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三字经第一部分鉴赏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以三字一句的方式,简短地讲述了一些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为古代社会所接受的道德观念与哲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字经第一部分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字经第一部分讲……
有关三字经第一部分鉴赏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以三字一句的方式,简短地讲述了一些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为古代社会所接受的道德观念与哲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字经第一部分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字经第一部分讲解:
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自性都是圆满的(此处“善”非善恶之善,是指刚出生的婴儿平等对待一切万物没有分别,像水一样纯净。每一个婴儿,父母的教导及生长的环境不同,教养、习惯以及对世界的认知也就不一样了。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写什么,他就呈现什么。),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善与恶及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如果懒惰不教育,那么就会偏离圆满的本性。教育最好的方法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样才可以学有所成。否则样样通,样样不精。并且养成浮躁的习气。)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过错。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三字经讲解2
同时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的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同为古代私塾的初级入门课本,合称“三百千”。
第二十一周
曰喜怒,曰哀惧①。爱恶欲②,七情具③。
重点字词
① 惧:害怕。
② 欲:欲望。
③ 具:具备。
语句翻译
高兴、生气、悲伤、害怕、喜爱、厌恶和欲望,这七种感情,是人们一出生就具备的。
故事链接
孔子训曾参
一天,曾参和父亲一起下地,为瓜苗锄草。曾参不小心锄断了一颗瓜秧。他父亲一见,顿时大怒,拿起棒子来打曾参。曾参见父亲生气,没有跑,等着挨打。
结果一不小心把曾参打昏了过去。见到儿子昏倒,父亲也很后悔,众人赶过来帮忙。过了一会儿,曾参醒了,来到父亲身边认错,父亲也不知说什么好,面有愧色,而且担心儿子的身体。
在大家都称赞曾参孝行的时候,孔子却发怒了,他对弟子们说,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我的门。曾参听到孔子这样说,就请师兄弟来向孔子请教,为什么夫子不让他进门呢。
孔子说:“舜的父亲待他非常不好,但是如果父亲有事,舜一定在旁边侍奉,可是当舜的父亲要害舜的时候,却从来都找不到舜。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只有这样做,才不会使他的父亲陷入杀子之罪。
现在曾参见到他父亲拿大棒打他,却不跑掉,万一让他父亲打坏了,这不是要陷自己的父亲于杀子之罪吗?所以,如果用小杖打,则可以忍受,如果是用大杖,则赶快跑掉,这才是真正的孝顺啊。”曾参折服,赶快来到孔子这里承认错误。
三字经赏析: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分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著作;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历史背景: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即王应麟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读书,于是编写了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
王应麟是南宋人,《三字经》原著中的历史部分只截至到宋朝为止。随着历史的发展,为了体现时代变迁,各朝代都有人对《三字经》不断地加以补充,清道光年间贺兴思增补的关于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共计二十四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