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名句解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劝学 名句 解析

管理员

摘要:

《劝学》名句解析  上学的时候,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劝学》名句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  解读:与其坐在那儿冥……

《劝学》名句解析

  上学的时候,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劝学》名句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

  解读:与其坐在那儿冥思苦想,不如花一点时间去学习有收益。

  2、学然后知不足。——《学记》

  解读:不断地学习,这样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解读:如果年轻时不知道趁早勤奋学习,年纪大了学业无成,就会后悔读书太晚。

  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

  解读:花开时正须折取,等到花谢只剩空枝时,要想再折取已经来把及了。比喻少年时正奋发有为,到了老年再回想少年还有什么用呢?

  5、古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解读:古人所著的书不要满足于反复地读,读熟了,再加上反复地思考,你自然会领会其中的意思。

  6、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读书之要》

  解读:读书的关键所在,那就是循序渐进,反复阅读,专心思考。

  7、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

  解读:虽有精美的食物,如果不吃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美;虽有很好的道理,不学它就不知道它的高妙。这句话强调重在实践,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汲取。

  8、士所尚在志,行远登高,万里鹏程关学问;业必精于勤,博闻强识,三余蛾术惜光阴。

  解读:清嘉庆年间进士朱玉存,曾主讲钟山紫陽书院30年,著作颇丰,精于联道。其家塾有“志勤堂”,堂内曾嵌一“志勤”名联以自勉,联中“三余”泛指空闲时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蛾术”源于《学记》“蛾子时术之”,意为蛾子时时习衔土之事,积渐成大蛭,喻作学问须长期积累,持之以恒,珍惜光阴,方有成就。

  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解读:玉石不经过雕琢,不会成为人人喜爱的玉器;人不学习,就不知道什么是道义。

  1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陽;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刘向《说苑》

  解读:这句是告诫人们,学习要趁年轻,年轻时有活力学习会收获很大;人老之后,学习的作用就很小了。

  12、书到用时方恨少---------《断句》

  解读:一个人读书要不断积累,不要等到用的时候,才想来去读,否则,到时候就只能后悔平时读书之少了。

  1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解读: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1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解读:学业的精湛在于勤奋,嬉戏玩乐会使学业荒废;一个人的品行在思考中形成,而随意做事不思约束,就会毁掉好的品行。

  拓展:荀子劝学名句以及解读

  1、学不可以已。

  《劝学》篇开篇就说“学不可以已”,开宗明义: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意思是说学习应该持之以恒。《劝学》的主旨在于劝勉人努力学习,并在文中使用大量比喻来说明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在这句话之后,荀子就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比喻,来说明学习的无止境。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木材经过加工以后就能变直,刀剑在砺上磨过就会变得锋利,君子学习渊博的知识,并且能经常注意考察自己,那么他就会变得聪明,而行动上也不会犯错误。荀子用木与刀剑为例,来说明人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检验自己。与这个意思相近的,是《论语》中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也是说要经常检查自己。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亲临深涧,就不知道地有多厚。这与开头所说的“学不可以已”是一致的。学无止境,只有看到前人丰厚的知识成果,方才知道自己的浅薄与不足。因此要不断学习。

  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这句话意思是:我曾经整天苦思冥想,但还不如学习一会儿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远看,但还不如登高之后看得宽广。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应该把这当作学习的契机,有思考但不是闭门造车;要善于主动寻找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丰富自己、并向更高处攀登。牛顿有一句话流传甚广——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与此相似。

  5、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在这句话之前,荀子举了几个例子: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以羽毛为巢,用毛发编织,系在芦苇上,大风一来芦杆就折断了,巢也掉了。这不是鸟巢做得不好,而是因为依托的地方不合适。西方有一种名叫射干的草,它的茎长四寸,生长在高山上,面对着百丈深渊。不是它茎长,而是它生长的地方使它这样。接下来荀子又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白芷如果浸到臭水里大家就不会佩戴它了。于是荀子得出一个结论:君子定居时一定要谨慎地选择好地方,外出要和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交往,以此防止受邪恶人的影响,而接近于正道。一定要注意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

  6、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这句话意思是:没有刻苦钻研精神的人,在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的成绩;不能埋头苦干的人,在事业上就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荀子在此前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比如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都是在强调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7、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君子为学,听在耳里,记在心上,体现在仪表举止上,表现在一举一动间。即使是极细小的一言一行,都可以作为别人学习的榜样。

  8、学莫便乎近其人。

  这句话是说学习的途径没有比接近良师益友、积极向良师益友学习更省事的了。在荀子看来,效仿良师益友,聆听君子的学说,能使我们养成崇高的品格,获得全面的知识,而通达世事了。

  9、学也者,固学一之也。

  学习,本来就应该一心一意,就是要学到完全彻底。这与开头所说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致的。学习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见成效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同时这个积累的过程需要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需要明确的目标和坚持到底的毅力。

  10、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

  这句话意思是说,君子知道学识不全面、不纯粹是不足以称为完美的,因此他们反复学习以达到前后联系,用心思考以达到融会贯通,效法良师益友努力地去实行,除掉有害的东西,培养有益的学识。可见在荀子看来,学习不仅仅是指书本的学习,还包括了道德的修养,是内外兼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