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数学教学 上册 人教 年级

管理员

摘要: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希望能……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亿以上数的认识,学会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亿以上数的读写过程,体验类推、迁移的思想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大数的认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2教学难点:

  掌握中间有0的大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把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方法迁移到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数字魔法,有一个数非常难读,你们想试一试吗?

  出示:0。

  生回答后,师说:这么难的数也会读,真不简单!接下来它要变了,请仔细看:3004,谁会读?真了不起!请继续看,变变变,507000,这个数好大,你们会吗?(生回答)

  这么难的数还难不倒大家,看好了,80409000,这下不会了吧?

  也会呀,你读吧!你们真聪明!读得又对又快,一定知道它们的读法,谁来说一说亿以内的数如何读。

  看来同学们对亿以内数的读法掌握得很好,在我们生活中,还经常会遇到比一亿更大的数,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它们,认识它们。

  (板书课题:亿以上数的认识)

  2新知探究

  (一)亿以上数的.读法

  1、读一读下面画横线的数。

  2、试读出下面各数。

  3、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读出下面各数。

  9200000000 26705000000 508040003000 300700400

  (三)亿以上数的写法

  1、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2、试写出下面各数。

  3、亿以上数的写法。

  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为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4、试写出下面各数。

  二十五亿写作:2500000000

  四百九十亿六十万写作:49000600000

  五千零四亿零七百万写作:500407000000

  5、读写比较。

  读法与写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相同点:从高级起,按级读数,写数。

  不同点:读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位上有一个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巩固提升

  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有一只机灵的小猴知道了,它有些不服气,想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闯关练习。

  第一关:学以致用

  1.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3700500000双。读作:(三十七亿零五十万)。

  2.四亿零五百九十万四千二百。这个数写作:( 405904200 )。

  第二关:火眼金睛

  1. 6008007200中的每一个0都不读。 (错误)

  2.由三十、三十万、三十亿组成的数300030030。 (错误)

  第三关:精挑细选

  1.用7个十亿、8个千万、5个万和4个十组成的数写作( D )

  A、780050040 B、708050040

  C、708005040 D、7080050040

  2.下面各数中,所有的0都不读的是( C )

  A、906307000 B、1080060000

  C、52072004500 D、5883000600

  课后小结

  (一)学生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小组说--组内总结--组间交流)

  (二)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同时我们还发现很多数学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我们在学习时要做到举一反三,运用旧知识来学到更多的新知识。

  板书

  亿以上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2、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实验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8页──3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让学生经历角的形成过程,会画角。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间合作的精神,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直线和射线的认识。

  教学难点:

  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贴近生活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建筑,你们知道吗?(课件出示:鸟巢图片)

  生:鸟巢!(预设)

  师:鸟巢的设计师利用一些直的、弯的线条进行排列和组合,从而设计出这样漂亮的建筑,给人以美的享受。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线条,它们同样有着不一样的作用,同样展示着线条的美!

  学生欣赏图片,感受线条的美。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线的王国,共同来了解这些有趣的线。(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一)认识线段

  1.引出线段,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这是谁?没错!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孙悟空有一样神奇的宝贝金箍棒,就是靠它,孙悟空才能在取经的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像不像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平面图形?(线段)

  师:看!孙悟空现在把金箍棒变成3厘米长。如果让你用线段表示3厘米长的金箍棒,你会画吗?请在课堂练习本画出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认识线段的特点(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可测量)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条线段,和同桌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师板书:线段,并画一条线段)

  生:直直的`;线段有两个点。

  师:同学们,线段上的这两个点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端点。(师板书:端点) 师: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呢?它的端点在哪里?

  生:线段有2个端点,分别在起点和终点。

  师:如果把第一排的学生看做一条线段,它的端点在哪里?

  生:第一个同学和最后一个同学。

  师:从课件上我们知道这条线段的长度是3cm,是用什么工具来测量的?

