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教学实录 前方教学实录 篇1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语文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中一个重点课题尤其是在当前“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这一课题研究的意义显得更加突出以前的那种靠大量耗时的课堂教学显然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必须坚决减下来,教学……
前方教学实录
前方教学实录 篇1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语文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中一个重点课题尤其是在当前“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这一课题研究的意义显得更加突出以前的那种靠大量耗时的课堂教学显然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必须坚决减下来,教学的效果必须提上去,那么我们一线教师就必须重视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问题这就是减负增效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的最大挑战。
课堂活动是为了课堂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是运用、印证和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活动是载体,不是目的活动多了,难免会流于形式如果课堂活动与学生动脑脱节,活动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脱节,没有学生真实的体验与反思,那么这种课堂活动只能说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
笔者认为,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神态和肢体上的语言表达出的情感常常比口头语言表现出的情感更丰富你的一个微笑、一个摇头、一个皱眉、一个手势,都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
另外,教学过程中的存疑,可以让不同意见的学生感觉到自己被重视这是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前提有些教师还不适应学生在公开课上提不同意见,这显然无法使学生真正加入到课堂中来,教学过程也就成了教师的一言堂了。
笔者最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苏教版必修一曹文轩的《前方》,课堂教学后感触颇大“一石可激千层浪”,语文课堂上如何把握那个抛出去的“石”,以及“那个石如何扔”,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被层层激活笔者认为《前方》这篇文本课堂教学的“石”应该是文本写作的基础——摄影作品学生对图片的兴趣相对大些,更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
教学构思:由摄影作品切入对摄影作品的解读,由摄影作品解读过渡到对文本的解读,重点抓住文本中三个主要句子展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对摄影作品和文本解读,鼓励不同意见,适时开展学习讨论教师在合适的时候表达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见解进行反驳最终使学生能够更深层次理解人生之路中奋斗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作品介绍
《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与一般散文不同,它是以摄影作品为创作基础,结合了作者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写成的
师:你觉得摄影散文应该怎么写?(简易问题,目的是带动学生的情绪)
生:介绍摄影作品,抒发感慨
师:那么我们就先看摄影作品(学生看课文开头的摄影图片)
生1:好多人!(众笑)
师追问:好多是几个?是什么样的人?在什么地方?
生2:有男有女,外国人
生3:好像是印度人你看那男的的鼻子,那女的穿的衣服(众惊叹)
师赞扬:观察力很强该生窃喜
师再追问:那么他们在什么地方?
生众说纷纭比较集中为火车,轮船最后都比较赞同轮船
师存疑:有不同才有意思那就通过看文章来确认
二。从文中找介绍摄影作品内容的部分
师问:原文哪些地方介绍了摄影作品的内容?找到后读一下
生浏览,查找,勾划
生1:第1小节说明他们在路上看来是火车
生2:不对这里说的路,不一定就是陆路,海路也可能(众生点头)(继续浏览)
生3惊叹:啊,是汽车!第8小节这说“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众生纷纷翻阅)
师微笑:看来看书还是要细致些好还有么?
生4急:我找到了,第10小节!这里说“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还说“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外”(怕大家不信,还要大家看摄影作品)(众生笑)
生5:这第10小节里还有啦
众不信,生4:我看过这一小节了,没了
争吵声
师微笑:别急不管有还是没有,都要等他(生5)说完再判断
生5不慌不忙:大家看这一小节的后面,那说“他们的心情就一定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这不就是说摄影作品么?(得意)(众懊恼:原来在反面,还在上面角落里!)
