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讲义: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七情 三字经 喜怒 讲义

管理员

摘要:

三字经讲义: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三字经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字经讲义: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字经讲义: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喜悦、愤恨、……

三字经讲义: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三字经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字经讲义: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字经讲义: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喜悦、愤恨、忧伤、恐惧、爱恋、厌恶、欲望,是人人具备的七种情志,称为七情。七情是人的心意的变化,其中“喜者心之欢乐,怒者心之烦恼,哀者心之痛切,惧者心之惶恐,爱者心之贪恋,恶者心之憎嫌,欲者心之思慕”,可见其都与“心”有直接的关系。

  心是我们东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我们叫做“心性学说”,不称为心理学,因为心理活动无非就是心念的起灭和转移,不是心的本源。东方的心性学说,无论佛学还是儒道之学都不搞寻枝摘叶这一套,而是直接探查人心的根源,以期从根本上切断心念的起灭。

  佛法说的“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说的统统都是念头。有念头就现出这个物质世界,这是有为法;停止了念头,物质世界就消失了,才能进入无为法。

  所以中国文化中所说的心,既不是心脏也不是大脑,而是人的念头,它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要素。心之所发就是念之所动,就是意念,简称为意;心之所往就是念之所聚,念聚就是志。

  念头忽生忽灭,如梦幻泡影,根本控制不了,所以人的心意志都很难控制。学打坐的一上来就学空杂念,你就上当了,一辈子也空不了。因为念头本身就是空的,没有实体忽生忽灭,不去理睬它反而没有了,就是如此奇怪。

  情也同样如此,是因心有所感,性有所动,感而后发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说要不动性、不动情,那是佛的境界,我们凡夫俗子做不到。

  “爱不重不生娑婆,情不深不为男女”嘛!人心为阴阳界的翻板,阳面叫菩提,阴面叫烦恼,阴阳是一体,没有办法分开,所以“菩提即烦恼,烦恼即菩提”,全赖阴阳板哪一面朝上。菩提与烦恼都是在圣不添在凡不减,想去掉烦恼换来菩提,不是多此一举吗?心念一转,马上就变烦恼为菩提了。

  为什么转不过来呢?性子没化。性子不化如同手持污染之器,再好的东西倒进去也一定会污染。无情不是真豪杰,菩萨的意思就是“觉有情”,是觉悟的有情众生,同时也要使一切有情众生觉悟。不爱人就无法度人,不爱物就无法成物,无情就不会生在人间了。

  七情在圣贤之人纯乎天理,故无七情之蔽;凡夫俗子则为物欲所蔽,放荡不羁。事如其心就喜,事与愿违就怒,动乎悲就哀,畏乎法就惧,见美就爱,见丑就恶,贪想就成欲。圣人看到我们真是可气、可叹、又可怜。

  其实,圣人与凡夫的根本区别只在一念之间,全赖于你的发心:出之以正则为圣贤,出之以私则为凡夫,出之以邪则为奸佞,正邪之间,全凭此一念,因此不可不谨慎。

  三字经讲义: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蒙学教材,由南宋的王应麟所著。其中的“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描述了人性的七种基本情感。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天生就有七种基本的情感,包括喜悦、愤怒、悲哀、恐惧、爱、恶和欲望。这些情感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体现,是人类天生的特质。

  喜悦是指高兴、愉快的情感;愤怒是指不满、生气的情感;悲哀是指悲伤、痛苦的情感;恐惧是指害怕、担忧的情感;爱是指关爱、喜欢的情感;恶是指讨厌、不喜欢的情感;欲望是指对事物的强烈渴望或追求。

  这些情感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需要妥善处理。过度的情感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影响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保持平衡和稳定的心态。

  同时,《三字经》也强调了七情与人的关系密切,它们是人类天生的特质,也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因素。通过理解这些情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