  生:尺子或三角板来测量。

  师:哪位同学愿意说说怎么测量线段的长度呢?

  生:把一个端点对准0刻度线,另一个端点指向几厘米,这条线段就是几厘米长。 师:所以线段是可以测量的,它的长度也是有限的。

  3.用字母表示线段

  师:为了表述方便,可以把两个端点用字母A、B来表示,这条线段就叫做线段AB。

  4.小结过渡

  (二)认识射线

  1.感知射线

  师:瞧!现在孙悟空又给金箍棒下了什么命令?(课件演示:金箍棒向一端无限延伸) 请同学们根据金箍棒的变化,再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AB,现在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看看又得到什么图形?

  生动手画,师巡视。

  师:谁来给这个图形取个名字?(射线)

  师:这位同学和数学家想到一块了,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射线。(板书:射线)

  2.感知射线的特点

  师: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课件上的这条射线,小组讨论射线有什么特点?

  生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

  (1)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师质疑:射线的端点是哪一个?B是端点吗?

  生:不是,B只是射线上的一个点。

  师:射线可以用端点A和射线上的另一点B来表示,叫做射线AB。(板书:射线AB)

  (2)感知射线无限长

  生:射线无限长,不可度量长度。

  师:你是怎么判断射线无限长的?

  生;因为射线向一端无限延伸,可以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所以射线无限长。 师:我们再请课件来帮忙(播放课件)

  师:射线的长度是无限的,无法测量。(板书:无限,无法测量)

  3.找生活中的射线

  (三)认识直线

  1.感知直线

  师:同学们,瞧!现在孙悟空又给金箍棒下了什么命令呢?(课件演示:金箍棒向两端无限延伸)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习本,在本子的中间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AB。接着请你像老师这样,把线段AB向两端无限延伸,会得到什么图形了?

  生动手延长线段AB。

  师:同学们,像这样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直线。(板书:直线)

  2.用字母表示直线

  师:这条直线我们把它叫做直线AB,还可以用字母l表示直线,叫做直线l(师板书:直线AB或直线l)

  3.认识直线的特点

  (1)直线有什么特点呢?

  生汇报:无端点或有2个端点;无限长;不可测量(师板书并打问号)

  感知直线无端点

  师:(手指着AB两个点)问,AB是端点吗?

  生:不是,AB这两点只是直线上的两个点。所以直线没有端点。

  (2)感知直线无限长

  师:刚才同学说直线是无限长的,到底是正确的吗?我们一起来验证!

  师:现在请同学们继续把线段AB向两端延伸再延伸。告诉老师,可以延伸到什么地方? 生:本子的尽头。

  师:再延伸出去呢?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现在我们这条线要延伸出本子,超过桌子,延伸出窗外,延伸出我们的学校,延伸出厦门市。

  师:就这样不断地延伸再延伸,到底可以延伸到哪里?

  生:没有尽头。

  师: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如果孙悟空没有喊停,它就会无限延伸出去。当把一条线段向它的两端无限延伸得到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到底有多长?

  生:很长很长,无法说明有多长。

  师;在数学上我们就把它称为“无限长”。

  师:既然直线无限长,哪有办法测量吗?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数的产生,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的产生过程中去。

  3、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

  2、难点:罗马数字的特点。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情景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有认识的吗?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培根曾经说过一句话。今天老师把它送给你们“读史使人明智,数学使人周密”。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的!

  二、展示交流,探索新知

  1、介绍古时候人们生活生产劳动中开始对数的初步理解(多、少)

  2、介绍三种计数方法: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

  3、介绍记数符号(数字)

  介绍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

  比较每一种数字的特点,重点介绍罗马数字,并分析罗马数字的特点。

  4、出示各国的数字,说明统一数字的`必要性。

  5、听录音介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6、教学自然数的概念。

  思考:

  这些自然数是怎么排列的?

  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几?

