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教案定稿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钱塘湖春行 定稿 教案

管理员

摘要:

钱塘湖春行教案定稿  《钱唐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的七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钱塘湖春行教案定稿,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ww.ruiwen.com/wenxue)。  一、导入  钱塘湖又名西湖,说到西湖,我们自然想起苏轼的那句“欲把西湖……

钱塘湖春行教案定稿

  《钱唐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的七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钱塘湖春行教案定稿,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ww.ruiwen.com/wenxue)。

  一、导入

  钱塘湖又名西湖,说到西湖,我们自然想起苏轼的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苏轼笔下的西湖怎样都是美的,那么,在白居易的笔下西湖又是怎样一种美景呢?今天,我们来走进白居易,欣赏这首《钱塘湖春行》。

  二、关于作者,关于背景

  白居易,字乐天,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特点是政治倾向非常鲜明,重视讽喻,崇尚简单易懂。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到西湖游玩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春天西湖赞美和热爱的感情。

  正是因为白居易曾经担任过杭州刺史,所以他可以说是在歌咏西湖的诗人中,最熟悉西湖,也与西湖最有感情的诗人。

  三、整体感知

  1、听读,正字音。

  找出韵脚,看押什么韵?

  2、齐读,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路线游览钱塘湖的?

  (提示:诗人是骑马游西湖,诗中并没有清楚地交代具体路线,但根据诗的内容可以判断出来) 孤山寺北,湖东的白沙堤

  或首尾两联交代行踪,紧扣一个“行”字,从孤山写起,到白沙堤终!

  3、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四、鉴赏诗文

  刚刚我们找出的是诗的线索,接下来就让我们逐句的学习这首诗。

  1、首先来看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问:“水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

  (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与堤持平。)

  为什么说“云脚低”?

  (“云脚”,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显得低了,这是早春景象。)

  提醒同学们看书下注释

  所以,诗的首联写了湖上春水初涨,天上白云重重,水色天光,一片迷茫的景象,勾勒出西湖早春的大致轮廓。

  2、接下来的颔联和颈联,就是全诗的重点,这两联扣住了一个“春”字。一般来说,描写春天应离不了花草,小鸟,就一点来说,这首诗也不例外,但它又有它的高明之处,即紧紧扣住了初春特征。

  那作者到底是怎样描写出初春的特征的呢,这里我们用“剥而复加”的方法,来赏析诗句,即先把诗句的修饰语剥下来,剩下句子的主干,然后再一层一层地加上去,每加一层,分析一层,这样“剥而复加”的过程就是一个诗歌赏析的过程。

  我们先来看颔联,颔联的主干是什么?

  莺争树----------------燕啄泥 “莺争树,燕啄泥”是两个主谓结构,“莺歌燕舞”一贯认为是春的景象,但是这并不能体现早春特色。

  那我们接下来看第二层。加了个“暖”字,暖树是什么?暖树是向阳的枝头,黄莺争抢向阳的枝头,是因为春寒料峭,他们还惧怕早春的寒意,下半句加了个“春”字,说明冬天已经过去,泥土已经解冻,变得柔软湿润,透着春的气息,大自然已经从冬的沉睡中苏醒过来了。

  莺争(暖)树-----------------燕啄(春)泥

  到了第三层:加了个“早”字和“新”字,这两个字,写出了人们初见莺燕的喜悦。早莺出来了,新燕归来了,人们仿佛带着满脸欣喜的神色,在用手指指点点,迎接捎来春的消息的使者。他们或许会想:连黄莺,燕子都来了,身上厚重的棉衣应该脱掉了,像黄莺,燕子一样,欢畅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去了。

  (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

  好~那么第四层:加了个“几处”“谁家”,注意,这里不是“处处”“家家”,

  范围上是有很大限制的,用语也极有分寸,一方面因为少而带有欣喜之情,另一方面这时毕竟还是初春,还没有到“到处莺歌燕舞”的时候。所以这两个词, 可以说准确的把握住初春的特征。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经过这么四层分析下来,初春景色也就跃然纸上。所以用这种“剥而复加”的方法来学习诗句,使我们更容易体会到诗句的意境。

  3、指导学生用“剥而复加,层层赏析”的方法欣赏颈联:

  (特别说明: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花迷人眼------------------------草没马蹄

  乱花迷人眼 -------------------浅草没马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同样,“花迷人眼,草没马蹄”也是两个主谓结构,是一般的陈述。 第一层:加了个“乱”字,使人想到朱自清《春》的句子“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几句话给“乱”字作了最好的注解,由此也可以联想到花的勃勃生机。加了个“浅”字,说明草也就是寸许光景,马蹄踏在录草如茵的草地上,那草儿嫩绿的汁液可曾染绿了马蹄?

  第二层:加了个“渐欲”加了个“才能”用词更是精确,那野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迎风盛开,“渐欲”使人想起不久以后姹紫嫣红一片,岂不令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才能”显示春草虽生长很快,但毕竟才是初春,草还来不及长得太深,不久过后,草长莺飞,那一片西湖早春的醉人春色,定会叫人流连忘返。

  颔联、颈联处处(意象)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可谓“有情” !

  4、尾联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都说这联直抒胸臆,那个词能够体现呢?? (最爱)“不足”

  那白沙堤里有着别样的情趣,使人流连往返呀!

  这情中又含景,可见,使人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

  5、有感情的诵读全诗。

  五、教师总结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诗人从孤山、贾亭开始,写到湖东、白堤为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于鸟语花香。最后,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六、作业

  1、完成大册子中学过的部分

  2、背诵这首诗,明天检查

  3、把这首七言律师改写成一篇游记,以《游西湖》为题,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