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中的礼仪及关于茶叶的传说介绍 (一)鞠躬礼:分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种。根据行礼的对象分成“真礼”(用于主客之间)、“行礼”(用于客人之间)与“草礼’(用于说话前后)。站立式鞠躬与坐式鞠躬比较常用,其动作要领是:两手平贴大腿徐徐下滑,上半身平直弯腰,弯……
品茗中的礼仪及关于茶叶的传说介绍
(一)鞠躬礼:分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种。根据行礼的对象分成“真礼”(用于主客之间)、“行礼”(用于客人之间)与“草礼’(用于说话前后)。站立式鞠躬与坐式鞠躬比较常用,其动作要领是:两手平贴大腿徐徐下滑,上半身平直弯腰,弯腰时吐气,直身时吸气。弯腰到位后略作停顿,再慢慢直起上身。行礼的速度宜与他人保持一致,以免出现不谐调感。“真礼”要求行九十度礼,“行礼”与“草礼”弯腰程度较低。
在参加茶会时会用到跪式鞠躬礼。“真礼”以跪坐姿势为预备,背颈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倾斜,同时双手从膝上渐渐滑下,全手掌着地,两手指尖斜对,身体倾至胸部与膝盖间只留一拳空当(切忌低头不弯腰或弯腰不低头)。稍作停顿慢慢直起上身,弯腰时吐气,直身时吸气。“行礼”两手仅前半掌着地,“草礼”仅手指第二指节以上着地即可。
(二)伸掌礼:这是品茗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节,表示“请”与“谢谢”,主客双方都可采用。两人面对面时,均伸右掌行礼对答。两人并坐时,右侧一方伸右掌行礼,左侧方伸左掌行礼。伸掌姿势为:将手斜伸在所敬奉的物品旁边,四指自然并拢,虎口稍分开,手掌略向内凹,手心中要有含着一个小气团的感觉,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显得轻浮。行伸掌礼同时应欠身点头微笑,讲究一气呵成。
(三)叩指礼:此礼是从古时中国的叩头礼演化而来的,叩指即代表叩头。早先的叩指礼是比较讲究的,必须屈腕握空拳,叩指关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化为将手弯曲,用几个指头轻叩桌面,以示谢忱。
(四)寓意礼:这是寓意美好祝福的礼仪动作,最常见的有:凤凰三点头。用手提壶把,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向来宾鞠躬三次,以示欢迎。高冲低斟是指右手提壶靠近茶杯口注水,再提腕使开水壶提升,此时水流如“酿泉泄出于两峰之间”,接着仍压腕将开水壶靠近茶杯口继续注水。如此反复三次,恰好注入所需水量,即提腕断流收水。
双手回旋。在进行回转注水、斟茶、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回旋。若用右手则必须按逆时针方向,若用左手则必须按顺时针方向,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了。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
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话说:“茶满欺客”,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品读《茶经》]善有恶报的变态潜规则
《茶经》里有一个发生在东晋元帝时期的故事。当时,安徽寿县有一个老太太,每天一大早就提着一个罐子,里面装上茶水,上街去卖。生意特别好,从早到晚买的人络绎不绝,但是罐子里的茶水却始终不减。收摊后,老太太就把卖茶得来的钱发放给那些沿街乞讨的孤苦穷人。人们都感到很奇怪。后来,当地有关部门就派人把她给抓了起来,送进了大牢里。到了夜里,老太太提上卖茶水的罐子,从监狱的窗户飞了出去。
原文这样记叙:“晋元帝时,有老妪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所得钱散路旁孤贫乞人。人或异之。州法曹絷之狱中。至夜老妪执所鬻茗器从狱牖中飞出。”
