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看海》教学设计苏教版(通用2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青蛙看海……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苏教版(通用2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青蛙看海》教学设计一苏教版,欢迎大家分享。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青蛙看海的不易,使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习3个生字。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4—11小节,懂得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个小动物的故事,是谁呢?(板书:青蛙)它有一个什么愿望呢(板书:看海)对,这就是青蛙看海。让我们再读读课题。
2、师简单回顾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的内容,再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至三小节。
3、看,就是这只青蛙(贴图:青蛙)想去看海,大海在哪儿呢?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师板画。
过渡:是啊,不登山怎么能看见大海呢?这令小青蛙的心里更加失望。这时谁出现了?松鼠是怎么说的?
二、精读课文第4—11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4—11自然段,要求:先划出松鼠的话,再读一读。
2、读句体会:
(1)小松鼠看到青蛙失望的时候,对它说了什么?出示:你想看海吗?
松鼠的话中表达了对青蛙的什么感情?(关心)谁能做小松鼠关心一下小青蛙?评读,集体练读。
(2)小青蛙是怎么说的?你能体会它当时的`心情吗?谁能把小青蛙失望的心情读出来?练读。
谁愿意来做做这只小松鼠和小青蛙,也来问一问,答一答?分角色朗读。
(3)听了青蛙的话,松鼠又是怎样引导小青蛙的呢?出示: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真有耐心)
练读句子。
(4)小青蛙接着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你们想不想学学小青蛙也来跳一下?好,让我们跟着小松鼠也来跳上一个台阶吧!(板书:一级)觉得怎样?难吗?(容易)对呀!这下小青蛙有点信心了,谁再来有信心的读一读小青蛙的话?
(5)小松鼠看到青蛙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又怎么引导的?出示:再跳一下!那就让我们再跳上一级。师生学青蛙齐跳。(板书:又一级)
(6)看到小青蛙又跳上一级,松鼠是怎么说的?出示: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它为什么这样说?(相信它,鼓励它)让我们都来鼓励鼓励小青蛙吧。练读句子。
小结:小松鼠真会帮助人,在它的鼓励下,青蛙由失望到充满了信心。你们想演一演吗?
三、朗读课文,角色表演
1、同座位分角色朗读,要求:记住它们的话,通过想像加以适当的动作。
2、请学生上台戴上头饰表演。(表演到登山途中时)小青蛙,看你气喘吁吁的样子,你累吗?累了怎么办?又是满头大汗的,渴了吧?该怎么办?你们这么累这么渴,还能再跳吗?看,这儿离山顶还有更远的路要走呢,我劝你们还是回去吧!(学生要坚持登上山顶)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吧!
出示: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
什么是“不知不觉”?为什么会不知不觉就登上了山顶?
3、同学们,看完了表演,小青蛙最终是怎样登上山顶的?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第11自然段。
4、登上山顶的小青蛙和小松鼠终于看到了大海,看,(多媒体:大海的画面)小青蛙,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想说些什么?小松鼠呢,你想说些什么?
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
1、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小青蛙说?
2、看完大海,回到湖边的小青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它的伙伴们,于是,小伙伴们也想去看看大海,可它们也觉得这山太高,如果你是这只小青蛙,你会怎么跟它们说?
3、出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五、写字指导
出示生字卡片:登
(1)读准字音,强调后鼻音。
(2)教学“登“字头。师范写,学生书空。
(3)“登“字是什么结构?怎样才能把它写美观、端正?
(4)师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6)同上述方法教学:级、阶。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2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文章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顶点。课文言近旨远,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
学情分析:
课文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进行描写,形象鲜明生动,课文中的插图和课件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正是有利于学生观察、想象。
设计理念: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言、体悟内涵、发展语感的基本方法,而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朗读训练缺乏明确的目标、缺少必要的指导,几乎是简单的重复。教师应该充分发掘教材文本的朗读训练资源,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指导和扎扎实实的训练,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设计特色:
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感知—理解—积累—运用,充分凸显“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内化”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语气词、反问句的语气变化。
3、创设情景,从中让学生懂得“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道理。
4、练习运用“失望”等词语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创设情景,从中让学生懂得“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青蛙感情的变化、发展,在朗读中体会语气词、反问句的语气变化,懂得“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有一个心愿——很想看大海,这节课我们继续和小青蛙一起登山看海。
2、巩固并练习说话
(1)青蛙 苍鹰 失望
(2)青蛙 松鼠 一级一级 不知不觉
读词,谁有本领连起来说话?
评价:你真了不起,能用自己的语言谈体会。
不错,勾起了我对课文的回忆。
(开头由“心愿”导入直接进入课题,练习说话也是直接进入文本,一是让学生回忆并唤起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二是训练学生的说话和语言表达组织能力,可以运用课文中的内容,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再融入老师的鼓励性评价,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感受山高(学习第1—3小节)
1、有只苍鹰给小青蛙出了主意,它会怎么说呢?出示苍鹰的话,自由读。
师1: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呀?谁能学着苍鹰的样子来读读它的话,看谁学得像。指名读。
师2:这座山可高了,教师顺手在山腰间画几朵白云,如果让你去爬,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2、青蛙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出示句子“天哪。这么高的山!”谁来读?青蛙边说边怎么做?你能学学么?青蛙为什么会这样吸一口气?(联系上下文和高山的图片来说说)现在谁再来读读这句话。青蛙到底有什么困难呢?出示句子:我没……长腿?没有有力的翅膀就不能像青蛙那样 ,没有善跑的长腿就不能像小马、小鹿那样 。
3、“怎么上得去呢?”青蛙的话什么意思?—一定上不去,谁能读出这种语气?
