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读后感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屈原 列传 读后感

管理员

摘要:

屈原列传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屈原列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屈原列传读后感1  早春三月,天气依旧寒冷,我闲暇之际选择读屈子列传。虽然……

屈原列传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屈原列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屈原列传读后感1

  早春三月,天气依旧寒冷,我闲暇之际选择读屈子列传。虽然这位伟大的诗人已经离我们很远,但是读到他的遭遇时,我的心仍然感到沉重和无法释怀。我仿佛看到一个容颜憔悴、形容枯槁的老人孤独地行走在汨罗江畔,眼泪像江水一样长流不止。他为了家国奉献了一生,可惜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现在,家国仍然存在,只可惜他已经找不到报效国家的机会了。

  江边的渔夫遇到了一个陌生的人,好奇地问道:“您是不是三闾大夫呢?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呢?”这个陌生人微笑着回答:“世界变得混浊不清,而我却能保持清醒;众人都迷失其中,而我却能保持清醒,因此我选择了离开。”渔夫想了一下,然后说道:“圣人应该是能够随波逐流而又不被所困扰的。既然世界如此混乱,为何不顺势而为呢?众人都陶醉其中,为何不与他们共享欢乐呢?为什么要舍弃瑾瑜而自己选择离去呢?”陌生人回答:“我听说,一个新沐者会调整头巾,一个新浴者会挥动衣袖。但又有谁能够以自身的洁净去感受外界的污垢呢?宁愿葬身于常态中而不受拘束,也不愿意用光鲜的外表来迎合世俗的温顺。”读完这段对话,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陌生人的高尚品格,他不随波逐流。宁愿葬身于鱼腹中,也不愿意迎合世俗的温顺。像这样的境界是很少有人可以达到的高度,但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并不是屈原个人性格所独有的。

  屈原者,名平,楚国的人,与楚国国君有着血缘关系,可以说是亲戚关系;在楚国担任三闾大夫和左徒这样高位,他与国王一起讨论国家事务,制定政策;同时,他还应接宾客,对待各个诸侯。可以说他的地位非常显赫。可以说屈原至少已经具备了实现他政治理想的前提条件,相比那些苦于寻求升迁机会的普通士大夫,他强出许多倍。古往今来,太多的人一直在思考如何为朝廷效力,但却找不到机会,或者长时间处于卑微的`下级官员地位,一生都饱受辛劳之苦,白白浪费一生。屈原的背景对于他个人来说是幸运的,对于楚国来说也是幸运的。

  但命运无常,小人难以预料。上官大夫妒忌屈原的才能,他在楚王面前诽谤屈原,说:“王让屈平担任令,众人都知道,每次他发布命令,屈平都抢夺他的功劳,好像是在说‘没有我就无法做到’。”楚王听信了这些话,开始疏远屈原。后来秦国想要进攻齐国,齐国和楚国结盟,秦国派张仪利用小恩小惠来离间齐国和楚国的关系,楚怀王贪婪又相信张仪,于是断绝了与齐国的联系。楚王没有得到张仪承诺的六百里土地,非常愤怒,于是大举兴师伐秦,结果遭到惨败,楚国上下蒙受了巨大的耻辱。屈原虽然被放逐,但仍然关心着楚国,念念不忘怀王,希望怀王能意识到错误,召回自己。但怀王始终没有悔悟,后来多次听信上官、郑袖等人的谗言,一次次做出错误的决策。太史公曾经说过,怀王因为不懂得分辨忠诚的臣子,所以被郑袖蛊惑,被张仪欺骗,疏远了屈平却相信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楚国的军队被击败,土地被削减,最终他亲自去秦国死去,成为全天下的笑柄。怀王被欺骗,令人可怜又可恨。修改后的内容:人心难以捉摸。上官大夫妒忌屈原的才华,他在楚王面前诽谤屈原,说:“王任命屈平为令,每次发布命令,屈平都窃取功绩,仿佛在说‘没有我别人无法完成’。”楚王相信了这些言论,开始疏远屈原。后来秦国欲伐齐,齐楚结盟,秦派张仪利用小恩小惠离间齐楚关系,楚怀王贪婪又信任张仪,于是与齐断交。楚王未能得到六百里土地,极为愤怒,遂兴师伐秦,结果遭惨败,楚国蒙受耻辱。屈原虽被流放,但仍牵挂楚国,恳望怀王醒悟,将其召回。然而怀王始终未悔悟,再度听信上官、郑袖等人之谗言,屡屡做出错误决策。太史公曾指出,怀王不明忠臣与奸邪之分,因而受郑袖蒙蔽,受张仪欺骗,疏远屈平,赖信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军事失败、土地削减,最终身陷秦国死去,成为天下笑柄。怀王受骗,令人可怜又可恨。

  自古以来,士大夫们都注重修身齐家平天下的道路,渴望学成文武艺,为国家作出贡献,与帝王家共同实现理想,促进社会的秩序稳定。中国古代文人承担着道义和对社会的责任,但并非独立阶级,他们往往需要依附政治势力或统治者来实现所谓的道义理想。屈原之悲剧是注定的,因为他未能遇到一位明智的君主。伊尹则幸运地遇到了改过自新的太甲,从而使殷商得到复兴;姜子牙遇到了推崇贤良下士的文王,为开启大周八百年基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魏征能与太宗同时存在,共同创造了贞观盛世。因此,治国的贤臣仍然需要有贤明的君主,只有贤明的君主能够倾听并采纳忠言,贤臣才能开创一个太平的世界。