茶道精神不乏乐善好施、扶危救困的优良传统,而且源远流长。《茶经》所引的这个数千年前的神话传说不过是沧海一粟。远的且不说。清末民初,旧京社会底层生活悲惨,无家可归、流落街头、朝不保夕、奄奄待毙者比比皆是,冻饿而死陈尸街巷,已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对这种饿殍载道的现象,老字号吴裕泰的老东家、京师茶行公会会长、徽商吴锡卿每逢隆冬仨月就在东北城一带开办临时粥厂,支棚搭灶,每天早晨施舍热粥每人一碗,此举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穷苦民众的悲惨命运,但是对于那些在风雪严冬中缺衣少食流浪街头的穷人来说,得此一碗热粥也许又能多挺过一天,赖以苟活度过冬仨月,从“鬼门关”上闯过来。诸如此类的善举,在茶人吴老先生身上还有很多,以至于,在他身后,除他个人名下的公司股份资产外,竟无其他恒产和财富,仅有薄蓄而已。
今年“五一”前,我参加了《茶周刊》和北京老舍茶馆一起举办的一场茶文化节。期间,老舍茶馆正式宣布了他们要资助云南少数民族孩子上学的消息,在对老舍茶馆尹智君总经理的采访中,我了解到,他们从成立至今一直将社会公益事业放在公司工作的重要位置,每年都要投身各类公益慈善事业中去,资助云南少数民族孩子只是其中并不显眼的一件。但是,他们却并没有大肆宣扬这些,因此,对他们所参与和倡导的一件件公益活动,我们大多数人都知之甚少。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像老舍茶馆这样。不少聪明的人倒是从社会公益活动中发现了巨大的商机,于是一批批马帮开始重走古路,一批批茶贩开始在重走××古道沿线上搞起了他们最得心应手的茶叶拍卖活动,在一次次拍出令人咋舌的高价后,纷纷承诺会将所得款项用来捐建“希望小学”。尽管这样做的出发点,多是制造新闻焦点,慈善也许只是个道具,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跟前面我们所说的几件慈善活动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假如他们真能像承诺中所说的,会将全部所得款项捐助给“希望小学”,即便这些人的根本动机不是来做慈善的,他们的行为还是有益的,至少会有贫困儿童因此获益,甚至因此改变了未来人生的面貌。
话题再说回卖茶的老太太。东晋元帝时期在整个两晋期间算是政治比较开明的时期了,一个老太太沿街卖茶没有招谁没有惹谁的,有关部门却要把她抓起来扔进大牢,难道卖茶水也犯法,这究竟是哪门子的法?
其实,卖茶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她卖了茶以后却要把得来的钱发给沿街乞讨的穷人。其中的道理,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已经道破了。孔子的学生子路在卫国的蒲邑做县官,为了防汛,他和县民一起修建沟渠,子路见这些县民劳作之余还常常挨饿,很不忍心,就给他们每人一碗饭一碗汤。孔子知道了以后,马上叫子贡去制止他。子路很生气,跑来找孔子说理,他说:“雨季将来,为防止暴雨成灾,我和老百姓一起修堤筑坝,老百姓多半缺粮饥饿,所以我要给他们口饭吃,可是您却不让我去做这种代表‘仁’的事情,您教导我们要有‘仁’的思想却又不让我们实施‘仁’的行为,所以您的劝诫我不能接受。”孔子听后说:你见到老百姓受饿了,为什么不禀告国君,让国君打开粮仓赈济他们,却拿出自己的粮食发放给他们,这样做不就表明了国君不爱惜民众,却彰显你爱惜民众的美德吗?你马上停止发粮就什么麻烦也没有了,否则你一定会惹来罪名的。这是从《刘向说苑·臣术》上引来的,原文是这样的:
子路为蒲令,备水灾,与民春修沟渎,为人烦苦,故予人一箪食,一壶浆,孔子闻之,使子贡复之,子路忿然不悦,往见夫子曰:“由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人修沟渎以备之,而民多匮于食,故与人一箪食一壶浆,而夫子使赐止之,何也?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仁也,由也不受。”子曰:“尔以民为饿,何不告于君,发仓廪以给食之;而以尔私馈之,是汝不明君之惠,见汝之德义也,速已则可矣,否则尔之受罪不久矣。”子路心服而退也。
这就是所谓的潜规则吧。难怪最近教育部的某位发言人在记者会后还要补充强调:“我们特别不提倡我们的媒体呼吁社会捐助贫困大学生。”你们媒体呼吁社会捐助贫困大学生,岂不是明我教育部之无惠,而见你们媒体和社会之德美?
多么荒唐可笑又叫人叹息的潜规则啊!这是多么明显的无稽之谈,但是谁又能说得清楚这样的荒唐事在历史上重复过多少次了,谁又能保证这样的荒唐事例将来不会再发生了?
