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学案及答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劝学 答案

管理员

摘要:

《劝学》学案及答案  《劝学》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劝学》的导学案应该怎么制定?  《劝学》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弄……

《劝学》学案及答案

  《劝学》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劝学》的导学案应该怎么制定?

  《劝学》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弄清字音,把握文章内容

  2.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3.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1.归纳掌握“劝、中、疾、致、假、绝、兴”等词义

  2.背诵课文前三段

  三、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四. 学习过程:

  (一)1.学生诵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

  木直中( )绳 輮( )以为轮

  虽有槁暴( ) 金就砺( )则利

  须臾( )之所学 跂( )而望矣

  假舆( )马者 假舟楫楫( )者

  蛟( )龙生焉 不积跬( )步

  骐( )骥( )一跃 驽( )马十驾,

  锲( )而不舍 金石可镂( )

  六跪而二螯( ) 非蛇鳝( )之穴

  (二)速读课文,把握结构

  本文一共4段,是围绕那句话展开的?每段的内容各是什么?

  (学法指导:本文是议论文,可以从文体结构特点角度引导学生思考)

  (三)把握概括主旨

  (四)研读课文第一、二段,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

  学不可以已( ) 取之于( )蓝而青于( )蓝

  木直中( )绳 輮( )以为轮

  虽有( )槁暴( ) 金就( )砺( )则利

  博学( )而( )日参省乎己 知明而( )行无过( )矣

  2.翻译重点句子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文段分析思考

  ①第一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②第二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分解比喻句的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③第二段哪句话回答了“学不可以已”?(用原话回答)

  4.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五)研读第三自然段,积累文言字词句式

  1.解释加粗词语

  终日( )思 须臾之( )所学

  跂( )望矣 登高( )招

  而( )见者远 ( )舆马者

  而致( )千里 能水( )也

  而绝( )江河 ( )非异也

  2.翻译下列语句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文段分析思考

  ①本段是从那个角度说“学不可以已”的?作者用了哪些比喻来说明?

  ②本段哪句话回答了“学不可以已”? (用原话回答)

  4.背诵第三自然段

  (六)学习反思

  (七)当堂检测

  1.默写课文第二段

  2.准确背诵前三自然段

  《劝学》答案

  阅读题: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出错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 已:停止。

  B.舆马者 假:借助。

  C.臂非长也 加:增加。

  D.虽有槁暴 槁暴:风吹日晒而干枯。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取于蓝而青于蓝 ②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B.①故木受绳直 ②醉更相枕以卧

  C.①吾尝终日思矣 ②人非生知之者

  D.①蛟龙生 ②犹且从师而问

  3.下列句中的加粗词,和现代汉语的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圣心备焉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4.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 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效果和借鉴意义。

  D. 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参考答案:

  1. C(加:更。)

  2. B(A.从;被。B. 就。C. 表修饰;表承接。D.兼词,于之;语气词。)

  3. C(博学:广泛地学习。圣心:圣人的心境。须臾:片刻。寄托:寄居。)

  4.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是比喻论证)

  5.(1)我曾经踮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到的广阔。

  (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可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课后练习与提高

  1.选出加粗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 )

  A.绳(zhong) 槁(pù) 以为(róu) 金就则利(lì)

  B.参乎己(xīng) 须(yù) 而望(qí) 青(dìng)

  C.步(guī) 蓝(liǎo) 而异也(xīng) 骐(jì)

  D.而不舍(qiè) 马(nú) 金石可(lǒu) 龙 (jiāo)

  2.下列加粗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有槁(晒) ② 以为(使……弯曲) ③吾尝而望矣(抬起脚尖) ④而千里(送别) ⑤君子非异也(天资,禀性) ⑥非利也(走路) ⑦筋骨之(强壮) ⑧而江河(横断) ⑨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 ⑩而闻者(显著,清楚)

  A.①②⑤⑥⑦⑨ B.①②③④⑦⑨

  C.①③⑤⑦⑨⑩ D.①⑤⑦⑧⑨⑩

  3.选出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停) B.会当凌顶,一览众山小。(极)

  C.率妻子邑人来此境。(死)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横渡)

  4.选出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挽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有余)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壮) D.太后不肯,大臣谏。(强迫)

  5.选出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乃悟前狼寐,盖以诱敌。(虚假) B.大臣犯法,无所宽。(包庇)

  C.以是人多以书余。(借) D.君子生非异也,善于物也。(借助)

  6.选出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吾尝跂而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

  B.日夜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C.先达德隆尊。(希望)

  D.适冬之日前后。(农历每月十五日)

  7.选出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入芝兰之室,久而不其香。(嗅)

  B.以勇气于诸侯。(闻名)

  C.不能称前时之。(见闻)

  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者彰。(听见)

  解析:C项中"闻"应译为"名声"。

  8.选出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木直中绳, 以为。(使……弯曲)

  B.故木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接近,放到……上)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千里。(达到)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也。(统一)

  9.找出与例句中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句。

  (1)正下怀( )

  A.木直绳 B.天门断楚江开

  C.上书谏寡人者,受赏 D.百发百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A.早岁那知世事艰 B.草木有生而无知

  C.知小谋大 D.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昔者先生以为东蒙主

  C.七十者衣帛食肉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A.令有功于国 B.功败垂成

  C.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D.劳苦而功高如此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B.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C.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D.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0.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1.找出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食。 D.我孰与城北谁美?

  12.填空。

  (1)荀子,名____________,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一书现存____________篇,其中第一篇是____________。

  (2)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思想流派,形成了一个"____________"的局面,其中影响较大的四个流派是儒、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是战国末期_____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3)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

  (4)学而不厌,_____________。

  答案:

  A A C D B C C D

  (1) A (2) C (3) D (4)B (5)C

  D C

  12(1)况 三十二 《劝学》 (2)百家争鸣 道 法 儒家

  (3)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4)诲人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