训”,还“博采众方”,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甚至民间验方也尽力搜集。他对民间喜用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药,人工呼吸等多种具体治法都一一加以研究,广积资料。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张仲景收集了大量资料,包括他个人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又名《伤寒卒病论》)。这部著作在公元210年左右写成而“大行于世”。到了晋代,名医王叔和加以整理。到了宋代,才渐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金匮要略》就是该书的杂病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