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劝学 教案

管理员

摘要:

关于劝学教案范文汇编七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劝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劝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荀子》及相……

关于劝学教案范文汇编七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劝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劝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语文教案-劝学。

  2.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 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2)吾尝跂而望矣( )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4)其曲中规( )

  (5)虽有槁暴( )( )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7)君子生非异也( )

  明确:(1)kuǐ(2)qì(3)lòu(4)zhòng(5)yòu通“又”;pù(6)zhì通“智”(7)xìng通“性”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劝学》。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1.检查背诵

  2.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A.字词解释

  (1)通假字(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一词多义(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

劝学教案 篇2

  一、教学要求

  1. 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道理。

  2. 了解本文比喻论证的写法。

  3. 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4. 学习荀子用辨证的方法使文章的道理说得透彻浅显却又有气势充沛有说服力。

  二、教学重点

  探究词义,学习比喻等论证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第1段。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纲,其起句“学不可以已”似易而难,因为全篇论述皆发源于此;其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反对儒家“生而知之”这一先验论的立场,要联系荀子的基本哲学思想才能获得比较透彻的理解。本段中的设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层递关系,也要善于区分。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

  诵读教法

  六、教学设想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本文教学目的;介绍作者、解题;正字正音;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 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 ,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1)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 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乎hū通于(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3)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 zhòng 砺lì 参 cān 省 xǐng 跂qì 臾 yú

  螯áo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

  .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熟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讨论课文段落层次: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揉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处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 学习讨论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布置作业 。

  1.书面作业 :完成课后全部“练习”,并当堂讨论。

  2.背诵全文。

  教学后记

劝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2)掌握朗读、背诵的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荀子的劝学,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和良好的品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名言名句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教学重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2.注重本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

  基础版第五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散文欣赏,学生通过初中对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对这一类散文已并不陌生。本课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这些论证方法对学生学习写议论文有很大的帮助。

  【学法指导】

  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结合注解理解文意,把握全文的内容,并注意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作者、作品简介,释题:

  2.正音,找出通假字;

  3.结合议论文的三要素,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并让学生找出文中采用了论证方法。

  【课时重难点】

  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

  一、 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也曾是雄心勃勃,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

  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是任何渊博的知识、精深的学问,无不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与荀子《劝学》中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课文: 1.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2.学习的意义:提高和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4.学习的方法态度:积累、坚持、专一。

  (二)有关《荀子》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三)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四)正音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字音,上讲台写出答案)

  木直中.(zhng)绳 輮.(róu )以为轮

  虽有.(yu )槁.(g?o)暴.(pù)

  金就砺.( lì)则利 参省..(sān)(xǐng)

  知.(zhì)明而行无过

  须臾..(xū)( yú ) 跂.( qì ) 彰.(zhāng) 舆.( yú )马 生.(xìng )非异

  跬.( kuǐ)步 骐骥..( qí )(jì)驽.马( nú )锲.(qia)而不舍朽木不折.( zh? )

  镂. ( lu )螯.( áo ) 蛇鳝.( shàn )

  (五)找出通假字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再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三、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结合议论文的三要素,剖析文章结构 。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论据: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学习的作用(拓展自己)

  论证: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注重积累,贵在坚持,用心专一)

  四、根据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论证方法

  明确: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第一段:论证了学习的意义。从论证方法来看,属于比喻论证。

  第二段:是用比喻的论证方法论述学习的作用。

  第三段: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且中心论点一直贯穿其中。

  课堂小结:

  本文论点鲜明,论证层次清晰,正反两个方面比喻的论证方法灵活生动,结构非常明了。另外本文的语句整散结合,语势铿锵有力,逻辑严密,雄辩而富有说服力。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注释,做相关练习,并对文中的文言知识进行归纳(文言实词,虚词,古今异义字,特殊文言句式)

劝学教案 篇4

  一、 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乐府诗《长歌行》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 况 , 字 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研习课文

  1、 首先,听教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 2、 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抑扬顿挫。

  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正音及强调某些句子的句读。 4、 这篇文言文较浅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结合注释看能否读懂文章内容,遇到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先圈出来,过会儿提出来集体解答。 辨析字音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字音,上讲台写出答案)

  木直中(zhng)绳 輮(róu )以为轮 虽有(yu )槁(g?o)暴(pù) .....金就砺( lì)则利 参省(cān)(xǐng) 知(zhì)明而行无过....