  自古以来,士人追求理想往往难以实现,这是他们最大的悲剧。许多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年少时候就不幸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最终却以悲剧收场。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和制度的悲剧。古代政治制度以皇权为核心,所有政治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皇帝的批准。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足以让所有的贤臣黯然失色。皇权虽然伟大,但它仍然是由一位皇帝行使的,而且皇帝也是有情感和欲望的普通人,容易被小人左右,并且有自己的性格缺陷。为什么有些贤臣所说的话,皇帝听不进去,却能轻信小人的挑拨呢?有些高尚品德的人可能没有令人信服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而那些虚华的伪大道理则让人感到厌烦。然而,一些小人能够洞察皇帝的意图,一下子就能说中他的心思,自然会受到重用。

  屈原被疏远与其说是小人的谗言,不如说怀王担心其功高震主。屈原的悲剧归根到底是制度的悲剧罢了。

屈原列传读后感2

  《屈原列传》与贤人政治

  太史公在《屈原列传》中塑造了一个“其志洁,其行廉”,“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屈原,千古流芳。

  就是这样一个屈原,居然被上官、靳尚、张仪等人不明不白地给害了。呜呼!屈原既死,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而莫敢直谏,其后楚竟为秦所灭!暖乎!若是屈原不死,秦何以灭楚?何以定天下?历史也许因此而改写也!

  所谓贤人政治,就是说治乱由人,任贤臣而感天地泣鬼神,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用小人则灾祸由此而起,异变由此而生。故周八百年江山是姜子牙之魂保佑,齐之霸业系由管仲,汉兴乃由张子房,蜀兴系由诸葛亮;同样,商亡是杀了比干,楚亡是去了屈原,秦亡是赵高作祟。说来说去,君主只要会用人就可以了,本人才德并不重要。齐桓公好色好小人,但只要全盘信任管仲仍可称王称霸;汉高祖无才无德,但文有张良萧何武有韩信,便可逼项羽乌江自刎。一部中国政治史,由是留下了无数半人半神的名字。

  贤人政治的产生,人皆道是人治体制造成的。的确,西方政治史的名臣没人有像中国名臣被神化的地位,流放了但丁的佛罗伦萨也还是佛罗伦萨。可中国人就真有这么大能耐,一人左右天下事么?

  最明显的例子,诸葛亮。“伏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刘备将二人尽得,天下仍未安于蜀汉。相反,蜀是三国中实力最弱者厂。于是人们只好说,诸葛亮,寸运”不济,“生于末世运偏消”呀。在人与天的较量中,人们似乎又默认了贤人未必应天而生,天未必感人而动了。这,也算是不走运的“贤人”们的一条借口吧。

  就以屈原来说,《史记》并没有独立的《屈原列传》,而是屈原、贾谊合传为《屈贾列传》。贾谊何许人也?汉文帝时天才少年,献上的削藩、和匈奴、重农抑商、禁私铸币等等政策,都或早或晚被采用,对安定汉江山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可细看贾谊一生,竟发现和屈原一样很不得志,官最大也不到九卿,且又是被谪长沙又是为梁怀王太傅,最后还郁郁而死,才31岁。其贡献胜于屈原,而遭遇却颇为相似。可是汉没了贾谊,照样轰轰烈烈了几百年;楚没了屈原,怎么十几年就被灭了呢?

  由此可见,即便是标榜贤人政治的中国古代,“体制”暗中的力量也还是重于“人治”。与其说是气运,不如说是体制是否适于时世。

  屈原死了,楚国灭了;贾谊死了,汉朝兴了。个中原因,读《史记》的人,不妨去字里行间细细体味。

  成功政治家的要素

  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生郁郁不得志,终于自沉以终。论品格,屈原是第一流的`人物,令人敬仰;而作为政治家,空有才智、抱负,却只能坐视楚国亡灭,无措手足,这又是一种悲哀。

  由此不能不让人想到政治家中成功者的诀窍了。18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家圭涅提尼,他的政绩为世人瞩目,连一代泉雄拿破仑都崇拜他。他的日记正是研究这些成功政治家的绝好材料。

  如果你看过他的日记,了解其中的先进思想,达观智慧,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个思想激进、最具民主革新思想的开明之士。那你可就错了!从他的政绩作为来看,他却是专制君主的最得力大臣,可以说是最顽固的保守分子,不能容忍有任何改革。为何一个政治家,他的所作所为和他所思所想的有如此大差别?这一点他的日记里可以找到答案。他说,在专制君主手下为官必须善于伪装自己,决不可透露自己半点真实想法,“否则谁说出口,谁就完蛋”。因而有句名言是:“表情要开放,思想要深藏。”这一点正是圭涅提尼在政治上获得成功的方法,因而他能左右政局达30年之久。

  同样戚继光为了能做一番事业,便向首辅张居正行贿,送金钱美女,笼络宫中当权宦员,结果执掌了军事大权,当总兵十几年之久,因而得以驱逐倭寇,实行巩固海防战略,成为一代名将和民族英雄。相反,刚直不阿的海瑞反而在政治卜无所作为,一无可述。

  由此看来,这些极为成功的政治家的要素是:宁可个人操守有亏,也要以非常手段获得大权,施展手段。这或许便是马基雅弗利的名言“不择手段,达到最高道德”的绝佳注脚了。相反屈原一生正道直行,反而处处碰壁,不得施展才华志向。这可能是政治恰恰是一个妥协与折中的地方所致。所以有人在美国恭维某个家庭的孩子,说他长大会成为一个政治家,反而招致这个家庭的愤怒,因为政治家在欧美并没有好名声。因此不把屈原归人政治家行列,倒是更近于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