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1
教材解读:
《元日》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二单元一篇主体课文,是首节奏明快、语言流畅、雅俗共赏的七言绝句,作者是宋朝著名改革家、诗人王安石。
题目《元日》。元日,本意为吉日,我国古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日,为一年的第一天。“爆竹声中一四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说的是在欢快的爆竹声中又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合家欢饮屠苏美酒。“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说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曈曈红日,然后用新的桃符来换去旧符。诗歌最后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总”和“换”字,表达除旧布新不可逆转的规律和王安石对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
设计理念:
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鼓励学生自学古诗,不懂的地方通过查字典、查词典、看画面、讨论、阅读开卷有益等方法解决。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读音,并认清字形,正确地朗读/有感情。
2、通过查工具书、阅读开卷有益、看图等方法理解生词。
3、感受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了解过节的各种习俗,初步学会欣赏春联。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气氛,体会人们的美好愿望。
教学准备:
1.关于春联、诗配画的课件,音乐。
2、搜集关于“年”的传说、屠苏酒、桃符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展开联想
1、字典里“日”字可以指太阳,也可以指时间,如:一日是指一天,“元日”是哪一天?
2、说到大年初一,就想到过年,你的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3、古时人们怎样过年的,让我们走进王安石的《元日》去看看。
二、读古诗、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全班检测汇报,谁愿意来读一读?
3、看屏幕抽读,看看自己能不能读懂,不懂的想办法解决:
4、教师范写生字。
5、把听音乐的感受带进诗里读,男生读——女生读——打着节拍读
三、看画面,明诗意,悟诗情
再看这首诗,你都看到哪些画面,让我们大家和你分享吧!
爆竹声中一岁除:
1、你看到了什么?一岁是指?
2、除是什么意思?除夕之夜还能听到什么?
3、相机补充除夕之夜放爆竹和守岁的故事。
4、读诗句,感受除夕的热闹。
春风送暖入屠苏。
1、你看到了那一幅画?
2、相机补充屠苏的相关资料。
师:酒是暖的,还有什么是暖暖的?(合家团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心里暖洋洋的)
3、体会“入”字再读,这幸福的时刻,如沁人心脾的屠苏酒,人们沉醉在节日的喜悦中。
4、再读,把你的体会送到诗句里。
千门万户曈曈日,1、你给我们看的这幅图是?
2、“千门万户”还可以说……瞳瞳日是什么样的日?
3、这幅画带给你的感受是——美好、详和、充满生机、希望……
4、感受着美好、充满希望的瞳瞳日!
齐读,总把新桃换旧符。
1、桃符是什么?金钥匙找到答案勾出来。
2、教师随机补充桃符资料。
3、换桃符还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走进王安石。从哪个字眼能体会诗人心中的企盼抽读——总把新桃换旧符
4、学生抽背——齐背——
5、这首诗描绘的是人们欢度春节的喜庆情景,每行诗句都写了过年的一种仪式,放爆竹——饮屠苏——迎红日——换旧符。
四、欣赏春联、拓展延伸
1、贴春联:(随即渗透春联知识)
上联:一夜连双岁下联:五更分二年横批:辞旧迎新
2、对联:
上联:莺歌燕舞春无限下联:雨调风顺岁有余
3、师生对对联
4、作业:
认真书写“爆”、“苏”、“换”、“符”四个生字。
把这首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收集春联,和同学交流欣赏。
板书:
12、过年元日
爆苏美好喜悦
换符辞旧迎新
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爆、屠、曈、符”的读音,并认清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本诗,力求停顿恰当、有感情,默写本诗。
3、通过查工具书结合上下句学会生词:屠苏、曈曈、桃符,掌握学习方法;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1、收集一些关于过年方面的图片、传说、屠苏酒、桃符的资料,有条件做成课件。
2、布置教室,衬出喜庆的氛围。
3、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几个话题,可供选择其中的一些)。
1、带领大家回忆学校过教师节和国庆节时,大门上悬挂横幅的标语说起,引出“国庆、元旦”之类的话题。
2、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图片。
3、和学生一起回忆去年过年时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课文题目: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一块儿学一首古人写春节的诗。题目叫“元日”[板书课题]。谁能说出题目的意思?(大年初一、正月初一、农历一月一号、春节)。
5、了解课题,介绍诗人。
老师说话:《元日》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学生自读,感知。
出示这首诗(老师可以提前把诗句抄写好在黑板上),出示要求:(小黑板或者课件)
(1)借助课后生字表中的拼音把诗读正确;
(2)结合插图,试着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3)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提问。
2、检查交流。
(1)指名读古诗,相互正音,点出停顿规律和押韵规律。
(2)生字(生字卡片)
爆屠瞳换符
教“爆”:
大家都知道过年的时候我们很喜欢放鞭炮,这鞭炮,在课文里诗人用了什么词?
