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鸿秋·春情》原文及翻译赏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塞鸿 春情 赏析 原文 翻译

管理员

摘要:

《塞鸿秋春情》原文及翻译赏析  《塞鸿秋春情》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的小令作品。全篇七句四十五字,描写出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全曲含蓄但切情真意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塞鸿秋春情》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塞鸿秋春情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

《塞鸿秋·春情》原文及翻译赏析

  《塞鸿秋·春情》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的小令作品。全篇七句四十五字,描写出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全曲含蓄但切情真意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塞鸿秋·春情》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塞鸿秋·春情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

  一行写入相思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疏疏的星,淡淡的月,冷冷清清秋千院,愁如云,恨似雨,布满芙蓉般的脸面。

  寂寞伤心,深情在燕足上系红线,对镜照芳容,形影孤单好烦恼,百无聊赖摇团扇。

  看香炉里烟气低沉,池塘中落花成片。

  这些景物都像一行行字句写入了相思传。

  注释

  淡月:不太明亮的月亮或月光。

  愁云:谓色彩惨淡,望之易于引发愁思的烟云。

  伤情:伤感

  燕足留红线:曲出宋曾慥类说引《丽情集·燕女坟》:宋末妓女姚玉京后夫敬瑜,敬瑜死后,玉京守志奉养公婆。常有双燕筑巢于梁间。一日,其中一只被鸷鹰捉去,另一只孤飞悲鸣,停在玉京臂上,似要与她告别。玉京以红线系燕尾,嘱咐明年再来作伴,明年燕子果然来到,此后相伴六、七年。到玉京病死那年,燕子也飞到坟地悲鸣而死。

  恼人:令人着恼。

  鸾影:比喻女子身影。

  兽炉:兽形的金属香炉。

  沉水烟:即沉水香,俗名沉香。一种名贵香料。

  翠沼:翠绿的池塘。

  一行:当即。

  赏析

  首句先描景渲染萧条凄楚的气氛,统领全曲的主色调。“芙蓉面”用得贴切形象,极言女子娇好的容颜,含蓄而准确。把女子的容颜喻为芙蓉,更添西施般娇柔之态,极需人之呵护。

  第二句借以典故抒发对男子的思念之深切,含蓄而恰到好处地表达女子内心深处欲迸发出来的情感。“燕足留红线”取自宋曾慥类说引《丽情集·燕女坟》的典故感人至深,作者匠心独运,反其意而用之,增添无奈、凄楚之感。“恼人鸾影闲闭扇”出自《异苑》中的罽宾国王与鸾的故事,类比见出女主人公抑郁难耐的心情,比平铺直叙的哭诉更显深刻而有力。

  后两句寄纷繁的花瓣及沉香之烟以相思,草草结束相思之曲,却很好地把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意推向最高处。

  全曲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描写来透漏出相思之情至深,全曲含蓄但切情真意切。

  创作背景

  作者为了描写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故写下了这首散曲,具体作年不详。

  作者简介

  张可久(约1270~约1350),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

  人物背景

  张可久做过路吏、首领官、桐庐典史及昆山幕僚,一生都无踌躇满志的时光,他的[庆东原]《和马致远先辈韵》九首和醉太平《感怀》等,写出了读书人的牢骚感叹,颇为真切?但是,在他九百多首散曲中,这类以沉沦落魄之感为内容的作品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散曲体现了一种超然世外的归隐情怀,体现了与道家文化的密切关系?他喜好探幽访胜,散曲中仅歌咏西湖的就有一百多首。张可久到过会稽?三衢及天台山,也游过虎丘、吴门和吴淞江、登临茅山、黄山与括苍山,写下为数众多的玩赏之作。除此之外,以登高和看雨、晚凉及月明、秋晴与雪晴为题的也有二百多首。

