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读后感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失格 读后感 人间

管理员

摘要:

《人间失格》读后感【推荐】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间失格》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人间失格》读后感1  初次听闻这本书,是在与朋友的一次闲聊之中……

《人间失格》读后感【推荐】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间失格》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人间失格》读后感1

  初次听闻这本书,是在与朋友的一次闲聊之中,随后对这本书产生了浓浓的兴趣,边去书店买来了这本书,抱着极大的好奇心,翻开了这本书的第一页,细细品味……

  “他曾在夏天在单件和服中穿上毛衣,只为搞笑;也行因为怕父亲扫兴而在半夜潜入客厅在父亲的本子上写上‘狮子’二字,只为不让父亲因自己而扫兴……”这一切的最终目的不过是为掩盖自己的忧郁和敏感,伪装成纯真无邪的乐天派,塑造成一个滑稽逗乐的怪人。他对这个世界太过畏惧,认为世人比狮子、鳄鱼甚至恐龙都要可怕。他曾说过“面对世人,我总是怕到发抖”,他太过敏感,太过小心翼翼,以至于最后被送进了疯人院。面对世人,他总是怕到发抖,而面对这个世界,他又何尝不是呢?

  也许有人会认为太宰治不过是因五次自杀而出名的作家而已,或认为他的作品中传递的是使人愈来愈消极的负能量,可当你真正去品味他的.作品时,才会发觉他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他的一生,一个使自己绝望的人生。当我读过他的三五本书后,我才发现他的作品并不是以“罪、恶、罚”为主题创作,反而是以“爱”与“善”为主题创作。他写每本书的目的都不是为让读者致郁自杀,而是使读者反省其身、自我救赎,不落到与自己相同的下场。

  “不要抗拒改变,这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在反复的变,反复的过程很容易让人变得低落和沮丧,然而你再低落和沮丧,人生还是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的改变所包围着,就像是站在一台你没办法控制的跑步机上,时间、速度都不是你所能控制的,那我就选择跑的更从容一点,尽我所能的在这个被动的人生里争取一些主动,所以我很讨厌‘抗拒’这个词,很消极、很脆弱、很被动,如果我不能改变世界,好歹让我改变自己,遵从自己的选择。”在我眼中,《人间失格》或许就是在阐述这样一个道理。

  当世人知道书中的叶藏被送入疯人院时,书外太宰治的生命也止于了他的第五次自杀,我想这或许便是最精彩的悲剧。

《人间失格》读后感2

  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由序、第一手札、第二手札、第三手札、后记共五个部分构成,其中序和后记以作者口吻叙说,三个手札则以主人公叶藏的口吻叙述。主人公叶藏从小没有作为人而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欲望——吃饭的欲望,对他来说吃饭是一种痛苦。

  从小体弱多病,对病痛和精神痛苦的缓解成为了他的最大的需求。幼小而敏感的心灵受到了互相欺骗、互相犯罪的“人类”的伤害。他在“人类”当中通过扮演“小丑”来向“人类”求爱,同时也是在掩饰自己的无能和心理上的不安与恐惧。

  对自己的无能和犯罪,对“人类”的恐惧和失望使他作为一个人而感到羞耻,认为自己不配作为一个人而活着,逐渐的他失去了做人的资格,成为了完全边缘化的人。他的不幸是一种缺乏拒绝能力的人的不幸。

  小说的后半段,叶藏被认为精神失常而被送到了疯人院,并且自己给自己按下了烙印:“人间失格”。认识到自己所犯下的种种罪行,主人公认识到自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但是太宰治并不认为主角真的没有做人的资格,在小说的最后,叶藏的相识,酒吧的老板娘如此说道:“我们所认识的阿叶,又诚实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话,不,即使是喝酒……也是一个神一样的好孩子呐。”

  我觉得小说的.主人公叶藏不过是个懦夫,他害怕与人的交往,在幻想中给了自己害怕与人交往的理由——自己是个没有爱的怪物,但实际上他是一个怯懦,体弱的正常人,他只不过在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小说最后酒吧老板娘的评价说明了这一点,这也许也是作者太宰治的自悟,太宰治在最后终于明白了自己是个懦夫而感到无比的罪恶感,这也许也是他最终走向死亡的原因。