  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给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四、布置作业:

  1、读书第16页、第17页。

  2、写一篇关于“数的产生”的感想。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能正确地比较几个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2.学生经历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比较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比较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比较多个数的大小。

  教学工具

  四年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知识铺垫

  (一)复习亿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填空。

  (1) 8200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它与720101的位数( ) (相同或不相同)。

  (2) 10101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 )位,表示( )个( )。

  (3) 346000左起第二位是( )位,表示( )个( )。

  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356 ○ 1280 20xx ○ 1020

  5693 ○ 5297 8064 ○ 8046

  3.引导学生口答: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怎样的?

  (1)先看有几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2)如果位数相同,那就看左起第一位,如果左起第一位相同,就看第二位,依此类推。

  二、合作探究,教学新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幅圆辽阔,山河壮丽,气象万千,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五千年的人文创造和天开万物造就的自然景观为我们留下了景象骄人、数量繁多的'名胜古迹,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艺术,招徕各国游客,因此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有课来到我国旅游。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几个国家来我国旅游的具体人数。

  师出示课件20xx年几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单位:人)

  美国:2116100日本:3658200泰国:608000

  俄罗斯:2536300印度:606500韩国:4185400

  2.正确地读出上面各数。

  3.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4.学生同桌两人合作,在这6个国家中随意选取两个国家的人数,比较它们的大小,一人出问题,一人来比较,解答。

  自学提示:试着比较一下数的大小。

  5.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归纳比较方法:位数多的数就大。(板书)

  (二)初步研究新知

  1.两个亿以内不同位数的数大小比较。

  216110○608000

  师:哪一个数大?小组内讨论交流。

  小结: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__。

  2.两个亿以内相同位数的数的大小比较。

  608000和606500

  师:位数相同情况怎样比较?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小组汇报:都是六位数,就比最高位,它们最高位上都是6,就比下一位万位,万位都是0,就比下一位千位,千位上一个是8,一个是6,所以608000大于606500。

  找多个学生说。

  让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3.多个数大小比较

  要求:根据到我国旅游人数多少,将这6个国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学生小组内尝试。

  小组内交流各自比较方法。

  引导比较:分类----七位数相比较---六位数相比较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我们再接再厉,用最好的成绩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那下面我们进行课堂检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

  (1)比较每组两个数的大小

  92504○103600 50140 ○ 61340

  28906 ○28890 620300 ○ 307300

  (2)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大小

  50500 500500 55000 40005

  四、教师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经过今天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与我们学过的万以内数比大小的方法相比,你发现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方法: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___。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为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___,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五、布置作业:评测练习

  板书

  亿以内数的认识

  位数不同两个数的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大小比较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多个数大小比较先分级再分类比较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包括结绳计事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等计算工具。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为了方便计算,人们发明了很多种计算工具。我们在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中对计算工具有过简单了解,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计算工具。(板书)谁先来说说我们都了解了哪些计算工具?

  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二、介绍古代计算工具,拓宽视野。(课件出示)

  (一)认识算筹

  师: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石子、结绳或者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后来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板书:算筹)

  介绍算筹:二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用算筹表示一个数,采用十进位制,并且纵式横式交替使用。个位数用纵式表示,十位数用横式表示,百位数再用纵式表示......空格表示零。算筹一般是用十几厘米长的竹签制成(也可以是木制、骨制或玉制的)。用这些算筹摆成不同的形式,表示不同的数目,并进行各种计算。

  (二)认识算盘

  1、介绍算盘的由来:用算筹计算后又过了一千年左右,中国人又发明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早在公元15世纪,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后来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使用它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板书:算盘)

  2、介绍算盘的组成。

  (1)算盘各部分名称:

  师: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曾经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至今仍然发挥这它独特的'作用。你在哪见过有人使用算盘?(中药店、银行等)

  大家还记得算盘的各部分名称吗?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梁下,每颗代表一。

  出示教材第24页的两种算盘:观察有什么不同。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一颗珠子。原因是我国古代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一档表示10。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

  (2)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

  师:算盘有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我们选定一档做个位(做个记号),从这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计数时要拨珠靠梁。拨珠时,要按照数位从高位拨起。(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个档为个位)你能分别写出下面算盘表示的数吗?