出示“爆竹”
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出示一个爆竹,给学生解释爆竹的原理: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用纸包起来,点上火,便会刺刺的冒烟,再就是“砰”的一声巨响。
师: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师: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爆屠童换符
学生读生字、学生字。
(3)词语
小黑板出示:
爆竹屠苏曈曈桃符
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抄写,注意指导重点词语的结构特点,姿势要求。然后学生再自己抄写,遍数随机而定。
(3)齐读诗歌。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
“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
2、学生用这种方法理解下面的语句。
3、交流讨论
指导“屠苏”
出示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苏”的含义:
屠苏:古代一种酒名。
师问:如果把这里的“屠苏”理解为屠苏酒,这句话能说得通吗?谁来试着说说看。(春风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们明白吗?有疑问吗?师告知:老师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产生了疑问,想知道我是怎么解决的吗?(查《辞海》,上网查“屠苏酒”的资料)师出示:屠苏:①草名(阔叶草)②屠苏酒③茅屋(查于《辞海》)屠苏酒:古时候,每年除夕时,家家户户用屠苏草泡成的酒。饮屠苏酒是我国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思是“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东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查于网络)
“曈曈日”:出示图片引导理解。 “桃符”:讲故事,理解词义。
4、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四、细读课文,体悟诗情。
1、学生再读课文,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体会“热闹,快乐”之情。追问“从哪里体会回到的”。
3、重点指导“千门万户”,激发学生想象,从内心中体会快乐之情。
4、通过朗读表现这种快乐,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诗文。
五、回顾学法,总结全文。
1、带领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2、总结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拓展延伸:王安石不仅是诗人,更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课下查阅资料,研究一下王安石写作本诗深层意思。
六、作业设计。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
元日
(宋)王安石
放爆竹
喝屠苏
迎红日
换新符
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学习古诗,理解诗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补充写作背景来体会诗人在诗中抒发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态度;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播放一组与春节有关的画面和播放《过大年》歌曲。
2、同学们,这些画面让你想到了哪个节日?(春节)
3、(是啊,春节可真热闹啊!)你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吗?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宋代大诗人王安石写的描写春节的古诗《元日》吧。(板书课题)
4、“元日”指的是哪一天,你知道吗?老师查了字典,“元”有这几种解释(大屏幕出示“元”在字典中的几种解释),在这个词中应该选哪一种?那么“元日”指的是哪一天呢?(对啊,它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
二、检查预习,学习新字
1、同学们,诗中到底描绘了正月初一什么样的景象呢?赶紧打开书,自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自由读)
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3、学生个别朗读,师生互评。
4、大家把字音都读准了,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齐读)
5、同学们,我们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这几个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吗?谁来说说。
爆竹:就是鞭炮(简介爆竹到鞭炮的演变过程)。
屠苏:在这里是指用屠苏草泡的酒。人们在除夕这天会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正月初一早上全家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据说喝了屠苏酒能保一年不生病。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
一岁除:就是指一年过去了。
桃符:其实“桃”和“符”指的是同一件东西,我们可以连起来用。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避邪,所以每到正月初一,人们便在桃木上刻上“神荼”、“郁垒”两个神灵的名字,挂在门旁,用来压邪,后来就指春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点拨,引导。)
6、学写“爆”字。强调右下角的写法。
三、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1、读了诗后,你知道宋代人在过春节时有哪些习俗吗?请你再好好读读古诗找一找,四人为一个小组互相讨论讨论。把你的发现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
(1)放爆竹(板书)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从“爆竹声中一岁除”这一句当中知道的。
师:你能说说对这句诗的理解吗?
生说,教师点评。
师:这一刻是多么热闹啊!你的心情如何?你能把这种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吗?
除了放爆竹,古人过春节还有哪些习俗?
(2)喝屠苏(板书)
生:喝屠苏酒。
师:都有谁在喝屠苏酒呢?
生:一家人在喝屠苏酒,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
师:大家都会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说。教师指点。(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品着这新年的第一口酒)有什么感觉?(很温暖)说说你对这句的理解吧!
