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秦兵马俑 教学设计

管理员

摘要: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精选5篇1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说明文,生动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赞美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对光辉灿烂的民族雕塑艺术的热爱。

  这篇说明性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有如下特色:

  1.巧妙的过渡和“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条理清楚,说明要点清晰。

  2.运用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和分类别介绍等说明方法,介绍由“面”到“类”。

  3.通过四字词语和准确生动的语言,以及丰富的想象,展现秦兵马俑的形象和特点。

  教学目标

  1.自学7个生字新词,认识1个多音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巧用过渡,概括要点。用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等说明方法,学习运用准确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表现秦兵马俑的鲜明特点。

  3。感受中华文化的悠久灿烂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设计思路

  整体把握,板块推进,突出重点,注重激趣。

  分享“课前预学”:激发兴趣,抓住语言特色表达——四字词语,正音理解,唤醒积累。

  理清“说明要点”:说明文学习的关键所在。

  体味“说明方法”:体味表达的效果,方法各异。

  前两种比较简单,“列数字”读中体会,“举例子”只需点拨,“作比较”则是强化实践。

  实践“说明方法”:学以致用,方成能力。《埃及的金字塔》便是最好的素材。

  语文“自由超市”:兴趣出发,关注积累,引导实践。

  教学过程

  一、分享“课前预学”

  1.导入: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课前,我们进行了“单元预学”。

  好多同学搜集了关于秦兵马俑的资料(出示几幅兵马俑图),谁愿意与大家分享?

  2.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夸一夸秦兵马俑吗?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惟妙惟肖

  兵强马壮战车千乘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精妙绝伦鬼斧神工

  读一读,如有字音拿不准,或意思不明白的,可以查工具书,或问同学。

  (1)出示:

  古代打仗时,四匹马拉一辆兵车,一辆车上3人,车后步兵97人,共100人,称为“一乘(shèng)”。那么,“战车千乘”意思是什么?

  (2)请读这句话——

  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刚才,“兵俑、马俑相间”中“间”,有同学读“jiān”,有读“jiàn”,究竟读什么?为什么?

  根据意思,确定读音是个好办法。

  “所向披靡”,有的同学不理解,谁查过字典?

  靡:读“mǐ”,倒下。披靡:草木被吹倒。理解了关键字,“所向披靡”懂了吗?

  理解了这个成语,这段话大家一定能读得更好,谁来试一试?

  文中,还有许多四字词语描写兵马俑,对我们阅读、理解和积累,会有很大帮助,请同学们用心体味。

  二、理清“说明要点”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第3题: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

  2.交流(幻灯):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找到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我们就很容易理清文章的结构顺序,了解文章说明的要点(板书:说明要点)。

  3.《埃及的金字塔》和《音乐之都维也纳》两课,有类似的关键性语句来说明要点吗?请同学们快速找一找。

  讨论交流:

  如此宏伟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埃及的金字塔》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音乐之都维也纳》

  4.《莫高窟》《春联》和《麋鹿》等课文,也有类

  似的句子。

  阅读说明性文章时,抓住过渡句、中心句、总起句和总结句等,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理清作者“说什么”。

  那么,作者是“怎么说”的呢?

  三、体味“说明方法”

  1.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你发现这段话有什么特别之处?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2.合作交流:

  (1)你有什么发现?(板书: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2)如果去掉这些数字,用“很大”“很多”代替,可以吗?让我们读好“数字”,表达兵马俑的宏大。

  (3)尝试用作比较的方法,任选一句,把一号坑面积或兵马俑个数,写得更具体:

  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米,相当于__________。

  一号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足足有__________。

  (4)让我们读出作者表达的精妙,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默读思考:

  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1)用“____”线画出直接描写兵马俑的句子,除此,还写了什么?

  (2)作者用“感叹+描述+想象”的表达方式,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想和所感,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分组,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四、实践“说明方法”

  1.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让我们再读这些词语: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惟妙惟肖

  兵强马壮战车千乘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精妙绝伦鬼斧神工

  2.品读这段话,思考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读中体会其妙处。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公里的路程。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3.作者又用了哪些方法介绍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精选5篇2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上册一篇状物类的散文,它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本文采用了数据、比较、举例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2、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意义及在文中的作用。

  【说教学方法】

  1、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画面,让学生赁借电教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感受、体验抽象的文字、概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能力。教学时我就利用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课文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在感受画面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网络的运用,能在读与写之间架起桥梁,创设读写结合的契机,加大重点知识的训练密度,使学生在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学会运用语言文字,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时我让学生写出各种俑的特点,既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的知识习得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而自主探究又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情况下,组织开展小组学习、同桌交流等活动,就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自学──交流──点评──理解──感悟的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人人有学习的机会、动手的机会、展示的机会,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全体性。

  【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制作网络课件。

  【说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让学生说说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秦兵马俑的?