《人间失格》读后感3

  《人间失格》,日,太宰治。

  看完有一段时间了,很多共鸣,想写点什么,又表达不出来。

  太宰文学是“青春文学”,亦是“弱者文学”,应是因为其作品甚至其人的迷惘挣扎痛苦却不妥协,是少年人才会有的烦恼吧,而正是因为敏锐聪慧看穿一切仍不妥协,导致其成为“人间失格者”,也就是世间弱者,最终选择自杀放弃挣扎。

  五一假期时与朋友相处,聊起这本书动情地翻至打动我的第一个章节,朗读勾画出的语句给她听“双方相互欺骗,却又颇为神奇地毫发不伤,相安无事,好像没有察觉到彼此在欺骗似的—-这种显得干净利落而又纯洁开朗的不信任案例,在人类生活中可谓比比皆是。不过,我对相互欺骗这类事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讲作者如此简练精准的用几个词语刻画出人际关系的.真相令人击掌,然而朋友却并无相同感受,认为我会共鸣是因为工作人事颇为复杂之故。可明明,几乎在所有的与人相处中,包括至亲,我都会不定时有这样的感受啊。

  译者在序言里说道:“在现代,一旦试图富有试验性地、忠实于自我地生活下午,就很有可能遭到社会的疏远和异化,成为‘人间失格者’”。应是很好的诠释了人间失格,而我很多时候感觉不适的来源也大都是人际交往中的失格,时至今日,年近不惑,依然不愿眼睁睁看着自己妥协越来越多背离越来越远,所以,总想离开,只在可以释放本性的二人世界里躲起来再不出来。很多时候,在与人相处时感到难熬麻烦处理不来时,总会想起太宰的那句:“生而为人,对不起。”不过还是幸运,至亲不曾给我的充分在身边人这里得到很多,所以不曾起悲观念头。

《人间失格》读后感4

  我开始对这个世界放下戒心,慢慢的发现他其实并没那么可怕。

  书中写的是一个人从小就努力的去讨好别人,不惜做自己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事,慢慢的使他走向了毁灭,在文章中作者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之中。其实在书中的一些情节也像一面镜子反映了我们现实中的生活。残缺的人丑陋,试图迈向完美,接近完美的人却只能迈向毁灭。因为他太过敏感纯粹,所以,注定孤独,注定,他迈向毁灭。

  他清晰的感知到这个世界的冰冷,他说:“人啊,明明一点儿也不了解对方,错看对方,却视彼此为独一无二的挚友,一生不解对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还要为其哭泣,念诵悼词。与其说人间失格是太宰治最后的遗著,不如说这是他留给这个冷冰冰的世界的遗书更合适。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藉大庭叶藏的独白表达他的人生与思想:「信赖是罪吗?」「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不论怎麼做,做什麼,都只会徒劳无功,只会让人觉得更差耻吧了!」「苟活著就是罪恶的种子!我的不幸,是无力拒绝他人的不幸。一旦拒绝,不论对方或是自己心裏,永远都有一道无法弥补的白色裂痕。我被这样的恐惧胁迫著。问问老天:不抵抗是罪吗?」

  非常沉重的独白,是人生绝望的极致。太了解人生,也就绝对悲观。这也许就是太宰治的成就,也是他的悲剧。

  太宰治用书里老板娘的`一句话结束这本小说。“我认识的小叶,个性率真,为人机灵,只要他不喝酒的话……不,就算喝了酒,他也是一个向神一样的好孩子。”叶藏丧失作为人类的资格,不是因为他卑贱丑陋,而是因为他像神一样高尚。他只是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纯粹的人类,因为太过纯粹,而被丑恶的人类社会扼杀。对于神来说,人间无疑是个地狱,因为在心里埋葬着最绝对最纯粹的理想论,所以才更加无法忍受着世上的丑恶。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命运吧。

