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模板集锦九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劝学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模板集锦九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劝学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劝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过程和方法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感
1、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 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翻译全文,理解文意。
本节为第二课时
一、 复习上节课知识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劝学》这篇课文中一些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翻译全文,理解文意。
1、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 劝学中“劝”为何意?
(2) 荀子“人性恶”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性本善”,荀子特别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劝学》就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3)教师提问几个重、难点的语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齐读课文。
注意一些通假字和其他一些易写错读错的字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1)读课文,根据标题,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2)第一自然段中“君子”一词应怎样理解?“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研习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把握观点:这一节主要谈了学习的哪个方面?用什么方法来论述的?
明确:学习的意义;比喻.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在已归纳的段落提纲的基础上扩展增附词语提纲。
明确:
青青于蓝
冰寒于水
(以青青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变化会进一步提高、发展。
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说明客观事物可以后天改造,改变
“木受绳”“金就砺”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它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5)学生齐读第2段,以词语提纲为线索背诵第2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②有③就④中。)
3、研习第3段。
(1)学生齐读第3段
(2)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本段又采用了哪些比喻?
1登高之博见
2登高而招3顺风而呼
4假舆马5假舟楫
(4).要求模仿第2段思维推理模式,分组讨论分析本段的推理过程。
明确:客观事物通过善假于物可以弥补自身不足
引申出人通过善假于物可以弥补自身不足,“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学习
(5)小结
本段谈的是学习的作用,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用几组比喻句来说明,本段再次采用比喻论证。
(6)学生齐读第3段,对照词语提纲,尝试背诵。
(教师强调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②致③绝④假)
四、师生共同研习第4段
1、 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主要论述学习态度与方法
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②“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③“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3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
明确:比喻、对比
4本段的三层内容都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这样的写法什么好处
明确:使中心论点更生动更鲜明,即道理明白、具体生动。
5学生齐背第4段。(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跬②镂③一④焉⑤至。)
五、总结全文。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2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正反对比论证、说理透彻的特点。
六、布置作业
1、 结合荀子的《劝学》,写一篇读后感,题目是:学贵有恒――读《荀子劝学》有感
2、 完成《创新设计》练习。
七、板书设计
劝学(荀子)
(1)学比可以已――中心论点
(2)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比喻
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4)学习的态度、方法
积累对比
坚持
专一
劝学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劝学》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2、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4、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难点:对荀子的学习观的理解。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2、介绍作者、解题;
3、正字正音;
4、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5、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生xìng通性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结合“思考和练习”二,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劝学》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二、三、四。
3.熟读课文,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2、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3、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劝学教案 篇3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可通过朗读来揣摩领会人物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来理解课文。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
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学生齐读课文。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见往事:知道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十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就学一议论~结友。
6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测一笔带过。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思考讨论: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思考讨论: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值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3.齐读全文,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清说明。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六、背诵课文。(可当堂检查)
七、说话训练: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语言表达要清楚,有条理。
八、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一、二。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冶通鉴》
劝学:辞~就(恳切、关心)
议论:非复吴下阿蒙(惊异、赞叹)
何见事之晚(自得、自豪)
(马骏)
劝学教案 篇4
导入新课:大家认真品读这段文字,注意它表达上的特点。
投影显示:平淡是一枚青橄榄,初尝时,似没什么滋味,细细咀嚼,却回味悠长。
平淡是一本冗长却富含哲理的大百科全书,每天翻阅它,都会有新的收获,而用心读它越多,心灵的幽潭就越是充盈多彩。
这段文字读起来感觉如何?
生1:很形象,生动。生2:意味深长。
师:说得很好。但是,平淡是一种感觉或者说是一种境界,应该是比较抽象难以表述的,但这两段话却没有这个感觉。原因何在?注意表达上的特点。
生3:用了比喻修辞。把平淡比成青橄榄,比成一本大百科全书。
师:非常正确。意义因比喻而精警,文段因比喻而连贯有势,可谓文采焕发。假如,用比喻来证明不易理解的事物或深奥的道理会有什么效果呢?好,我们言归正传。
大家考虑:《劝学》是一篇什么性质的文字?生4:说理性散文。
师:好。这类文驾驭不好很容易流于枯燥单调,但这篇文却形象清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传诵不衰。比喻的论证方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把比喻论证作为解读此问的一把钥匙。
板书:学习重点:1、理解思想内容。2、学习论证方法,突破比喻论证。
大家先齐读课文。注意节奏。比如:学/不可以已。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齐读课文。)
师:这篇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大声齐答)学不可以已。师:是作者直接提出的吗?
生5:不是,是借“君子”之口提出的。师:有什么好处呢?
