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变革的场域依赖论文 [摘要]教育改革成功与否、顺畅与否、代价几何,从根本上讲,不仅依靠革新,而且也依靠其对当下社会现实的适应性。区域教育变革的成功推进依赖于经济社会制度、区域文化、教育领导等复杂性场域,需要从提防普遍主义危险、坚守本土主义路向、立足……
区域教育变革的场域依赖论文
[摘要]教育改革成功与否、顺畅与否、代价几何,从根本上讲,不仅依靠革新,而且也依靠其对当下社会现实的适应性。区域教育变革的成功推进依赖于经济社会制度、区域文化、教育领导等复杂性场域,需要从提防普遍主义危险、坚守本土主义路向、立足教育自身变革等理念适用性和实践有效性维度超越场域依赖,寻求区域教育变革成功推进的实践智慧。
[关键词]区域教育变革;场域依赖;实践智慧
区域教育改革是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随着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与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决策者与科研工作者认识到区域教育改革的艰巨性同教育改革处于其中的复杂而又特殊的场域有关。教育改革成功与否、顺畅与否、代价几何,从根本上讲,成功或失败不仅依靠革新,而且也依靠其对当下社会现实的适应性。因此基于区域教育变革的复杂性关怀,从区域教育发展场域的深层结构出发,探求在推进区域教育发展进程中“应然”和“实然”之间的“适然”,进而寻求教育改革复杂场域下有效推进区域变革的适应性路径的实践智慧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区域教育变革的复杂场域
教育变革是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创生的过程。按照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定义,革新是“一种按照某种预期目标以改进实践的有意义的尝试”,其实质上是一种制度和实践创新。作为社会改革活动,区域教育变革致力于寻求改变区域教育的基本结构,改变传统组织运行方式,确立新的核心价值体系,包括新的目标、模式、制度安排和角色定位,通过影响教育发展的深层结构,重建教育组织的共同使命、远景和追求,并同教育发展战略、政策、制度体系、管理体系、行为标准结合在一起促使新型教育的转型与重建。
教育的首要社会特性在于其社会规限。教育改革置身于现实的宏观与微观的各种互动关系网络所构成的社会空间这一复杂场域中。即布迪厄所指称的各种客观社会力量交织而成的具有相对自身自主性逻辑和必然性的社会小世界中的关系构型。尽管其最终影响的是区域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利益实现,然而必然面对区域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区域主体等场域构成要素及其互动。教育变革,尤其是教育综合性改革,不仅涉及制度变迁、体制改革、政策转型,还涉及不同利益主体、利益格局与资源的调整和再分配,因此,必然直面不同利益诉求者或支持、合作,或观望、消极拒斥。教育变革的实践行动所引发的组织冲突、秩序重建、社会变迁,都是场域与变革主导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区域变革必须面对的实践困境与应然愿景之间的张力。
二、区域教育变革的场域依赖
区域教育场域既可能是支持系统和发展的根本内在力量,但同时也可能是教育改革实践的困境所在。区域教育变革所呈现的复杂性特征,形成区域教育变革的场域依赖。区域教育变革推进,需要应对并敞开这一纷繁复杂的真实情境与过程。
(一)经济社会制度依赖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同时,区域教育发展存在着对经济社会的极大依附性。区域教育发展的任何一种具体变革都会涉及整个经济社会制度。教育发展必然依托和决定于相对封闭的区域社会。教育的社会背景总是复杂的,教育必须与社会问题,特别是社会的政治、经济问题相联系。教育变革不可能就教育谈教育,必须把教育发展问题置于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用与政治、经济相关的方式去考察。教育变革的所有理念、政策都必须经过实际政治和社会结构这架机器的打磨。否则,脱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现实去谈论教育发展问题,不可能全面理解教育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区域教育变革的复杂性在于它在根本上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是与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相关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教育的许多根本问题诸如教育目的、教育体制、课程内容、教育经费等都不是教育本身所能决定的,也不是教育本身所能解决的。教育发展变革的推进与实现有赖于社会整体结构的发展。没有社会各个层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的支持,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是不可能的。同时,区域教育能否得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其周围环境是否成功地取得了联系,是否与它要为之服务的社会、就业市场和劳动市场以及与使用其“产品”的各集团成功地取得了联系。只有当教育成功地表现为它对地方和国家社会是有用的,能够满足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时候,才能够获得广泛认同、参与和持续性的发展。正如查尔斯·赫梅尔(C.E.Hummel)所指出的那样,革新过程总是错综复杂,教育系统内发生和发展的改革必须与其他社会改革相一致,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革新背离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基本思想或主要路线,它们就不能成功。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情况将决定明天的教育,正如它们决定着今天的教育一样。
