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变革与发展论文 “视觉文化”的概念最早由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在1913年提出。“视觉文化”是指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视觉文化以影像为中心,改变了人们千百年来接受信息以文字为核心的文化形态。如……
浅谈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变革与发展论文
“视觉文化”的概念最早由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在1913年提出。“视觉文化”是指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视觉文化以影像为中心,改变了人们千百年来接受信息以文字为核心的文化形态。如今,在高科技的支撑下,视觉文化使人们在接受信息时又回归到了人类童年时代最常用的认知方式,视觉文化是最贴近自然、最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文化。
一、融媒体时代给新闻摄影记者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国内媒体发展已进入全新的阶段,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市场化运作的地方媒体,以及大型网络新闻网站平台,大都进入“融媒体”阶段。无论是网站还是报纸杂志,要想在新闻竞争和企业化运作上获得先机,无不是充分利用利用微博、微信、网站,结合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充分发挥这些媒体的共同点和互补性,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集团。
新闻摄影在这种现状下,日趋成为媒体争夺受众群体的利器。好的新闻摄影作品无疑会在视觉上吸引受众。如今,随着中国新闻媒体进入融媒体时代,一批在市场上逐步做大做强的新闻媒体逐步脱颖而出,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些市场化的融媒体灵活多样的管理机制,为新闻摄影记者的流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由此给新闻摄影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全能型摄影记者。曾有一段时间,一些媒体要求摄影记者用摄像设备,同时完成报纸所需的图片报道和网站播放的视频新闻,乃至报纸的文字报道。这就使得全能型摄影记者既不同于传统报纸的摄影记者,又不同于传统电视摄像记者,也不属于以前手拿DV摄像机的网络视频记者。新闻单位要求记者采回的新闻素材既能为网站、微博、微信供稿,又可供电视使用,同时还能满足报纸截取单幅瞬间新闻照片之用,有时还要求记者撰写稿件。
这些新媒体、新机制,促使一批年富力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的摄影记者脱颖而出。客观上为正在转型的融媒体降低了采访成本,还为转化充分发挥摄影记者的'劳动效率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但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许多新闻媒体逐步认识到,要求记者过多地完成多重采访任务,这些任务看似有着相似性,似乎可以都顺带完成,但事实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别。例如,新闻摄影和电视摄像,在拍摄角度和画面取舍上,就有着很大的差别。实践表明,视频截图往往是聊胜于无的无奈选择,要想得到好的效果,还需要优秀的新闻摄影记者。
在融媒体读图时代,报纸、微博、微信以及网站的编辑更加注重新闻图片、版面、标题、色彩、结构等是否具备引人注意的视觉要素,对新闻摄影的要求实际上是提高了。优秀的新闻图片与报道内容和版面有效结合起来,才能综合体现新闻事件板块的整体性,这其中能够吸引读者阅读该新闻的视觉黄金几秒钟的新闻摄影作品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如今,许多媒体都深刻地认识到了新闻摄影记者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许多新闻媒体又重新定位了摄影记者,强调了新闻摄影的专业性,使新闻记者在融媒体时代获得了新的事业机遇。
二、手机摄影、自媒体群众性摄影对新闻摄影记者的冲击
在过去,制约摄影记者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媒体版面所能提供给摄影记者的空间。在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记者发稿平台多了,发稿渠道多了,但在传统媒体时代就存在的一个老问题依然在一些媒体存在,大多数传统报纸中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摄影记者往往和版面编辑在选择图片的认识上存在差异,同时在沟通上也存在着问题,由于专业不同,思维方法存在着较大差异,摄影记者可能更偏重图片的视觉效果,版面编辑可能偏重图片的新闻价值和版面整体效果。为了统一媒体版面的视觉效果,许多报纸设立了图片总监或图片编辑,便于协调版面和管理图片。他们负责新闻媒体的整体视觉效果,肩负着版面设计、组织新闻、策划新闻等职能,统筹新闻图片与新闻的关系,使新闻传播达到最佳效果。
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数码科技在给摄影记者带来便利的同时,又给摄影记者带来了新的挑战。1999年,日本京瓷公司发布了首款拍照手机;2004年,索尼爱立信公司推出全球第一款百万像素的拍照手机。手机摄影、数码摄影的大众化普及,给编辑部视觉总监或者图片编辑带来了新的稿件来源。
随着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摄影把原创的图片通过自媒体在网上分享,快速扩散传播。很多新闻事件发生时,最早在现场的往往是普通市民,当记者赶到现场时,拍摄新闻图片时可能早已失去了最佳拍摄时机,其新闻价值也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普通人的摄影作品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摄影记者在突发新闻事件爆发时不在场的缺憾,增强新闻摄影的现场感和实效性。
2005年7月7日,伦敦地铁爆炸案震惊世界,该事件的现场新闻照片最早刊登在了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的头版上,拍摄该照片的人并不是专业新闻摄影记者,而是一位普通乘客。手机拍摄的新闻照片第一次出现在了传统媒体的头版,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在突发新闻事件中,图片的时效性、现场感、真实性是评判照片优劣的重要标准。在遇到一些新闻事件时,在现场的普通人可以随时拿出手机把转瞬即逝的画面记录下来。手机拍照简单智能,摄影师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构图与抓拍上。手机新闻摄影的发展为普通人提供了做新闻记者的机会。在一些新闻事件中,有时手持显眼的单反相机的摄影记者,会破坏现场的本来气氛,使被拍摄对象发现有人在拍摄,而故意做出一些动作。相较于职业新闻记者来说,手机不引人注意,更隐蔽,拍摄出的摄影作品会更接近真实。在一些负面批评新闻报道中,单反相机的体积大,拍照目的性强,摄影记者很难取得想要的画面。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手机摄影记者”的队伍中,手机拍摄的画面质量不断提升,普通人的手机摄影作品被媒体采用也不再稀奇。这难免给摄影记者带来冲击。
三、摄影记者应对新挑战的策略
数码相机和手机摄影的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为新闻摄影的竞争带来了革命。在充斥着视觉文化的融媒体新媒体时代,各类媒体毫不吝惜网页、版面,浓墨重彩地以大量大幅图片,或跨页图片冲击读者的视觉神经,吸引读者。各种新媒体的发展为新闻摄影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相应地提高了新闻摄影的地位。
在当今数码网络时代,银盐摄影时代新闻摄影的技术壁垒早已不存在,普通人都可以进行新闻摄影,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更高层面上以全新的视角把握新闻事件。在新闻竞争中,新的媒体也对新闻摄影记者提出了新要求,这主要体现在要求新闻摄影记者要掌握多种新闻技能,能够在更深层面拓展新闻的深度。
在面对重大新闻发生事件时,媒体更加需要图文并重的深度报道,以及大篇幅图片报道来全面诠释新闻事件,增加读者对新闻的理解和视觉感知。这些深度摄影报道,通过大量的新闻图片来讲述新闻故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深度摄影报道一般由若干幅有相互联系的新闻图片组成,通过记录新闻事件、讲述新闻故事、展现社会现象,来表达新闻的主题。与单幅照片相比,深度摄影报道阅读上更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内容更丰富,叙事能力更强。
融媒体的发展还促进了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化进程,这也培养出了一批专门拍摄社会新闻、教育新闻、法制新闻、经济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新闻领域的专业摄影记者,他们对采访行业有着更深的了解,采访更专业更有深度,能够很好地发挥职业新闻摄影记者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