4、连起来读第二小节。
(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让学生感受山高,山高意味着小青蛙爬不上去。而运用的方法就是各种朗读方式,朗读是学生学习语言、体悟内涵、发展语感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学苍鹰,谈想法,学语气,读口气,都是为了体会山的确很高,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感叹。)
三、亲历登山(学习第4——10小节)
1、不登山怎么能看见大海呢?这时小青蛙的心里更加 。
2、这时,谁出现了?—松鼠,小松鼠是怎么说的?自由读4—10小节,要求:先读再划出小松鼠的话,再读一读。
(1)小松鼠是怎么说的?谁能学小松鼠的样子读这句话?—“你想看海吗?”(读出礼貌、可爱、善解人意)
(2)松鼠的话说到了小青蛙心里去了,小青蛙又是怎么说的?—“是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读出可怜,失望)
(3)听到小青蛙这么想去大海,小松鼠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松鼠跳上了一个台阶。
(4)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这有什么难的!”
(5)小松鼠对它也充满了信心,指名读“再跳一下!”
(6)小松鼠对它完全充满了信心,指名读“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3、同桌分角色读,师生配合,生生配合。
4、学做小青蛙,老师做小松鼠,要求:脚跟不着地,脚尖着地,在原地,不停地跳,一分钟,二分钟,一小时,一天,十天……(边做动作边鼓励,“小青蛙,加油啊!马上就能到达终点了。”“小青蛙,跟着我,我们一起努力。”)
采访:看你气喘吁吁的,小青蛙,你累吗?累了怎么办?
看你满头大汗的,小青蛙渴吗?渴了怎么办?
小青蛙,一开始你觉得自己不行,后来是怎么爬上去的啊?
你认为自己为什么会成功?
引读——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反复两次)
(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表演这种形式是大家最常用的,我担心同学在这短短的表演中体会不出青蛙累的感觉,坐着看的也只是隔岸观火,没有切身感受。所以我在小朋友体会出青蛙登山的难后,我就做热心的小松鼠。小朋友们在我的带领下不停地跳着。起先小朋友们可快乐了,跳一下还“呱”地叫一声。可是几分钟过去了,“呱”的声音小了,小部分学生嘴里开始嘟囔着累了。我乘势用了采访的形式,“累了、渴了”文中的感情都出现了。不用老师的诱导,孩子已经亲身体会出了小青蛙登山的不容易。创设情景,寓教于乐,亲历登山,感受真切。这就促使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带着小青蛙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四、学会感谢(学习第11小节)
出示: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小青蛙,我知道你现在有很多话想说,想说就说吧,痛痛快快地说出来吧!
生自由交流。
小结:如果没有苍鹰的指路,没有松鼠的陪伴,也许青蛙看不到大海。小朋友,你们是幸福的,因为你们有老师、同学、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陪伴,但是记住:成功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这一部分的说话,首先是对小青蛙“努力、执着、踏实”的再次肯定,学生肯定能说到,但我要给学生一个话题,就是“感谢”,感谢的人很多,感谢苍鹰的指路,感谢松鼠的鼓励和陪伴,更要学会感谢自己,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自信,自己的踏实,自己的勇气,再结合“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学生的印象就更深了。)
五、语言运用
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失望。青蛙为什么很失望?(青蛙很想看大海,可是山太高,上不去,就看不到大海了。)这个词语在运用的时候,一定要将前因后果写清楚。比如:我满心希望这个星期天爸爸带我到苏州乐园去游玩。可是爸爸今天出差去了,要到下个星期一才能回来。我好失望啊!学生造句,交流评点。
(这一环节体现的是要求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失望”这个词要求将前因后果写清楚,在低年级时就要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而这个词也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学生的训练也比较到位。)
六、拓展练习,情景会话
这只成功了的青蛙回到了生活的湖边,许多青蛙听说了这件事情,纷纷前来打听。小青蛙对青蛙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拓展的是思维,会话的是文本,这一环节既离不开文本的语言,又升华了文本,使小朋友的许多奇思妙想都呈现出来了。)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3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动物会游泳吗?你能边说边做动作吗?哪些动物会飞?哪些动物会爬?哪些动物会跳?(当学生做青蛙跳的动作)说你真是一只可爱的青蛙。你想看海吗?可是一座大山把海挡住了,这时你想什么?(多么好的想法,你真是个会想的孩子。你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好的方法。)一只苍鹰也给它出了个主意,可它听后却很失望?为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第九课青蛙看海。(板书课题后齐读课题)
二、精读感悟。
1、自然朗读1—3自然段,思考:为什么青蛙听了苍鹰的话后很失望?找出有关的句子画出来并读一读。
2、交流:为什么青蛙听了苍鹰的话后很失望?
①引导学生找出苍鹰说的话并指导朗读。
②(画白云)这就是那座山,你觉得怎么样?你能用我们学过的一首古诗来形容一下吗《咏华山》。如果要你爬上去,你觉得怎么样?青蛙听了和你们一样害怕,你能找出它说的句子来吗?谁愿意做做这只青蛙,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读一读。
③青蛙说这句话时它想到自己的什么呢?书上有,哪位是火眼睛睛找到了这个句子?出示(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谁有一双有力的翅膀?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青蛙这样说是想告诉苍鹰什么?这句话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你能试试吗?