(二)区域文化依赖
区域文化作为一种区域共享的通则,是人们在无意识中受其制约而趋于特定的行为模式。就教育变革场域来看,区域教育变革的文化依赖实质反映了区域教育发展的文化伦理等非制度因素的至关重要作用。在区域教育变革历程中,制度变迁存在着对区域文化的“路径依赖”现象。那些表面看起来一致的政策和制度形式,在实际运行中却有根本性的区别,这些区别对教育发展产生强有力的影响。这是因为区域教育变革中看似制度在发生作用,实际是文化在起支配作用。制度运行的可能性、可行性是由深层作用的文化所决定的。与文化合拍的制度往往执行的好,而与文化冲突的制度往往流于形式。文化决定着政策与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及广度和深度。
区域推进教育变革,首先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区域历史和文化,始终关注教育改革在不同地区展开的文化差异程度,而不只是看到一般趋势和共同因素。否则,一旦改革方略经过传统习惯等文化因素的过滤和潜在安排,实践结果可能大相径庭。文化依赖强调社会传统是区域教育变革发展的中介,这就意味着变革必须善于从现实传统社会中发掘有利因素,从传统场域中诱变支持的力量与社会变革共识,甚至变阻力为助力,使改革者成为大多数人,在社会急剧转型中,寻求和谐发展的通道,从而推进深度变革。在这个意义上,新的教育变革制度运行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区域文化机制相适应的成功。
(三)教育领导依赖
教育改革是通过一系列政策杠杆实现的。教育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一种复杂活动,政策执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现实来看,在教育发展政策、制度、机制运行中,政府、社会、学校都在发生作用。综合来看,这是多种力量之间的彼此联动。政策执行者在执行中采取怎样的态度、方法和行动,对政策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和范围起决定作用。 特别是在教育转型与深度推进中,教育变革与教育领导休戚相关。教育领导是区域教育政策运行与变革措施能否科学顺利且有效实施的关键要素。美国学者艾利森认为:“在达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政策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则取决于有效的执行。”这正说明区域教育变革中教育政策实践的有效执行是解决区域教育发展问题的根本性环节。
实践效能是教育政策的直接目标,需要有效能的教育领导。教育发展问题的复杂性,要求教育领导者在决策与执行的可能性之间求得平衡,对实现改革方略的最佳方式作出合理设计、科学决策,并以强烈的责任去推行改革。教育变革实践证明,教育变革的先行者在教育组织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所处地位越高,教育发展的道路越平坦,成效也更加显著。他们也越可能具备各种资源,将拥有的新的教育思想、改革愿景,有效地转化并实现为教育共同体的共识行动。同时,教育领导能力与改革的可持续性直接相关。从最基本的层次上可以说,成功的教育领导者在维护社会的传统价值形式和适应崭新的变化之间保持了微妙的平衡,并在传统中寻求到支持变革的力量,引导人们投身变革,推动教育进程和谐有效发展。
三、区域教育变革的场域超越
场域依赖是区域教育变革具有普遍意义的“特殊逻辑”。区域教育发展差距和发展潜力既敞开并提供了区域教育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同时,区域社会历史现实条件和经济基础制约也构成了区域推进教育变革的路径限制。改革倡导者和参与者需要以实践智慧超越发展困境并获得有利于发展的资源,在场域互动中,实现区域教育重建的创生过程。
(一)提防普遍主义模式的危险
区域教育变革需要建构相应的教育发展模式,即实现区域教育发展目标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系统理念、战略、政策和实践策略等。区域教育变革比较通行的是确立区域教育发展标杆、学习先行地区模式等。毫无疑问,教育发展模式包含着一般意义的普适性,然而这只是理论意义上对教育发展历程的一种简单概括和方便假设,实际教育的发生发展复杂得多。由于各个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不尽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所以我们不可能设想有一个适用于所有区域的共同教育发展模式。无论何种概括,都不足以确切说明不同区域发展历程的真相。普遍主义模式所构建的行为逻辑与行动策略,往往遮蔽了不同主体的立场和特殊利益要求。任何既定发展模式都不能忽视不同区域实际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以及千差万别的教育发展条件。尤其是“在一个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度里,也完全有可能出现不同地区的教育实际上各自主要承担着某一种社会职能(或社会防范和调适、或社会调试、或社会更新)的现象”,这就决定了教育发展变革模式必然存在差异。无论是发达还是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都不可能与其他区域相同。因此,先行地区教育发展模式只具备作为“一般的”理论和实践参照意义,并不能“具体地”作为实践“样板”。
提防普遍主义模式的意义在于矫正区域教育变革中照搬先进地区模式,而忽视立足点的特殊性的现象。借鉴其他先进地区的成功教育发展模式,必须将参照体系置于区域教育发展模式演进的特定时空,立足于自身发展阶段予以历史性关照。在重视教育发展一般规律的同时,必须注重不同发展时期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对区域教育发展基于普遍化的思维定势作出简单庸俗的随意类比、肤浅迁移绝不可取。先进地区的教育发展视野尽管可以使我们更全面精细地思考教育实践的发展大趋势,但必须警惕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空,相同的教育现象可能产生于根本不同的矛盾关系,我们必须从区域出发来考虑和整合自身教育发展模式。