《人间失格》读后感5

  20xx年8月5日,我读完了《人间失格》。

  这本书由序言、第一手札、第二手札、第三手札、后记共五部分构成。其中序言和后记作者以第一人称,诉说“我”看到了主人公叶藏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中间的三篇手札与照片对应,则是用叶藏的第一人称来叙述了胆小懦弱的叶藏的经历以及他为了逃避这个世界而终日放浪形骸,最终一步步走向丧失为人资格的自我毁灭之路。作者太宰治以纤细的文笔,书写对人生的哀叹与嘲弄。无奈与讽刺,愤懑与惆怅,阴郁颓废的毁灭美学的`悲情演绎,表现了战后日本人“精神”与“感官世界”双重萎靡的杰作。

  叶藏通过同学竹一,获得了自己的信仰。他决心要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压抑。但接踵而来的是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嘲笑与批评,从小养成的弱小的性格也使的叶藏不敢反抗。信仰的种子还没有发芽便已经死掉了。就连他好不容易找到的属于自己的爱情,也被这个社会所夺走了。当失去一切希望时,魔鬼便悄然来临。叶藏最后还是败在了世俗手中,陪伴了他一生的演技也没能让他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

  《人间失格》不是在描述一个悲伤的故事,它只不过借一个受害者的口吻来讲述人类的丑恶,自私自利,好逸恶劳……我们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感受:我为什么要活着?来到这个世界我能做什么?《人间失格》问的就类似这样的问题,但我不希望你的选择是和作者太宰治一样的道路,逃避残酷的现实与自身的力量不足,须知存在就是合理,倘若不能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失业,也可以堂堂正正做一个普通人。

  在太宰治的心中,叶藏并没有失去做人的资格,而是没有浑浑噩噩做人的资格。他的身上难得有着善良与真诚,却无法得到救赎。人性的光辉终究没有照亮当时的社会,反而被无尽的黑暗所吞噬……

  最后的这句话,送给所有人,包括我自己:“愈是敏感、愈是胆怯,愈会企盼暴风雨降临得更加猛烈。”

《人间失格》读后感6

  《蓄犬谈》中,太宰治曾提到过,艺术家本应是弱者的伙伴弱者的朋友。太宰文学被誉为弱者的文学。懦弱,是太宰治的出发点,以懦弱为武器,对伪善社会的公开宣战。

  太宰治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出身豪门,立志文学,大学时积极投身于左翼运动,中途脱逃;生活放荡不羁,却热衷于《圣经》;五度自杀,四次殉情未遂。一生的心理轨迹,勾勒出叶藏的三篇手稿。

  生而为人,《人间失格》的主人公叶藏出身于封闭式乡下家庭,周围冷漠的环境中,他过分早熟地剖析着他人的内心深处。自少年时代起,就反复经历了对至美的'憧憬和悲惨的失败。完美无缺,或彻底破灭,纠集了太宰治一生的纯粹与脆弱,青春的集中写照,少年的敏感,也使得其被誉为永恒的青春文学。

  《人间失格》,与其说是围绕着主人公阿叶的私小说,不如将其视为太宰治的一本自传。身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孤独寂寞的世界,感情渐渐麻木,亦至于连最基本的饥饿感都毫无概念。正如阿叶所做的,太宰治逐步把自己包裹进仅仅属于他的世界,对待旁人,唯有唯命是从的敷衍和应付。

  鲁迅先生曾说过,精神的洁癖,让像太宰治一样的人容不得半点伤害。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他想要打破什么,却又没有方向。他的痛苦在于他用心看着黑暗的世界。

  回首往昔,我的人生充满耻辱。《人间失格》的第一句,便是太宰治的亲身感悟。在《二十世纪旗手》中写道,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生而为人,却对人类的满腹恐惧,对人类的最后求爱,便是在生活中饰演的丑角,伪装成天真无邪的乐天外表,把自己一步步彻底打磨成搞笑的畸人。

  生而为人,究竟是否应该感到抱歉?降诞于世上,生活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究竟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活在世上,是不幸的,需要承受的东西,即使面对他人,也会无缘心生畏惧。活在世上,亦可以是幸运的,有着承担一切的机会,不也是一种幸运吗?