④因为山高,青蛙没有翅膀,没有善跑的长腿,所以它吸了口凉气,你能做出这个动作吗?
⑤除了登山,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谁来告诉它?我们一起来告诉它。(齐读)
3、演读4-11自然段。
过渡:正当青蛙为怎么看到大海发愁时,谁来了?后来它有没有看到大海?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自由朗读4—11自然段。并用———画青蛙说的'话,用~~~~画出松鼠说的话?
① 学生四人小组互读,互画,互演。
②师旁述,指名学生分角色读演,并随机评价指导。
③全体起立,戴上头饰,现在你们就是这只想看海的青蛙,老师就是这只小松鼠,我们一起一级一级地向上跳。
师:你想看海吗?
生:是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
师: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松鼠说着,跳上了一个台阶。(动作)
生:这有什么难的?(学生边说边跳)
师:再跳一下!
生:(跳一下)
师: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⑤师: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这么小的青蛙,跳了一级,十级,一百级,一千级,一万级,你们现在有什么感觉?(累)(渴)那累了渴了怎么办?学生齐读(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辛苦吗?(辛苦)除了累和渴青蛙还会遇到什么困难?
松鼠又是怎么鼓励它的?(青蛙,快看,就到山顶了!你看,太阳正对我们笑,它在夸我们呢!你看山顶在对我们笑呢!)青蛙听了,又继续向上跳,你们喜欢这只青蛙吗?那我们一起来为它加油“青蛙,加油!青蛙加油!”青蛙听互我们的加油声,更加努力地向上跳,不知不觉悟,(学生齐读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
4、现在已经登上了山顶,你想不想对青蛙说一句话?
5、登上山顶,看(屏幕出示大海图)青蛙说什么?它的心情怎么样?你能读出高兴的语气来吗?
6、青蛙又会对松鼠说什么?除了谢谢松鼠,还要谢谢谁?
三、总结升华。
1、你知道青蛙为什么能看到大海经吗?(苍鹰给它指明方向,松鼠给它信心,给它鼓励,最重要是它自己一级一级地跳上了山顶。)
2、学完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学习上只要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在学习上,老师是给我们鼓励和信心的松鼠,我们是要登山看海的松鼠。)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表演课本剧。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4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基本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知道了青蛙只有登上一座高山,才能看到大海。
设计理念及思路:
1、在本课的教学中,读演结合,通过学生的精读和自演以及教师精到的指导,充分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新课改理念。
2、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能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其主动阅读的愿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表演、情境的创设等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读懂了课文,受到了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部分学生能分角色表演4——11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读演结合,以读为主,以演为辅,以演促读,以演促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精读感悟,使学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难、努力想办法去解决并能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激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想办法去克服困难。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出示第二自然段及大海图片)。
2、课前安排学生收集与勤奋努力、战胜困难有关的成语、谚语或名言。
教学流程:
一、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青蛙看海》这篇课文,你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2、指名回答,相机板书“难”。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问题,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印象,同时引出登山之难。)
二、精读感悟:
(一)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为什么青蛙觉得看海很难?
2、交流:
(1)山高:
①为什么青蛙觉得看海很难?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想象:山会有多高?
③你能读出山的高吗?指名读,齐读。
④“青蛙吸了口凉气”,动作体会“吸凉气”,学青蛙先吸口凉气,再说一说山的高。
过渡:还有什么原因呢?
(2)青蛙没有有力的翅膀和善跑的长腿。
①交流。
②认真听老师读这句话,思考: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③指导读:读好“没有、也没有、怎么”以突出青蛙登山之难。
练读、指名读。
3、连起来读青蛙的话,突出青蛙登山之难。
指名读(提醒学生注意吸凉气动作)、齐读
过渡:从大家的朗读中,老师体会到青蛙要想登山看海,的确很难,可通过读后面的课文,我们却知道青蛙登上了山,看到了大海(板书看到海),那它是如何登上山的呢?(板书?)