生5:(迟疑地)好象更有点说服力吧。师:不是“好象”,而是“就是”,君子是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那么这样的人说出来的话是不是更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呢?当然如此。
师:同学们再考虑,“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包含哪些意思呢?(一分钟考虑,找一个中等学生回答。)
生6:学习很重要。生7:学习应该有的态度和方法。
师:这两位同学谈的都对,如果把他们的回答结合起来就更完整了。这个观点里包含着这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意义很大,所以不可以已,一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可以已。
师:再考虑,课文有几个分论点?
生:(齐答)三个。一是学习的意义,一是学习的作用,一是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教师同时板书:意义;作用;态度和方法。
师:下面我们就具体讨论课文是如何运用比喻论证来证明这些分论点的。找同学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学习的意义”。(生大声背诵。)师:大家说她背的好不好?生:(很高兴地)好!
师:字正腔圆,声音洪亮。熟读成诵对我们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能力大有好处,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背诵名篇的习惯。下面我们看这段都用了哪些比喻?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证的?
生9:青,冰,轮,木,金等五个比喻。
师:这五个比喻是不是从同一个方面论证的?这些比喻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9:青和冰的比喻之间用了分号,它们两个之间是并列关系,说的是一个方面。
师:(鼓励地)好,那你看看讲的是什么问题?
生9:青和冰经过一定的变化都比原来有了提高。
生10:也就是说,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之后,比原来有了提高,有了发展。
师:说的非常正确。那么,它比喻学习中的哪个问题呢?生6:人经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
师:讲中要害。(板书:提高自己)轮、木、金的比喻又说明什么问题呢?注意它们前后的变化。
生11:(急不可待地)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状况。人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师:(高兴地)很好,这个同学由前一个推论的得出马上就能联系到这个推论的得出,触类旁通,很不错。对,这三个比喻谈的就是这个道理(板书:轮、木、金──改变自己)下面结论的得出就是水到渠成了。大家齐读。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荀子认为人的知识品德才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改造获得的。表现了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同学们齐背第三自然段,看看学习有什么作用呢?
“吾尝终日而思矣”预备起──(生齐背,教师巡视,并和学生一起背诵。)
师:看来同学们都下了一番功夫。背得不错。不过个别同学明显地信心不足,课下还要下功夫。
同学们看,这段文字句子形式有何特点?
生12:结构差不多相同,(有点犹豫),两两相对。老师,你看──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他生皆笑了。)
师:你看,有理有据,答得很好,大家鼓励一下。(生齐鼓掌。)
我们句子形式着手,看看,此段用了几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关系,是不是论证了同一个观点?
(给一分钟时间。)
生6:五个比喻。“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谈的是同一个问题──“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3:我觉得第一个比喻好象与其它四个不太相同。和它对称的句子不是比喻句。
师:这个同学观察得很细致。其它四个比喻两两相对,只有这个与众不同。这个比喻是和前句话联系紧密的。
生5:是比喻证明第一句的吧?
师:非常正确。“望不如登高,终日思不如须臾学”,从形式上就可以推断出来。
下面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写“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这四个比喻为什么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生沉默,思考。)
师:(提示)这四种做法取得了什么效果?生:(齐答)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
师:教师出示投影:
登高而招 见者远
顺风而呼 闻者彰
假舆马者 致千里
假舟楫者 绝江河
师:臂、声、足、水属于哪方面的因素?生:(恍然大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部分。
生13:否定它们是想说明这些效果的取得不是因为人的本质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凭借外界客观条件。
师:概括得非常好。外界客观条件弥补了人某方面的不足。由此得出结论──
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师: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这“物”至关重要。这“物”是什么?
生:(齐)学习!
投影显示:人──物
学习──君子
师:人通过学习,丰富了自己,提高了自己,还可以弥补不足,那么对学习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呢?