  板书: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回忆,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二、学习规模宏大部分

  1、学生自读,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第2自然段,进入规模宏大板块学习。

  2、交流并通过朗读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这里我给学生准备了《秦兵马俑》的音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逼真的画面,动人的音乐不能不引起学生和文章、教师的共鸣,课堂的三体为一也就水道渠成,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3、请同学们说说看到了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后有什么感受。

  (从学生的感受中能反映他们的学习情况,有利于老师如何安排以下的教学。)

  4、用朗读来感受它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

  引读最后一句。

  三、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1、学生自读4~9节,边读边思考:

  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2、交流。

  3、请学生选择最感兴趣、最喜欢的俑,结合课文内容,并进入相应的板块学习,细细地体会它的鲜明个性。用笔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词句并同桌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时就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东西学习,他们的思维明显比以前活跃,反映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4、进入自己练练板块,完成填空练习:

  5、小结:

  ⑴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呼吸声。

  师边读边出示相应的图片。

  (图片的出示,给学生提供了形象的资料,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各异,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⑵根据提供的其他图片,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和好像练习说话。

  (语文学科是门基础性很强的工具学科。语文工具性的外在形态就是文字(即文字的音、形、义),文字是蕴含思维和思想的载体。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训练。况且孩童时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时期,孩子们奇异丰富的想象往往孕育促成奇妙的创新。所以这样的练习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

  四、总结

  总结本课是通过学生自己钻研课文,并利用网络上的资料,去感受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并且布置学生上我提供的网站,继续查阅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

  (新课程向学生生活及社会生活等广阔时空的开放,也使学生作业的天地更为广阔。这样的作业学生的兴趣浓厚,完成作业的同时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精选5篇3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找关键语段理清文章脉络。

  2、通过填写学习单、观察说话等方法,感受课文用词准确,抓住特点、观察想象等写作上的特点,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读文品句的过程中,指导情感朗读,体会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第五单元,围绕着我国的“世界遗产”这一主题,我们开展了丰富有趣的综合性学习。在课堂里我们感受了长城的气魄雄伟、品味了颐和园的秀丽风光。

  那么现在,同学们,你们已经清楚地知道什么是世界遗产了吗?(PPT)一起看大屏幕。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一读。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是呀,世界遗产必定是罕见的、无法替代的,具有突出的价值。

  2、1987年12月,我国又一个珍贵的历史文物,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秦兵马俑的风采。带上序号,一起读课题。

  3、那么俑是什么意思呢?俑在字典中的解释:古代陪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

  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陪葬的军队官兵和战车战马的偶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秦兵马俑到底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想想兵马俑给你怎样的印象?

  2、谁能用文中的语句说一说?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3、同学们分别从课文的开头、结尾和中间找到了这些语句。其中开头与结尾的语段当中藏着一组近义词,你能找得到吗?

  是啊,这两个句子有力地阐述了秦兵马俑的特殊地位和意义,在文中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4、哪一句话又清晰地概括出了兵马俑的特点呢?

  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齐读

  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一句过渡句,单独成段,我们把它成为——过渡段。

  三、抓关键词句,感受“规模宏大”

  1、我们先去感受秦兵马俑的第一个特点。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让我们对规模宏大有了最深切的感受?(列数字、作比较)作者不但列举了具体的数字,还用我们熟知的事物进行类比。

  2、请同学们快速搜集本段文字中的信息,完成学习单任务一。

  文物名称:秦兵马俑特点一:规模宏大

  占地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

  兵马俑数量:近八千个

  一号坑东西长:230米

  一号坑南北宽:62米

  一号坑总面积:14260平方米

  一号坑兵马俑数量:六千多个

  2、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找到的信息?红色字是否可以省略?为什么?(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

  3、这样宏大的规模,让人不由自主地被震撼。作者在观赏的时候,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请在本段中仔细找一找。

  (PPT)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秦始皇就是当年那位一统六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君主。他的军队,在历经一次次的战争之后,成了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骁勇之师。

  所向披靡就是指——(一起读)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齐读这个词语。

  让我们跟着作者,到一号坑看一看真实的场景。

  什么是鸟瞰?(从高处往下看)类似的词语还有俯视、俯瞰。但是与后两者相比,鸟瞰是全方位地俯视,看到的范围更加广。

  4、带着自豪的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5、谁能当一当小导游,看着这份信息卡,用亲切自然、响亮流畅的语言介绍一下本段中的秦兵马俑呢?

  四、读读填填说说,感受“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接下去,我们来看看兵马俑的另两个特点。品读课文4-7自然段,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先来看看将军俑吧!

  默读第4自然段,完成学习单任务二的第一行表格。

  兵马俑类型

  摘录最能体现个性鲜明的词语2-3个

  将军俑

  2、指名交流:从“将军俑”的描写中摘录的词语。

  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些词语。(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展现个性特点。)

  谁能把将军的那种沉稳自信读出来?(试一试,指名读)

  3、师: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7自然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俑,填写在表格中。

  4、汇报交流武士俑、骑兵俑、陶马。

  5、请大家观察,作者在介绍这些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时候,除了讲清了它们的特点?还写了什么?