  须臾(xū)( yú ) 跂( qì ) 彰(zhāng)....

  舆( yú )马 生(xìng )非异 跬( kuǐ)步 ...

  骐骥( qí )(jì)驽马( nú ) 锲(qiè)而不舍....

  朽木不折( zhé ) 镂 ( lu )螯( áo ) 蛇鳝( shàn ) ....

  找出通假字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5、研习第一、二段:展开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一二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两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习巩固提升。

劝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孟、推、剪”等10个字,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

  教学方法:

  讲授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师述: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和我们平时不大一样的课文,它就是24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认识与以前学过的课文的不同之处,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三、识记生字

  1、学生自主识字。

  2、形近字比较:党——堂 稚——推 继——断 桃——逃

  3、加一加:前——剪 子——孟 口——呆

  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

  四、写字教学

  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

  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孟母是一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又讲究教育方法的母亲。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

  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孟子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

  3、全班汇报

  三、指导分角色朗读

  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各用什么语气。

  可把课文分为三个情节:孟子逃学——孟母断织——孟子悔悟。并确定对话的基调:母询问、儿作答;母断织、儿惊讶;母述因、儿悔悟。

  2、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

  要注意括号内的提示。

  3、全班汇报表演。

  四、分角色演课本剧。

  五、扩展练习

  收集 孟子的故事并讲给同学听。

  推荐阅读:《孟母断织劝学》教学反思

  《孟母断织劝学》是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讲的是孟子逃学回家后和孟母的一段对话,孟母知道孟子逃学回家不想读书后,没有骂他也没有打他,而是以剪断快要织好的布来激励他,告诉他,剪断了的布是没有用的布,逃学的孩子是个没有出息的孩子。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弟子规》导入课文,孩子们背完一段后,讲述人物故事,借助视频引出“孟母三迁”的故事。接着我就告诉孩子们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就是这样一位大教育家,也逃学了呢?这时孩子们就特别的好奇了,于是我就引入课题《孟母断织劝学》。

  这是一篇剧本课文,是孩子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我以提问让孩子们发现什么是剧本,对之前所学课文进行区别。然后让孩子们品读剧本中的对话,引导孩子们体会剧本中孟子和孟母对话时的心情和说话语气。

  教学过程在开始时很顺利,但是到表演时就比较难控制课堂了,没有有效安排时间。因为孩子们对表演比较感兴趣,没有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表演、品读。

  上完课后细细想来,有几个地方做得不是很到位,需要反思。首先这是一篇剧本,首先主题导入的时间太长,没有恰当合理分配时间。其次,在引导学生品味剧本时,每一句话都去品味了,但不应当作习题去练,而是以此为重点内容,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教授。接着,板书的设计过于简单化,没有选、重点句子来详细品读、重难点不够突出、详细,然后就是在孩子们表演时,课堂准备没有做好,如果老师准备了一块布给孩子们表演时剪断,那么学生会感受到织布的辛苦和艰难,课文理解才会深刻,能更好的体会“剪断了的布是没有用的布,逃学的孩子是没有出息的孩子”;最后就是在课堂练习没有组织好,应该多留空间让学生主动思考,在练中懂得所学知识。这是我上完这一课的体会,我觉得教学也是需要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任何一次的反思和总结都会让我有所收获,告诉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动脑筋多花心思去设计教学,才能把课上得更好。

劝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以诵读培养语感,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认识“学不可以已”的深刻道理。

  教学设想

  我们教文言文,目的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如此,什么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理想境界呢?它不是能将文言文译成顺畅的现代语,也不是能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词典、会意而后懂。有时进行点翻译练习或语法分析不过是达到读懂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教授《劝学》,我拟以“读”为基调,即朗读、诵读、背诵。 当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在“读”的过程中, 老师应该知道他们扫清字词句的阅读障碍, 引导他们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诵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提高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很有帮助。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的,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诵读课文(感性认知)、探究课文(理性认知)、背诵课文(能力升华)。

