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何来》的阅读答案 天气清凉,蓝天白云的,一眼望去很惬意。你眼中的世界实际是你心理的投射,吴秋明如果在旁边肯定会这样说的。马 骁驭不禁微微一笑。 到达小区,门口的保安照例拦住了马骁驭的车,他报了门牌号码和户主姓名,栏杆抬了起来。①他忽然感觉自己心里……
《琴声何来》的阅读答案
天气清凉,蓝天白云的,一眼望去很惬意。你眼中的世界实际是你心理的投射,吴秋明如果在旁边肯定会这样说的。马 骁驭不禁微微一笑。
到达小区,门口的保安照例拦住了马骁驭的车,他报了门牌号码和户主姓名,栏杆抬了起来。①他忽然感觉自己心里的 那根栏杆,也是这样抬起来的,只是从栏杆下通过的,应该是吴秋明。
马骁驭从后视镜里看了眼自己,感觉自己依然算得上英俊,就算减去百分之三十的夸大,也还不错。
吴秋明快速走来,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看上去是旧的。马骁驭心里打了个闪,想起了母亲。也许是注意 到了马骁驭的眼光,吴秋明上车后主动解释说,这件衣服会让孩子们感到亲切。
马骁驭说,你真有心。
吴秋明说,你知道那个著名的“绒布妈妈”实验吧?
马骁驭说,不知道。
吴 秋明说,是上个世纪一个叫哈利哈洛的心理学家做的实验,他把刚刚出生的小猴子和妈妈分开,关在笼子里 用奶瓶喂养。他发现这样喂养的小猴子虽然更强壮一 些,但却总是吮手指头,发呆,神情漠然。他分析是缺少母爱的 缘故,于是给小猴子做了两个假妈妈,一个是有奶的“铁皮妈妈”,一个是没有奶的“绒布妈妈 ”。 结果哈洛惊奇地发现,小猴子只会在饿了时才去“铁皮妈妈”哪里吃奶,绝大多数时间,它们 都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这个实验说明,母亲并不仅仅意味着有 食物,还要有温暖的怀抱。温暖的 怀抱对小猴子来说非常重要。
马骁驭说,不愧是心理学博士,太有意思了。
吴秋明笑道,所以我每次去儿童村, 都要一个个挨着去拥抱那些孩子。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我会多抱他们一会儿。 我给不了他们一个完整的家,但至少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怀抱。我知道那对他们来说有 多重要,也许他们自己都意识不 到。何况我不仅仅是“绒布妈妈”,我还有温暖,有心跳,有笑容。我真心爱他们。
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拥抱吴秋明的冲动。
他暗想,也许吴秋明没有意识到,这拥抱其实是彼此需要的。她作为一个女人,肯定有做母亲的天性,每周和孩子们一 起待一天,彼此都有益处。何况,一个长期单身的女人,也是需要拥抱的。
到了西郊,停好车,他们一起走入一条小巷。
吴秋明虽然个子矮小,步子却很大,马骁驭感觉和他走在一起速度蛮接近。进入一条小巷,眼前出现了一个四木门,马 骁驭一眼看到了门旁边壮的牌子——某某市第一儿童村。
吴秋明熟门悉路地进入,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围上来叫吴妈妈。吴秋明左揽右拖,踉跄地往里走,和迎上来的老师 们一一握手,并把身后的马骁驭介绍给他们。
后 院停着一辆卡车,几个老师在搬运卸下来的纸箱,大一点儿的孩子也在帮忙搬,马骁驭也连忙过去帮忙,但被老师 们阻止了,她们热情地把他拉进办公室,要她喝 茶。马骁驭咨询了老师们很多关于孩子的问题。这些孩子大多是被遗 弃的,和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相比,在心理上有许多不同。马骁驭边听边产生了做课题研究的冲 动。
马骁驭从办公室出来,一眼看到院子里一个场景——吴秋明挽着袖子在给几个女孩子洗头。初秋的阳光洒在 院子里,让这普通的场景呈现出非同一般的 美丽。一个已经洗好头的女孩儿,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在一旁递毛巾,吴秋 明舀起一瓢水,缓慢地淋到水池边另一个女孩子的头上,阳光穿透水径,发出宝石的光芒。
马骁驭定定地站在那里。这样的场景他在哪里见过?他仿佛见到了自己的灵魂,随时都在,却无法捕捉。他一动不敢动 ,害怕惊动它,打碎它。
那一刻,他动心了,再次动心了。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动心,肯定是一次又一次。尤其是在他们这个年龄,需要无数次的 小动心,才能汇合成冲破藩篱的勇气。
他看到吴秋明拧干毛巾,给孩子擦头发,很认真,很仔细,脸上洋溢着一种光芒,这光芒让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把吴秋 明拥入怀中的冲动。
他走过去,帮吴秋明把用过的毛巾搓干净,一一晾在铁丝上,转过身时,②看见一个头发湿漉漉的女孩子正趴在吴秋明 的怀里,左右摇晃,半个脸埋在她怀里。半个脸沐浴在阳光下。另一个小男孩儿跑过来说,还有我,还有我,吴妈妈! 吴秋明伸出另外一个胳膊搂住了他。
