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人人 经理 笔记 读书

管理员

摘要: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范文   本章主要讲需求管理的全部过程,包括用户研究、需求采集、需求分析、需求筛选四个阶段:  用户研究:做产品是一个从用户开始,再到用户结束的过程,所有的需求来源于用户,最终实现之后也是应用于用户。  需求采集:实质是与用户接……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范文

  本章主要讲需求管理的全部过程,包括用户研究、需求采集、需求分析、需求筛选四个阶段:

  用户研究:做产品是一个从用户开始,再到用户结束的过程,所有的需求来源于用户,最终实现之后也是应用于用户。

  需求采集:实质是与用户接触的过程。常用的方法包括数据分析、调查问卷及用户访谈等。

  需求分析:实质是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这也是产品经理存在的价值。包括确定需求的基本属性、需求分类或分层、分析商业价值、评估实现难度及性价比分析等五个过程。

  需求筛选:在任何时候,资源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的需求,创造尽可能高的价值。

  一、用户研究

  需求的本质是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问题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用户有需求,由此产生了产品,跟用户/客户交流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探索用户/客户想法的深层次原因,有利于更好的理解用户。需要注意区分用户与客户:用户是真正使用产品的人,而客户是为购买这个产品,为这个产品付费的人。他们可能是统一的,但也可能是分开的。

  用户研究方法通常包括两个维度:用户的说和做;定性以及定量。

  1、听用户定性的说。通过访谈,确定产品方向,要做什么?

  2、听用户定量的说。通过调查问卷,明确访谈获得的需求各自具备的优先级。

  3、看用户定性的做。通过可用性测试,看需求应该怎么实现。

  4、看用户定量的做。通过数据分析,分析用户使用产品的情况,做产品优化改进。

  二、需求采集

  1、总的过程

  明确目标→选择采集方法→制定采集计划→执行采集→资料整理→下阶段的需求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用户访谈、调查问卷、可用性测试及数据分析四种方法。

  2、用户访谈

  (1)使用场景

  适用于新产品方向确定的预研究,或者已经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了现象,需要探索现象背后的原因。

  (2)常见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用户说的和做的不一致。

  对策:访谈在用户可以和产品发生交互的情况下进行,让用户说的同时,也要做(示例:任天堂设计黑黄两种的颜色的游戏机,访谈用户喜欢哪一种,结束的时候,让用户自己选一款游戏机带回家,发现访谈时说喜欢黄色的多,但实际选择时却是黑色的多)

  注意:对于描述事实的话(我做了什么,我怎么做的),可信度要高于描述想法或观点的话(我想某某,我觉得/认为某某)

  问题二:样本少,可能以偏概全。

  对策:①识别偏差因素,并在访谈中注明,提请访谈对象注意。②采用增量访谈的方式:先访谈五个,得出结论1;再访谈五个,得出结论2;将结论1和2进行对比,如果无差异,则可以结束访谈,如果有差异,考虑加大样本量,且需要判断样本选取,问题设置是否合适。

  问题三:用户太强势,把访谈人员带偏了。

  对策:不忘访谈目的。(就像我去跟供电公司的人访谈一样,他们有时候说的很多内容与我想要的东西无关,此时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听他聊,如果时间不充足,就找机会结束访谈)

  问题四:访谈人员过于强势,引导了客户的想法。

  对策:同上,不忘访谈目的。

  (3)《软件观念革命:交互设计精髓》中提到的用户访谈要点

  √ 避免固定的问题,容易让人产生被审问的感觉,可以准备清单,但不要一个一个对着念;

  √优先关注目标,任务其次。我的理解是,抱着找到用户需求的目标是做这件事情,而不是抱着完成用户访谈这个任务的心态去做;针对用户的表述,多问为什么,他为什么会这样想,为什么会这么做,实质是要探索他言行之后的呢在逻辑;

  √ 认真的听用户说,但是不一定要完全按照用户说的做;

  √ 避免讨论技术;

  √ 避免诱导性问题;

  3、调查问卷

  (1)使用场景

  适用于大批量用户的信息采集(让沉默的大多数说话)。问卷中的问题多为封闭式问题(访谈多为开放性问题),其问题来源于用户访谈。

  小技巧:开篇用简单的问题开始,中间放重要的最想了解的问题,最后放一些个人信息相关的问题,全部作答时间不要超过十分钟。

  (2)常见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样本存在偏差,问卷覆盖的用户与想了解的用户不一致。

  对策:①明确想要了解的目标用户中分为哪些类型,选择的样本中也应尽可能的包含,同时注意在报告中注明数据的获得方法、数据来源等;②将目标特征作为问题放入问卷中,后面分析数据的时候从样本中筛选出与目标用户具有相似特征的样本,进行分析。

  问题二:样本过少。

  对策:样本过少的时候,不要用百分比!

  问题三:问卷内容及相关细节。

  对策:①问题无引导性。把“你喜欢某某”这类带有感情性的描述,换成“你是否喜欢某某”这类相对客观的描述。②答案的顺序对于用户的作答有影响,可以考虑设计两种形式的问卷,使用不一样的答案顺序。

  (3)问卷设计过程:明确问卷目的→确定样本对象→调查渠道→时间计划→问卷内容。

  4、可用性测试

  让产品的实际用户实际使用产品或原型方法,完成产品的典型或关键任务,以此发现界面设计中的可用性问题。

  (1)使用场景

  通常用于产品上线前,实际情况是在大多数阶段都可以做,只是做的方法略有不同。

  (2)主要过程

  √ 招募测试用户:招募对象应尽可能代表真实用户,并且是一个新手

  √ 准备测试任务:使用本产品完成的关键任务或典型任务

  √ 开始测试:用户开始操作,而组织者记录下全过程

  √ 测试结束:询问用户的看法/感觉,询问用户在操作时的思考过程,做出某种操作的原因(本质是摸清楚客户逻辑)

  √ 研究分析

  (3)常见问题及对策

  问题:测试过程不规范

  对策:引导用户使用“发声思维”,即在使用产品时说出思考过程;组织则避免引导和暗示。

  (4)产品上线发布后的改进测试方法

  √ 先升级次级页面,一步步升级

  √ 新旧两种版本并存,允许用户自由选择

  √ 先小面积试验/试用

  √ 寻找一种用户已经习惯/熟悉的风格,便于用户接受

  5、数据分析

  (1)使用场景

  产品发布上线,用户开始使用产品后。通常数据分析只是发现现象,需要随后通过访谈等其他方式寻找原因。

  (2)常见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误读统计数据

  对策:人有证明自己的倾向。也就是说,预先有一个猜测,然后从数据中选择能证明自己猜测的数据进行解读。

  问题二:开发时未考虑数据分析需求,等到想要分析时发现没有数据

  对策:将数据分析作为产品的非功能需求纳入到产品开发中。

  6、其他特色需求采集方法

  需求的采集是所有人都需要做的事情,牢记!

  (1)现场调查:深入客户使用场景,到用户使用产品的场景发现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AB测试:有AB两种设计方式,选择一部分用户上线A,一部分上线B,使用后分析结果,决定对剩余的用户使用何种设计;

  (3)日记研究:类似于同行测评

  (4)卡片分类:列出所有需求,让用户来将这些需求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