生6补充:还有最后一小节
师赞许:大家找得很全面那么我们谁来总结下这幅照片?看图抢答,尽量用原文的话自认为概括全的,且声音大的做代表发言
生7概括:在一辆“拥挤不堪的”“像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老掉牙的”、“破旧而简陋的汽车”里,有各式人等的印度男女,他们情态各异其中“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窗外”,“眼睛里流露出”,“惶惑与茫然”,“他们正在路上”
师:相当好!尤其是那句“他们正在路上”,“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那么“路”的尽头是什么?(问题难度不大,提问意图:过渡到对路、前方、家的理解)
三。文意文句解读和探究
师:路的尽头是家,或前方(在黑板上画路前方家的示意图:前方——路——家)
那么作者借助摄影作品想表达哪些想法?精读文章,找原文语句,只要3句,可以划4句
生读,思考,勾划,修改
5分钟后,生集体回答点那些声音不响或不作声的同学答(提问出发点:学生不作声,不表示他没想好;声音不响倒是表明他不太敢或不太想表现自己)
归纳:1、第2小节“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2、第10小节“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3、第11小节“人的悲剧性实质”
师提问:如何理解这三句话?要求:尽量用原文语句来阐述方法:定位——理解本句——联系上下文先集体研读第一句
具体研读过程:
(一)集体朗读第1句请同学们在这一句后面自己加个词(出发点: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出题)
生七嘴八舌:有思想,有内涵,深刻……(以前带学生学习课文时,碰到类似的情况就是这么答的,也被鼓励了的那时都没有细讲,学生写了“有内涵”、“有思想”后,当时就是留着自己思考的)
师微笑,不置可否让学生再读三遍,然后问自己一个三个字的问题
生读,再猜师冒汗,不得不提示:你有离家的欲望么?终于有人小声地说“为什么”
师松了口气,并高声赞扬该同学会想问题了,凡事多问自己个为什么,会对事情了解得更深一点的
师正式提问:作者为什么说“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尽量用原文回答注意方法“定位——理解本句——联系上下文”的运用首先要判断答案会在哪几小节,再进行归纳
生读上下文定位于37小节
师:大概有四点大家按背诵小组讨论看那一小组谁概括得最快最到位两分钟,写在纸片上,将一起投影出来,大家来判断那一小组胜出注意,小有挑战性(激发好胜心)
生小组讨论
投影展示,学生比较讨论选择
学生比较:主要差别在第1点的概括上,也就是对第3小节内容的理解存在不同后面的几点内容大同小异分别是外界的诱惑、压迫下的无奈、前方的召唤
师:那么我们集体朗读第3小节再次分析这一小节的主要内容
生读,逐句分析共5句5个人回答
生1:第1句讲人类祖先在迁徙中生活
生2:第2句讲动物大迁徙
生3:第3句讲无法阻止动物大迁徙
生4:第4句讲前方召唤动物迁徙
生5:第5句讲人类祖先的迁徙
师笑:那么本段到底想讲人还是想讲动物?哪几句是重点?
生集体:人1和5两句
师:那么如何概括?八个小组的答案去同存异,剩下2个(投影展示:1、人类祖先在迁徙中生活。2、人类祖先的迁徙)同学们判断下哪个好,还是都不好?说说你的评价标准
生1:我看第2句好因为后三点大家基本一致了,是“外界的诱惑、压迫下的无奈、前方的召唤”,从句式的角度来看,也该是第2句好(众点头)
师笑:看来大家都认可第2句了?还有谁有不同意见啦?都能确认是“祖先的迁徙”么?
生异口同声:能!
师笑:问下大家,一个答案好不好,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应该是这个答案能不能回答提出的问题那么这个“祖先的迁徙”能回答为什么“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个问题么?我们连起来说下这个因果关系的句子,看看顺不顺
师生一起:为什么“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是因为“祖先的迁徙”
师:通不通?顺不顺?