(设计意图:围绕“登山之难”精读此段,读、想象相结合,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登山确实难,为后面的`明理打下铺垫。)
(二)演读4——11自然段:
1、读4——11自然段,思考:青蛙是如何登上山的?把有关句子在课文中画出来。
2、交流,动作体会“跟着跳”。
3、以第四自然段为例,指导表演。
4、同桌读4——11自然段,讨论该怎样演。
5、同桌互演。
6、指名演、评。
7、再演明理:
①生表演至小青蛙累时,让小青蛙说感觉。
②小青蛙和松鼠歇息,其他学生想象青蛙登山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③青蛙、松鼠继续跳,其他学生为其鼓励或加油。
8、小青蛙到达山顶看到大海(出示大海图),你有什么想法?(相机擦去“?”,改为努力)
(设计意图:演读此段,以读为主,以演为辅,通过表演促使学生朗读课文,又通过表演检查学生是否读懂课文,演、读结合,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青蛙为了看海而付出的努力,受到启发。)
三、总结升华:
1、印邦宇介绍自己虽然脚伤,但仍然坚持学习的事。
2、教师介绍黄鑫同学因爷爷中风住院克服无人照料的困难,生活自理的事。
3、学生说听后或学课文后的想法,想对谁说就对谁说,相机总结全文。
(设计意图:通过对身边的典型事例说想法,激起学生学榜样的愿望,从而使努力克服困难的要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板书:
9、青蛙看海
努力
难———→看到海
疑惑
我是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前年,有幸聆听了高林生的讲座,记住了“凤凰语文”这个响亮的名字,从此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使我认识了许多热心的朋友,使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些许的进步,更让我体会到交流与学习的重要,这次,在扬中市举行的课改教学节系列之一——各校“开放周”中我有幸经过领导的精心指导上了《青蛙看海》的公开课,产生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下了我的教学故事——《青蛙看海》出炉记和《青蛙看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渴望与各位同仁进行交流,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然而,今晨,以“丑小鸭”之名申请了帐号"z" ,发现可以进入网站,却无法进入论坛,不知是何原因?急需答复。另外,由于,以前虽经常光临论坛,却不知如何发表文章,恳请答复!越快越好!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懂得只要有信心,并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借助文本和学习过程,体会合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朗读感悟课文,体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三、课前准备:
利用早锻炼时间,带学生跳一跳楼梯,老师仿效文中的松鼠,逐步引导鼓励,帮助学生体验文中情境,丰富内心感受。
四、教学过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生回答。
我们学习的这只小青蛙与其它的不一样,它不甘心寂寞,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是什么呢?一心想看到大海,你从哪里知道的?
(一)研究“看到海了吗”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青蛙看到海了吗?
2、青蛙看到海了吗?从哪儿读懂的?
(出示这句话):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3、说说“它们”是谁?
4、指导学生看插图,说说青蛙看到大海后的心情怎样?从哪儿看出来的?
(二)研究“怎样看海”
1、看到了大海为什么这么高兴呀?
(因为不容易呀,他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其它的小青蛙做不到的事情,它做到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所以他很高兴)
2、抓住学生的回答来研究青蛙的“不容易”
3、这对于青蛙来说是件容易的事情吗?——不容易。从哪里看出来不容易?
(要上高山,山又高,青蛙的自身条件不好,爬山的过程不容易)
4、学生交流——
要点1:山高、“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理解“吸了口凉气"(教师画简笔画,先画低一点的,问学生:够高了吗?估计学生回答:不高。教师逐步加高,画到高耸入云,陡峭的山,从视觉上帮助学生找到惊讶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补充词语“高耸入云”指导读好这句话。
要点2:没有翅膀,没有长腿。出示句子进行了比较:
“我没有……也没有……”理解这句话
要点3:青蛙想去看海没有别的办法,
③苍鹰说得多轻松啊!对苍鹰来说,登山看海是一件()的事,因为()。对青蛙来说,登山看海是一件()的事,因为它说:“我没有( )(引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看海对于一只青蛙来说,真的`是遇到了大困难。
面对高山,此时此刻这只小青蛙心里会怎么想?
6、这只失望的小青蛙心里一定很难过,怎样读才能让人体会到它的这种心情呢?和你的同桌分角色练读课文,读得好的,请你表扬他;不够的地方,请你帮他提点改进的意见。指名读
7、小结:中国有句古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意思是说,师傅给你指一条路,接下来就要靠自己的努力了。就这样,苍鹰给青蛙指明了路,就飞走了。
是呀,看海真的不容易,有这么高的山要面对,还从哪里看出来青蛙看到大海不容易呢?学生回答。
8、爬山的过程也很艰难,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弱小的小家伙是怎么爬上这么高的山呢?
(1)、读4——12自然段,分别用不同的线条画出青蛙和松鼠的话。
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关注他们能否分清两个角色的对话。
(2)、师生分角色练读4——10自然段,理清角色间的对话,并在练习中指导有感情地读,并引导学生借助标点体会感情。
①这有什么难的!这不难。比较两句话语气、标点的不同,想想刚才我们跳的第一个台阶,练习朗读。
②再跳一下!又是一个感叹号!只有四个字,如果你是松鼠,会怎么说这四个字?
③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小青蛙听了松鼠的鼓励,心情会怎么样?
(三)学习10、11自然段
1、课中律动:小朋友,你们现在就是这只想看大海的青蛙,让我们跟着小松鼠一级一级的登上这座高山吧!(学生随着旋律一步一步,接连不断地原地跳。)
2、师不断鼓励:加油!小青蛙不要停,继续跳!离山顶已经越来越近了……
3、你感到怎么样?(指名学生说)
4、这么累,我们就不要爬高山了,回去吧?(不行)为什么呀?(真是好样的,个个都是有毅力的青蛙,你们说得真有道理,把我说服了,我听你们的,坚持到底吧!)(板书:坚持)
5、书上的小青蛙累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出示句子),请你读读找找?并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6、除了累和渴,青蛙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又是怎么克服的的呢?
7、是的,他们遇到困难都没放弃而是,继续往上跳,快看,他们快要到山顶了,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吧(生齐:加油!加油!)
8、师引读: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登上了山顶。”
9、师:这时,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实现了它的愿望,实现了它的梦想,此时它们的心情怎样?
10、让我们一起开心的说吧: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11、你现在能明白小青蛙和小松鼠为什么这样高兴吗?(小青蛙因为通过努力终于实现愿望所以高兴,小松鼠因为能帮助小青蛙而感到高兴。)
12、小组讨论,想象填空:
13、看到这么美丽的大海,青蛙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揉了揉酸痛的腿:说:“()”松鼠望着青蛙,()地说:“()”
青蛙此时最想说些什么?
