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策略论文 作为企业应当树立品牌意识,国际竞争意识,企业与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形成一股合力,为中国茶扬名世界而奋斗。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品牌营销策略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产茶大省之一。茶叶是河南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品牌营销策略论文
作为企业应当树立品牌意识,国际竞争意识,企业与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形成一股合力,为中国茶扬名世界而奋斗。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品牌营销策略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产茶大省之一。茶叶是河南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茶叶企业存在着规模小,底子薄,资金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作为地方政府应当支持企业走集群化发展道路,企业也应当积极创立自己的品牌,为河南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茶叶;国际贸易;品牌战略;集群化发展;河南省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和产茶大国,曾经也是世界茶叶第一出口国。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并不高,国内人均茶消费量也较低。茶叶作为传统农业经济中的重要一环,如何复兴茶文化,振兴茶经济,可谓是当务之急。河南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也是产茶大省,茶叶品质好,产量高,市场潜力大。但河南茶叶企业起步晚,底子薄,茶叶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率也较低。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找出原因,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1河南茶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茶叶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形成了规模以上的茶叶生产企业有300多家,其中全国百强茶叶企业占7家。据不完全统计,这些茶叶企业的生产茶园面积有30万亩,约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二分之一,基本上形成了基地种植、企业加工、营销服务、文化开发的格局。但是河南茶叶市场竞争力仍较为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缺少龙头企业,手工作坊较多目前,全省共有茶叶加工企业900余家,其中三分之二是手工作坊、家族式企业,多为茶农所创,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识,一直沿用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多数企业实际上连现代企业法人的资质都没有,根本不可能从银行获得贷款帮助,因此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即便是被列为全国百强的企业,年收入也只有几千万元,超过亿元的茶叶企业只有两家。任何一个行业想要长足的发展,都必须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动。无论是资金还是人才等方面,龙头企业的带动都将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因此发展龙头企业是河南茶叶产业的当务之急。
1.2加工企业为主,全产业链生产少以国际品牌立顿为例,其是一个典型的全产业链企业。从茶叶种植到产品开发再到产品销售,所有的环节都由企业控制。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研发新的产品,以始终占据市场。反观河南茶企业,多数是加工企业,简单粗放的加工不仅浪费了大好原料,而且严重降低了茶叶产品的附加值。企业从产品中获得的利润少,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后续发展,例如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新产品的研发,由此陷入恶性循环,根本没有实力和国际品牌竞争。值得注意,当前国内茶叶生产正处转型时期,省内茶叶企业应当把握时机,积极转型,只有这样才能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1.3企业品牌建设滞后一般来说,品牌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产地的品牌,另一类是基于市场的企业品牌。作为产茶大省,河南最响的品牌是“信阳毛尖”。但是,作为一个产地品牌,其没有商标注册权,这意味着河南任何一家茶叶企业都可以打“信阳毛尖”的牌子。这样,作为消费者,就无法区别哪个是高品质的“信阳毛尖”,哪个又是劣质的“信阳毛尖”。一旦买到假货,必然会产生负面印象,从而降低对河南茶叶的信任度。因此企业必须创立自己的品牌。从国际经验来看,“立顿”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一的茶叶品牌,不仅仅是由于它过硬的产品质量,其在品牌宣传上的力度也是一流的。品牌宣传,不仅仅是为了销售,也是一种市场态度。一个具有自信力的品牌,才敢于宣传。加强宣传,不是虚假宣传,而是督促自身,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流的企业,才能永远屹立于市场之中。
2河南茶企业发展制约因素
河南不仅是人口大省,同时也是茶叶大省,其茶叶产量位居全国前十。但河南的茶叶始终未能成为一线品牌,归根到底是由于河南没有一流的茶叶企业。制约河南茶叶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2.1茶叶产业缺少必要的科教支持一流的品牌必然具备一流的品质,一流品质的背后是一流的科研。以国际品牌立顿为例,其在全球几个重大的茶叶产区设立了科研机构,选取良种,不断优化,从而始终保持市场优势。作为茶叶大省,河南连完整的茶叶教学体系都没有,导致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贡献率低,企业拿出不过硬的.产品,就无法参与市场竞争,只能走低价道路,而低价给人的印象就是产品质量差,这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长此以往,根本无法形成品牌效应。
2.2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国外的茶叶企业已经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生产,而省内的不少企业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手工操作固然是传统工艺,但是其存在着质量难以控制的严重问题,也形不成规模生产。良种问题,或许可以藉由引进加以解决,技术人才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命脉。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现代化的技术人才,那么再好的原材料,也无法生产出一流的产品。