  1、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树立为发展学生能力、智力而教学的观念,坚持诵读教学。

  教学难点是:在诵读中落实本文的文言语法知识教学。在诵读中渗透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2、教学方法

  本文采用诵读教法、讨论交流法。

  诵读要多次进行,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

  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

  最后,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这种诵读式的教学,跟先前书塾的死记硬背是有着实质上的区别的。

  为了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在诵读练习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要指示学生运用各种记忆的因素去解决它们,毫不动摇地要坚持做到当堂成诵。

  诵读练习可以分段、分层地进行,但最后一定要连贯地背诵全文。

  3、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诵读课文、探究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整理、归纳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刚才,很偶然的想到一个很实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遍地都是正确的答案。我很想听听同学们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1、从小学到现在,也算是十年寒窗了,你是否思考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2、第二个问题:这些年来,你在学习上有哪些好的方法?

  这几位同学的回答都很深刻, 相信大家也很想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通过一篇散文的指引,穿越时光隧道去聆听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大师荀况关于学习的谆谆教诲。这篇散文的题目是《劝学》(课件板书)

  “劝学”的“劝”是什么意思?

  生:勉励之意。

  师:那这个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它虽然是文言文,但其内容浅易,行文思路清晰。同学们一起来读一遍。

  二、第一环节:诵读课文

  训练方法:分段读、分男女生读、全文读、听课文录音

  (一)齐读课文(学生读后,教师指导正音、停顿)

  同学们读的很投入,声音很响亮。 但也有些瑕眦,例如某个字音不准,某个句子的停顿,还有情感处理不太够。这样好象有些对不起这样的.名篇,大家请看大屏幕。

  注意下列字音:

  有yòu槁 gǎo 砺lì 跂qì 舆yú 蛟jiāo 跬kuǐ 骐qí

  骥jì 驽nú 锲qiè 镂lòu 鳝shàn 生xìng 臾yú

  注意一些句子的停顿处理:

  1、学/不可以已

  2、輮/使之然也

  3、故 /木/ 受绳 / 则直,金/ 就砺/ 则利

  4、君子/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 知明/ 而行无过矣。

  5、吾尝/ 终日而思矣,不如/ 须臾之所学也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7、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9、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二)欣赏课文诵读(播放课文录音)(注意朗读名家对诵读节奏和情感的处理)

  (三)自由诵读,品味语言(教师下去指导,邀请学生个人诵读)

  (四)齐读、个人读。

  三、第二环节:探究课文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也一样,对课文都有了各自得体会或感悟。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探究一下。首先,大家在字词句这个层面上有没有困难?

  (一)课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师生交流讨论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1、文言实词

  2、文言虚词

  (1)“于”的三种用法:

  ①相当于“从”,如“取之于蓝”的“于”;

  ②表示比较,如“青于蓝”的“于”;

  ③表示动作方向,如“善假于物”的“于”。

  (2) “者”的两种用法:

  ①相当于“……的人”,如“假舟楫者”的“者”;

  ②指代结果,以示将有所解释,如“不复挺者”的“者”。

  (3) “而”的四种作用:

  ①并列(“知明而行无过”);②表修饰(“终日而思”);

  ③表转折(“而致千里”);④表顺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3、 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等)

  4、课文中哪些说法你觉得不够严谨的?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则知明而行无大过矣)

  (2)蚓和蟹的比喻不太恰当,这些只是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用心专一、用心浮躁”关系不大。

  (二)课文行文思路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疑点,请大家讨论。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那么

  1、 就议论这点而言,文章的论点是什么?(第一段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

  2、 这个论点是两千多年前的看法,就今天看来是否还有生命力?(学习改变命运、终身学习)

  3、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自己的论点的?(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4、 荀子看来,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学习有什么作用?(弥补不足)

  学习的方法是什么)(善于积累)

  学习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坚持、专一)

  5、 就散文这点而言,它的文学性体现在哪里?(作者通过二十个比喻来说明道理,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6、 谁来总结一下本文的行文思路?