14、师:你们的想象真丰富,各有各的说法。青蛙真是好样的,在朋友的指点帮助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终于圆了看海梦。
五、升华拓展,内化语言。
1、再次默读课文,你想对哪个小动物说点什么呢?
2、小朋友,学习也得这样啊。老师送句话给你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板书:9青蛙看海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6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基本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知道了青蛙只有登上一座高山,才能看到大海。
设计理念及思路:
1、在本课的教学中,读演结合,通过学生的精读和自演以及教师精到的指导,充分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新课改理念。
2、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能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其主动阅读的愿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表演、情境的创设等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读懂了课文,受到了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部分学生能分角色表演4——11自然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精读感悟,使学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难、努力想办法去解决并能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激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想办法去克服困难。
过程与方法:读演结合,以读为主,以演为辅,以演促读,以演促悟。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出示第二自然段及大海图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字条)。
2、课前安排学生收集与勤奋努力、战胜困难有关的成语、谚语或名言。
教学流程:
一、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青蛙看海》这篇课文,你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2、指名回答,(青蛙看海的故事)青蛙一开始认为他能看到海吗?
3、是啊,一开始青蛙认为要想看到海——(很难)(板书“难”)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问题,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印象,同时引出登山之难。)
二、精读感悟:
(一)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为什么青蛙觉得要看到海很难?
2、交流:
(1) 山高:
①为什么青蛙觉得看海很难?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想象:山会有多高?
③你能读出山的高吗?
指名读
评(你眼前的山好高啊,比我们的教学楼还高,你眼前的山比白云还要高!)
我们一起像他这样试试!齐读。
④“青蛙吸了口凉气”,动作体会“吸凉气”,学青蛙先吸口凉气,再说一说山的高。
过渡:还有什么原因呢?
(2)青蛙没有有力的翅膀和善跑的长腿。
①交流。
②认真听老师读这句话,思考: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③指导读:读好“没有、也没有、怎么”以突出青蛙登山之难。
练读、指名读。
3、连起来读青蛙的话,突出青蛙登山之难。
指名读(提醒学生注意吸凉气动作)、齐读
过渡:从大家的朗读中,老师体会到青蛙要想登山看海,的确很难,可通过读后面的课文,我们却知道青蛙登上了山,看到了大海(板书看到海),那它是如何登上山的呢?(板书?)
(设计意图:围绕“登山之难”精读此段,读、想象相结合,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登山看海确实难,为后面的明理打下铺垫。)
(二)演读4——11自然段:
1、读4——11自然段,思考:青蛙是如何登上山的?把有关句子在课文中画出来。
2、交流
(1)青蛙是怎样登上山的?(跳上山的.)
(2)你是从哪一句知道的?(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
(3)什么叫“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谁来做一做青蛙,谁来做小松鼠,来演一演?(动作体会“跟着跳”)
3、演得不错,那你能把“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的过程给演出来吗?
4、大家很有信心,有信心就能成功!但光有信心还不够,要表演好,还要干什么?(记住他们说的话,加上适当的动作)
5、指导表演:
(1)下面就请同桌分角色来读一读,演一演。注意:从第四自然段“青蛙很失望”一直演到第11自然段“到达了山顶”。听明白了吗?好,开始!
(2)(学生不太会演)以第四自然段为例,指导表演。
①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名读。
②指导表演:
1、当生读完“青蛙很失望”(示意学生停下)你觉得这一句应该由谁来演?(青蛙)怎样演?(生做出失望的样子)
2、不错,那下一句“这时,一只松鼠跳到他面前”该谁演?怎样演?(松鼠做跳的动作)
3、“你想看海吗?”这句话该谁来说?(小松鼠)
4、大家都很聪明!那现在谁来做青蛙?谁来小松鼠演一演第四自然段?
5、指名表演。
③你们会演了吗?下面就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来读一读、演一演4——11自然段,不会演的地方可以和同桌讨论论论,还可以问问老师。
(3)同桌读4——11自然段,讨论该怎样演。
6、指名演、评。
(1)老师这儿有两个漂亮的头饰,谁想上来演?
(2)对其他人提要求:你们既是观众,又是评委,你们在观看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还要注意看看他们哪些地方演得好,哪些地方演得不够好,看谁是个文明的观众,谁是个细心的评委。
(3)学生表演。
(4)评:你觉得他们哪些地方演得好?还有哪些地方演得不够好?(你看得真认真,说得也很棒,真是个细心的小评委。)
7、再演明理:
(1)还有谁想上来演?
(2)(学生演至一级一级地往上跳,有点累时)小青蛙,你觉得怎么样啊?既然累了,就在草丛中休息一会儿吧!
(3)同学们,你们看,小青蛙这么弱小,跳了那么多台阶,当然很累,那除了累,青蛙登山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4)上山很累,还会遇到困难,他会停下来不登山吗?为什么?
(5)是啊,正因为青蛙想要看海,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才使得他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你们看,小青蛙已经休息得差不多了,又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了,真是好样的!你们想不想也来鼓励鼓励他呀!让我们也来鼓励他!小青蛙——,小青蛙——。
(6)看,听了大家的鼓励,小青蛙跳得更有力了,让我们再为他加加油!……看,小青蛙终于到达山顶了!