2.3茶叶良种化水平低从世界范围来看,采用无性系良种是主流。作为茶叶大省,省内无性系良种的比例仅为15%,不仅远远低于国际主要产茶国,而且也远低于国内平均水平。茶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茶叶的生产。国外先进产茶国如日本,茶叶机械化水平高,从采摘到加工都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而省内茶叶生产,仍旧停留在手工化的阶段,生产效率低。
2.4绿色贸易壁垒问题贸易壁垒是制约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老问题和大问题。这一问题,也不仅仅是河南茶叶的问题,但这一问题在河南茶企业上显得尤为明显。客观来说,河南茶叶标准的确低于国际标准,主要原因是我省茶叶的生产仍旧以农户小规模分散生产为主,手工操作难以实现全程性的质量把控,更加难以推行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及标准。茶叶质量是茶叶品牌的核心,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河南茶叶企业应当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建立茶叶质量可追溯制度,各级政府应当联合构建可追溯信息平台。只有积极适应国际标准体系,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赢得国际市场的信赖。
3茶叶企业品牌战略及集群化发展
任何一个产业,想要有大的发展就必须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以形成集群效应。河南省茶叶产业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始终陷入“一流质量、二流经营、三流价格”的怪圈。想要摆脱这个怪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实施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战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是唯一的出路。河南茶叶产业想要摆脱当前的问题,想要实现高速发展必须与金融资本相融合。茶叶产业要加强资本运作的力度,积极与资本市场对接,实现跨行业、跨所有制、跨部门的联合、兼并或参股,为企业的发展打通障碍。作为企业则应当积极打造全产业链,如借鉴全球茶叶第一品牌“立顿”的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控制产业发展、产品质量及市场价格。从河南省现有的条件来看,只要政府给予支持,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必然可以实现这种产业链的控制,这有利于企业对产品实施精深开发,从而延长产业链,扩大生产的关联度,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3.2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河南省现约有茶叶品牌250个,其中以“信阳毛尖”最具代表性及市场价值。据专家估测,“信阳毛尖”的品牌价值约为50亿。因此实施品牌战略,对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在创立品牌问题上,省内企业应当积极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同时学习省内相关企业的成功做法。作为地方政府,应当在资金、技术、人才、舆论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及各种媒体,宣传茶叶品牌,提高茶叶的附加值。继续利用好现有的宣传平台,例如信阳国际茶文化节,郑州茶叶博览会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创新茶叶新品,为树立企业品牌提供必要的条件,如为企业参加国内外相关的展示机会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为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搭建桥梁。
3.3完善茶叶人才培养体系,鼓励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不仅需要资金,更加需要人才。作为地方政府应当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省内高校,积极开设茶叶专业,培养茶叶科技人才。各级各类院校应当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加大茶农与企业在职人员的科技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技能及茶叶开发技能。地方政府则应当在就业上引导大中专毕业生从事茶叶生产及相关工作,为企业储备人才。企业则应当鼓励在职人员积极学习,构建综合性茶叶科技再学习制度,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完善人才引进制度,突破体制瓶颈,为人才流动提供机会。在重点项目上,要打破思路,敢于用人,激发青年工作者的创造力,提高青年工作者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对于有重大科技创新的人才,要给予物质上的鼓励,不仅要留住人才的人,还要留住人才的心。作为企业应当积极与农业科研部门合作,及时了解农业科研机构的最新成果,积极参与科研成果的转化,注重知识产权的开发与保护。企业应当认识到品牌的基础是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关键是科学研究。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科研人才,与科研机构形成战略合作,从而将产品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一些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应当建立自己的科研及技术开发机构。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企业利润得以保障的关键。
4.结语
综上所述,河南省茶叶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典型性。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茶叶消费具有巨大的潜力。正所谓“盛世兴茶”,只要重视茶叶销售问题,中国一定能够再度成为茶叶强国。在实现这一梦想的过程中,需要每一个茶企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作为企业应当树立品牌意识,国际竞争意识,企业与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形成一股合力,为中国茶扬名世界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朴莲花.河南省茶叶出口贸易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1:73-74
[2]赵辉,杜子璇,吴骞等.河南省茶树种植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01:102-106
[3]张香萍.名茶信阳毛尖可持续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2015,15.16-17
[4]吕立哲,金开美.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趋势与建议[J].中国茶叶,2013,10.16-18
[5]魏志文.“信阳红”茶之火燎原神州大地[J].茶世界,2012,02.46-47
[6]徐玲,董纪远.信阳茶产业:转型跨越进行时[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2,07.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