(生齐背第四自然段。)师:这段讲了几层意思?分别用成语加以概括。
生14:三层。讲的是学习要积累,要坚持,要专一。可以用积少成多,锲而不舍,专心致志来概括。
师:答得很棒。其他同学能不能再举几个成语?生4:第二个还可以用持之以恒来概括。
师:还有没有其它的?生15:第二层还可以用坚持不懈来概括。
师:很好。看来第二层的很好概括是不是?我给同学们推荐几个,第一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第三层可以用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不过我觉得还是上位同学“专心致志”最好,有比较才有优劣嘛。
这个讨论就到这里,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再查查词典,多了解几个。时间关系不再多列举。
下面思考:三层之间是什么关系?生:逐层深入。
师:积是基础,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是日积月累,就是坚持,还要始终如一,不可浮躁,层层推进。看看这段用了哪些比喻?这些比喻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13:“积累”一层用了四个比喻,“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正反对比,得出了一个小推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生14:用了四个比喻证明“学习要坚持”,骐骥和驽马相对,朽木和金石对比。
师:用骐骥和朽木论证了如果一暴十寒,那么──生:(齐)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
生15:驽马和金石的比喻则说明了如果持之以恒,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
生14:蚓和蟹的比喻说明了专心的重要。学习要专心。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也都谈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段在比喻中还有正反对比论证,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生12:正确的观点鲜明。
师:对。对比中见真伪,使正确的观点显得更正确,错误的观点更加明显。
我们看全文用了约二十个比喻,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设喻,没有烦琐累赘的感觉。它在运用比喻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无枯燥的学究气。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比喻的作用用一句话概括,大家填空:(板书:化 为,化 为)深入浅出,观点鲜明。
生16: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师:深入浅出,观点鲜明。
综观全文,此文是以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道德品质并非先天固有,而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他特别重视学习。课文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劝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孙权劝学》教案。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 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2、 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三)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重点 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 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设想 教法设计
1、自读质疑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将其中疑难提出,小组间讨论解决,或提出来共同解决。
2、编课本剧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编成课本剧,一来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有益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来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合作探究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可通过合作,共同探讨解答。
媒体 投影片
教时 1课时
一、导语设计
师:这几天有个难题让我吃不好睡不好,大家能帮我想想办法么?
师:什么事呢?我有个学生,他总是不肯下功夫学习,我劝他应该好好学习,他说自己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当学者,不学也罢。我很想好好跟他讲讲道理,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大家看看我应对他说些什么呢?
师: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向学生求教,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体现了学生式的老师这一课改精神。由此导入,引发学生求知欲。
认定目标
师:我们已经学过多篇文言文了,那对文言文我们应该怎么学呢?谁来说说? 学生回答。 学生参与学习目标制定,益于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对之进行概括,或辅之以投影使之更明确。
导学达标 一 竟读课文
师:现在请大家各自大声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同时结合注解了解文章大致内容。师:刚才大家读过课文了,现在把书合上,看投影,然后各自大声地流利地朗读课文。师:大家读得不错,现在能不能在大声、流利 学生初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解决,结合注解粗知大意。学生再读课文。 教师及时点拨作者及《资治通鉴》的有关常识。投影片展示无标点符号之课文,训练学生断句停顿之能力。教学千法读为本。读会字音、读懂。
导学达标的基础上再加上个快速?试试看!师:我们来个比赛,看看谁能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课文。 学生单读、小组齐读。 句意、读品意味,真正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蕴。
二 合作探究、质疑问难
师:大家读得很好,我们借助各种参考资料继续了解课文内容,不懂的提出来互相研究,解决不了的一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好的字词句也画下来,我们共同欣赏。师;谁来为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师:大家看看还有哪些地方要说说? 学生讨论、交流,互相质疑问难。学生边读、边议、边圈点。学生讲述课文内容。学生对文中疑难提问;学生自答教师引导。 以学生自读、发现、讨论的活动为主,还时间给学生、还主动给学生、还思想给学生。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若提不出问题,教师可就重点词句之理解发问,避免疏漏,强化理解。
三 编课本剧,深入课文
师:课文有多处对话,但人物的神态、心理并未直接表现出来,现在,假如你是编剧,你怎么来编写呢?假如让你做演员,又该怎么样?小组内先试试。师:哪一组主动来表演一下?师:通过朗诵、表演,你认为文中的人物当时神态和心态如何?师: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对文中任何一个人的看法? 小组编剧、表演。学生选出代表进行表演。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讨论发言。 发挥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借此深入了解课文意蕴,开阔学生学习课文之天地。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对课文进行品味。对学生的回答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鼓励学生互相解答。
四 联系课文,延伸拓展
师:学与不学,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孙权劝学》是为了什么呢?难道说只是为了知道古人的言行吗?知道了这个故事,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可不可以跟大家说说?师:很多同学都谈到了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古人在学习上还有哪些说法值得借鉴?师:现在,回顾一下课前我请大家帮忙解决的问题,试着再帮我劝劝这位同学。 师:我们应该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更应该带着深层次的问题走出课堂。根据你的理解和认识,有没有什么新问题呢?比方说——师:大家有兴趣了解更多与孙权、吕蒙有关的事情吗?课文与文学作品一样么?读书使人聪明,老师建议大家课后读读《三国演义》,从中了解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进行集体交流。学生联系课文及与学习有关的名言和具体事例再次谈自己的看法。学生提问。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可在学生说的基础上用投影展示。这一环节既是照应,同时又是加深和强化,使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激发学生兴趣,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达到延伸拓展的目的。 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自主解决问题,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五 评议总结
师:大家这一节课一定有许多收获,无论是课堂表现、问题回答,还是课文学习,能不能说出来,我们共同分享? 学生就自己这堂课的表现发言。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话给予适当肯定和总结,并升华德育教育。
作业 师:课后大家练习背默课文,让它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另外,我们学过《方仲永》,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天才少年,那么,请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展开想象,写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只要你觉得表达出你的意思就行。 学生针对课文,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文,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加深和巩固。
板书设计
司马光 重点字词句 《资治通鉴》 板书主要内容,尽可能做到简洁明确,让学生一目了然。