生说,教师指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还有什么习俗呢?
(3)迎红日(板书)
介绍古人年三十晚上守岁的习俗。第二天初一的一大早,人们推开大门,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生说,教师板书“迎红日”。
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4)贴春联(板书)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说诗句。
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义吗?(辞旧迎新。)
解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幅春联。教师板书。
我们把三、四两句诗连起来读一读,谁能说说它的意思呢?(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普照着千家万户,人们把新的桃符换下了旧的桃符。)
2、是啊,王安石的这首诗描绘了家家户户沐浴着和煦的春风,迎着新年的第一缕灿烂的阳光在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的景象,你能把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吗?先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说。谁来说说?
3、同学们,从这首诗中我们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喜庆,让我们再来有感情的读一读。
四、感悟诗情,赏读背诵。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句诗一幅幅画,你从这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生想象描绘画面。
这是怎样的一幅画卷呢?谁能用一两个词来描述一下?(幸福、祥和、欢乐......)
2、是啊,多么幸福、祥和的一幅幅过年的图画啊,谁都被这这情景陶醉了?(我们、古人、作者)
(出示写作背景)当时的宋朝社会很贫穷,年轻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到各地游历,了解了老百姓的疾苦。后来他发奋读书中了进士,当了地方官,做了许多有益于国家、人民的事情。49岁时就被任命为宰相,他终于有机会可以一展抱负,于是就积极进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国家变得更加富强。《元日》就写在这一年的春节。
除了反映新年新气象外,正要推行新政的王安石还想借这首诗表达什么?(新的政策必将代替旧的政策,以及他的坚定的信心、希望新政策会给国家带来新的面貌、新政的推行能够顺利、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3、他走在新年的街头,看到老百姓过春节热闹的景象,他此刻的心情如何?(兴奋、激动、充满信心。)
4、这真是一位胸怀远大、忧国忧民的政治家王安石啊,让我们一起再来好好地读一读这首诗。
5、你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
五、巩固新知、谈谈收获
1、考考你:
(1)古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2)说说“屠苏”和“曈曈”的意思。
(3)桃符就是今天的()。
2、谈谈你今天的收获。
六、作业
1、你还知道中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2、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歌还有很多,搜集几首读一读。
板书:
元日
(宋)王安石
嘉放爆竹新
节喝屠苏年
号迎红日纳
长贴春联余
春庆
幸福祥和
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4
设计思路:
《新课标》对三、四年级诗词教学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过各种方式以读悟情。指导背诵诗歌。
教具准备:
1、各地过年的图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一、引入。
1、同学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年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元旦)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生:元日。)师板书课题。
瞧,“元日”和“元旦”只有一字之差。知道“元日”是指哪一天吗?
(“元“,是第一的意思。”“元日”也是第一天的意思。在古时候,“元日”也叫“元旦”,那“元日”是不是指我们现在所说的元旦呢?不是的,我国古时候通用的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指的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正月初一这一天才叫“元日”和“元旦”。民国时期,我国开始通用公历。为了便于区别,我们现在把公历一月一日叫“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叫春节,也叫过年。今天我们要学的宋代的.王安石写的“元日”指的就是正月初一过春节这一天。
了解了“元日”,我们再把课题读一遍。(生读课题)
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
2、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这节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王安石所写的七言绝句《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1、回忆学法:我们要学会一首古诗你有什么基本办法呢?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理解意思——展开想象1、根据意思编故事;2、根据意思画画)
2、你们有信心读准、读懂古诗吗?谁敢来读给大家听听?(请一生读,随即点评)哪个同学认为比他读得还好?(再请一生读)读得真不错。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全班齐读)
3、古诗还以他特有的节奏美吸引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你们认为该怎样读,才算读出了这首诗的节奏?(请一生说。课件示范)齐读。
三、学习古诗,交流。
1、要读懂古诗还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呢?
