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依赖心理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克服 依赖 帮助 孩子

管理员

摘要: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依赖心理(热门)  案例:小强是个9岁的小男生。他的房间总是十分凌乱,从来没有自己主动收拾过。每天晚上妈妈在小强睡着后,便会过来帮他整理房间,并且把他第二天上学要带的东西准备好。而每天早晨小强也都依赖妈妈叫他起床上学。如果哪一天妈妈急着上班,……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依赖心理(热门)

  案例:小强是个9岁的小男生。他的房间总是十分凌乱,从来没有自己主动收拾过。每天晚上妈妈在小强睡着后,便会过来帮他整理房间,并且把他第二天上学要带的东西准备好。而每天早晨小强也都依赖妈妈叫他起床上学。如果哪一天妈妈急着上班,小强肯定就会因为睡过头而迟到。小强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由父母代为安排的,一旦父母不在,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婴儿时期各种能力相当脆弱,对父母产生依赖情有可原,但当孩子逐渐成长,甚至到了完全可以照顾自己时,为什么还是不能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呢?

  1—3岁:鼓励儿童不断尝试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儿童在1-3岁的时候,会进入艾里克森(Erikson)所提出的自主——羞怯或怀疑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会自主地探索环境以及尝试新的事物。比如说,他们会开始试着自己用小勺吃饭。然而,有些父母为了节省时间,或怕孩子把饭菜撒得到处都是,便会把小勺从孩子的手中拿走。类似的做法一时来看确实替父母省了不少事,然而这却是造成孩子依赖行为的根源。孩子尝试新事物的行为如果遭到父母一再地干涉,他们甚至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挫败感,最后只能放弃对新事物的探索,而这也意味着孩子们掌握新技能的时间会被人为地推迟。这对儿童独立性的发展自然是相当不利的。

  4—6岁:强化孩子适应能力

  在4-6岁的时候,儿童迈入了另一个新的里程碑,即自动自发——退缩内疚阶段。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究竟是继续依赖父母,还是逐渐培养出独立性格,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个阶段,儿童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如果此时父母对其新的目标给予支持,儿童自发的责任感便能得到发展。因此,要扭转孩子的依赖心理,就要让孩子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倒垃圾、叠被子、扫地,等等。如此便能增强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摆脱凡事都要依靠父母的习惯。有些父母觉得孩子做事慢,因此不愿意让孩子做家务。如此一来,不但养成孩子依赖的心理,更容易让孩子丧失对家务的参与及责任感。他们不但会认为父母做所有的家务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一旦父母有些事情没有做好,他们反而会埋怨父母没有尽到责任。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学习他人的行为,并对其产生认同。因此,如果能够善于利用榜样的作用,对孩子摆脱依赖及促进其独立自主,也能产生一些积极的效果。在学龄前,儿童所认同的对象是父母,当孩子出现模仿家长而产生自理行为的时候,应该给予及时的鼓励。比如说“贝贝真棒,已经可以自己穿衣服了”,或是“小宝真乖,已经可以帮妈妈干活了”。类似的话会让孩子产生自豪感,认为自己长大了,可以独立地完成一些事情或是为别人提供帮助。经过反复强化之后,孩子这些适应性的行为便能够保存下来。

  学龄阶段:利用他人积极影响

  上了小学以后,儿童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知识的获得。如果通过努力得到了学业上的成功,他们就会获得成就感;否则,就会产生自卑感。这个时期便是艾里克森所说的勤奋——自卑阶段。由于此时儿童的生活重心在学校,加上国内的家长又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因此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家长免不了大包大揽。又形成了孩子对父母的过度依赖。改善这一行为,除了家长自己先转变观念之外,也应该向老师寻求帮助。因此老师在学校教育中,如果适当地增加一些培养其独立性的内容,再加上家长的配合,通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到了中学之后,孩子进入了同一性——角色混乱阶段。他们开始思考自己是谁,以及在群体中的位置如何。此时他们模仿的对象变成了周围的同学,他必须赢得同伴的认同,进而建立起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这个阶段的孩子若有过度依赖的问题,家长可以多熟悉和他经常往来的同伴,并从中找出一些独立性较强的同学,让他们对自己的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逐步改正其依赖的行为。

  孩子依赖的习惯是经过较长的时期才形成的。同样,想要纠正这一行为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到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耐心尤为重要。过于仓促或激烈的矫正措施,都有可能会使孩子误认为他是个不受喜爱的人,从而对他的心理造成伤害。因此,一方面要增加孩子成功的经验,积极培养其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还要设法让孩子明白,父母是爱他的,但是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