8、小青蛙到达山顶看到大海(出示大海图),你有什么想法?(相机擦去“?”,改为努力)
(设计意图:演读此段,以读为主,以演为辅,通过表演促使学生朗读课文,又通过表演检查学生是否读懂课文,演、读结合,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青蛙为了看海而付出的努力,受到启发。)
三、总结升华:
1、师生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
2、学生说、听后或学课文后的想法,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相机总结全文。
(设计意图:通过对身边的典型事例说想法,激起学生学榜样的愿望,从而使努力克服困难的要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读懂苍鹰、青蛙和松鼠的话,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读中领悟,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词语:青蛙 登山 看大海
苍鹰 展翅 飞高空
松鼠 善于 跳石阶
2、听写生字:吸 喝 阶 级
3、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生回答。
我们把三个人物所说的话用不同的线划出来了,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读出语气,还要读出心中的想法。
二、学习课文1—3小节
过渡:请小朋友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1—3小节,读完以后,告诉大家,苍鹰是如何给青蛙出主意的?
1、生自由读课文1—3小节。
2、交流:苍鹰出了什么主意?
(1)出示:“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a、个别交流:对于苍鹰来说,登上一座山难吗?为什么?
b、指导朗读:谁能学这苍鹰很轻松地说一说。
(2)继续交流:这座山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出示高山图)
讨论:看到这座山,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青蛙看到这座山后, 它又是什么反应呢?
(3)出示:“天哪,这么高的山!”
a、师:怎么样叫吸了口凉气?请学生做一做。
b、指导朗读:你能吸一口凉气来读一读吗?
师:此时的青蛙认为自己能上得去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4)出示:“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感悟第三自然段:小青蛙要想看到大海,还有别的办法吗?让我们看看苍鹰怎么说?(读苍鹰说的话)
师:苍鹰的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过渡:希望破灭了,青蛙的心情怎么样?(伤心,难过,失望)
它会怎么想?
三、学习课文4---10小节
1、引读:“青蛙很失望。”
2、正当小青蛙感到失望时,一只小松鼠跳了过来,接下来的故事啊,就更精彩了,小朋友你们想看吗?(多媒体演示)
3、师:同学们,刚才你看到松鼠是如何帮助青蛙看到大海的呢?
过渡:故事精彩吗?不过,我想,如果我们小朋友能把它们演下来的'话,那一定会更加精彩。
4、现在请同桌两位同学演小松鼠和青蛙,读一读他们的话,看谁读得好,演得像。要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并加上适当的动作。
5、学生分角色来表演朗读课文。
6、请两组同学上台表演,学生评价。
四、学习第11--12小节
1、师引读:就这样,小青蛙跟着小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渴了---不知不觉,他们已经跳完石阶,到达了山顶。小青蛙跳上山顶容易吗?从哪里看出来?
2、师:青蛙啊青蛙,你遇到那么多困难,还是回去吧,不要再爬了!好吗?
过渡:为了心中的梦想,小青蛙坚定信心,用不放弃,它跳啊跳啊,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五、让我们和小青蛙一起来欣赏一下这迷人的大海吧!(看大海的课件)
1、假如你就是那只小青蛙,你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
2、小朋友,你想对青蛙说些什么呢?
3、徐老师也有话送给青蛙,同时,我把这句话也送给我们班在座的各位同学。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有志者事竟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板书: 9 青蛙看海
不怕困难 坚持不懈
一级一级跳
再跳一下
跳一级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8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明白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新朋友,出示小青蛙。给他们打个招呼吧。(小青蛙好)
小青蛙想实现他看海的梦想,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青蛙看海》。
2.师板书课题,生跟着书空,师边写边讲要求。(“青”字的第三横要写得长一些,下面的月字把撇变成横;“蛙”虫字旁最后一笔变成提,右面的两个土摞起来,下面的土写得稍微大一些;“看”上面的手字的竖钩变成撇;“海”字的三点水要写得窄一些。)齐读课题。
3.复习:通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你们还认识他吗?看清字形,默记字音,想想字的意思,我们来开火车读吧。(出示幻灯片1)
青蛙 登山 看大海
苍鹰 展翅 飞高空
松鼠 善于 跳石阶
打着节奏,读词语。还有五个生字和要求认识的字都藏在这些词语中,好好读读吧。(出示幻灯片2)
苍鹰 一双有力的翅膀
青蛙 吸了口凉气 失望
一级一级往上跳
口渴 喝水 歇一会儿
4.听写生字词语:口渴 喝水 吸气 一级
自己检查一下,看你写得是否正确。你认为你哪个字写得特别地漂亮,就在字的下面画一个小圆圈。
(实物投影)我们来看这位小朋友写的字。出示一个学生的'生字。学生评价。
过渡:只要我们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去写,你们都能写好字。
5.检查读课文
生字词语都学会了,老师再来听听大家读课文吧——打开书,我们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指生分读11个自然段。(朗读是一种享受,读就要读出精彩,倾听是一种美德,听就要听出感受。)纠正,评价。小青蛙着急了,他说,我们赶快去干什么?(看大海)
6.出示大海的图片,引入课文。
看,这是哪儿?大海怎么样?你们喜欢大海吗?有只小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去看看大海,(教师贴图片“青蛙”,板画“大海”,简短的几条线。)可是有一座大山挡在它的面前,(教师板画“山”。)你们帮它想想办法吧,学生自由发言。这是一座怎样的山呀?出示图。让你想起了哪句诗或词语。《咏华山》
二、民主导学 精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1-3),重点抓住苍鹰和青蛙的对话反复朗读,体会主要意思。
一只苍鹰也给小青蛙出了主意,它会怎么说呢?出示苍鹰的话,一起来读一读,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呀?
