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课堂教学 营造 氛围

管理员

摘要:

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  通过学习实践,我认为“生本教育”理论,是把课程标准中比较原则性的、理论性的要求的一种具体化,更能有效指导一线教师的教学。我刚刚结束了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课堂教学,就体会到,老师要努力营造一种让学生参与的课堂氛围,而不是……

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

  通过学习实践,我认为“生本教育”理论,是把课程标准中比较原则性的、理论性的要求的一种具体化,更能有效指导一线教师的教学。我刚刚结束了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课堂教学,就体会到,老师要努力营造一种让学生参与的课堂氛围,而不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第11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一篇老课文了,自从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之后就没有删去过。原因在于课文说明对象的特殊性——人民英雄纪念碑,课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再者,在于它又是一篇很典型的建筑物说明文,可以作为这一类说明文的典范。但是作为说明文,它没有生动的情节,风趣的语言,在课堂上想出新、调动学生的兴趣很难。

  我们处理说明文的时候一般考虑说明的对象、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说明方法等,如果我们要把这些问题一一解决,不说别的,就是课堂教学时间也是不允许的这样的课堂教学,很容易落于空洞和无味。

  今天我上的是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介绍镶嵌在大碑座四周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昨晚上我就想这个问题,单调的一块一块来介绍吗?那会索然无味的。再次翻开教师用书,看到于漪老师关于这一部分内容教学的板书设计“方位顺序:东(2)——南(3)——西(2)——北(3)”豁然开朗,教学思路明晰,一节教案一气呵成。回想这节课,有这样的几得:

  一是抓住了重点,头绪简单。用“说明顺序”串起十幅浮雕,方位顺序和历史顺序两种顺序暗合,从第一幅到最后一幅,一目了然。(“生本教育”理念提倡“三个精讲”之一就是思路方法精讲,这一环节用时5分钟左右,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学习内容,领会“十副浮雕”这一部分的写作思路。)

  二是授之以渔,指导学法。师生一起先学习碑东面两幅浮雕,要点是看课文脱文复述浮雕名称,时间,浮雕内容,意义。学生很好把握,目的是为学习后面八幅做一个样子。(用10分钟。)

  三是突出主体,当堂训练按照学习一二两幅浮雕的方法来解决后八幅,第一步分小组,邻座4人一组;第二步领任务,小组内每人负责介绍两幅;第三步做准备,先会的先说;第四步评选,选出最佳复述者。在这一环节里,由于我一开始时要求粗略,只是说分小组活动,一位同学说,其他人听,结果小组活动混乱。我及时作出了调整,将要求细化,每个小组有一位小组长安排任务,组织进行,这样小组活动有序,效果明显,活动的有效性得到加强。这一环节大概用时25分钟,在这一环节里每位学生都得到了读、说、听的训练,学生完全投入到学习内容当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这一节课下来,我觉得很畅快也很轻松,学生也意犹未尽。说起来也没有什么特新之处,其实,我只是给学生指明了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只是给学生营造了一个人人都参与思考的氛围而已,绝没有一节课下来嗓子要吃润喉片的感觉。

  我们的教学要能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来说有思考力度的问题,并作为突破口来训练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这比老师在课堂上啰啰嗦嗦的讲课要有效得多。但关键是这些有效的问题的提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需要老师对文章有全面而深刻的解读,教师整体把握学科知识与能力框架,精于教学设计,教师要明白:课堂的高效,功在课内,劳在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