  从学习的意义上论证(5个比喻)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从学习的作用上论证(5个比喻)

  从学习的态度上论证(10个比喻)

  四、第三环节:背诵课文

  好的,我们已经扫清了字词句方面的障碍,也理清了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课文的背诵很有帮助,下面我们就进入这节课的第三个环节:背诵课文

  1、先齐读课文。

  2、哪位同学现在就能够背诵出来的?自荐一下。

  (你背下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特殊的感受?)

  3、沿着文章的行文思路去背诵课文,也是一种快速成诵的方法。

  A、第二段的行文:(5个比喻)

  青取之于蓝

  学习的意义

  冰 寒 于 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輮 以 为 轮

  提高自己

  木受绳则直

  改变自己

  金就砺则利

  B、第三段的行文:(5个比喻)

  跂 而 望 不如登高

  学习的作用 登高而招 见者远

  顺风而呼 闻者彰 善假于物

  弥补不足 假舆马 致千里

  假舟楫 绝江河

  C、第四段的行文:(5对比喻,10个)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学习方法 积累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对比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坚持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学习态度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专一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4、小测验:邀请你来尝试背诵(抽查男女生各一名)

  5 、大家一起来大声背诵全文

  五、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古时候我国有“嫦娥奔月”的故事,这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人们利用飞船却真的可以登上月球。请你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情况。(“善假于物”)

  宇宙飞船的发明,是现代科学进步的结果,也是学习的结果。

  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

  在上古时代,人们也是有发明创造的,课文中有没有提到这一点?(“舆马”“舟楫”都是人的发明创造,说明人是“善假于物”的。

  荀子提出“善假于物“这一命题是非常可贵的。人类成长的一大标志就是学会了制造劳动工具。人类社会是随着劳动工具的改善而不断进步的。

  六、小结(可请学生来小结)

  这节课我们做了什么呢?

  1、模仿名家诵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的字词句和行文思路;

  3、尝试背诵课文。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八、附录

劝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朗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常见的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纳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背诵传诵千古的名篇名句,《劝学》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诵读课文,这篇文章的教学就是要落实以上的教学要求。

  ㈠知识目标

  ⒈掌握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于、者、而);5个古今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常见文言句式、(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固定用法)。

  ⒉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及其之间的联系

  ㈡ 能力目标:

  ⒈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质疑能力。 ⒉掌握背诵的技巧。

  ㈢德育目标

  ⒈了解作者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⒉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论证效果。

  教学方法 ⒈启发式研究性教学法 ⒉朗读法 ⒊点拨法 ⒋讲解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从古至今,关于学习的名言诗句,数不胜数,同学们想想,有哪些?根据学生回答,老师 提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老师启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自哪里,阐明了什么道理。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后期,与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一起聆听他关于一个人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方法的教诲。(板书:《劝学》 荀子)

  多媒体展示:

  1、荀子简介(多媒体投放)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也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曾两度到齐国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也就是学宫的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过秦昭王,后来又去楚国,任兰陵令。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仪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述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问题的根本。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有很强的逻辑性,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2、《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谈学劝学的议论性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基础,旁征博引、多方设喻,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并且在比喻的运用中,做到了形象鲜活、手法多变、逻辑谨严、言近旨远,从而使文章充满了机智和灵动的色彩,产生了震撼古今的艺术效果。正所谓“一语珠玑万古新,言近旨远见真淳 ”

  (让学生看,不占课堂时间 )

  二、解题

  师: 提问:“劝学”,应怎么理解?

  (师点拨)“劝”的繁体字是“勸”,《说文解字》中“勸,勉也。从力雚聲”,是一个形声字,在古代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都有给人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劝诫”,词义已经转移。所以,“劝学”应理解为: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教师范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学生请思考:

  ①荀子为什么要劝学,在本文中他又是怎样论述的?