《人间失格》读后感7

  今天终于把这部名篇粗略地读完了,对于某些心理活动的刻画打心底有了许多感触,虽然引发了自己一些负面情绪,但不得不佩服笔者对人性悲剧本身的刻画功力。,《人间失格》描述了一个孤独无助的灵魂,置身于人世间,看似无异于他人一样生存着,但始终无法理解人类的生活,恐惧人类,却又无力反抗,只能逆来顺受讨好人类,身在人类当中,灵魂却彷徨在人世之外,被人世间的风刮得千疮百孔,这个人就是主角大庭叶藏,叶藏是一个对人类充满恐惧,只能戴上面具扮演丑角来和人类相处,直到死都无法理解人类的这样一个人。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是我读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人间失格》是我读过的.书当中比较特殊的一本,本书一直被认为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和作者的生平高度一-致,作者太宰治写完这本书之后没多久,第五次自杀,成功辞世,对他来说,这大概是最好的解脱。作者以自传的形式诉说了自己的人生轨迹,真实而又深刻,小说主人公叶藏酗酒,放逐自我,用药物麻痹自.我,自杀,辗转于多个女人之间,药物和酒精侵蚀了他的身体和灵魂,他痛苦不堪,却又无法挣脱。

  非常沉重的独白,是人生绝望的极致,太了解人生,也就绝对悲观,这也许就是太宰治的成就,也是他的悲剧。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这是叶藏或者是太宰治的选择。与他相比,我还是更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做一个幸福的人,即便生活有着再多的不如意,依然选择勇敢的活下去,活下去,才是生活!人间失格,读过便相当于一-次心灵的洗礼,洗礼过后,依然要重复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并告诫自己,要好好的活。

《人间失格》读后感8

  我太感性,近段时间偏于忧虑,应该是看了太宰治的书《人间失格》引起的。人啊,还是要多接触积极乐观的东西,不然就会陷入负能的情绪。不过,有点必须纠正,当第二次、第三次重温人间失格时,我却断然撕掉了它负能的标签,重新认识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太宰治本人经历诸多磨难,先后多次自杀,最终也以自杀结束了他39岁的生命。他的作品一直都是穿透灵魂,表达自己内心对真实、信任、爱、自由的艰难追求,无奈现实中人性总是经不起考验、世事也赖不住考究,最终他惨败于自己的内心结论,选择了颓废跟灭亡。他的作品不是倡导大家集体抑郁,对社会、对人性绝望,恰恰相反,他希望大众都不要放弃自我的救赎,要为了活着一场好好生活。以下这段话就是力证。

  “不要抗拒改变,这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在反复的变,反复的过程很容易让人变得低落和沮丧,然而你再低落和沮丧,人生还是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的改变所包围着,就像是站在一台你没办法控制的跑步机上,时间、速度都不是你所能控制的,那我就选择跑的更从容一点,尽我所能的在这个被动的人生里争取一些主动,所以我很讨厌‘抗拒’这个词,很消极、很脆弱、很被动,如果我不能改变世界,好歹让我改变自己,遵从自己的选择。”人活着,比动物多了智慧,也多了忧虑。生而为人,就该承受为人的一切。作者在极力劝告大家,也是在告诫他自己,他没能成功,但他对灵魂的敲打、拷问,都是在帮助更多的人正面审视自己的灵魂,找到生活的动力,发现生活的美好。

  一定程度上,我更希望人不要太敏感、太聪慧,像作者这种小时候就能看穿一些世事,明白一些动机,并非好事。愚钝点、糊涂点,每天为着那洒下的阳光、清脆的鸟语、荡漾的水面放空下,甚至陶醉下,就好了。日子简简单单,人际关系平平常常,享受当下就好。