  (602 134067 35215862)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已经做了预习并查找了资料,所以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计算工具,发散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结绳、算筹等使用的方法,进一步使学生体会了计算工具发展的过程。)

  (三)计算尺。

  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

  (四)机械计算器

  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机械计算器。

  (五)电子计算机

  20世纪40年代,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六)计算器的认识

  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明了电子计算器,生活中开始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只要输入题目,计算器就会显示结果,运算过程自动完成。这样非常简便快捷。我们就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板书:计算器)

  1、介绍功能键:

  大家也许会发现有很多种计算器。这是因为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计算器。有科学专用的计算器,有最简洁的计算器……但他们的功能都大致相同。我们一起看一下我们手中的这款计算器。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你认识计算器键盘上的哪些按钮,各有什么作用?“On/c”键有什么作用?“Off”键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手中的计算器,让学生对计算器的大小、模样、作用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具体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础。并引起探索的兴趣。)

  2、使用计算器:

  师:计算器怎么使用?

  学生介绍使用方法:按“On/c”键:开始显示;输入数字和符号;按“=”键,显示结果;再按“On/c”键,清屏。计算器上还有一些具有特别功能的键。例如,a、%等,还可以用来计算分数等。

  3、利用计算器计算。

  (1)386+179 825-138

  先估算,这道题大约得几?怎样估算?利用计算器怎样计算?

  练一练:4468+1792 32010-8925

  (2)用计算器计算乘、除法。

  先估算大约得几?怎么估算?再用计算器计算。

  26×39 312÷8

  (设计意图:认识计算器,让学生自主了解计算器各个功能键的作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探究计算规律,尤其是存储功能键的使用更是有趣又有难度。既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学生对待计算器的正确态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4、用计算器计算找规律。

  9999×1= 9999×5=

  9999×2= 9999×7=

  9999×3= 9999×9=

  9999×4=

  运用比赛的形式独立练习用计算器算一算。

  学生计算,全班交流。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用计算器计算比赛。

  55846+7646= 13027-8934= 66280×23=

  6908×37= 111111111÷9= 395412+10589=

  2、算一算,找规律。

  111105÷9=__________

  9÷9=1 1111104÷9=__________

  108÷9=________ 11111103÷9=__________

  1107÷9=________ 111111102÷9=__________

  11106÷9=________ 1111111101÷9=__________

  四、总结提升

  师: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又发明了电子计算机、(课件出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计算工具会更加先进,这就要等着在座的各位——你们这一代人去实现。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培养对1亿大小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工具

  教学准备:课件、一包打印纸、一把大米、尺子、天平、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一填: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 )

  10个10是( );10个100是( );10个1000是( )。

  1亿是10个( ),100个( )1000个( ),10000个( )。

  2、网络数据:

  20xx年中国移动电话的数量超过1亿部。

  20xx年中国的网民超过1亿人。

  哈雷彗星的尾巴长达1亿千米。

  我国的小麦产量一直稳定在1亿吨左右。

  中国移动平均每天可以净赚1亿元。............

  老师:

  一亿到底有多大呢?

  走路的时候就在想“一亿步有多远?”

  吃饭的时候就会想“一亿粒米有多重?”

  发作业本的时候就会想“数一亿本练习本要多少时间?”............

  二、新知探究

  (一)数一数。

  1、质疑:出示一大堆本作业本场面让学生直接数【疑惑:数不了】

  2、解惑:讨论怎么办?【化难为易】

  问题——数作业本要花多少时间?

