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导向型学籍管理论文 1导向型学籍管理模式 根据学籍管理的基本内容,学籍的功能和目前学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等职业院校特点,作者提出了“刚柔并济、点线结合,多角色管理,网络为依托、学生为主体、个性化培养为目标”的导向型高职院校学籍管理……
浅谈高职院校导向型学籍管理论文
1导向型学籍管理模式
根据学籍管理的基本内容,学籍的功能和目前学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等职业院校特点,作者提出了“刚柔并济、点线结合,多角色管理,网络为依托、学生为主体、个性化培养为目标”的导向型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模式。
(1)刚柔并济指在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制度层面,“刚”是对学生入学、培养目标、结业、毕业等刚性要求,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和质量要求;“柔”是指在刚性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自由度,如转专业、选课、学制等方面,从而激励学生,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点线结合。“点”指学生入学取得学籍、学籍异动、信息更正、毕(结)业等关键点,“线”指由关键点连接起来的人才培养全过程。强调了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中,不是简单的对关键点的管理,而是要由点发散成线,并贯穿到学生学习生涯的全过程。
(3)多角色管理。实现校、系、教研室三级级管理。学籍管理员、教务员是学籍管理的专职管理人员,起到对学籍管理中点的管理,另外,教研室教师、辅导员也是重要角色,担负对学生思想教育、专业教育、质量评价等工作,是学籍中过程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另外,家长作为学生监护人,在学籍管理中,是重要的监督角色。
(4)网络为依托。网络为管理手段,在网络平台中实现学籍管理和监控,实现多角色纵向和横向管理,实现学籍数据的动态更新,实现学籍管理的监督。同时,结合柔性管理制度,实施诸如学籍信息收集、选课、学分互换等。
(5)学生为主体。在学籍管理中,学生是主体,使学生在学籍管理中变被动为主动,促进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实现标本兼治。
(6)个性化培养为目标。突出学籍管理在人才培养的导向性作用,针对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使学生参与到学籍管理中来,并在参与的过程中,主动了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培养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合理规划学习生涯,在努力掌握专业核心技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出专业技能过硬、学生个性突出的技能型人才。
2导向型学籍管理的导向体系
导向体系的构建是实施导向型学籍管理的核心,导向体系共包含四部分,分别为专业导向、课程导向、行为导向、能力导向。
2.1专业引导
20xx年我国开始实施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但由于部分对专业缺乏足够的了解,考试在填报专业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注重追求热门专业,对个人发展、专业背景等了解不够充分,没有考虑到本人爱好、特长,造成入学后,萌生转专业的想法,而有些学生是因为个人条件、身体等原因不得不转专业。当学生有了转专业的需求,通过多种因素的'综合权衡,可以在制度允许下选取合适自己的专业,学籍管理可以在专业选择上为学生提供参考和指引。通过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的设置,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兴趣课程、就业意向进行比对,生成可以转入的专业选项,再通过对高考分数、转入专业人数限制等条件,在专业选择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引。
2.2课程引导
以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的逐步实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基础素质偏低,缺乏对课程的甄别能力,导致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存在从众现象。目前,我国高考的改革进入了如火如荼的时期,本科招生中出现了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华约”和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北约”,自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除了自主招生以外,还出现了“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高本衔接”等招生形式,虽然各合作院校之间进行了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还存在重叠,选课制可以有效避免这一困境。通过对专业课程结构和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通过对学生已选课程和学习情况的比较,在选课时引导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课,实现在课程选择上予以引导又不失学生的自主性。
2.3行为引导
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课堂教学是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测试与评价,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在学籍管理规定中,对学生课堂秩序、考勤、考试纪律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规定。如考勤方面,学生要按时参加学院统一安排、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学生无故缺课,累计超过该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本课程的考试;考试方面,凡擅自缺考或考试作弊者,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记,不得正常补考;等等。通过对学生课堂考勤、作业完成、考试纪律等情况的收集,形成学生学习状态的综合评价,并划出红线,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行为,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
2.4技能引导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可以看出,技能培养也是职业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立足的亮点,它不同于其它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注重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高端技能的培养。在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设置中,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类课程占整个学时要求的二分之一,特别是顶岗实习,占用高等职业院校1/6~1/3个学期。专业技能证书也是检验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之一,到毕业前,学生一般应获取与1~2个本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可见,对学生技能培养的引导,有助于学生在校期间技能的培养。技能引导可以在证书考试、实训选课、顶岗实习过程中加以引导。另外,通过对学生技能课程成绩的分析,给出学生在某些技能的优势和劣势,建议学生在以后实训中应在哪些方便予以加强,或通过自修,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岗位技能。
3结语
学籍管理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籍管理所扮演的角色日益增强,学籍管理的功能逐步扩展,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在管理理念方面不断创新,加强体制制度建设、管理队伍建设和管理手段建设。本文根据学籍管理的导向功能,构建了高职院校导向型学籍管理模式,明确了导向体系,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一个创新,有利于高职院校学分制的实施。导向型学籍管理模式的开展,需借助于网络平台的应用,在现有教学平台基础上,实现人才培养主线与学籍管理关键点的结合,这也是笔者以后研究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