2、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吗?告诉大家,让大家帮帮你。(请学生回答,相机指导)
3、在大家的帮助之下,是不是都理解了古诗了呢?请你试着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注意:理解古诗可以把用在两部分间加上自己的话。使意思表达更通顺。(指名说——一起说)
4、你们真了不起!通过理解诗意,我们知道古人过春节原来要燃爆竹(板书)还要?(生:饮屠苏、迎红日、换新符)
5、古人过年原来也这么热闹呀!老师心里也痒痒的,也想来读读这首诗,体会一下古人的热闹和喜庆。好吗?不过老师有个要求,你们把眼睛闭上,听老师读,在头脑中想象,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师读。读后学生汇报。)
6、小结:多喜庆,多热闹呀。能把这首古诗的热闹和喜庆通过读表现出来吗?如果你觉得读不足以把热闹和喜庆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动作表现出来。
(指名读——全班读)
四、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1、这么喜庆的诗句,我们想不想把它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就让我们关着课本一起把它背出来。
2、古人以“元日”为题写的诗,还有很多。老师精心挑了一首,送给大家。读完后,你会了解古人更多的过年习俗。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五、作业。
1、把《元日》背给家长听。
2、为《元日》配画,或改编成故事,或为它谱小曲。
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爆”、“屠”、“符”,理解词语“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了解诗句意思。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诗句的喜庆场面,体会诗人借诗抒发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了解诗人创作背景,体会诗人除旧布新、强国富民地情感。
【教学准备】
1、反映春节喜庆、热闹的一组画面及背景音乐。
2、查阅关于屠苏酒、桃符的资料。
【教法学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自主、合作研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课
(一)欣赏画面、揭示诗题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份你们非常喜欢的礼物,请同学们仔细地看、认真地听。(课件出示春节喜庆画面及背景歌曲,学生欣赏)
2、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汇报预设:家家户户在贴春联、敲锣打鼓放鞭炮、听到《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歌曲……)
3、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知道这喜庆热闹的场面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吗?(生答师相机板书:过年)
4、我们说的过年具体指什么时候?(板书: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导语: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最喜庆的节日,宋代诗人王安石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热闹的场面描绘出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首诗《元日》。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解诗题
1、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学情预设:正月初一春节元旦)
2、明确:“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农历的这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节。
[设计意图:播放喜庆的画面和歌曲,用以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解“元”字的意思,使学生明确“元日”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正确把握全诗。]
二、初读感知、探究词意
(一)一读:读正确
1、同学们想知道古代过春节是什么样的情景吗?请大家打开书128页,借助课后生字表自己读读这首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练读古诗。
(2)指名检查初读,随机正音:“苏“是平舌音,相机评价。
(评价预设:你第一位站起来读,不仅勇敢,而且读得非常正确,希望大家都能像这位同学一样大胆表现。)
2、自主学习生字,师重点指导“爆”字的识记和书写。
(1)指导: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2)汇报预设: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
(3)师补充介绍:古代爆竹是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使它爆炸发出声响,所以用“火”作偏旁。
(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
(二)二读:读出节奏
过渡:古诗不仅要读正确、读通顺,还要读出节奏来。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一遍,边听边划出停顿号,标出重音。
1、师范读,学生按要求划节奏
2、同桌互相检查、练读
3、指名有节奏地读,相机评价
(三)三读:探究词意
1、同学们越来越会读了,读诗就要这样有轻重缓急、有停顿,再来读读这首诗,画出你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汇报不理解的词语,师相机板书
(预设:不理解的词可能会有: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
3、当你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会采用哪些办法解决呢?
(学情预设:查字典词典,上网查找,向家长、老师、同学请教)
评价点拨:同学们都会学习,其实在古诗学习中,还可以联系诗句来猜词语的意思,也可以通过观察插图来理解,请大家用这些自己解决问题。
4、学生自主探究词意。
5、汇报交流学习方法和成果。
(1)屠苏:是一种酒。(查工具书)
师补充介绍:屠苏是古代一种用屠苏草泡成的酒,到了正月初一这天早晨,全家老小面向东喝下屠苏酒,祈求一年身体健康。
(2)曈曈日: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根据“日”的意思来猜)
(3)新桃、旧符:即新春联、旧春联。(引导学生看插图理解)
师补充介绍:古代桃符是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挂在门旁,以祈求来年平安、吉祥。而桃符被称为春联,并用纸书写,始于元代,明代才开始流行。
[设计意图:朗读是小学古诗教学的常用方法,而读也要力求体现层次性,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在读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渠道解决问题,关注插图这一教材资源,掌握学习方法。通过教师的资料补充,进而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精读感悟、交流诗意
1、古诗中的拦路虎我们已经扫清了,请同学们边读诗边看图,想想诗中描绘了古代过春节的哪些场面?和小组同伴交流交流。
(1)学生读诗看图,想诗意。
(2)小组合作交流,议诗意。
2、派代表说诗意,诵读感悟。
(1)读悟一、二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阵阵鞭炮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迎着温暖的春风畅饮屠苏酒。
导读: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高兴、幸福)
诗中的哪个字让你有这种感觉?(暖)
紧扣“暖”字体会春风给人们到来的温暖感觉。
那就把你的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指名读,相机评价)
(2)读悟三、四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温暖的阳光照着千家万户,人们都要用新春联换下旧春联。
导读:是呀,新的一年使人感到充满光明和希望,让我们满怀希望地读读诗的后两句!(指名读、男女赛读,相机评价)
3、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也沉浸在了新年的欢乐中,让我们怀着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一起来读读这首诗!(齐读全诗)
[设计意图:古诗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强调“读”,正是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正确有效的方法。在读中感知形象;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赏诗中景。]
四、走进诗人、体悟诗情
过渡:其实,王安石写这首石并不仅仅是描绘春节的热闹喜庆,还有他更深的用意呢!(课件出示创作背景)
(一)了解背景
1、学生默读背景资料,思考:从这段资料中了解到了什么?