  材料——作业本,计时器

  步骤——先测出数1本(10本)所需的时间

  再推测出100本,1000本,100000本……100000000本需要的时间。

  过程——表格式

  10本100本1000本10000本100000本1000000本10000000本100000000本

  9秒( ) ( ) ( ) ( )( ) ( ) ( )

  算一算

  合( )分钟=( )小时=( )天=( )年

  小结——从现在开始(9岁)要数到18岁才能数完。

  3、试一试

  (二)量一量

  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

  (三).称一称。(小组合作)

  1、问题

  数出100粒大米,称称大约重2.5克

  照这样计算,一亿粒大米约重多少克?

  2、步骤

  1000(粒) 10000 100000000

  25(克) 250 2500000

  3、结论:亿一粒大米约重2500000克。

  4、运用

  (1)我们全国大约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省一粒米,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省多少克粮食?

  (2)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大约合多少年?

  课后小结

  三、课堂小结。

  1、你知道了什么?(节约从每一粒米开始)每人每天大约吃400克大米,13亿中国人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大约够一个人吃( 81250)天≈(223 )年。

  (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喜马拉雅山高约88848米,一亿张白纸叠在一起比喜马拉雅山都还高……未知的世界等待你去发现!

  2、你学到了什么?(化难为易)

  课后习题

  3、你还想知道什么,请用课堂上的方法和步骤继续研究。并将你收获到知识做成手抄报进行展示。

  板书

  一亿有多大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方法。

  3、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试商、调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和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郊游吗?告诉老师你们到哪里秋游.实验小学举行了一次秋游三四五年级都参加了。出示图。

  二、新课:

  1、你从图上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公交车站有两种车可供大家住租用大客车限乘客46人,小客车限乘客34人。实验小学三年级师生共192人,四年级师生共184人,五年级共有师生230人.。

  2、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与除法有关的数学问题。

  (1)出示:三年级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

  怎么列式呢?学生:192÷24=因为····所以····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学生回答

  师:在练习本上用竖式算一算。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除数与商的积大了,说明什么?该怎么办?明确把除数“24”看作“2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四年级师生共184人都坐大客车,需要租几辆?

  ①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84÷46=

  ②请你算一算等于几?

  ③学生试着独立计算,(一名学生板演)

  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余数等于除数,说明什么?该怎么办?

  ⑤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46”看作“50”来试商,初商“4”小了,改商“5”的`原因。

  (设计意图:从情景图入手,让学生猜数,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问题由学生提,方法让学生找,还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

  4、想一想试商时遇到了哪些困惑?是如何解决的?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3)小结,师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在试商的过程中遇到商大了就调小,商小了就调大,这就叫做“调商”(板书“调商”)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四舍法,商偏大,要改小;五入法,商偏小,须调大.翻倍法,积要接近被除数.(设计意图:规律由学生总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应用拓展。

  2、完成“练一练”

  第1题:不用计算,在○里填入“>”、“<”或“=”.263÷27○10

  602÷31○20 487÷18○30第2题:森林医生。

  第三题:竖式:361÷54

  216÷27

  第四题:练一练:73页第2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学生质疑

  对于本节课的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多位数,并能比较大小。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多位数。

  教学难点:比较大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较大的数据,教师板书。

  2、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

  二、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

  祖国大陆约有1265830000人,北京市约有13820000人,香港约有七十八万人,澳门约有四十四万人,天津市约有10010000人,全国人口约为1295330000人。

  (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数”的读法)提问:你能读出以上城市的人口数吗?

  小组讨论:

  1、讨论亿以上数的读法

  2、出示数位顺序表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一千三百八十万;六百七十八万;四十四万;一千零一万

  观察亿以内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

  3、让学生读表格里的数

  4、教师任意出几个数,让学生用分级线的`方法来读:

  2320000

  445584122

  16584412136

  提问:你们发现这样读数有什么好处呢?

