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宽松自由氛围优化创新习作教学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习作 宽松 营造 氛围 优化

管理员

摘要:

如何营造宽松自由氛围优化创新习作教学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改革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许多成功的经验也证实,宽松自由的氛围,可以减轻学生对写作……

如何营造宽松自由氛围优化创新习作教学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改革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许多成功的经验也证实,宽松自由的氛围,可以减轻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促进学生的自由表达。因此,营造宽松自由的习作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还有利于学生把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大胆地、自由地表述出来。那么,如何营造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进而达到优化、创新习作教学的目的呢?

  1 努力营造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观察体验,捕捉、搜集习作素材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催化剂”,它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减轻学生对习作的恐惧心理。这种平等、自由、民主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学生开阔习作思路,丰富习作想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自由探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生活、体味生活、思考问题,让学生自主观察体验,捕捉、搜集习作素材。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习作教学虽然在课内进行,却涉及到学生整个生活实践,是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应该是“有所作为”而作。因此,必须通过学生自主的观察、回忆、阅读和情感体验,感悟真情,才能落实习作教学要求。

  (1)提前公布习作命题。在学习训练组“导读”时,教师便将习作命题范围和内容公布给学生,简单地提醒学生在训练组课文的学习中自主地观察体验、锁定习作素材、感悟真情实感,为下一步习作做好准备。

  (2)让学生真切地体验感悟。结合训练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眼前事物、回忆往事、阅读相关文章等途径,捕捉、搜集习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而发现生活之美、生活之乐、生活之味,选好素材,明确要表达的真情实感,为成功习作做好坚实的铺垫。

  (3)读中学写、读写结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读中学写、读写结合。让学生在“主题学习”的大量阅读中学“叙述顺序的安排”、学“习作素材的安排”、学“过渡句的使用”、学“人物描写的方法”等等,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写作技巧,提高习作能力。例如: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组教材习作训练为《童年往事》,在课文学习中引导学生读中学写,从“祖父的园子”联想到自己玩耍过的一个地方;从看见骆驼吃草的样子联想到童年生活中某个记忆犹新的场景……,引导学生从中学习作者怎样观察和描写、怎样叙述和表达等。

  2 在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不仅焕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而且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因此教师的习作指导不要过细、面面俱到,要点其精要,讲清重点,目的是激发习作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不要成为束缚学生自由表达的枷锁,留给学生自由表达的广阔空间。例如指导《×××,我想对你说》时,教师可以抓住“习作的重点在哪里?什么地方要写详细一些?”等,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给予指点,切不能在内容上、顺序上定“调子”,要求学生你该如何如何去写,这样学生才会有习作权,才会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才会真正地有所创造。

  学生的习作素材主要是通过阅读和观察生活来实现的,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利于捕捉、搜集习作素材的氛围,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情趣。让学生走出课堂,贴近实际生活,开阔学生视野,体验生活,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例如组织学生郊游,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观察季节的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采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演讲会、课本剧表演等;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汇报活动等等,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并以此拓展习作教学空间,让学生真正体验活动的快乐,将真情实感融入习作之中。

  3 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评议、推敲、修改自己的习作

  学生在前期的体验中,通过阅读和观察捕捉、搜集到了习作素材,并锁定素材、感悟真情,进行了自由表达,形成了习作的“初稿”。“初稿”是否合乎习作要求,是否达到训练重点,乃至是否为一篇成功的习作,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评议、推敲、修改自己的习作。评议、推敲习作,是对学生习作情况的一次检阅,同时也是教师的一次具体指导,目的在于通过评议、推敲,让学生感悟习作得失,为修改作准备。

  (1)回顾习作要求。每一次的习作都是有相关要求的,也都侧重于一个训练重点,这是评议、推敲习作的前提。师生可以一起围绕习作训练重点,回顾本次习作的要求,进而明确评议的目标,使评议、推敲落到实处。

  (2)典型引领、评议习作。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以小组内一名学生的习作为典型案例,让组内成员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优点在哪里、不足在何处,各抒己见,允许同学间有争论和反驳。通过争论和反驳,提高习作认识水平,从而达到推敲、锤炼的目的,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3)融入“心得”,修改习作。“知不足,然后能反也”。学生通过评议习作,将“心得”和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修改上来,这是学生自主参与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又一次体现,是提高学生习作,加快个性化写作进程的有效手段。“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学生要从自己习作的实际出发,结合评议中的“心得”进行修改。修改习作结构、修改语言文字、加工润色等。修改习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生活的再次体验和感悟,是真情实感的又一次撞击,通过修改习作使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4 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赏析习作

  赏析习作是学生对自己习作的再认识过程,也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但能激发起学生的习作热情,而且较大程度地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习作不要有太多的“指责”,应本着鼓励、赏识的原则评析学生的习作,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突出重点、明确目标:教师评析学生的习作要针对习作的训练重点和目标,针对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讲评,不要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结构等枝节问题大做文章,这样反而会影响学生习作的热情和兴趣,以表扬鼓励为主,表扬写得好的学生,鼓励有闪光点的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习作哪些地方写的成功,哪些地方还可以写得更好就行了,至于习作的知识、技巧等,学生在多次的习作实践、赏析中,经过一定的经验积累,自然逐渐明了。

  习作赏析: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是赏析的对象,任何一篇优秀的习作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而一篇非常失败的习作,其中也蕴含着不少闪光的东西。教师在讲评学生习作时,要善于帮助学生找到习作赏析的切入点,让他们在赏析习作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和找到习作的不足。一般采取小组赏析的组织形式,让小组学生自己选择习作进行赏析,组长读习作,其他成员边听边记要点,然后组内交流,人人发言,达成一致。组长为中心发言人,班内汇报。这样,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自觉地赏析习作,感悟自己习作的优劣,以帮助学生树立习作的信心,提高习作能力。

  总之,营造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不但可以减轻学生对习作的恐惧心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是落实习作教学要求的基础。通过习作教学过程的优化和创新,使学生经历“体验感悟―动笔实践―再体验感悟”的过程,让学生自主观察体验,搜集习作素材,感悟真情,自由表达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