  是呀,除了抓住特点,作者还展开了合理的想象。

  现在我们来配合读这几个自然段。请女生读前面描述特点的部分,男生读后面展开联想的黑色字体部分。注意读的时候,要尽力把不同类型俑的特点通过朗读展现出来哦。

  评价:听了你们的朗读,各种类型的俑仿佛在我的眼前一一闪过。

  五、研习第八段并仿写

  1.4—7自然段,作者在介绍兵马俑的时候,不仅对眼前的情形做了描述,同时还展开了联想,营造出浓重的历史氛围,使人身临其境。这样的方法,还应用在第8自然段中。试一试,请用——划出第8自然段表示联想的句子。

  2.瞧,它们有的……有的……有的……

  3.现在,请同桌相互配合,一个读神态上的特点,一个读联想部分。(自由试、展示)

  4.作者用这样的方式,把兵马俑写得栩栩如生。我们也来试一试。(小练笔)

  六、出文抒情

  过渡:每一尊兵马俑的背后都像有一个鲜活的灵魂,这样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难怪作者在文章开头与结尾均予以了高度的赞美。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精选5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生字新词,尤其是四字词语或成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3、通过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2、通过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九课──秦兵马俑(齐读课题)。

  2、创设情境:

  1978年9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参观秦兵马俑后留下了这样的赞词:“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3、交流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4、再一次让我们满怀自豪地读一读:

  秦兵马俑。

  二、预习汇报,交流共享

  1、谈话过渡:

  从你们的朗读声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满腹的自豪。想必,课前同学们也一定作了充分地预习。咱们一起交流分享预习成果。

  2、依次汇报,相机引导:

  ⑴介绍佣及秦兵马俑。

  ⑵读准生字词。

  ⑶圈划出文中的四字词语和成语,理解。

  ⑷正确、流利地读文。

  ⑸理清条理,领会第三自然段的过渡作用。

  三、精读课文,体悟积累

  1、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⑴播放录像,说说感受。

  ⑵师述:

  走进语言文字,你会有更深的感受。

  ⑶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并划出规模宏大的词句,简要写写体会。

  ⑷集体交流:

  预设1: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二万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

  引导透过一系列数字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预设2:

  “站在高处鸟瞰,……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交流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一段补充资料,师读,设问:

  从这段文字,你又有了哪些新的体会?再感情朗读最后一句。

  2、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⑴过渡:

  如果说秦兵马俑恢弘的.气势让人折服的话,那它的众多的类型、鲜明的形象,就更令人惊叹不已。

  ⑵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快速浏览4~7自然段,找一找。

  ⑶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⑷在四人小组内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可以有感情地朗读,可以演一演某一角色,还可以用生动的解说来介绍。

  ⑸出示相应的画面,集体交流。

  3、走近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⑴走近兵马俑,仔细端详,你会看到什么呢?

  ⑵放声朗读第八自然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⑶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

  ⑷扣省略号,“……”省去了什么呢?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作者留给我们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创造……当你与作者一道思绪驰骋,神游兵马俑,就会用想象的翅膀触摸到兵马俑的神韵,品尝创造的快乐。请同学们也用“有的……好像……”来写一段话。

  (出示一组画面)

  ⑸交流:

  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畅谈阅读感受,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1、师小结后,引读最后一段。

  2、再次播放录像:

  利用撼人心魄的音乐和气势恢宏的画面,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交流:

  透过画面,你又看到了什么?

  3、总结:

  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了全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拥有这颗独放异彩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其实,关于秦兵马俑,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探究。此时设问:学完了课文,你对秦兵马俑还有哪些感兴趣的疑问?教者向学生推荐一些站,将学生的学习延伸至课外。

  【板书设计】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

  (恢弘气势)(惟妙惟肖)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精选5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兵马俑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自读课文

  1、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2、思考:

  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检查、交流

  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意思:

  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朗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⑴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⑵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⑶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⑷写将军姿态。

  ⑸写武士姿态。

  ⑹写骑兵俑姿态。

  ⑺写马俑姿态。

  ⑻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⑼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

  将3至8节归并在一起。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

  四、精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

  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

  (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⑴这是什么句?

  (双重否定句)

  ⑵换一种说法:

  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课文除了写兵马俑“规模宏大”,还写了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学习过渡句,领会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找出承上句与启下句。兵马不仅俑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自学课文第三段完成表格。

  3、朗读有关语句。

  4、学习第9节引读。

  5、小结: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三、齐读最后一段

  1、这一段写了什么?与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划出相互呼应的句子。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与“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2、找出两句中的一对近义词:

  “举世无双”与“绝无仅有”。

  3、体会句中体现出的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流露出的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四、总结课文

  1、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19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