“诺,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可以看到大海了。”
你认为苍鹰登上山顶容易吗?(容易)它怎样对青蛙说呢?谁能学着苍鹰的样子来读读它的话,看谁学得像。(平静和蔼)
学习用“只要……就……”练习说话。
只要我们认真做眼保健操,就xxxxx。
只要xxxxxxx,就xxxxx。
这座山可高了,教师顺手在山腰间画几朵白云,如果让你去爬,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9
一、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长期 展翅 一级一级 善跑 一双 失望 吸气
台阶 喝水 累了 歇一会儿
(二)精读感悟
学习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1~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青蛙怎样才能看到海?
2、这对青蛙来说容易吗?你怎么知道的`?
出示:天哪,这么高的山!
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3、读了这两句话,你还知道了什么?
4、指导感情朗读
学习第4~11段
1、学习第4~9自然段
(1)同桌合作读4~9自然段。
(2)指名朗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感受松鼠和青蛙心情的变化,明确他们说话语气的不同。
(3)师添问引读,引导学生体会青蛙在松鼠关爱下心情从“失望——兴奋——有信心”的变化过程。
(4)指名分角色朗读,再次深入体会。
2、学习第10自然段
(1)课中律动:学生做青蛙往前跳的动作,体会青蛙上山的艰难。
(2)在体验中感受青蛙登山的辛苦,同时启发想象上山过程中还会遇到什么困难,怎样克服?
(3)品读第10自然段,体会“一级一级”“不知不觉”在句子中的意思。
2、学习第11自然段
(1)出示大海的画面,说说看到的景象。
(2)感情练读第11自然段,体会青蛙心情的欢畅。
(3)想象练说: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青蛙和松鼠会说些什么?
四、拓展积累
1、小小的蚂蚁、爬得慢吞吞的蜗牛和乌龟听说青蛙看到了大海,都羡慕不已,也想去看看大海,请你想一句话,送给你喜欢的小动物。
2、总结出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有志者事竟成。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学会认读和书写本课的生词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青蛙勇敢追求梦想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 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
2. 引导学生体会青蛙勇敢追求梦想的精神。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
让学生朗读课文,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3. 情境教学法:
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体验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朗读课文,解释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精神。
4. 情境教学:
教师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体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在黑板上画出一幅简单的地图,标注出青蛙出发的地方和大海的位置,以及青蛙在旅途中遇到的各种障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故事《青蛙看海》,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故事《青蛙看海》的课件或故事书。
2. 图片或实物道具,如海洋动物的图片、海洋动物模型等。
3. 学生的绘画纸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利用图片或实物道具展示海洋动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讨论海洋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阅读故事:
1. 教师朗读故事《青蛙看海》,学生跟读或自主阅读。
2.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故事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讨论与思考:
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青蛙想看海?他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的?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 随机抽取几组学生进行展示和讨论。
创作活动:
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海洋动物,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个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学生用绘画纸和彩色笔绘制自己选择的海洋动物。
3.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向其他组介绍自己选择的海洋动物。
总结与展示: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青蛙看海》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总结,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总结和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拓展活动:
1. 邀请学生家长参与,组织家庭阅读活动,让学生向家长讲述故事《青蛙看海》的内容。
2. 组织学生进行海洋动物的观察和研究,了解更多关于海洋动物的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故事《青蛙看海》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得到了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引导,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内容。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12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知道青蛙是益虫,对人类有益。
2.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的好处。
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念。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出青蛙看海的故事。
2. 讲解新课:
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青蛙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
3. 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青蛙对人类的'好处,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青蛙。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青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念。
5.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关于青蛙的知识。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故事《青蛙看海》,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青蛙看海》故事书
2. 图片或实物道具(如海洋动物的图片或模型)
3. 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4. 学生绘画和写作用的纸张和颜料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教师出示一张海洋动物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讨论海洋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青蛙想看海呢?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阅读故事:
1. 教师朗读故事《青蛙看海》,学生跟读。
2. 教师提问:故事中的青蛙为什么想看海?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
3. 教师提问:青蛙是如何看到海的?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
角色扮演: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青蛙、鸟、鱼等)。
2.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青蛙看到海的过程。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扮演过程中的细节,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增加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绘画活动:
1. 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绘制一幅关于青蛙看海的图画。
2. 学生可以使用颜料、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3. 学生完成绘画后,可以互相展示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写作活动:
1. 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写一篇关于青蛙看海的`短文。
2. 学生可以描述青蛙看海的过程、感受和体会,也可以发挥想象力,编写自己的故事结局。
3. 学生完成写作后,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总结活动: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的内容和学习过程,总结故事中的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故事的内容,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14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青蛙对大海的向往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青蛙对大海的向往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自己看海的经历,引发学生对大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引入课文《青蛙看海》。
2. 初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向老师请教。
3. 学习生字新词: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记忆本课的生字新词,可以通过组词、造句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再读课文: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语速,力求做到流利、准确。
5. 深入理解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青蛙为什么想要看海,它最终有没有看到海等问题。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讨论结果。
6. 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表演课文内容,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7. 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青蛙,还有哪些动物也想看海?它们可能有什么理由?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8.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回家后,把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讲给家长听,巩固所学知识。
四、板书设计
在黑板上画出一幅简笔画,描绘出青蛙站在山顶上看海的场景,旁边写上本课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的主题思想。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15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故事《青蛙看海》,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故事书《青蛙看海》
2. 图片或实物道具:海洋、海滩、太阳、海浪等
3. 黑板、彩色粉笔
4. 学生绘本或绘画纸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教师出示海洋的图片或实物道具,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海洋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青蛙为什么想看海?他们是如何实现这个愿望的?