2、汇报内容(预设:作者不仅是诗人,还是胸怀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当时王安石正在废除旧法、推行新政,但遭到一些官僚地主的反对……)
(二)入诗悟情
1、学生自主悟情
(1)带着你对诗人和对当时社会的了解,再来读读这首诗,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2)学生汇报收获
(预设:学生可能会抓“除”、“新桃”和“旧符”、“换”谈理解)
(3)点拨:“除”字暗示着要废除旧法;而用新春联换下旧春联则代表用新法代替旧的不合理的法规。
2、教师引导悟情
评价点拨:同学们很快就读懂了诗人的心,真了不起!在诗人心目中,他坚信新政法就像春风一样一定会给老百姓带来幸福,诗中哪个字能体会到诗人除旧布新的决心呢?(“总”字)
引导:再看诗题“元日”,仅仅是指新年的开始吗?还暗示着什么?
点拨:诗题暗示着新政法的开始推行,可见,全诗字字句句都饱含着作者对除旧布新的期望和决心。
(三)师生满怀激情齐背诵。
[设计意图:一首诗隐喻一种情,一首诗暗藏一段历史。带领学生走进诗人,体悟事情,树立大语文观,帮学生建构文本的正确价值取向。]
五、自选检测、拓展延伸
学了这首诗,准备做些什么?(整理学生汇报)
1、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推荐阅读王安石的优秀诗作《登飞来峰》、《泊船瓜洲》,体会诗人对变化之美、革新之美的向往。
[设计意图:自主选择作业,既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同时更是学生内心真实的需要;这样安排,对学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都进行了很好的检测。]
【板书设计】
元日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屠苏
曈曈日
新桃
旧符
【教材特点】
《元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最后一课中的一首诗,是宋代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七言绝句。虽然只是四句小诗,但涉及到春节期间放爆竹、贴春联和饮屠苏酒等民俗文化,描绘了一派欢乐喜庆的景象。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飒爽劲健,直指题面,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承接起句,涉及春节饮屠苏酒的民俗,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将笔锋转向广阔的社会,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紧密呼应。全诗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同时也隐喻着诗人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
【学生特点】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和能力,但诗中的一些词语“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因年代久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然而,这些词意确是学生们生活中熟知的事物。因此,让学生自主探究、建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并且利用好教材的插图资源,让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感受诗人内心的寄托。
【教学理念】
从古诗特点和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心理、情感特点出发,以我区课堂教学“三步导学”模式为依托本课教学活动重在激发兴趣: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学过程的节奏调整、教学情境的创设,都要着眼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力求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抱有新鲜感、探究欲。其次,要重视诵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使学生更好地领会古诗地形象美、意境美,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效地读;此外,要利用好插图理解词语。
【教学反思】
基于学生学习经验和诗内容本身的特点考虑,教学以音像先入、渲染气氛、激情导入,初读感知、发现问题、自主探究,理解诗意、诵读积累、体悟诗情为主要活动。回顾教学,反思如下:
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课件使用有效。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对诗、对诗人的理解,学生的感悟也在逐步加深,朗读一次次达到入情入境。
2、学生自主探究解决词意的环节,课堂气氛自然、和谐,都在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而最终不仅理解了词意,更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想:学习的快乐莫过于此。
3、在汇报词意时,有些学生加入了关于春节的风俗和传说,虽然导致后面教学紧张,但也是学生课外获取知识的一次展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机智,既要让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也要适时把握、调整好课堂节奏。
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6
目标预设
1、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人是怎样通过对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动人情景的描写来抒发自己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4、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设计理念
1、“教是为了不教”,这才是教的最高境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设计时应体现学法指导,能让学生举一反三。
2、“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提出的教学模式,古诗教学也不例外,设计时要落实这一新课标理念。
3、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统一,追求“真实、扎实、朴实”的教学风格,把学法指导和落实新课标理念有机糅合起来。
设计思路
1、为了避免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我引导学生积极在参与中自悟自得,使学生充分体察个人感受,以学生自身的个性、生活背景、阅读积累等生活情景为基础,从诗中有所感悟。从而进行有个性的阅读。
2、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我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教学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学习,学习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首诗,一次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让学生自由背诵熟悉的古诗)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从大家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热爱。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进这座宝库,再领略两首古诗的美妙情境。
二、解题:
1、(播放课件:迎新春)这是什么时候?