  三、比较数的大小

  1、比较表格内数的大小

  2、你是怎样比较的

  四、巩固新知。

  联系实际出示挂图

  (1)说说这些国家个各有多少人

  (2)将这些国家人口数据按大小排列顺序

  板书设计:

  亿级

  万级

  个级

  ……

  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9

  教学内容: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交流收集的数据。

  1、交流收集的`数据,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的特点。

  2、出示“填一填,说一说。”中的一组数据,重点讨论取不同的精确值后数据的变化情况,从中让学生发现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如果学生发现有困难,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其他的数据,让学生再一次进行观察,直至他们发现“四舍五入”的方法为止。然后,引出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的概念。

  二、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三、作业

  练一练1、2、4

  板书设计: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001年我国造林面积统计是224318570公顷。

  精确到千公顷

  万公顷

  亿公顷:约2亿公顷。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

  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二、多位数的改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行数的改写。

  三、读写游戏。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多位数比大小

  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一)组数游戏: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

  (二)有关近似数的练习

  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板书设计:

  练习一

  级万级个级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

  万万万

  1 3计数单位

  8 2 0 0一千三百八十二万0 0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学重点: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难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学过程:

  一、读、写更大的数。

  1、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

  (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

  (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

  2、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根据大小进行分类,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接着与学生讨论“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学生在进行读数时,必须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同样,在写数方面,也可以分两步进行,先写“亿以内的数”,再写“亿以上的数”。

  3、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教师可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读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

  4、总结讨论。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

  二、完成试一试,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第7页“试一试”第1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说一说”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当地的有关人口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出一些比较大的数据,以便于学生能体验到大数据的实际意义。同样,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其他方面的数据,如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的产值、城区面积等,通过一些具体的、可以感受的数据,了解较大数据的意义。

  第2题,组织一组组可以对比的数据,说说它们的实际意义是写数的基础。在学生写数时,安排一些学生身边可以感受的具体参照物进行比较,对学生理解较大数的.意义是有很大的帮助。

  三、实践练习。

  学生完成练一练的题目。

  第3题,本题的练习首先安排学生进行读数练习,接着让学生观察所读的数与哪一个数是对应的,然后用线连接起来。练习本题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从较复杂的背景中会善于观察,懂得会用排除的方法寻找对应的数。如果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数据安排的干扰性可以更大一些,以促使学生认真地观察,并让他们说一说寻找对应数的方法。板书设计:大数的读、写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

  万万万

  1 2 6 5 8 3 0 0 0 0

  读作: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内容:认识更大的数

  教学目标:下载课件|视频|试卷

  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体会较大数字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实际操作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亿位的数,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十10个10000是多少,10个100000是多少,10个1000000是多少

  一亿等于十个一千万一千万等于十个一百万一百万等于十个十万

  二、亲身实践,巩固新知

  1、指明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5万,7个一千万,教师强调认准计数单位

  2、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七百万,然后一百万一百万的数,数到四千二百万。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归纳出“满十进一”的原则。

  3、一千万一千万的数数到一亿。

  4、从九十五万起一万一万的数数到一百一十万;从八百六十万一万一万数数到一千万;从四千万起,一万一万数数到一亿借助计数器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抽象程度上使学生了解大数,明白“满十进一”原则。

  5、十万里有()个一万

  一百万里有()个十万

  一千万有()一百万

  一亿里有()个一千万

  有关这个题,使学生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6。在计数器上拨出2345678,再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百万,几个十万,几个万,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三、总结

  不管数有多大,都要记住每相邻两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还要记住亿内数的数位顺序。

  四、学生互相评价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提高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算理。

  教学难点:

  提高口算正确率。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口算。

  450÷9 6000÷6 100÷10

  270-52 15×3 37+18

  39÷3 72÷4 80÷5

  30÷3 200-26 2700÷9

  120+48

  2、估算。

  387÷5 426÷8 218÷4

  142÷5 135÷7 320÷6

  说一说426÷8、142÷5的估算过程。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7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数量关系。

  集体列式计算。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请学生说出不同算法。

  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8题。

  理解题意。

  说一说,题中要我们求什么。

  要求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哪些相关信息?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计算360÷4、360÷9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三年级的学生去茶园里劳动,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4名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1)读题。

