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支点》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生的支点》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人生的支点》读后感1 《阅读……
《人生的支点》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生的支点》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生的支点》读后感1
《阅读年选》刚一发下来,我就把它从头到尾地翻了一遍,看完后,我仔细回忆,大多数都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有一篇文章——《人生的支点》却令我记忆犹新。
《人生的支点》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个智障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单纯、专注、智慧,整天拿着一支画笔作画,最终成为一名画家的故事。
文章的结尾说:“单纯、专注、智慧,这就是人生的三个支点吧。”是啊,纵观古今中外,哪一个伟大的人不是凭着自己的单纯、专注与智慧才取得成功的呢?
达芬奇学画蛋,正是因为专注与智慧最终成为一名画家;王羲之练字,正是因为专注与智慧,才赢得了“书圣”的美誉;贝多芬作曲,也正是因为专注与智慧,才成为了人人称赞的乐圣……
文中的理查范辅乐从小就是个智障的孩子,有一天他发现地上有一支水笔,然后,他就不停地玩着这支笔,不断地在地上画画,后来,他一画就是10年多,10年来,凭借着他的单纯、专注和智慧,终于成了一名画家。
回想以前,一年暑假我出于对象棋的爱好硬是让妈妈给我报了个象棋班。刚开始的那几天,上课时我十分认真,也十分积极。可到了中途,就没有原来那么积极主动了,特别是最后几天地。人们都说,越到最后关头越要认真,可我是越到最后越不认真。所以直到现在,我的棋艺仍是一般。如果当初我有理查范辅乐的专注与坚持,那该多好啊!
想想我们自己,每个人都很聪明,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就是缺乏一种理查范辅乐式的专注,如果有他那么专注,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功的。
让我们像理查范辅乐那样专注,向成功出发吧!
《人生的支点》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独臂教师的人生支点》这篇文章,读后非常感动。
虽然徐世红老师没有左臂,但是却可以弹风琴。初中毕业后,当上了村里的老师,教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一个人兼职了多个学科,可想而知徐老师是多么的繁忙啊,可是他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一声累的。他的亲戚给他提供了很好的赚钱机会他都毫不考虑的放弃了,他的目标就是好好的培养学生,让他的学生一个个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徐老师为了节约开支,亲自动手做了教学器材给学生使用。后来学校的环境变好了,他所教的学科减少了,但是徐老师更忙碌了,他每天要备案功课很多很多,上课时虽然徐老师只有一只手臂,但是他在黑板上画的线条是那么的笔直,学生门听徐老师的课是那么的容易懂。虽然后来有了幻灯机,徐老师还是和原来一样兢兢业业的.工作着,一点也不偷懒和马虎,徐老师每天还接送同学们回家,是学生们心中的偶像。
我看了这篇文章以后我眼睛湿润了,我的心不平静了。如果我们大家都有徐老师这么崇高的一颗只求奉献不求回报的心,那么我们的祖国将会更伟大,每个人只要有自己的人生信念,不管多大的困难,在我们面前都显得渺小了,大家的理想一定会实现,我们大家一定能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和谐社会家庭里,那时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人生的支点》读后感3
读了《独臂教师的人生支点》后,让我受益匪浅。这位教师的人生经历使我泪流满面。我为他的遭遇感到伤心,但我又为他有着崇高的理想和乐于奉献的精神骄傲。是他只用一只手臂就撑起了自己的人生。他的这种坚强的毅力,才是到达成功彼岸的根本。
这位老师虽然失去了一条手臂,但是,他却能够弹风琴。他是那么坚强。后来,他成了老师,他常常拎着几块小黑板去上课,一至三年级的课,都是他一个人在上。所有的课,一门都不会落下。他要干那么多工作,都没有喊过一声“累”他都是勇敢的面对下去,不退缩。尽管他的学生是那么调皮,他还是不厌其烦的去做,就这样,他一个人在这所学校一干就是十年,坚持了十年。整整十年啊!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时间,可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只有超乎常人的`毅力,才能够战胜自我,那是一大奇迹。
我们上学也是一样,只要有毅力,有决心,就能够战胜自我,成为永恒。只要奋斗,就有出路。在我们做习题时,不会做,我们不是翻阅答案就是空着不做,等老师来讲。这是因为我们的依赖思想太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像这位独臂教师——徐世红一样,不管面临怎样恶劣的环境,或者挫折下,一定要有毅力,只要有毅力,没什么事情解决不了。
这位老师在我心中的形象高大起来了。我从这位老师的身上学到了许多。是啊,只要有毅力,没什么事情不会成功。毅力是一种力量,是通向成功的大门。
这位教师的毅力,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且,这个徐老师的人生将会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位特殊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