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文化随笔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中国 随笔 文化

管理员

摘要:

浅谈中国文化随笔  前些天看了一个娱乐节目,对其中的一个片段感触颇深,当时就想写点什么,由于种种原因搁笔至今。  那节目的一主角是文学博士,比较文学博士后。当时一听到这一头衔,让我对他的崇敬油然而生。我不是从事文学方面工作的,但并不阻碍我很喜欢文学,我也很……

浅谈中国文化随笔

  前些天看了一个娱乐节目,对其中的一个片段感触颇深,当时就想写点什么,由于种种原因搁笔至今。

  那节目的一主角是文学博士,比较文学博士后。当时一听到这一头衔,让我对他的崇敬油然而生。我不是从事文学方面工作的,但并不阻碍我很喜欢文学,我也很崇拜那些文人雅士,反正当时他那头衔唬住了我,羡慕了我。可当他说完一段话时,至今我还记忆犹新,让我对他的崇拜立即冷却,觉得他也不过尔尔,只是浪得虚名罢了。他当时是和另外一个主持人说有家媒体邀请他出了些题目去鉴定了一个文人,鉴定那人是否真的才华横溢,知道的很多。他言外之意就是如果那人答出了他提的问题就证明很有才华,反之不是。

  我很不以为然,感觉他把一个人是否有才华定义的也太肤浅了,难道文学法则是他说了算。虽然在这里对一个文学博士说三道四,指指点点看似班门弄斧,但我还是想谈谈我个人的一点见解,尽管在别人看来有些不自量力。他给我的印象感觉他评价一个文人是否有才华的标准不是在于其文章的思想深度,而是在于一些细节记忆和肚子里面典故的数量。在他看来能回答出他的问题就证明很有才华。

  我认为那是很荒谬的,要判断一个文人是否有才华,口头上的花言巧语,天花乱坠说地太多也无用,只要他能写得出得到大家称赞的文章即可。没有必要太去注重文史上的细节问题。我回答不出你的问题,并不代表我就没有才华,就写不出优美的文章来啊!

  鲁迅先生曾算过一笔账,一个中国孩子,从学会汉字到通晓音律再到掌握文学细节,待等到有资格谈论文化的时候,已经该是花甲之年了。若我们一直为些不知所云的文化细节而争论不休时,那放眼中国,无人敢去谈论文化了,没人保证自己都知道啊。后来余秋雨老前辈也提出了这一点,我们如果把精力都放在了考证“茴”字的四种写法上,哪里还有时间去干更重要的事情呢?

  我觉得他们说得非常的有道理,我们与其把太多的时间去记忆,考究历史文化的种种,何不多一份自我思考的空间。我们是要创造历史,创造一些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让其流传下去,没有必要太注重文史的细节。谁又能保证那些一定都是正确的呢?

  可是,现今社会偏偏就有这么些人,把时间都花在了去挑别人不知道的文化细节上去了。知道那么多的历史文化有什么用。追溯历史文化的始终,能被后世称赞还不就是那些经典著作,何不多花点时间去创作些美文出来。本来挑挑错,倒也无可厚非,可话又说回来挑来挑去能证明什么呢?证明比他强,学问比他高,比他有才华吗?结果肯定是否定的。

  这也许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劣根性,几千年来遗传下来的传统,反映这类似的例子从古至今,不胜枚举。

  比如一代文人纪晓岚不知道苏轼“众星闹若沸”之所指,误以为“似流星”而遭众人嘲笑。可也阻碍不了他的成就震古烁今;比如文豪余秋雨因为一些文史细节上的差错,被人指责是个不通文史不懂格律还能出书的骗子。可也阻碍不了他的著作被大家称赞。

  谁敢说他们不是才子,谁敢说他们没有才华?这也许也是中国文人的一种悲哀,怪就怪中国历史文学太过悠久。用赵本山大叔说的话“悲哀,的确让我感到悲哀。”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些人的思想都是畸形的,心理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嫉妒那些因才华而出名的人。专门去挑别人文章某些细节上的错误去了,而不论其文章的立意及思想性如何。他们也是可笑的,好比一个长舌丑妇老是在众人面前讥笑某某奇丑无比时,其实众人心里已默默鄙视她没有自知之明。

  这也是中国文化一直存在的问题,可悲的是现在的很多人甚至那些文人也乐于其中,沉迷于此。也许我自己也一样不能幸免。

  悲哀,的确让人感到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