《人间失格》读后感9

  今天终于把这部名篇粗略地读完了,对于某些心理活动的刻画打心底有了许多感触,虽然引发了自己一些负面情绪,但不得不佩服笔者对人性悲剧本身的刻画功力。

  《人间失格》描述了一个孤独无助的灵魂,置身于人世间,看似无异于他人一样生存着,但始终无法理解人类的生活,恐惧人类,却又无力反抗,只能逆来顺受讨好人类,身在人类当中,灵魂却彷徨在人世之外,被人世间的风刮得千疮百孔,这个人就是主角大庭叶藏,叶藏是一个对人类充满恐惧,只能戴上面具扮演丑角来和人类相处,直到死都无法理解人类的这样一个人。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是我读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人间失格》是我读过的书当中比较特殊的一本,本书一直被认为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和作者的生平高度一—致,作者太宰治写完这本书之后没多久,第五次自杀,成功辞世,对他来说,这大概是最好的解脱。作者以自传的形式诉说了自己的.人生轨迹,真实而又深刻,小说主人公叶藏酗酒,放逐自我,用药物麻痹自。我,自杀,辗转于多个女人之间,药物和酒精侵蚀了他的身体和灵魂,他痛苦不堪,却又无法挣脱。

  非常沉重的独白,是人生绝望的极致,太了解人生,也就绝对悲观,这也许就是太宰治的成就,也是他的悲剧。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这是叶藏或者是太宰治的选择。与他相比,我还是更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做一个幸福的人,即便生活有着再多的不如意,依然选择勇敢的活下去,活下去,才是生活!

  人间失格,读过便相当于一—次心灵的洗礼,洗礼过后,依然要重复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并告诫自己,要好好的活。

《人间失格》读后感10

  《人间失格》这次是第二遍阅读,家里有纸质版所以之前看过一遍,以前看书大部分时候都是每天睡觉前翻几页,时间久且不走心基本也都助眠了,这次看的比起上次认真多了,所以看完的感觉是明显不同的。上次的仓促让我只是很简单粗暴的觉得这个“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渣男”戏真的好多,当什么画家,凭借戏精本精、一副好皮囊、不错的女人缘以及有话题度的家世一定能在演艺圈杀出一条血路。

  这次读完之后男主人公的形象没有什么改观,我也不想推翻之前的评价,但是我承认我忽略了很多细节,那些细节无一不是人性的高光时刻,而且整篇故事结束的时候他不过27岁,再来回溯过往,觉得命运对待一个孩子下手未免重了一些。

  他爱上了香烟铺老板的女儿良子,并誓要与她缔结婚约。当生活开始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他没料到,更加巨大的痛苦正要将他重新卷入绝望之中。良子那对人过分纯洁的信任,吸引了叶藏,却也因此招致不幸,以致竟在自家受到玷污。然而相比之下,良子对人的信赖受到玷污,更加令人心痛。无论何时,高尚而纯洁的品质都是万分难能可贵的存在。从此良子对他战战兢兢,甚至连说话都会使用敬语。叶藏不禁扪心自问,难道纯真无瑕的信赖之心真的是罪恶之源吗。至此,他对这种唯一值得依傍的美好品质也产生了疑惑,一切的一切都变得越发不可理喻。吸烟,酗酒,甚至沉溺于药品之间,都将他拉入更深一层的地狱。

  终于,他被所谓的亲人朋友安置在了东北海边温泉边上的茅草屋中,陪伴他的'只有一个红色头发的丑陋的女佣。此时的叶藏,更似一具空壳。

  人间失格,读过便相当于一—次心灵的洗礼,洗礼过后,依然要重复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并告诫自己,要好好的活。

《人间失格》读后感11

  刚开始看前言对三张照片的描述时,感到十分诡异和惊悚,差点没继续看下去,但是好奇心还是驱使我继续看完了全书,而且是一口气看完的。

  为什么书名叫《人间失格》?用书后老板娘的那句话来说就是:“不行,人变成这样就不行了”。原来所谓的“人间失格”就是“失去了做人的资格”!一个人能活到失去做人的资格该是有多么堕落。主人公业藏不但从小欺骗自己和他人,生活中处处迎合,活得疲惫不堪,而且对人充满恐惧,不能和人正常交流沟通,独立生活。长大后不但酗酒,还染上毒瘾,和女人关系混乱,与废人无异。也许作者真的是有精神疾病,这也许是悲剧的根源。业藏也是知道自己做人的失败,所以三番五次地想自杀,就像作者简介里说的那样,“最后终于成功了”。