  ②同学们试译一、二自然段,划出自己不能理解和翻译的难句词。

  (师点拨)1、荀子为什么要劝学,主要是基于他“人性恶,其善者伪也”的主张。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必须要靠“学”才能去恶成善。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事例来说明这一观点。

  2、检查学生预习效果,教师点评,分析难句词。

  三、分析课文。

  1、学生参照文下注释,结合手中的工具书,自译前二个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参照文下注释,自译前二自然段,遇到疑难问题请作好标记。(提示:这二个自然段中,有一些实词与虚词应予以重视。如“于”“ 輮”“然”“就”“砺”“虽”“者”“而”“假”“致”“绝”“博学”“可以”“以为”。此外,课文有些注释还有待商榷,同学们在借鉴时要学会科学质疑。)

  2、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讲解、梳理课文。

  师:同学们大概已经勾画出了前三段的疑难字词,疑难句式,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难题。

  ⑴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补充:“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把”的意思,如《师说》中“可以为师也”。

  ⑵青,取之于①蓝,而青于②蓝;冰,水为之,而寒于③水。

  明确:其一,三个介词“于”的用法差异。第①处“于”相当于“从”,表示处所,而第②③处两个“于”用法一致,表示比较。其二,两个“而”用法相似,都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此外,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是出自这里,只是现代汉语中人们常用来形容“徒弟或后辈胜过了师父或前辈”,意义早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三,“取之于蓝,青于蓝,寒于水”,是状语后置句式(介宾后置),正常语序为“于蓝取之,于蓝青,于水寒”。

  (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明确:其一,两个“中”,读音都是zhònɡ,用法及意义相同,都释为“合乎”“符合”。其二,“輮 ”是“煣”的通假字,释为“用火烤,使物弯曲”。“煣”是手工业当中常用的一种加工程序,通常是将物体放到火上去烤,然后用力使之弯曲,以符合使用的目的。现在农村加工农具时或人们制作竹器过程中常用到这种办法。其三,“以为”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这是个省略句式,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补充完整后应为“ 輮(之)以(之)为轮”,“以”是介词,可译为“把”,“为”是动词,可译为“做”“加工”。其四,“绳”“规”都是木工专业工具,“绳”即墨线,是木工取直用的工具,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规”是木工用来画圆的工具。其五,“曲”并非“弯曲”,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弯曲的弧度”。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也。

  明确:其一,“虽”作连词,共有两种常见用法,一是表示假设关系,释为“即使”“就算”;二是表示转折关系,解释为“虽然”“尽管”等,此处之“虽”表示假设关系。判断其两种用法的区别就在于“虽”所引导的内容究竟是否发生,如发生了则必须释为“虽然”,如果未发生,通常情况下就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即使”。 “有”通“又”,“暴”通“曝”,是“曝”的古字(同音相假)

  其二,此句中的“ 輮”虽然仍是通假字,通“煣”,教材注释为“使弯曲”但此处的“輮 ”是名词性的,指“煣”这道工序,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而不是使动用法。

  其三,“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还是个判断句。“……者,……也”是其标志。必须指出的是其中的“者”只是语气助词,此处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原因。“也”句尾语气词,此处表示判断。“之”此处为代词,代木。

  (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①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②行无过矣。

  明确:金,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具; 今义:指黄金。日,名词作状语,每天。提问:“参省”该如何理解?按书下注释令人费解,释为“参,验,检查”,,翻遍《辞源》亦不见这种说法有何根据。奇怪的是这么多年来,书下注释一直未做改动,似乎断无错误之可能。但总觉得这个词用在这里蹊跷且别扭,先秦时期同义复用现象实不多见,更何况在这同义复用现象前居然还会出现一个名词性的状语“日”,这就更为蹊跷更感别扭了,想来再也找不到第二例了!难道此乃孤例?其后总觉得这句有似曾相识之感,猛然想起《论语》中孔子曾云:吾日三省乎已……,终觅得良津,豁然开朗。其实,此处“参”断属讹误,“参”与“叁”字形何其相似,“叁”即“三”,泛指多次。其实,荀子只是引用了孔子的话而已。