阅读故事:
1. 教师朗读故事《青蛙看海》,学生跟读。
2. 教师提问:故事中的青蛙们为什么要去看海?他们是如何实现这个愿望的?
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青蛙们是如何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看海的愿望的?
讨论与分享:
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创作活动:
1. 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绘制一幅插图或写下一段文字,表达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可以选择个人创作或小组合作创作。
3. 学生完成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全班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拓展活动:
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动物作为主角,编写一个类似的故事,讲述他们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愿望。
2.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主题,编写一个类似的故事,讲述主人公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愿望。
评价活动:
1. 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度、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对方的作品和表现。
教学延伸:
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故事进行阅读和讨论,拓展自己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2. 学生可以尝试编写自己的故事,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16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学会新词“青蛙”、“大海”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青蛙勇敢追求梦想的精神,培养他们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学会新词。
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青蛙勇敢追求梦想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关于青蛙的故事,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2. 阅读课文:
教师指导学生逐段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语速、语调,尽量做到流利、准确。
3. 理解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分段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难以理解的部分,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和解释。
4. 学习新词: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新词,如“青蛙”、“大海”等,并通过例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词汇的用法。
5. 感悟主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去看海,从中可以学到什么品质。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青蛙勇敢追求梦想的`精神,培养他们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品质。
6.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学生要学习青蛙勇敢追求梦想的精神,鼓励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也要勇往直前。
四、作业布置
1. 请学生回家后,将今天学到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 请学生尝试用今天学到的词汇写一篇简短的小故事。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17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故事《青蛙看海》,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故事书《青蛙看海》
2. 图片或实物道具:海洋、海滩、太阳、海浪等
3. 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4. 学生绘本或绘画纸、彩色笔或蜡笔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教师出示一张海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景物,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什么地方?”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描述海洋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 教师出示故事书《青蛙看海》,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关于青蛙的故事,青蛙一直想去看海,但一直没有机会。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故事的内容。
阅读故事:
1. 教师朗读故事《青蛙看海》,学生跟读或自主阅读。
2.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故事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例如:“青蛙为什么想去看海?”、“青蛙是怎么实现自己的愿望的?”等。
讨论与表达:
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2. 学生自由发挥,用绘本或绘画纸画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学生可以使用彩色笔或蜡笔进行绘画,同时可以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展示与评价:
1. 学生将自己的绘本或绘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观看,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2. 教师和同学们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赞赏,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
拓展活动:
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动物作为主角,编写一个类似的`故事,讲述他们的愿望和实现过程。
2. 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情节和对话,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思考。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18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知道青蛙是两栖动物,了解海洋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和海洋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感受到青蛙的生活习性和海洋的知识。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青蛙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新课导入:
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青蛙是怎么看海的吗?”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讲解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青蛙的生活习性和海洋的基本知识。
4. 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青蛙是如何看海的,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青蛙和海洋的知识。
四、板书设计
1. 青蛙的生活习性
2. 海洋的基本知识
3. 青蛙看海的过程
4.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19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故事《青蛙看海》,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故事《青蛙看海》的课件或故事书。
2. 图片或实物道具,如海洋相关的图片、海洋动物的图片等。
3. 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教学过程:
引入:
1. 利用图片或实物道具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论一下自己对海洋的了解和印象。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青蛙想看海?他是如何看到海的?
阅读故事:
1. 教师朗读故事《青蛙看海》,学生跟读。
2. 教师提问:故事中的'青蛙为什么想看海?他是如何看到海的?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
理解故事:
1. 教师出示故事中的图片或相关道具,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2. 教师提问:故事中的青蛙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
语言表达: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中的关键句子,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表达方式,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情节。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情节,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
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果自己是青蛙,会如何看海?请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学生可以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海洋的想象和向往,展示在教室或学校的展示区。
总结: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故事中的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答问题:你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启示?你学到了什么?
评价:
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
2. 学生互相评价,给予同伴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20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青蛙看海的经过。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故事理解“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理解“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2.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故事培养学生的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遇到的困难,以及是如何克服的'。
2. 阅读课文: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的内容。
3. 讨论交流: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谈谈对故事的理解,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4. 教师讲解:
结合学生的讨论,教师对故事进行深入的解读,强调“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5. 拓展延伸:
让学生分享自己克服困难的经历,或者讲述一个关于坚持的故事,以加深他们对“坚持就是胜利”的理解。
6.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回家后,将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或者写一篇关于“坚持就是胜利”的小作文。
四、板书设计
1. 故事内容:青蛙看海的经过。
2. 道理揭示: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