  另一个令我好奇的地方是,既然作者太宰治是那么一个失败的,无可救药的`废人,那么为什么他的作品那么受欢迎,那么成功,而且还获奖了呢?也许是他从自己的人格中分裂出一部分正常的人格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公正的批判,也许是他从初中开始就想当作家并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努力。记得有个说法,说是拥有平庸的人生的作家写不出伟大的作品,也许太宰治也是以身试法,将自己的人生剖析给众人看吧。

  后来看一些评论,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说是“如果心情不太明朗就换个时间再看《人间失格》吧”。然而,已经将它看完的我并没有感到特别抑郁,只有一种了解了另外一种人生的感觉。如果有关于此书的更深入的分析也希望能看一看。

《人间失格》读后感12

  离海岸线很近的海边,并排长着二十多棵黑色树皮的粗大山樱树。新学年伊始,这些山樱树上便生出黏黏的褐色嫩叶来,在蓝色海面的映衬下,绽放出绚丽的花朵。不久,到了落英缤纷时节,花瓣便会纷纷落入大海,铺满一层海面,然后又随波涛冲回到海边去了。

  第一次读太宰治的书时,年少不知曲中意,到现在再听已是曲中人了。难免会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七十年前的作品,再七十年后依旧屹立在文学丰碑上,足以见证这本书的意义。有人说这本书会使人沉沦消极,有人说读不懂这本书是幸福的,而我却说读这本书的过程是一种解脱。

  太宰治人生中自杀了五次,一个出身富裕,却又与人类格格不入的人,是一名天才作家。同时又是日本左翼政党共产主义的拥簇者,这大概是他第一次自杀的原因。最后他终于解脱,留下了传世神作,被不少人不理解的人视为草芥,却也有人将他奉若神明,包括我。

  他在文中并未提及为何自杀,需要读者自己慢慢体会。他是沉默着崩溃,自我堕落的过程竟然引起了我的共鸣。直到书读了一半我才知道人间失格的含义,失去做人的资格。而那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并不出自这本书,只是一大批跟风者说出的网络热词罢了。

  若能避开猛烈的欢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这句话很丧,很符合当代青年人的朋友圈。而太宰治却用生命告诉我们,活生生的人就是要猛烈的`爱,能承受来袭的悲痛。

  太宰治用自己充满耻辱的一生来告诉世人,如何活下去。通篇全部都是他想活下去的努力,而自我堕落与意志消沉在生命中结合起来,与生的希望抗争到高潮,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难免让人唏嘘。

  最后用一段人间失格里我喜欢的段落结尾现在天气开始变得很冷很冷,万物的隔阂大概也会变的越来越大吧。

《人间失格》读后感13

  《人间失格》这次是第二遍阅读,家里有纸质版所以之前看过一遍,以前看书大部分时候都是每天睡觉前翻几页,时间久且不走心基本也都助眠了,这次看的比起上次认真多了,所以看完的感觉是明显不同的。上次的仓促让我只是很简单粗暴的觉得这个“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渣男”戏真的好多,当什么画家,凭借戏精本精、一副好皮囊、不错的女人缘以及有话题度的家世一定能在演艺圈杀出一条血路。

  这次读完之后男主人公的形象没有什么改观,我也不想推翻之前的评价,但是我承认我忽略了很多细节,那些细节无一不是人性的高光时刻,而且整篇故事结束的时候他不过27岁,再来回溯过往,觉得命运对待一个孩子下手未免重了一些。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这样的解释在我看来过于苍白无力。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则故事“当别人不小心将水撒到你的身上,大部分人都是不快的,但是淋了雨就不会,就只会怪自己没有带伞。”男主人公很明显被暴雨浇透了。

  卡夫卡在日记中这么写过“凡是活着的时候不能应付生活的`人,就需要用一只手稍稍的阻挡住他对自己命运的绝望……同时他要用另一只手记下他在废墟中看到的东西,因为他能看到与别人看到的不一样的东西和更多的东西;归根究底,他在一生都是个死者,但却是真正的幸存者。”看过这样悲伤的言语,通常是不敢去思考的,生死本就是困局,没有人能逃得过的,谁不是一边昂首沐浴阳光,一边蓄力植根土壤,唯明唯暗都不足以活命。