教育发展模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一个广大的区域可以同时存在几种不同模式,诸种模式均有其优势也有其弱势,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尤其是对处于跨越发展阶段的欠发达区域的教育发展,其当下的发展差距和潜在的巨大发展可能,都使得区域教育发展不应单一地采取某一种特定的模式,而应根据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形成多样并存、多元互补、多元整合的格局。同时,教育发展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某种教育发展模式执行一个时期后,可从实际出发加以修正,或者实践新的发展模式,以开放综合精神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变化,否则就不具备可操作的实践意义。
(二)坚守本土主义路向
教育在本质上是本土的,它深深植根于一定的区域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之中。教育的本土性意味着教育发展必须立足于自身发展阶段。教育的目的、功能、教育资源的组织和教育实践策略与本土社会须臾不可分离。教育不仅决定于区域社会,其归宿也应效力于区域建设与发展。
各个区域教育发展模式都有自身的历史逻辑和现实立场,既包含着对教育发展总趋势的追随,更有基于自身发展条件和特点所作出的超越和应答。成功的区域教育发展模式,都是基于自身发展需要进行主动探求的创新发展结果,在本质上是能够实现有效发展的本地化发展策略,是结合了区域人、区域文化、区域资源、区域创造力而形成的一种区域教育发展的理论和行动。在区域教育变革中,我们应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需要,遵循区域发展规律,获得更具地域性的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体系。
坚守本土主义的意义在于区域教育发展必须立足于复杂的区域历史现实进程。不同区域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统,决定了任何—个区域的教育发展都具有独特的发展历程。正如本杰明·莱文(BenjaminLevin)所认为的那样,尽管全球化的同质化效应影响遍及各方,但是全球化对政策的影响被人们夸大了,其关键性动力仍然主要是本国的和地方性的。政策几乎在每一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一特殊情形下的历史、政治、传统和制度结构。尤其是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问题往往盘根错节,教育发展的观念、制度、文化、经济社会体制、发展水平等构成区域教育发展内在系统结构和场域互动的“欠发达”特质,必须给予立足的本土关怀。因为即如管理而言,区域教育变革的判断依据是,离实际操作最近的人,最了解在其中的场域下什么方式最可行,什么策略能优化配置现有资源、激活和培育潜在资源、整合和吸纳外部资源,并从有限资源中获得最大效能。本土主义路向既是区域教育的特殊发展逻辑,也是区域教育变革从“适然”实践通向“应然”价值的通道所在。
(三)立足教育自身变革
区域教育变革需要立足内涵式发展的教育自身变革。尽管教育发展需要建构广阔的发展思维,但最终必须关注内涵发展,回到教育自身变革这一立足点。内涵式发展强调从数量增长、规模扩大、适应外部需求转向主要通过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等内部深入改革,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反映区域教育发展的本质。
正如本杰明·莱文所言:“我们需要集中精力关注那些我们知道将会真正带来变化的事情。除非我们关注了这些因素,否则就别指望我们的改革能带来更好的教育成果。”如果不能将一切改革集中于改善学习结果,改革的努力将不能从根本上产生效果。因为实际上,一切教育改革的效能最终是否有效决定于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具体教育实践,而一般的情形往往是,教育改革与现实的学校教学联系并不十分紧密,也因此出现教育理念与实践无法真实结合、空泛理念与落后的教育实践并存的滞后性超前的尴尬局面。也就是说,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制度文化等发展条件的同时,要警惕“有增长无发展”,更加关注到能促进学校、学生、教师、课堂模式等发展主体与要素根本性变化的有效变革,注重区域自身内在需求并使之受益与发展,才可能获得可持续的变革支持环境和发展动力。
(四)注重实践智慧
实践智慧特指在实践领域起作用的智慧,强调过程性、实践性与经验性,是在确定与达成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根据长期实践经验的丰富积累对发展过程作出合理判断与策略选择,其中包括对规律性的把握,对创造性的驾御,对于促进过程发展和目标有效完成的预见、控制和行动能力,化解矛盾与避免冲突的应对和适应能力,并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为一种区域教育的领导智慧。
在区域教育变革中,那些具有强大惯性的潜在文化习惯,常常成为先进发展模式选择的阻力,致使改革的第一步不是如何去实施改革计划,而是首先有能力设计和实行最适当的解决发展问题的观念。除了政策的权威性之外,还要有诱导、舆论动员,特别是具有打破传统路径锁定的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在于设法使制度变迁进入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使改革方略成为共识。
实践智慧的实质在于适应并超越区域固有的制度文化的路径依赖,在变革中特别注重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条件,始终考虑如何与当地文化融合乃至以引领而非冲突的方式寻求教育改革的发展支持与实现空间,既坚持创新,又注重适应,在区域教育发展的应然和实然之间,寻求一种“适然”,努力寻找制度过渡到实践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