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基础课教学为突破口,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论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基础课 突破口

管理员

摘要:

浅谈以基础课教学为突破口,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论文  关键词:基础课教学就业能力  摘要: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都开设基础课,基础课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有没有用”或“有多大用”,成了关乎基础课“生命力”旺盛与否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人才招聘单位的需要与大学生就业……

浅谈以基础课教学为突破口,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论文

  关键词:基础课教学就业能力

  摘要: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都开设基础课,基础课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有没有用”或“有多大用”,成了关乎基础课“生命力”旺盛与否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人才招聘单位的需要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矛盾出发,分析了基础课教学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分析

  从用人单位来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主观能动性两个方面,越来越重视,已成为是否录用的核心指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不单单是西装革履、着装得体,可能还从卫生习惯、谈吐举止等细节反映出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用人单位都希望通过招聘找到性格良好、有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能够融入团体之中的人,这样的大学生会大大减少企业因招聘新人而带来的培训成本。

  二、以基础课教学为突破口,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解决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

  1、开设思想政治理论等课程,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构建大学生完整的人格

  在高校素质教育走过十余年的今天,我们已深刻认识到,在构成人才的要素中,有比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东西,或者说使人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东西,那就是“思想道德素质”,即强调在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人格教育首当其冲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它还应该包括道德教育、行为准则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我们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独立的人格,使他们懂得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使他们具备社会所需的时代规范。

  2、构建高校基础课程创新教学体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基础课程创新教学体系,指用一种创新观点和创新思想构建的以创新教育为教学取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的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这个体系的基本框架应包括创新教学的教育观念、课程和教材、方式和方法、师资队伍建设、评估和考试等六个方面。在教育观念方面,我们要将公共基础课教学变为一个充满创新活动的智力开发过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功底,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知识结构;在课程和教材方面,我们必须在保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传统优势的前提下,建立新的以培养创新素质为重点的基础课程及教材体系;在方式和方法方面,改变过去“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取提问式、讨论式和启发式等方法,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考试方面,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主要考查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学生的创新素质。 3、开设大学语文、思想政治理论等课程,提高大学生的语言素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文字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素质是综合素质的载体与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6月胡培安发表了《语言素质的内隐与外显因素》,文中指出:语言素质的基础和核心是其内隐成分,包括语汇、理论知识和语言意识三方面。外显成分是衡量语言素质的直观标准,包括接受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习得能力。在大学生的语言素质培养方面,语文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大学语文课上开展个人朗读、小组讨论和辩论可增加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可开展三分钟演讲活动、新闻发布活动、学习心得交流活动等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开设《大学体育》《大学生健康教育》《就业与职业发展规划》等课程,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健康的体魄是保证能够参加工作的最基本条件。当然,健康又不仅指身体健康,还有精神、心理方面的健康。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保障。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在求职过程中,有些人在遭遇失败后,一蹶不振。可以说,自信成就了不少人,自卑也使不少人痛失良机。所以大学生应该在《大学体育》《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中注意锻炼自己坚强的性格,具有较高的逆商(即AQ)。“AQ”即逆境商,指人们在面对逆境或失败时的反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戟、当前基础课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2)、

  [2]王鹏远、政治理论教学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