《人间失格》读后感14

  一般来说,我们对他人、他物或者外部环境的感知,我们会叫它为”觉他“,对自我及身心变化的领会,则是”自觉“。而人类人类自觉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类循序渐进,自我发现和自我认知的过程。

  觉是什么?可以分为2类,一是觉察,二是觉悟。什么叫觉察,就是你感觉到了,意识到了,发现了。比如,他人的言行举止,发型,眼神,等等变化了。或者对于片段,细节,琐屑的,微观的现象的洞察力。

  觉察,可以是对自己的行为,或者对自己身体、自我精神的觉察

  自觉有一个秘诀,你要做你自己生命的当局者,同时,是不是,抽身而出,试着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看自己。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自觉的方法。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特别厉害,第一种是,对别人像对自己一样热情,这样的人很了不起。第二种人,对自己像对别人一样冷酷,这也是很酷的。

  如果我不是我,我会跟自己做好朋友吗?我会跟自己有着很深的欣赏吗?你会成为自己的'终身知己吗?如果你愿意,说明你是真的爱自己的,你可以为你自己骄傲。

  什么是觉悟?越走越深,越走越深,发现了整棵大树。觉察就像是福尔摩斯一样。

  自我觉察多了,就像中国哲学所说的渐悟跟顿悟一样,量变到质变。你会发现原来我是这样的!或者发现。我不是这样的!就像剥洋葱一样,原来这个是我,这个不是我。

  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你会越来越靠近那个真正的我,靠近自己的内核。这个过程叫做趣味成真,人很复杂,而生命只有一次,我们需要花心思,郑重对待,说到底,就是发自内心的一片诚意,对生活的用心。

  总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多和自己对话,多关心自己,多反思,反省,你会发现本来大脑紧绷着的,忽然放松。很多时候自己把很多事情梳理清楚了,心情就舒畅很多。其实觉察有点像清理大脑的垃圾,因为在觉察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无关紧要又一直消耗我们能量的事。所以啊,觉察事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希望大家一起行动起来。

《人间失格》读后感15

  故事是由三张照片引起的,上面留下的是“大庭叶藏”幼年,青年,壮年的人生痕迹。自然,也暗藏着作者的前半生。

  他出生在日本东北部的一个世家中,从小胆小,怯懦,对世间的一切都十分不解,天真的外表下本该是欢笑与游戏,可他自己却自行戴上了耍宝搞笑的面具,透过外表下窥探心灵,却发现他只是为了讨好这个将要摧毁他的世界。

  他在家之时,做的几乎为违心之举。过年时,家父要为孩子们采购礼物,便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心愿单。他并无所求,准确的说是没有自己的思想,于是父亲对着他问想不想要舞狮,他莫不作答。可是当别人都睡去时,又偷偷往心愿单上写下“舞狮”二字。他的灵魂无欲无求,写下那二字只是为讨父亲欢心。他具备了那个年纪不该拥有的“欺诈”的人格。

  而后,便开启了枯燥的校园生活,还是一样的耍宝,一样的逗乐众人,一样的讨好这个世界。这是出现了一个“竹一”看透了他这所谓的“意外的搞笑”。使他感到大事不妙,便想着避开他。可也许是上天开了个玩笑,使他们越相互避又相互靠近。对他来说“竹一”是“知己”亦或是“天敌”。“竹一”的预言也几次改变他的人生。

  “女生一定很容易迷恋上你”。“竹一”的预言断定了我生活的`走向,“殉情”,“自我放逐”,“酗酒”,“自杀”,“药物麻痹”,无一种堕落不是由女生而起,当然其中最多的还是他自己对于生的无知,对死的无望,对世间的迷茫。人格一点点的支离破碎,以酒精及药物来麻痹痛苦现实中的人生。他所丧失的是人的“天性”“本能”,一天天苟活于世,人格早已失去,他所透支的,只不过是残缺的生命。

  最后,他被“亲人”送往一个没有女人的地方(他自己所要求的)——精神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