  (2)独立分析题意,列式解答。

  (3)订正口算过程及结果。

  2、出示课件。

  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1)阅读所给信息。

  (2)讨论:根据所给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教师板书学生所提问题。

  (4)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四、思维训练

  找出下面每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 8 16 32 ( )

  2 43 81 27 9 ( )

  2 5 11 23 47 ( )

  8 24 12 36 18 ( )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14

  (一)教材分析:

  “数一数”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它不仅是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进一步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对于我班孩子来说,最大的困难是建立数感。它不像一位数、两位数,看得清,数得清。所以,一味地传授其知识点,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因此,我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直观材料和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既顺应学生好奇好动的天性,又能使新旧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认真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

  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知道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了解数级的划分。

  (五)教学难点:

  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知道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准备:

  计数器

  (七)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最熟悉的就是数的应用了。让我们看看身边的数据吧。

  一、感受生活中的大数

  课件出示:

  人大约有十二万根头发

  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三十八万四千千米

  据2010年人口统计,世界人口总数约为六十九亿

  说一说你身边的大数。

  学生交流搜集的大数数据。

  师:看来,仅仅用万以内的数来计数是远远不够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更大的数。(板书课题:认识更大的数)

  二、探究新知

  1、数一数,认识计数单位“百万”,感知“满十进一”。

  课件出示人民币,这里是某超市一个月的营业额,让我们一起数数有多少?

  学生一起一捆一捆地数(十万一捆)。

  师:数到九十万有好多同学已经停下来了,十万十万地数,九十万后面应该是多少呢?

  拨计数器,讨论交流,汇报。

  生:十万,二十万,……九十万……一百万

  师:一百万!真棒!谁来说说为什么十万十万地数,九十万后面就数到一百万了?

  生:因为九十的后面是一百,所以九十万的后面就应该是一百万。

  师演示计数器:在计数器上的十万位上每次拨一颗珠子表示十万,拨到10颗珠子的时候应该是十十万,可是满十进一,所以就在十万位的前面拨一颗,现在计数器上就是一百万。

  小结:十、百、千、万、十万我们一般把它叫做计数单位。那么一百万的计数单位就应该是百万。一百万是有十个十万组成,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它们都是满十进一。10个十万是一百万,相邻数位满十进一。

  (过渡)师:如果我们继续数下去,肯定有比十万、百万更大的数。

  2、认识更大计数单位

  (1)推想:十个百万是千万。(课件计数器演示)

  (2)类推: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

  (课件计数器演示)

  3、数一数,想一想,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探究并演示

  4、认识十进制数位顺序表,探讨数级。

  (1)认识十进制数位顺序表

  ①提问:我们已经学了“个、十、百、千”是计数单位,那么今天我们所认识的计数单位又有哪些呢?

  生:按大小列一列,出示课件。

  ②想一想,讨论两个数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满十前进一。

  小结:(课件展示。)

  (2)探讨数级

  探究:回顾“个级”,认识“万级”、“亿级”。

  归纳:每一级有四个计数单位。

  生:(黑板演示)

  个级:千、百、十、个

  万级:千万、百万、十万、万

  亿级:千亿、百亿、十亿、亿

  师:指导理解这种划分方法,帮助认识什么是“数级”。

  三、巩固练习:教材第5页1—4题(课件出示)

  四、课堂小结

  在今天这节课上,你收获了什么?