  难点:其一,“就”解释为“动词,接近,靠近”,

  其二,“砺”是名词,“磨刀石”之意,与“砥”相似。现代汉语中有“坦荡如砥”一词,而“砥砺”则成为动词,义同“磨炼”。

  其三,“博学”是古今异义。“博学”在此是“广泛地学习”之意,它是由两个单音节词构成,现代汉语中的“博学”是一个形容词,用以形容人知识面宽广。 “知”通“智”,译为“智慧”;是“智”的古字。“乎”相当于“于”,同时,“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还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乎己参省”,介宾后置。

  其四,两个句子中的“而”用法不一样。第①处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为“并且,而且”,如: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第②处是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而”用作连词时,通常是连接名词、动词、形容词或短语,可以不译;此句中是连接两个短语“智明,行过”。译为:又,或不译。再如: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而”表并列,就是连接两个形容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并划出难句词。

  二、师生一起梳理课文第三自然段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明确:其一,“之”在此处为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之”在古代汉语中,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之所"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所……的地方”等。如“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勾践灭吴》)。

  其二,“而”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或译为“地”。后面“吾尝跂而望矣”、“登高而招”中的“而”用法类似,【“登高而招”与“揭竿而起”应该类似,“揭竿”是描述“起”时的情形,应该是“修饰”,并不是先“揭竿”然后才能“起”;“登高而招”也是同样,并非只有“登高”了才能“招”,只是说“招”的情状是登高,而不是爬上树。所以是“修饰”关系。】此处一并提过,后不赘述。再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2.顺风而①呼,声非加疾也,而②闻者彰。

  明确:其一,“加”,不是动词,不能译为“增加”,此处是副词,相当于“更”,故而现代汉语中有“更加”一词。今天现代汉语中许多联合式合成词都是由古汉语中同义复用演化而来,比如“快乐”“欣喜”“穷困”等,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以此来推断这些词语在古汉语中的本来意思,此处“加”释为“更”即为一例。其二,顺风而呼中的“而”①表修饰,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或不译。 “而闻者彰”中的“而”②在这里是表转折的连词;其三,“彰”,是形容词,“清楚”“清晰”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有“欲盖弥彰”这个成语,正是这个意思的运用。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明确:其一,“假”,读jiǎ,是“借”“借助”的意思,我们常说的“假借”“通假”都使用这个义项。其二,此处的“水”是典型的名词用作动词“游泳”;“能水”在这里便是“擅长游泳”的意思。注意:“能”,同学们千万不能解释为“能够”。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译为“……的人”。其三,“致”,按文下注释是“到达”的意思。其四,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绝”是会意字,《说文解字》中“绝”斷絲也。从“糸”,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

  “江河”与今义区别甚大,“江”,指长江,“河”,指黄河。从该词古今意义的沿革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词义扩大现象。通常在先秦时期,“江”“河”都是专指长江与黄河,而其他河流则称“水”,如“淮水”“湘水”“汉水”等等。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明确:其一,“生”是“性”的通假现象,是“天性”“禀赋”的意思。其二,“物”指外物,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将“物”与“我”相对,“物我交融”“物我两忘”都是说主体(“我”)与客体(“外部世界”)之间的交汇融合之意。其三,介词“于”在这儿表示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作“对”、“向”讲。“善假于物也”就是善于借助外物。

  附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整天空想,(结果)不如片刻学习所得(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结果)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师:同学们,对古汉语中一些疑难词语的解释,我们可以通过现代汉语中该词的使用情况来考察(尤其是当它与其他语素构成合成词时所承担的语义)来作出判断;特别是古今异义现象的分析一定要多从“音节区别”(如“妻子”“绝境”)“词义转移”(如“牺牲”)“词义扩大”(如“江河”“菜”)以及词义缩小等来判断。我们共同解决了前三段中的疑难字词、疑难句式,下面请同学们找出课文第二段中的比喻和事例,看一看荀子运用了哪些材料来论证劝学?

