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音乐下册《家乡赞歌》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2. 学会一字多音的唱法。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能有感情地,带着赞美的情绪和自豪感演唱《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2. 通过聆听、模唱、跟唱掌握歌曲一字……
三年级音乐下册《家乡赞歌》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2. 学会一字多音的唱法。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能有感情地,带着赞美的情绪和自豪感演唱《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2. 通过聆听、模唱、跟唱掌握歌曲一字多音的唱法。
三、 教学进程
1. 导入课题
通过观看大山图片导入学习歌曲的课题。
2. 聆听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的录音师范。
设问:
A. 为什么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B.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3. 学唱歌曲的第一段(拟用听唱法)
A. 朗读歌词 设问:可分为几句(四句)
B. 分句跟唱(两小节一句),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C. 先歌词后曲调,先听唱后跟唱。在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适时认识高音“2”
和“3”。
D. 找出一字多音的歌词句,仔细聆听,模唱与跟唱。
4. 学唱歌曲的第二段。
A. 学唱第五乐句时,教师可让学生拍一拍这一句的节奏,然后再填入曲调跟唱。
体会这句与其他几句旋律的不同。
B. 填入歌词演唱。
5. 歌曲的艺术处理。
可加入演唱形式的变化,加入节奏乐器伴奏和表演唱。
6. 总结。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
2. 认识新疆手鼓节奏: X X X | X X |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感受歌曲的维吾尔族民歌风格,能够用
欢快的歌声和舞蹈,表达维吾尔族少年的阳光和自信。
2. 通过认识,练习新疆手鼓节奏,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
三、 教学进程
1. 谈话导入,聆听歌曲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风格。
设问:
A. 听一听这首歌曲,你知道它是我国哪个民族风格的歌曲?
B. 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具有新疆维吾尔族风格的歌曲。
2. 介绍新疆歌舞常用的伴奏乐器:手鼓。练一练新疆歌曲节奏:
X X X | X X |
3. 听歌曲的示范录音。
4. 学唱歌曲旋律。
5. 代词入曲。
6. 跟歌曲伴奏演唱全曲,在学会的基础上,学几个新疆舞蹈动作。
7. 总结。
第三课时
一、 教学内容
1. 欣赏歌曲《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
2. 欣赏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3. 欣赏歌曲《梭罗河》
二、 教学目的
通过聆听欣赏《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梭罗河》
这三首歌曲,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了解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
的音色特点,知道这三种人声的分类。
三、 教学进程
1. 聆听歌曲《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 。
A. 欣赏前,复习一下所学过的人声分类。设问:我们已经知道的人声分类有哪几种?(男
声、女声、童声)
B. 导入新学的音乐知识:我们可以把男声、女声再根据他们的音域音色的特点不同分为:
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现在老师播放几首歌曲片段,请你听听他们分别属于哪一类
人声?
C. 初听《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 。设问这首歌曲的演唱音色属于哪一种人声?
其音色有什么特点
D. 讨论后小结:这首歌属于女高音,其音色特点是:音区高,声音明亮、清脆。
E. 再听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感情。
2. 聆听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
A. 初听录音,让学生说说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B. 讨论歌曲的思想感情:说说歌曲歌唱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设问: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方式?属于哪一种人声?这声音有什么特点?
C. 复听歌曲,在听到歌曲最高音时伸出手。
3. 聆听歌曲《梭罗河》 。
在教学中可采用多媒体形式,介绍印尼风光,以及梭罗河风景,简介这首歌曲的相关背景知识。
A. 说说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觉? 它的演唱音色属于那种人声?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B. 讨论后小结:这首歌曲属于女中音,音色深厚,甜美。
C. 复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