茶叶和碗在吐蕃出现的传说
此王(都松莽布支)在位之时,蕃著出现了以前未曾有过的茶叶和碗,详细情形将在别处介绍,在此仅述其大概。某一个时候,国王都松莽布支得了一场重病,当时吐蕃没有精通医学的医生,国王只能注意饮食行动加以调理。
当国王安心静养之时,王宫屋顶的栏杆角上,飞来一只以前没有见过的美丽的小鸟口中衔着一根树枝,枝上有几片叶子,在屋顶上婉转啼叫。国王看见了小鸟,开初并没有注意它。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时,小鸟又飞来了,还和前一天一样啼叫。国王对此情景不禁犯疑,派人去查看,将小鸟衔来的树枝取来放到卧榻之上。国王发现这是一种以前没有见过的树,用手摘下树叶的尖稍放入口中品尝其味,觉得清香。加水煮沸,成为上好饮料。
于是国王召集众大臣及百姓,说:“诸位大臣及平民请听,我在这次病中对其他饮食一概不思,唯独小鸟携来的树叶作为饮料十分奇妙,能养身体,是治病之良药。对我尽忠尽力的大臣们,请你们去寻找这样的树长在何地,对找到的人我一定加以重赏。”
吐蕃的臣民们遵命在吐蕃的各个地方寻找,俱未找到。大臣中有一名最为忠心、一切只为国王着想之人,沿着吐蕃边境寻找,看见汉地有一片密林,笼罩紫烟,就前往该处。他心想:“那边的密林之中,必定有这样的树木”密林的这一边,有一条大河,渡不过去,却隔着河望见那种树就长在对岸林中。大臣想起国王之病,决心冒险过河。
此时忽然有一条大鱼在他面前出现,游过河去。使大臣看到河面虽然宽阔,但水深并不足以淹没人,心中大喜,就沿着鱼游过的路线涉过大河。大臣到达森林之中,只见大多数都是小鸟带来树枝的那种树,心想:“这必定是鱼王显现,为我引路。”他欢喜不尽,采集此树树枝一捆。又思量道:“此物对我王之病大有效用,中间道路如此遥远,若有人前来帮助背负,或有一头驮畜,岂不更好。”想到此处时,忽然有一白色母鹿,不避生人,跑到身前。大臣想:“此鹿或者可以驮载。”乃试验之,果然如愿,于是将此树枝让母鹿驮上一捆,大臣自己背上一捆,返回国中。路上跋涉,非止一日。一月之间,母鹿驮载,直送大臣到达能望见吐蕃国王宫城之处。
吐蕃大臣在此处召集民夫,将树枝送到国王驾前。国王十分欢喜,对此大臣重加赏赐。国王疗养病体,亦大获效益。此后,国王说:“此种树叶乃上等饮料,饮用它的.器具,不能用以前有的玛瑙杯、金银等珍宝制做的瓢勺,需要找一种以前没有的器具。听说汉地的皇帝有一种叫做‘碗’的器具,可派人前去要来。”于是派出使臣前往汉地,汉地皇帝说:“我们汉地与吐蕃双方多次交战和会盟,为利益吐蕃,我已历次送去医药历算、各种工匠,各种乐师,吐蕃并不记住我的恩德,因此不能将碗赠给吐蕃。若吐蕃自己有制作的原料,我可派遣一名制造碗的工匠前去。”
吐蕃使臣将汉地造碗的工匠请来,在国王驾前将出使经过奏闻。国王说:“如此,我们还是自己制造。只是不知需要些什么原料和工具?”工匠回答说:“原料上等的用宝石,中等的用石疖,次等的用白石头也可以。”国王说:“如此,府库中这三种原料都可供给。”工匠问:“碗的种类很多,不知要造什么样的?”国王说:“我想要造的碗,应是以前汉地也没有兴盛过的。对形状的要求是,碗口宽敞、碗壁很薄。腿短、颜色洁白、具有光泽。这种碗的名字因为是以前吐蕃没有时兴的东西,依靠它又可以长寿富足,所以就叫做兴寿碗,碗上的图案,第一应是鸟类,因为是鸟将茶树枝带来的。
上等的碗上应绘鸟类口衔树枝的图案。中等的碗上应绘鱼在湖中游,下等的碗上应绘鹿在草山之上。比这三种再差一些的碗,其图案和形状由工匠自己随意决定。”于是工匠分别原料的好坏、清浊,制成兴寿等六种碗。按照国王的吩咐制成的三种,分别起名为夏布策、南策、襄策。普通的三种,起名为特策、额策、朵策。吐蕃叫做兴寿的这各种碗,这以前在汉地也未曾有过。这即是茶叶和碗最初在吐蕃出现的情形。
卢仝与茶的渊源
卢仝,唐代诗人。卢仝好茶成癖,诗风亦浪漫,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传唱千年而不衰,其中尤以“七碗茶歌”之吟最为烩炙人口:“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卢仝的“七碗茶歌”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人们在煎茶品茗时,往往以此伴饮:“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北京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民国初年曾改为茶社,门有一联云:“三篇陆羽经,七度卢仝碗”。当代一老书法家亦曾以“七碗茶歌”为意,吟咏道:“嫩芽和雪煮,活火沸香茶。七碗荡诗腹,一瓯醒酒肠。”
陆羽著有《茶经》,而卢仝却著有《茶谱》。陆羽被世人尊为“茶神”,卢仝又被世人尊称为“茶仙”。
卢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亦广为传颂,并被日本人演变为茶道:“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将之与“茶圣”陆羽相提并论。
卢仝是在著名的“甘露之变”中遇害的,他死后,诗人贾岛在《哭卢仝》中写道:“平生四十年,惟著白布衣。”由此可见,卢仝这位茶仙,逝世时才四十岁。
