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画虾的故事启示 说起齐白石,可谓家喻户晓,与张大千齐名的齐白石老人,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齐白石画虾的故事启示,供大家参阅! 齐白石画虾的故事 大名鼎鼎的齐白石早已是家喻户晓了,但一提起他,我们总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他画的活灵活现……
齐白石画虾的故事启示
说起齐白石,可谓家喻户晓,与张大千齐名的齐白石老人,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齐白石画虾的故事启示,供大家参阅!
齐白石画虾的故事
大名鼎鼎的齐白石早已是家喻户晓了,但一提起他,我们总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他画的活灵活现的虾。灵动而呈半透明质感的虾在水中嬉戏,或急或缓,时聚时散,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情态各异,着实惹人喜爱。然而白石老人取得这样前无古人的成就却是来之不易,据说他画虾先后竟历经八十六年,真是千锤百炼才打造了“白石虾”。
齐白石老家有个星斗塘,塘中多草虾,幼年的白石常在塘边玩耍,从此与虾结缘。儿时欢乐的情景也成了他每每题画的素材,如“儿时乐事老堪夸,何若阿芝絮钓虾”。
白石画虾开始学八大,板桥等人,因时代关系那些古人画虾并不成熟,所以白石的虾只是略似的阶段。
为了画好虾,他在案头的水盂里养了长臂青虾,这样就可以经常观察虾的形态并写生,能更好的了解虾的结构和动态。这时他的虾画得很象,依样画葫芦,但墨色缺少变化,眼睛也象真虾一样画成小黑点只是像归像,却没有虾的动感和半透明的质感,刻划不出虾的神,仅仅逼真罢了。
再以后,他在观察虾的过程中,将虾的进退,游的急缓,甚至斗殴,跳跃等等情态统统收于笔端。更于笔墨变化上增加变化,使虾体有了透明感。他在画虾的头胸部时先用小勺舀清水滴在蘸了淡墨的笔腹上,使之有了硬壳般的感觉。通过观察,强调腹部第三节的拱起,很好地表现了虾体的曲直,弹跳的姿势,因虾的跳跃全靠腹部,这样虾就画得更生动了。他又将虾钳的前端一节画粗,笔力得以体现。最令人叫绝的是他在虾的头胸部的淡墨未干之际加上一笔浓墨,立刻增加了透明感,也使中国画的笔墨味道更浓了。虾的眼睛也由原来的小黑点儿变成横点儿,这是为了更好的表现虾的神情而加以夸张的。但是运用的恰如其分,大家见了并不以为怪。
深谙艺术规律的白石老人将躯体透明的白虾和长臂青虾结合起来,创造了“白石虾”,其实这种水墨虾在自然界并不存在,但是在符合虾的共性的前提下白石鬼斧神工地将他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理念演绎的巧妙致极。
七十岁以后白石老人画虾已基本定型,但仍在不停的改进,使其趋于完美,八十岁以后他的虾画的已是炉火纯青。活灵活现的虾配上芦苇,水草,慈姑,奇石,翠鸟等等,更以刚劲古拙的书法题上自作的诗句,加上充满力感的印章,成就了千百幅给我们高雅艺术享受的珍贵作品,极大的激发了我们对于生活的热爱。
齐白石画虾的故事启示
1 成功不分早晚,只要有心去做,只要用心去做。
2 兴趣爱好,是最大的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人无癖不能成才。
3 人之达贤达圣,皆须过三“境”:物境 心境 灵境。
相关资料扩展:
齐白石画虾的'故事道理
据记载,白石老人一生,从不因个人得失忧心烦恼,是一个十分风趣幽默的人。下面传说的两个小故事更能看出白石老人的幽默与风趣,豁达与平和。
齐白石画鸡。说是有一天,一位美术专科学校的小姑娘带了16元钱,想请老人画几只小鸡。白石老人指着墙上的价目表说,画鸡每只2元,16元钱只能画8只。小姑娘同意后,齐白石便画了八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小鸡在一棵大白菜旁争食吃。这群小鸡,只只活泼可爱,充满情趣。白石老人自己也觉得满意,便问小姑娘画得好不好,小姑娘面露喜色,连声称赞说:“好!好!”但她想利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多看看白石老人是怎样用笔墨的,便请白石老人再继续画。白石老人看看小姑娘胸前的校徽,欣然应允,说:“好,我再给你半只鸡!”说完,在那棵大白菜上方轻轻地点了几笔,只见白菜上伸出一只雏鸡的头和一只翅膀,似乎正竭力想要跃出大白菜,加入群雏觅食的行列。这几笔画得惟妙惟肖,成了点睛之笔。
齐白石画虾。白石老人画虾是出了名的,因此慕名求画虾者,不计其数。这虽是好事,但也不胜其烦,为此,老人特出告示,曰:“白石画虾,十两一只。”求画者大多不讨价还价,交钱取画,各乐所得。谁知偏有一人弄巧,一日拿35两银子来请齐白石画虾,心想老头必画4只,岂不赚了半只?第二天,这人来取画,打开画卷一看,画面上却只有3只小虾。“我那5两银子岂不是白给了?”这人抬头望着齐白石正要发问,老人微笑着指指画,让他再仔细看看。这个人定睛细看,终于在两株水草间找到了只露出尾巴的半只虾!这人无话可说,只好苦笑着抱着画走了。白石老人望着他的背影,也诙谐地嘿嘿笑了起来。
白石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大师。1952年的一天,诗人艾青前来拜访已是88岁高龄的齐白石,艾青还带来了一幅画,请他鉴别真伪,齐白石拿出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好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行吗?”
艾青听后,赶紧收起这幅画,笑笑应道:“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跟你换。”齐白石见换画无望,不禁叹了一口气:“我年轻时画画多认真呀,现在退步了。”原来,艾青所带来的这幅画正是齐白石数十年前的作品。
艾青走后,齐白石一直愁眉不展,一天夜里,儿子起来上厕所,发现父亲没再房间,正要四处寻找时,却发现书房里的灯是亮着的,走进一看,原来父亲正坐在书桌前,一笔一画地描红。
儿子不解,便问道:“您都这么大年纪了,早就盛名于世了,怎么会突然想起来要描红,而且还描这般初级的东西?”
齐白石摇了摇头,不紧不慢地回答道:“现在我的声望高,很多人说我画得好,觉得我随便抹一笔都是好的,我也被这些赞誉弄得有些飘飘然了,无形之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直到前几天,我看见年轻时画的一幅画,才猛然惊醒——我不能再被外界的那些不实之词蒙蔽了,所以还要重新认真练习,要自己管住自己。”
此后,即便是年龄越来越大,但齐白石却依然坚持每天必画画,从不敢慢怠,甚至有时为了画一幅画,往往要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
不被赞誉冲昏头脑,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许正是这位书画大师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