  在山水风景中,他悲也淡淡,欢也淡淡,没有发泄澎湃汹涌的情感。作为下层小吏,张可久结识了一些权贵,如梅元帅,赵使君等,但为数不多,有一些相好的妓女,但并不显得放浪,他与卢挚,刘时中,贯云石等名士也有交往,但不算密切,从总体上看,张可久访道宫,过佛寺,与和尚特别是道士交游最多,比如茅山道士王寿衍,在他曲中屡屡出现,两人情谊非同一般。

  这样的交游,使他创作了大量的小隐?山中?幽居?游仙等作品,它们与红尘的关系在若即若离之间。韦金满《从小山乐府看张可久散曲的道教色彩》,对张可久与道教中人的交游关系有详细的阐述。因此,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张可久接受的主要是道教文化与隐逸文化的影响,而在他的散曲里,也浸透了道教文化的痕迹。

  创作风格

  张可久长期为吏的身世,对他的创作很有影响。生活的坎坷,不免使他抑郁感伤,他的〔庆东原〕《和马致远先辈韵》九首,抒发了穷通无定,世态炎凉的感慨。有时不免联想到百姓的疾苦和世道的险恶:“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卖花声〕 《怀古》),“比人心山未险”(〔红绣鞋〕《天台瀑布寺》)。他在〔醉太平〕《感怀》中,更写道:“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文章糊成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葫芦提倒稳”,揭示了当时社会黑白颠倒、贤愚不分的现实。只是这种愤世疾俗的作品,为数不多。

  向往归隐,描写归隐生活的情和景,在张可久的作品中更多一些。“归隐”虽然是一个传统的题材,而对张可久来说,有其特殊的深切的思想内涵。他一生奔波于宦海,在悬车之年尚出仕小吏,有不得已的苦衷。因此在以“归兴”、“旅思”、“道中”命名的篇章中,常常表现出悲凉的情绪和对安定的田园生活的渴望。如:“二十五点秋更鼓声,千三百里水馆邮程。青山去路长,红树西风冷,百年人半纸虚名”(〔沉醉东风〕《秋夜旅思》),客观上反映了元代士人沉抑下僚的艰辛颠沛的境况。张可久笔下的隐逸生活,又是表现得那样恬淡闲适,如“依松涧,结草庐,读书声翠微深处。人间自晴还自雨,恋青山白云不去。”(〔落梅风〕《碧云峰书堂》)由于他经历丰富,游遍江南胜景,所以还有不少写景之作。

  张可久结交的多为官员和文人,因此他的生活面比较狭窄,作品内容不够广阔,他有不少唱和之作,不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显得平庸。同时,他的社会地位和经历又决定了他的生活态度比较顺从,虽有愤懑和不满,都表现出一种“怨而不怒”的色彩。

  张可久是元代散曲“清丽派”的代表作家。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誉之为“词林之宗匠”。许光冶说他“俪辞追乐府之工,散句撷宋唐之秀。”(《江山风月谱·自序》)他的散曲的主要艺术特色是:①讲究格律音韵;②着力于炼字炼句,对仗工整,字句和美;③融合运用诗、词作法,讲究蕴藉工丽,而且常常熔铸诗、词名句,藉以入于典雅。这些特点在他的著名套曲〔一枝花〕《湖上晚归》中有充分的表现:“长天落彩霞,远水涵秋镜;花如人面红,山似佛头青。生色围屏,翠冷松云径,嫣然眉黛横。但携将旖旎浓香,何必赋横斜瘦影。”这里用丰富的比拟和想象,勾勒西湖晚景,精心雕章琢句,融合前人名句,创造出恬静清雅的境界,被李开先誉为“千古绝唱”。

  张可久的作品,为求脱离散曲原有的白描的特色而入于雅正,在创作中有过于注重形式美的缺点。但是作为一种清丽的风格,自成元代散曲群芳中的一葩,他的作品使散曲园地更加丰富多彩。尤其是他的写景作品,有独到的功夫,如“云冉冉,草纤纤,谁家隐居山半掩?水烟寒,溪路险,半幅青帘,五里桃花店。”(〔迎仙客〕《括山道中》)这类精致优美的小令,写出江南旖旎明媚的风光,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