  三、分析课文最后一段

  1、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明确:其一,此句中的三个“焉”该怎么理解?前两个“焉”用法相同,为兼词,相当于“于此”或“于之”,在《捕蛇者说》中也有类似实例,如“永之人争奔走焉”(相当于“于此”)。而第三个“焉”只能理解为语气助词。有关“焉”的用法应作为本堂课小结的重要内容,一般说来,“焉”有这样几种用法:

  A.疑问代词“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B.疑问副词“怎么”,如“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C.代词,相当于“之”,如“时而献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D.结构助词,往往作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如“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

  E.语气助词(用得最普遍的),可以表示陈述语气,可以表示感叹语气,如“今其室十无一焉”(《捕蛇者说》)。

  F.兼词,也就是合音词,它并非是语法学上所讲的某个词类,而是指其语法作用相当于某两个词合在一起的效果(除了“焉”外,“诸”是另一个典型)。如“犹且从师而问焉”(相当于“于之”,《师说》)而“且焉置土石”中的“焉”也有人认为是兼词,相当于“于何”,替换后为“且于何置土石”,亦通。

  其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中有几个词语需注意,句中“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善”即“善行”,“德”即为“美好的品德”,“神明”就是“智慧”,“圣心”指“高尚的思想”。 “而”在这里为表示顺接的连词。相当于“就”、“于是”。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明确:两个“无”该怎么理解?通常情况下,人们常将“无”视作“有”的反义词,也就是“没有”的意思,它就是表示存现的动词。其实,“无”不仅可以用作表示存现的动词,而且还更多地用成“无指代词”(亦称为“不定代词”),古汉语中约一半左右的“有”是无指代词,而“无”亦是如此(这一观念必须向学生强调再强调)。无指代词亦是代词,它可以代人、代物甚至代事。如“无不落泪”“无不表示同情”(相当于“没有人”或“没有谁”,代人,不可释为“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相当于“无言”或“没有话”,代物)。此处之“无”亦是代物,释为“无法”或“没有办法”,如此“无以至千里”便应释为“无法到达千里以外”。下文中之“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中的“无”也是无指代词,是“无处”“没有地方”的意思,代物。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①舍之,朽木不折;锲而②不舍,金石可镂。

  明确:其一,“十驾”是名词用作动词,原指“马拉车走十天的路程”,这里是“马拉车连续走十天”。清代王先谦考证说此处存在脱讹,少了一句“则亦及之”,此为一说,但从整个上下文考虑,若添此句,结构显散乱,且有画蛇添足之嫌,不足为训。其二,两个“而”该怎么理解?目前学术界对此存在较大争议:有人认为第①处之“而”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或“却”,第②处之“而”表示递进,相当于“并且”;我本人比较赞成这种观点,结合语境“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来理解,这里的“而”理解为转折关系,“却”较为贴切。而"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的"而"理解为递进关系,“并且”较为贴切,所以,锲而不舍应译为雕刻着并且不停止。还有人认为两处的“而”都是表假设关系的连词,相当于“如果”,这种说法倒是非常新颖,但我认为不是很具有说服力,据我考证,在先秦“而”表假设的这种用法极为少见,若有都是用来连接主语和谓语,而此处是连接两个动词。例如《左转·襄公三十年》中有一例“子产而死,谁来嗣之?”,后来这种用法逐渐增多,在《冯婉贞》一文中曾有一典型例句“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是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其中的“而”就必须解释为“如果”或“假使”,表假设关系。其三,名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应记牢。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明确:其一,两种句式要特别注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典型的定语后置现象,“之”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在这两个小分句中,中心语是“爪牙”和“筋骨”,而修饰性定语“利”和“强”都后置了。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这种用法在《岳阳楼记》中也曾接触过,如“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等。此外,《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也可以当作定语后置的典型来看待。“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其二,怎么解释这里的“用心”?“用心”与现代汉语用法不一样,“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在此处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名词“心思”的意思。“一”,是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的意思。全句泽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用心一也”“用心躁也”是两个省略式的判断句。“而”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其三,“寄托”与现代汉语用法不一样,这里是“容身、安置”之意。 而现代汉语中“托付”常指“把理想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附: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这是)用心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五、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劝学》的一、二段,已经基本了解了本文的内容,希望大家课后根据老师的讲解,整理、归纳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并试着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