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版红楼梦》延伸的思考-随笔作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红楼梦 延伸

管理员

摘要:

《青春版红楼梦》延伸的思考-随笔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春版红楼梦》延伸的思考-随笔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青春版红楼梦》延伸的思考-随笔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春版红楼梦》延伸的思考-随笔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近日,一套名为《青春版红楼梦》的新书不仅掀起了轩然大波,更是招致了不少骂声。为什么在信息更开放多元的时代,一本“旧书”的新编触及了这么多国人的敏感神经呢?

  首先不可忽视的便是《红楼梦》一书的独特地位,作为古典文学的封顶之作,其代表的不仅仅是“红楼”这一单一的元素,而是其身后浩如烟海的经典古籍。因此《红楼》的世俗化无疑在广大群众眼里是“下里巴人”向“阳春白雪”的一次挑衅。再者,改编后的《红楼》为了推广流行,必然会“取其糟粕而去其精华”,甚至无理篡改,且撇开对原著的不忠不讲,其对新接触《红楼》的读者无异于晴天霹雳。为了追逐流行而“谋杀”经典,这样的行为自然会招致网友不齿。

  这时一些文化上的“民粹主义者”可能会跳出鸣冤:“雅者的光环被保护,那俗者的权益呢?”诚然,《红楼》新编后的确可以吸引一些读者,但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红楼梦》是一本可以自己挑选读者的好书”,一语道出了“人与书”的联动关系,要相信书是具有生命力的,作者孕育了一本书的模样,只为吸引真正理解它的读者。《红楼》的模样决定了她只能遇见极少数懂得的人,但其新编就好比把古典美人整容成僵硬的网红脸去直播网站上收金币收火箭,可笑也可悲。想要得到成千上万的销售量,一些武侠玄幻小说便足矣,而不应该祸及《红楼》这一“图腾”式的经典,而“图腾”,注定不会流行。

  《青春版红楼梦》发行也好,落荒而逃也罢,终究不会被文化主流纳入法眼。但这一闹剧背后,仍折射出一些时人应当警醒的东西。

  从什么时候起,阅读仿佛不再是一个人的事了,是信息时代开始的吗?不是!多媒体只是把这种群体的阅读放大成了一场“狂欢”而呈现。而准确地说,国人从未“一个人”去阅读过。

  蒋勋称之为“文化孤独”的丧失。从开科取士所读的儒家经典,到现在风靡不止的各式小说,国人的阅读都带着群体性,虽不是没有存在过,如竹林七贤的阮籍,便是一个典型的“孤独”的读书人。但其下场之悲也令人扼腕。为什么?因为“差异”总是令人担心的,孤独远比群体危险,在文化上便能最直接地体现。就拿新编《红楼》而言,也就是两方阵营中的人“抱团取暖”。在当今文化世界中我们看不见的是什么?是思想!思想来自何处?文化孤独。但当一个社会中的出版商都可以为所欲为甚至得到许多人拥趸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这个社会的大脑在哪?如果一个人无法独立地完成信息的选择与摄入,那这个人无疑是个多余的细胞。而文化孤独,就是培养思想的源泉。

  无论红楼是否新编,每个人的心中都该有本自己的《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