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台》原文及翻译赏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琴台 赏析 原文

管理员

摘要:

《琴台》原文及翻译赏析【热门】  翻译/译文  译文  年老体衰时,依然像当初一样爱恋,二人的感情丝毫没有减弱。  家中贫寒,窘迫,于是他们便开舍维持生计。我在琴台之上徘徊,远望碧空白。心中欣羡万分!  看到琴台旁的一丛野,我觉得它就像当年的笑容;一丛丛碧……

《琴台》原文及翻译赏析【热门】

  翻译/译文

  译文

  年老体衰时,依然像当初一样爱恋,二人的感情丝毫没有减弱。

  家中贫寒,窘迫,于是他们便开舍维持生计。我在琴台之上徘徊,远望碧空白。心中欣羡万分!

  看到琴台旁的一丛野,我觉得它就像当年的笑容;一丛丛碧绿的蔓草,就如同当年所穿的碧罗裙。

  追求的千古奇事,后来几乎闻所未闻了。

  注释

  ⑴琴台:汉抚琴挑逗的地方,地在城外浣溪畔。

  ⑵茂陵:司相如病退后,居茂陵,这里代指司相如。多病:司相如有消渴病,即糖尿病。

  ⑶卓文君:汉才女,与相爱。

  ⑷酒肆(sì):卖酒店铺。

  ⑸宝靥(yè):妇女颊上所涂的妆饰物,又唐时妇女多贴花细于面,谓之靥饰。这里指笑容、笑脸。

  ⑹蔓(màn)草:蔓生。罗裙: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

  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之王。雄为凤,雌为凰。

  赏析/鉴赏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起首凌空而下,从相如与文君的晚年生活着墨,写他俩始终不渝的真挚。这两句是说,司相如虽已年老多病,而对文君仍然怀着热烈的爱,一如当初,丝毫没有衰减。短短二句,不同寻常,用相如、文君晚年的相爱弥深,暗点他们当年琴心相结的的美好。

  “酒肆人间世”一句,笔锋陡转,从相如、文君的晚年生活,回溯到他俩的年轻时代。司马相如因爱慕蜀地富人卓王孙孀居的女儿文君,在琴台上弹《》的琴曲以通意,文君为琴音所动,奔相如。这事遭到卓王孙的竭力反对,不给他们任何嫁妆和财礼,但两人决不屈服。相如家徒四壁,生活困窘,俩便开了个酒店,以卖酒营生。“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褌,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司马相如列传》)。一个文弱书生,一个富户,竟以“酒肆”来蔑视世俗礼法,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是要有很大的勇气的。人对此情不自禁地表示了赞赏。“琴台”句,则又回到诗人远眺之,景中有情,耐人寻味。我们可以想象,诗人默默徘徊于琴台之上,眺望暮霭碧云,心中自有多少追怀歆羡之情。“日暮云”用诗“日暮碧云合,殊未来”语,感慨今日空见琴台,文君安在,引出下联对“”、“蔓草”的联翩浮想。这一联,诗人有针对性地选择了“酒肆”、“琴台”这两个富有代表性的事物,既体现了相如那种倜傥慢世的性格,又表现出他与文君爱情的执着。前四句诗,在大开大阖、陡起陡转的叙写中,从晚年回溯到年轻时代,从追怀古迹到心中思慕,纵横驰骋,而又紧相钩连,情景俱出,而又神思邈邈。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两句,再现文君光彩照人的形象。相如的神彩则伴随文君的出现而不写自见。两句是从“琴台日暮云”的抬头仰观而回到眼前之景:看到琴台旁一丛丛美丽的野花,使作者联想到它仿佛是文君当年脸颊上的笑靥;一丛丛的蔓草,仿佛是文君昔日所着的碧罗裙。这一联是写由眼前景引起的,出现在诗人眼中的幻象。这种联想,既有真实感,又富有浪漫气息,宛似文君满面花般笑靥,身着碧草色罗裙已经飘然悄临。

  结句“归意,寥寥不复闻”,明快有力地点出全诗主题。这两句是说,相如、文君反抗世俗礼法,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后来几乎是无人继起了。诗人在凭吊琴台时,其思想感情也是和相如的《》紧紧相连的。《琴歌》中唱道:“凤兮凤兮归,遨游四求其凰。······颉颉颃颃兮共翱翔。”正因为诗人深深地了解相如与文君,才能发出这种千古的慨叹。这里,一则是说琴声已不可再得而闻;一则是说后世之少。因此,《琴歌》中所含之意,在诗人眼中决不是一般后世轻薄之士慕羡流,而是“颉颉颃颃兮共翱翔”的那种值得千古传诵的真情至爱。

  在艺术上,首先,人物描写生动形,十分传神。其次,典故的运用,借他人之情表自己之意。再次,时空跨越,意境深远。

  这首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是晚年在成都凭吊司马相如遗迹琴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