马骁驭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个画面。
而后他走到她身边,以从未有过的语调说,以后我每次都和你一起来!
(节选自裘山山《琴声何来》,有删改)
19.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突出文章主题,表明孩子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更需要感情上 的关怀,需要亲情和爱。承接上文,解释吴秋明穿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的原因,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的表现做铺垫, 突出吴秋明对孩子们的爱。
【解析】
试 题分析:本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解答。从内容上看,“绒布妈妈”实验通过对猴子进行实验而验 证了一个道理,就是孩子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更需要感情 上的关爱。从结构上看,“绒布妈妈”实验 写在文章的第5至第7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引出这个话题的正是上文所写的`是吴秋明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 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的作为也正验证了“绒布妈妈”实验所讲的道理。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4分)
(1)解释画线①处的含意。(2分)
(2)分析画线②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2分)
【答案】(1)运用比喻的手法,暗示马骁奴已经放弃了对吴秋明的戒备, 吴秋明已经走进了马骁奴的内心,马骁奴已经爱上的吴秋明。
(2)运用动作、神态和细节描写,展现出一幅充满温情的母女相拥的温馨惬意画面,表达出马骁奴内心的感动,赞美了 吴秋明的善良与爱心。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概括。(4分)
【答案】吴秋明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单身心理学女博士。她有很高学识,并 能学以致用;她质朴善良、乐于奉献、细心、而且有爱心,她关爱儿童村的孩子,经常去看望他们,并用自己的怀抱温 暖他们,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母爱。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从文中看,吴秋明是“心理学博士”“单身”;熟知儿童心理, 能够学以致用;为人质朴,“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善良,有爱心,真心爱儿童村的孩子, 并用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们。考生依据这些信息总结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文中为什么要写到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 案】第一次是在吴秋明讲了“‘绒布妈妈’实验 ”之后,马骁奴“忽然有了一种拥抱吴秋明的冲动”,表明马骁奴开始关心吴秋明;第二次是在马骁奴 听老师们讲述 儿童村孩子的情况后,马骁驭“产生了做课题研究的冲动”,表明马骁奴已经从内心里开始 关心儿童村的孩子们;第三次是在马骁奴看到吴秋明拧干毛巾,给孩子擦 头发的时候,“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 把吴秋明拥入怀中的冲动”,表明马骁奴被吴秋明感动,对吴秋明产生了爱意和敬意。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串连 起全篇内容, 增加了小说的层次感,使小说结构紧凑;表现出人物心理的起伏变化,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使小 说主题逐渐得到升华。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探究题,但答案并不开放。考生解答时需要先从原文中找出题干中所说的“三次心理冲动 ”,然后逐一分析每次冲动的原因,并思考“三次心理冲动”在展开小说情节、表现小说人物、突出小 说主题方面各起到什么作用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