生集体:好像不太顺
师笑:那么其他三个答案我们也连起来读下,判断下顺不顺
生读,普遍觉得那三个还顺畅,就这第一个不太顺畅
师:我们尽量用原文原词,但既然原句不太好用,那么就只好自己概括了无论是什么答案,都要经得起推敲
生点头重新阅读概括
生1:我们还是要从1和5两句为基础概括我概括为“祖先下意识的迁徙”(众生鼓掌)。
师点头赞许(本来教师准备的是“人类祖先迁徙的习性”,但想来学生已经打出了相差无几的结果,就采用学生的)。
投影最终结果:为什么“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是因为1、祖先下意识的迁徙2、外界的诱惑3、压迫下的无奈4、前方的召唤。
四。思路延伸
1、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略,因为难度不大)。
2、为什么说悲剧性是人生的实质?(三点,归纳没什么难度,略)明确:此处说的“家”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家了,而是人们的精神归宿“前方”也不是客观意义上的前方,而是人们的精神追求“路”自然就是指人们达到精神归宿或精神追求的过程了。
五。课堂教学延伸
汪国真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结合《前方》的学习,谈谈你的理解,并写到语文课堂练习本中,300字左右。
用《前方》教学延伸中提到的汪国真的话来激励学生,也激励我们自己: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前方教学实录 篇2
师:很高兴和同学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前方》。
课前大家对这篇文章质疑,提了不少问题,我看了一下,主要问题有三个:
一、这篇文章中“家”到底有什么寓意,为什么说人生是一场苦旅;
二、一会说要“离家“,一会说要“归家”,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摄影散文”有什么特点。
我们这节课就来合作研讨这些问题。
(投影《前方》照片)
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流动人口也非常多。一个印度摄影师拍摄了这幅照片,题目就叫《前方》。请大家认真看这幅照片,你看见了什么?由这幅照片你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来说一下。
生1:我看到了几双眼睛,几双在凝望着前方的眼睛,就像书上写的一样,他们可能都没有离过家,所以他们的眼神是充满了对前方的期待与希望。旁边那个男的可能是在远方受到了伤害而归来的。
师:看得非常仔细。我们再请一位同学说一下。
生2:我看到的是他们迷茫的眼神。我觉得他们可能有的人是在归家,有的人是在离家。离家的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同时又感到很害怕,所以他们的眼神是迷茫的。归家的人也许是在外面受到了伤害,所以带着悲伤的神情。
师:很好,读出照片丰富的内容。曹文轩看到了这幅照片以后也想到了很多,于是他就写了《前方》这篇文章(板书题目、作者)。
这篇文章属于一种新兴的文体,称之为“摄影散文”。所谓“摄影散文”,一摄影二散文,它兼有摄影和散文两大优势。我们知道摄影它最大的优势就是视觉上的直观性,具有冲击力,而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可以自由地展开联想。所以摄影散文就把两者的长处有机的结合起来,两者融为一体。《前方》就是这样一篇摄影散文。(板书“摄影散文”)
文章12个小节,它由摄影照片切入,然后由这个画面展开联想,最后再回到照片上来,这样看文章实际上分几个部分?
生:三个部分。
师:第一段就是文章的第一部分,由这幅画面切入,第二部分是作者展开联想,写他的感想、感触,最后一段,文章又回到了这幅照片上来。现在曹老师的问题是,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即联想的这一部分中,曹文轩提出了哪几个核心的观点?找好的同学同座位之间可以互相商量一下。
生1:我认为有三个观点。第一个就是第2段说的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第二个就是第10段说的人生实际是一场苦旅,第三个最后一个是第11段中说的人时刻都想离家,而在离家的过程中又时刻想着已远去的或久已不见的家。
生2:我认为第一个观点应该是人离家是有各方面的原因的。
师:为什么?
生2:因为第3段写的是历史的原因,第5段写的是外界诱惑的原因,第6段写到离家是出于无奈,所以我认为它前面几段写的都是离家的原因。
师: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为什么这一句是作者的核心观点呢?因为这一句有很大的统摄性。刚才同学做了精辟的分析,它统摄了下面若干个段,比如离家走向前方是人类古老的习性,外面世界广大而且精彩,家对自己身心的压抑,还有前方对人的召唤。所以这是核心观点。
再往下看,大家也提到,眼中和心中有一个前方。接下去第10段,“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刚才同学也提到了,这句话非常关键,作者对这句话作了非常充分的阐发。还有离家归家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矛盾关系,如果用我们课本上的话来讲,就是“人的悲剧性的实质”是什么。我们把这三条拎出来,就是作者由这幅画面所想到的内容: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板书三个核心观点)作者阐发了这些感想之后,最后回到了这幅画面,但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同时在结构上也呼应文章的开头。(板书)
全班齐读作品第10、11、12小节。
生:齐读课文。
师:读得很好。对文章比较熟悉,切分、断句也比较合理。看第10节,作者有个核心观点,那就是“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生1:人的一生总是要去追逐理想,在追逐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很多的挫折,所以作者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师:你的意思就是奋斗是艰辛的,道路是坎坷的,所以人生是一场苦旅。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谈谈。
生2:人在家的时候总是受到外界的诱惑想要离开家,而离家在外受到挫折时又想回到家,所以我认为人生是一场苦旅。
师:你的意思就是文中第10段的例子,作者举了《围城》的例子,举了这幅照片的例子,举了丰子恺散文的例子,说:你看,在这拥挤的车厢里,在这样颠簸的路途中,人生正是一场苦旅。大家还有没有看到,作者还说到还有人坐在豪华的游轮上,坐在舒服的飞机和火车上,请大家看原文,作者有没有在原文中对“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提醒大家注意上下文。
生3:我觉得人在家的时候会有一种孤独感,所以就要离家去寻找精神寄托,而在寻找的过程中又始终会想家,所以说人生是一场苦旅。
师:你的回答有自己的思考,但曹老师问的是作者的看法是什么,假如作者有自己的思考,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先把这个思考找到,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把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带进去,这样我们既把握了原文,又从原文中跳了出来有了自己的感触,这样的阅读质量才比较高。是回到刚才的问题,作者在文中有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我觉得是在第11节,他说因为人“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达到目的地”,永远在路上流浪,永远处于一种寻觅的过程之中,所以说人生是一场苦旅。
师:讲得很好。大家看这个句子,在段落中起什么作用?
