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的化装舞会》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瓶子的化装舞会》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瓶子的化装舞会》教学反思1 虽说一节……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瓶子的化装舞会》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瓶子的化装舞会》教学反思1
虽说一节公开课你能细备这节课的教学环节和教具,但却备不了学生课堂的习惯与教师之间的默契。所以教师的教学能力怎样,看以下几点:
一、学生的课堂习惯
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教会学生知识、道理,更重要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美术课材料多,经常以小组合作形式出现,如果学生习惯不好会影响教学进度,增多教学意外。在《瓶子的化装舞会》这节课中学生的良好习惯体现在:1、课堂上有时学生会情不自禁私底下跟同桌聊作品,教师只要说“头正身直”学生马上能意会,并坐好。2、这次的泥塑材料很多并直接放在小组中间的篮子里,但学生很有默契没有抢夺自己喜欢的颜色。3、课后教师一声下课什么也没吩咐,但学生能自觉整理好桌子上的材料并把材料放回特定位置,还有一批学生主动整理桌椅、扫地,看来李老师平时在训练学生习惯时没少下功夫。
二、美术用语上的规范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默契就是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也体现在语言的规范上。在这节课中教师都是用最简短的语言提问学生可学生却能准确的理解教师的意思,完美的答上了,如:比较“三彩双鱼瓶”和“青白瓷堆塑瓶”时,教师是这么问“观察比较它们的形、色、纹有什么不同”?结果学生很自觉的.进行讨论,并懂得别人汇报了“形”他们就不重复同一点,接着汇报其他内容。课堂上学生如果有回答不完整的李老师也会注意提示学生把话说完整,很注意每个小细节,注重规范学生的用于习惯。
三、用恰当的表扬性话语
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在课堂上要多表扬学生,可是经常会“词穷”,但这节课中让我学会了怎样表扬学生。教师要先学会聆听学生每一个回答,再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给予总结性的表扬。如:为了肯定学生课后的劳动成果教师会用“同学们真用心,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来表扬;对于学生分析“三彩双鱼瓶”和“青白瓷堆塑瓶”李老师是这样表扬学生的“同学们的分析能力真强,分析得真好,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很有鼓励性;对于学生根据瓶子联想造型时,李老师是用“你们真会思考”来表扬学生,我看到很多学生被表扬到心花怒放了。
四、语言的魅力
平淡的语言会让人乏味没有倾听的欲望,充满激情、揄扬顿挫的语言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所以把握好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这节课中李老师的教态自然、语言充满激情能随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建议
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都突破了,但我有几点意见想提一提:
1、制作环节中,因为教师没有亲自示范或让学生上台演示,有些基础弱的孩子需要小组内学生的帮忙才清楚步骤,建议加入教师示范或学生示范。
2、学生带来制作的瓶子都是啤酒瓶式居多,可以辐射到洗衣液的瓶子、药瓶、化妆瓶等,这样瓶子的形状多了,思路就更开阔。
《瓶子的化装舞会》教学反思2
《瓶子的化装舞会》一课是“人与生活经验”为取向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体验“变废为宝”给自己带来的种种乐趣。一上课,我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彩塑和生活垃圾图片,让美与丑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入废旧物品再利用的课题。接着我请学生欣赏古代精美的瓶子艺术品,他们众说纷纭,都知道咱们的祖先真厉害,不愧为文明古国。然后我在投影上出示已装饰的彩塑瓶子,并让他们认知彩瓶不同风格的美,引导他们从多角度观察瓶子,再重新组合想象。学生不断地观察和想象,并进行多方构思和尝试,从而提高了“因势造型”创造新形象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审美情趣,大胆地进行变废为宝的艺术活动。随后,我从色彩、装饰手法指导学生创作,并给他们充分的创造自由,结果学生的作品相当精彩,既不失瓶子的基本特点,又进行了大胆的想象设计,令我不得不佩服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最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评出最好的作品与别的小组比赛,他们很高兴,对自己设计的作品也很自信,个个都想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选出了最有创意、最佳的作品。我想,在这节课里,他们收获的不只是一个独特而漂亮的瓶子的设计,还学会如何与同学协作,更体验了“变废为宝”的种种乐趣,拓展了思维的空间。
纵观这节课,我认为是成功的,既抓住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因为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橡皮泥进行“彩塑浮雕”创作时能保留瓶子的基本形状,在装饰废弃瓶子时体验了“变废为美”的'乐趣。此外,课堂气氛活跃,证明教师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十分重要,只有善用生动有效的语言才能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这节课虽然上得不错,但仍有要改进的地方,如比较唐朝的“三彩双鱼瓶”和宋朝的“青白瓷堆塑瓶”时化多了一点时间,因开始没引导学生如何具体地比较的作品,学生讲得比较笼统,接着我提醒他们分析作品时要分点进行,如介绍色彩,就围绕两个瓶子的色彩比较,这样,他们的思路清晰多了,都能说到点子上。由此可见,教师的课堂点拨关系着学生是否能真正掌握知识点。如果希望学生对问题迎刃而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学生,还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预设很多的可能性,这样才能轻而易举地驾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