2、想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过年的感受、
3、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有一首古诗流传甚广,影响深远,那便是王安石的作品《元日》。
4、题:“元”是第一,“元日”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叫春节。齐读课题
5、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安石的这首过年诗。不过,在学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以前是怎么学古诗的?
6、交流。师结:对,诵读理解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主要方法。我们学好古诗,首先就要读好它。出示:(一读:注意节奏、读正确。)
三、学习古诗
(一)初读古诗。
1、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这首诗在书上96页,打开书。借助课后生字表自己读一读这首诗。
2、老师教读生字。
这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哪些,谁愿意当小老师到前面来教教大家?
哪个最难读、最容易读错?哪位小老师给大家提个醒?指名说。(教师相机出示生字,指导读。重点引导读准“爆”、“屠”、“曈”、“符”的读音。)齐读生字。
3、名读古诗,评议。让我们一起来读正确,读流利。
(二)品读古诗:
1、才,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能够把诗读正确,不过,古诗光读准还不够,还要(出示:二读:借助字典或请教别人,搞清字、词、句的意思。)
2、再好好读读这首诗,找找有没有不懂的字词?
3、流,相机出示词语:
爆竹、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
4、不懂的地方,同学们能提出来,这非常重要。那现在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教师总结引导学法: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有三个途径:
(1)联系上下文猜测;
(2)查资料(字典、词典、辞海、网络等);
(3)请教别人。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直接获取知识更重要。)
现在就拿出你们的字典来吧。查一查,查之前,老师作个
友情提示:每个字在字典上都有许多种解释,我们要根据诗句来选择相应的意思。
5、流。师根据学生说到的词语同时理解诗意。
6、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理解:爆竹、屠苏
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噼叭叭”
放爆竹,举杯畅饮屠苏酒,给你什么感受?那就把你此刻的感受读出来。(读出欣喜、兴奋!读出温暖、希望!读出送旧迎新的喜庆!)指名读,男女生读。
7、读“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理解:曈曈日、新桃、旧符
同学们请看看诗题,其实这是个很特殊的日子,就是新年美好的第一天。新的一年,也蕴含着新的希望,同学们在新的一年中,你希望什么呢?(交流)
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明亮的阳光,让人觉得前途一片光明,充满了希望。谁能读出这种充满光明、充满希望的感觉。指名读,齐读。
8、生将诗句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9、解了诗意,我想你的感受肯定不一样了,谁来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首诗呢?(1—2位)
10、过,古诗学到这一步不够,还得透过字面去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想想我们过年的情景,自由读读这首诗,看看图,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幸福、热闹、高兴、喜气等)
11、学们,任何一首诗,都与诗人当时的心情,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此时,诗人王安石刚当上宰相,对自己上任后的改革充满了信心,也充满了期待。就象诗中所说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你还能感受到什么?(除旧布新,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待。)
12、让我们一起满怀着喜悦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吧!齐读诗。
(三)背诵迁移
1、在,古诗学完了,我们要把它背出来,这叫熟读成诵。(指名背、齐背)
2、同学们,在背的时候也要注意节奏,谁再来背?
3、同学们可真聪明,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一首诗读懂了,记住了。刚才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的,谁来看着屏幕读一读?
4、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另外一首诗,想让你们也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读懂它?好吗?小组合作。
(1)出示《江雪》,运用刚才的方法一步步学习。
(2)交流汇报,齐背古诗。
5、天,我们不仅学会了两首诗,还掌握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同学们以后学古诗就照老师的方法试试,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