生:小结前文,引出后文。
生:承上启下。
师:很好。哪一句承上,哪一句启下?
生:前一句承上,小结前文;后一句启下,引出下文。
师:好,答案就藏在承上句中,是不是?
生:(点头领悟)
师:作者说人生是想达到目的地而达不到目的地,始终在往前走,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完全达到目的地,苦就苦在这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人始终都是在路上。刚才有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在路上”是什么意思?“流浪”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在路上”、“流浪”都并非实指,而是说人处在离家与归家中间的求索、漂泊状态。
我们换个角度再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大家看句子中的“实质上”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生1:“实质上”不能删掉。我觉得人在很多时候是很成功的,但这些成功都是建立在一段一段的痛苦之上的,所以说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
生2:我也认为不能删掉。人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表面上看很难用一句话概括,所以必须加上“实质上。”
生3:“实质上”不能去掉,因为它限定,是从本质上说,从生活现象上说,各人在生活中的情况不一样,未必都是“苦旅”。
师:很好。大家看原文,原文中这个问题他讲得很好。他说在路上也并非都是苦旅,有人坐的是豪华的游艇,有人坐的是舒适的火车和飞机,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所以“实质上”不能去掉。
师:好的,我们接下去讨论第二个令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人的“悲剧性”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原话回答。
生1: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师:很好,我们可以通过“在于”“更在于”这样的外在的表达形式来把握。还有没有了?
生2:还有“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师:曹老师很赞赏大家的悟性。(板书三个答案)我们全班来齐读这三句话。
(生齐读)
师:这三句话其实是一个递进的关系。那么当中就有一个问题,这个“家”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这篇文章中,很多词语都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实的意思,一是虚的意思。比如这里的“家”,既实指那个实实在在的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精神上的一种寄托与归宿。这三句中“家”的意思,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跳跃。文中还有“路”、“流浪”等也都具有双关含义,既是实指,同时兼有形而上的哲学思考的意味。
师:我们讨论第三个问题。“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古诗词中思念家乡的作品太多了,而曹文轩在这篇文章中强调的却是“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那么离家和归家之见到底是什么关系?大家几个同学商量一下,然后每个小组派个代表来发言。
生1:首先我认为离家和归家都是人内心的一种愿望,离家是为了更好地追逐自己美好的理想,而归家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这两者表面看起来是有一定的矛盾,但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人的精神寄托。
生2:我觉得就如作者在文中所说的一样,人在离开家的时候总是想回家,而回到家却又找不到真正想要的家的感觉,所以就又想离家。
师:你这个概括很有意思,人始终是在进进出出,来来往往。还有没有不同意见?我们班读书最多的女生是谁?请她来谈。
(学生小声议论)
生4:前方是外面世界的理想。人对理想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不可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前方又是永远的精神栖息地,人最终还是要有一种归属感,归家是永恒的。
师:我们班最富有思想的男生是谁?请这位同学来谈一下。
(大家笑,七嘴八舌推荐)