劝学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课文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课文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课文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课文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课文。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学生齐读课文。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见往事:知道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十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课文的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就学一议论~结友。
6.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测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思考讨论: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思考讨论: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值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3.齐读全文,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清说明。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六、背诵课文。(可当堂检查)
七、说话训练: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语言表达要清楚,有条理。
八、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一、二。
劝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
一、掌握、积累文言词语
1、掌握“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
2、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3、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二、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三、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四、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确定教学重点。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 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思考和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介绍作者、解题;
三、正字正音;
四、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五、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 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 ,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山东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勤”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l)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乎hū通于(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3)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zhōng 砺lì 参cān 省xíng 跂qì 臾yú 螯áo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虚词: 而 温故而 知新
于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介词:从 青取之于蓝
苛政猛于虎 介词:比 而青于蓝
告之于帝 介词:向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 有蒋氏者, 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原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而君将哀而生之乎 连词:并列关系 知明而行无过矣
潭西南而望 连词:修饰关系 吾尝终日而思矣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连词:转折关系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连词:顺接关系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矣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困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泽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 :“思考和练习”二、三、四。
3.熟读课文。
4.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二、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三、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听学”光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讨论第三题: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眼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布置作业 。
1.书面作业 :“思考和练习”一;补充练习。
2背诵全文。
3.预习《师说》:
(l)认真阅读注释,运用工具书,初步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2)认真阅读“预习提示”,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对比的论证方法。
(3)说说本文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参看“预习提示”、“思考和练习”、《文言常用实词表》)
劝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再读课文,理清故事发展脉络
2、技能目标:合作探究文中语言,体会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文中吕蒙刻苦学习的精神,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
教学重点:
1、合作探究文中语言,体会人物特点
2、学习文中吕蒙刻苦学习的精神,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
教学难点 :
合作探究文中语言,体会人物特点。
学情分析 :
学生掌握文句的基础上,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翻译课文,课件。
教学过程:
结合学科特点,体现单元组教学环节,学习内容,时间预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设计,问题探究,单元组合作,同层竞争,人人参与,精讲足练,联系实际,点拨升华,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一、导入新课,抽层检测。(5分钟)
二、出示目标,自主学习。(8分钟)
三、共同探究,构建知识体系。
(一)复习回顾:(3分钟)(大屏幕出示重点)
根据小组课前展示情况,用3分钟复习上节课学习要点。
(二)再读课文,根据下列小问题,理清文章发展脉络(5分钟)
a.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b.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c. 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学法指导:再细读课文后完成。
总结:文章围绕学展开,出现的三个人物分别是:孙权 学--吕蒙 学—鲁肃 学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10分钟)
1、文章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进行人物的表达的?
2、孙权的话表现了对吕蒙的什么态度?从文中找出,仔细分析
3.吕蒙读书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4.结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猜一猜吕蒙说这话时,是什么语气和心情?
5.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能总结一下人物形象吗?
(四)拓展延伸:(6分钟)
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五)、当堂检测(5分钟)
(六)、作业设置:(3分钟)
必做:同步一、二、能力迁移一;
选作:能力迁移:二
小结: 学科知识构建与板书设计
劝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教学步骤】
一、导语
二、解题
劝,劝勉,鼓励。学,学习。
三、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段:
1.我们已经粗略地翻译完了这篇课文,大家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二)让我们分析第二段。
1.大家思考: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
答:请读出并翻译前两个。
这两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答:
2.那么通过学习改变了的本性是否又可以回复到过去的特性呢?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个比喻是什么?
答:已经改变的本性,是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特性的,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
3.请同学们概括本段所讲的内容。
答:
(三)朗读第三段。(老师正音)
1.找出四组比喻句并翻译:2.概括本段的内容:
(四)读第四段。并找出本段的比喻句(共10个)。
四、略析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五、分析语言特色
六、总结、作业
【我的思考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