  五、教学预反思

  板书设计:

  认识更大的数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相邻数位满十进一

  10个一千万是一亿、千、百、十、个

  十进制计数法千万、百万、十万、万、千亿、百亿、十亿、亿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认识线段 直线和射线,了解它们的表示方法,能正确区分线段 直线和射线,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引导学生利用观察和实践活动,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通过观察,操作学习等活动,让学生亲生经历线段 直线和射线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关于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空间概念。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 直线和射线段以及它们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线段 直线和射线的特征及三者的关系。

  教学准备:

  线、手电筒、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我手上拿的是什么?(准备好的线)

  生:线、电线................. 师用双手捏住线的.两头且拉紧 (安全教育:当我们在用线玩耍的时候,请不要用线来勒住同学或者玩伴的脖子,甚至自己的脖子,这样会威胁到他人及自己的生命安全。)

  师:刚才老师手中的线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生:变直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线,他们也都是直直的线。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线段

  学生甲和学生乙分别捏住线段两端且拉直

  师:如果我们把学生甲和学生乙的手看着端点,那这条线我们叫做什么?

  生:线段、直线.......

  师:那你是怎样知道它是线段的呢?它有几个端点?

  生:因为一根拉紧的线,可以看作线段,它有两个端点。

  师:我们现在就可以得到了线段的定义:一根拉紧的线或者弦,都可以看作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在数学上为了更方便表述,可以用端点的字母表示线段,例如线段AB或者线段ab。

  师:你们还能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线段吗?

  生1:还可以表示为线段BC。 生2:线段CD。

  师:那一条线上同时出现ABC三点,你们能看出它有几条线段呢?(生尝试交流后回 答)

  例如:

  生1:1条

  生2:2条

  生3:3条

  生4:4条

  总结:有3条:线段AB、线段BC、线段AC、

  2、认识直线

  学生丙、学生丁和师用皮筋共同展示一条直线且两端无限延伸

  师:你们能想象出它是什么样子吗?

  学生想像且描述直线: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伸。

  结合学生汇报,师板书: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伸,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做直线。

  师:你们能画出一条直线吗? 学生试画直线且展示,师将学生所画的直线变换位置,请学生思考它们是否还是直线。

  师:你们准备怎样表示直线呢? 学生相互交流表示方法。

  师适当总结:只要具备了直线的特点,不管位置、角度怎么变换,都是直线,就是把线段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了一条直线,无始无终、无头无尾。直线可以像线段那样表示,还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例如直线AB或直线l。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经过一点能画出几条直线?

  3、认识射线

  (1)通过激光演示射线 师展示:将激光灯的光线射向教室的墙上。

  师:墙上的亮点与光源之间的光线可以近似看成什么?为什么?

  生:线段,墙上的亮点与光源的光线可以近似看成线段的两个端点,两个端点之间的光线可以近似看成线段。

  师展示:将激光灯的光线射向窗外。

  师:现在我们把光线射向窗外,如果光在传播的过程中没有被物体挡住,你们还能找到这束光线的另一个端点吗?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想象,如果激光灯的能量足够大,那么激光灯射出的光线将笔直地延伸出教室、然后延伸出校园、延伸出普定、延伸出中国乃至地球。

  师:你们能用言语描述这束光的特点吗? 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描述光线的特点:如:只有一个端点,没有尽头,不能度量长度等。

  师: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笔直地向一段无限延伸的线叫做射线,有始无终,有头无尾。

  (2)画射线

  师:你们能画出一条射线吗?自己试试,再仔细想想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试着画射线

  学生展示:学生画的射线有长有短,是对比两个学生画的射线—— 一条长一些,一条短一些,请学生思考它们是否还是射线。

  师总结:射线可以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个点来表示。例如:射线AB。同学们所画的线只要具备了射线的特点,无论画得长一些或者短一些,它们始终都是射线。

  师:如果给你一个点,你能画几条射线?

  学生试着在纸上画且交流

  生1:一条

  生2:很多条

  师总结:一个点能够画出无数条射线

  (3)举例生活中射线的例子

  师:刚才激光灯射出来的光线我们可以近似的看成射线,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能举一个例子吗? 学生举例:太阳光、汽车灯光、探照灯光等。

  师:看来我们只要抓住“从一点出发,笔直地像一方无限延伸”这一特点,就可以将这种现象理想化的看成射线。

  4、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

  师: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同桌讨论一下,并把你们发现的题写在表格中。

  联系: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于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学习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