生5:我觉得家就像一个圆,人就是这个圆周上的一个点,人骨子里的野性迫使人们总是想摆脱这个点的束缚,但最终属于自己的还是这个点,摆脱这个点的束缚后,有的人走不远就只能客死他乡,有的人坚持的久些最终还是要回到这个属于他自己的点。家还像一个沙漏的下半部分,当沙子处在下面时,看到上面的空间如此的宽广就特别地向往上面的世界,而当把沙漏倒过来时,却又拼命的往下挤。
师:谢谢你精彩的发言。家是我们人生的出发点,时时刻刻都在召唤着我们,我们始终都在围绕着家进进出出。有人说这种进进出出不是悲剧吗?这是一种悲剧,但这个悲剧不是悲惨而是悲壮,是崇高。我想起了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佛斯。上帝罚他把一次次把滚落山下的巨石推上山顶,西西佛斯在这日复一日悲壮的宿命中,获得挑战荒谬战胜庸常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同样,在“离家”与“出家”的进出之中,你有了精神追求。寻觅着精神家园,你的人生与众不同。我想这个问题课后大家还可以进一步的去思考。
师:最后我们针对第11、12小节中你最欣赏的一点进行评点。请大家把课前写好的点评拿出来。互相交换看看,推荐好的一起来欣赏。
生1:我的评点是文中最经典的那句“总想到达目的地却又总不能到达目的”,评语是:“人生就在不断地探索,总是不能满足于现状。”
生2:我评点的是十一段的第一句话,评语是:“人在家中的时候总想着要离家,在离家后又总想着归家,这也是一种苦吧,选择的同时就必须放弃。”
生3:我评的是文中引用的怀乡诗。评语是:“大量引用怀乡诗,说明归家是古代现代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生4:我喜欢的是“那位崔灏……”一句。评语是:“用想像的画面形象地告诉人们:人无法还家,即使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生5:我喜欢结尾段,越读越觉得有韵味,分析一下,一是用了疑问的语气,二是有具象的味道。所以我的评点:用疑问语气、具象手法点题,给人无穷的联想。
师:大家都动了脑筋,评点有个性、有特色、有水平。比较而言,你们更喜欢哪几则评点?
(学生纷纷议论,最后认为后三则更好)
师:我也喜欢后三位同学的评点。对原文理解得透,点评准确、到位。
这节课我们是由画面进入文本,在文本阅读中,首先是抓住作者的核心观点,通过理解核心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我们自己的感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样读文章,我们才受用。
课后作业:总结“摄影散文”的特点,与同学互相推荐阅读一篇你喜爱的“摄影散文。
下课。
教后思考
这是新入选教科书的文章,充满现代人文气息,老师学生都喜欢,但是教学上有难度,怎样教出语文味也很来值得探讨。
在教学上要抓住三个要点:一、弄懂这篇文章中几个关键的核心语句,把握文章的主旨;二、在此基础上把它与本专题其他讲归家的文章比较,获得对思乡情结的现代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三、这是一篇摄影文章,反映出现代散文的写法上的新趋势:叙议结合,往往由场景生发开来展开议论,又由议论转入具体的画面场景,词语往往都兼有实指意和某种形而上的虚指含义,充满了浓郁的思辨色彩,也应该让学生有所了解。
怎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这些基本问题呢?我采用的办法是:大处着眼、细部入手,也就是依据专题和板块的内涵,从文本的个性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和步骤。具体地说,就是先从摄影散文的特点入手,梳理文章的基本思路,抓住作者的三个核心观点,用多种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来理解这些观点。其中第一个观点相对浅易,可以一带而过;第二个观点学生都懂,但意思往往不大理解,可以依据上下文找出作者自己的回答;第三个句子是分条概括,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阐释,丰富对原文观点的理解。这样设计结构上由总到分到总,方法指导上涉及信息筛选、关键词理解、分条概括、文意阐发等,具有丰富的阅读实践内容和较高的阅读思维含金量。最后再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评点互相展示、评出优劣,老师相机点拨,真正教出语文味来。
本文采用文本研习的教学方式,应该说这种方式是我们老师教学的长项,但是在新课标理念下我们应该有新的追求。具体到这篇课文里,就是依据专题的内涵选择有丰富内涵的教学素材,重点突破,让点上的知识辐射到面上,照亮全文,照亮学生的精神。我们不孤立地追求人文性,而是抓住听说读写这些语文本质的东西,让人文精神自然而然地去浸润学生,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