至今,在河南省济源市西北的九里沟,还有玉川泉、品茗延寿台、卢仝茶社等名胜古迹。
天下名泉之杭州虎跑泉
虎跑泉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南隅大慈山白鹤峰麓的虎跑寺后,誉称"天下第三泉"。如今,虎跑泉石壁上刻着"虎跑泉"三个大字,工力深厚,笔锋苍劲,出自西蜀书法家谭道一的手迹。
虎跑泉始于唐代,相传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性空和尚云游于此,潜心悟禅时,由大虎、二虎兄弟俩脱俗成虎,引南岳衡山童子泉,在此刨地作穴而成,初名"虎刨泉"。"虎跑泉"是以后更名而来的。
其实,虎跑泉建于何时,至今尚无确切年分。但可以查到与虎跑泉相映成趣的虎跑寺建于唐代,初建时由唐宪宗赐名为广福院。唐大中八年(854)改为大慈禅院,又易名为大慈定慧寺。 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更名为仁寿寺。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又更名为法云祖塔寺。后来,据明代宋濂《虎跑寺寺名并序》载,因缘于虎跑泉之名,称祖塔寺为虎跑寺。可见,虎跑泉名声之大。
虎跑泉水纯净甘冽,誉称"天下第三泉"。不少文章说它出自唐代张又新和陆羽之口,其实,在张又新的《煎茶水记》和陆羽的"二十品"宜茶好水中并无记载。它首见于清代徐珂编的《清稗类钞》,其内谈到清乾隆( 1736-1795)品评各地名茶,鉴别"通国之水", "以质之轻重,分水之上下",经测定:"京师海淀镇西玉泉为第一,而中泠(泉)次之,无锡之惠泉、杭州之虎跑又次?quot;。从此,虎跑泉才享有"天下第三泉"之殊荣。
虎跑泉名声在清代进一步远播,与龙井茶在清代的崛起也有一定关系,尤其是清乾隆皇帝六次南巡,五次临幸龙井茶产地,并为龙井茶捉笔吟诗,如今在西湖龙井村的老胡公庙前还留有18棵御茶,相传是当年乾隆皇帝采过茶的地方。如今四周围以护栏,视为御茶。加之,杭州又有乾隆"敕封"虎跑泉。如此一来,"龙井茶,虎跑水"便成了杭州的"双绝"。据清代《内务府来文·巡幸及行宫》载,乾隆南巡,由地方"支应"泉水,入山东用济南珍珠泉水,到江苏饮镇江金山泉水,去浙江汲杭州虎跑泉水。
由于杭州有一泓美泉,一品佳茗,自然是"龙"(龙井茶)腾"虎"(虎跑泉)跃,相得益彰。 近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1959年2月游虎跑泉时,在品茗之际,曾作诗一首:"虎去泉犹在,客来茶甘。 名传天下二,影对水成三。饱览湖山美,豪游意兴酣。春风吹送我,岭外又江南"。诗中,将虎跑泉的来历,用泉水沏茶的快感,以及其地的人文景观说得一清二楚。其实,虎跑泉良好水质的形成,是与它周围的生态环境分不开的。这里三面环山,形成一个马蹄形洼地,终使虎跑泉水终年不息。加之,周围岩层系石英沙组成,使得涓涓流水,清澈无比。另外,泉水中还含有许多有益身体健康的矿物质,使虎跑泉成为一种很珍贵的冷矿泉水,难怪五洲四海的朋友,来杭州时,总喜欢喝上一杯龙井茶、虎跑水。
茶道源于中国又失于中国
饮茶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朝时就率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
目前饮茶的习惯已风靡全球,东西方各族裔对茶文化都不再陌生。然而中国古人喝茶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感受。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当时寺院僧众念经坐禅时,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
宋徽宗赵佶也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到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到明朝时,千利休把日本茶道精神概括为“和、敬、清、寂”,又名日本“茶道四规”。他要求人们通过饮茶进行自我反省,彼此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修行的目的。
在韩国,由于受儒家思想影响很大,朝鲜茶道引入了儒家“中正”的思想,提出了“清、敬、和、乐”或“和、敬、俭、真”这样的韩国茶礼。
然而由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中国古人把茶道和修行融合在一起,很难用几个具体的字来概括中国茶道精神。现代有人提出中国的茶德应是“廉、美、和、敬”,也有人主张“理、敬、清、融”或“和、俭、静、洁”或“美、健、性、伦”。
现在大陆人品茶,除了感官上的品味刺激外,很少有人能感受到佛教圆通空灵、道教之幽玄旷达、儒家文雅含蓄的意境之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