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教案模板锦集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爬山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爬山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借助图片,观察、发现爬……
爬山教案模板锦集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爬山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爬山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借助图片,观察、发现爬山虎的生长变化过程。
2.尝试用数字、图画或其他符号制作爬山虎生长过程示意图。
3.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体验发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观察过爬山虎的生长过程。
2.记录纸、笔、排序的照片。
3.PPT图片
活动过程:
1.通过交流、分析,发现爬山虎春天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我们最近观察的藤类植物是什么?它现在是什么样子的?
师:前段时间是什么样子的?
师:它是如何慢慢长大的,请小朋友来说一说(幼儿讲述,出示图片)。
引导幼儿从爬山虎的叶子、藤、脚等说说爬山虎的变化。
2.尝试用几种方法记录、表现爬山虎的生长过程。
(1)师:小朋友们都能说出爬山虎慢慢长大了的样子,可是有的小朋友还不太理解,我们可以想个什么办法,让别人一看到就知道,爬山虎是怎样生长的?
幼儿讨论,回答,引导幼儿制作爬山虎生长示意图。
(2)分组商量记录的方法
师:请小朋友分组合作和你的伙伴商量,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爬山虎的生长过程。
(3)幼儿分组记录
师:今天老师准备了几种材料,有照片、记号笔、胶棒、白纸,请小朋友和同伴听到音乐坐到座位上,用大家商量的方式进行记录,音乐结束回位置,选出代表和大家分享记录结果。
(4)分享交流:请每组代表来说一说自己组的记录。
师:哪组愿意来分享他们的记录,说说你们用了什么方法记录的?你觉得那种方式记录比较清楚?
小结:刚才我们运用了数字、图画等符号记录了爬山虎的生长过程,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更明白。
3.发现身边更多的藤类植物。
师: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藤类植物,它的生长也很有特点,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用我们学会的方法去观察、去记录,我们会找到更多有趣的发现。
爬山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大纲》对四年级同学的写作要求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而条理比较清楚对同学来说,就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对爬山虎脚的观察细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体现围绕一个意思选好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结合组文读写训练重点和同学实际,俺把这方面拟定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学校和近有爬山虎,课前俺组织同学实地观察。观察前俺安排了观察提纲:(1)爬山虎给你一个什么印象?(2)对着那爬满一堵墙的爬山虎,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借用数学尝试法的做法,要求同学以日记形式写观察日记;在课内指导同学学习课文后一起评议同学的一两篇日记(选用写作水平中等同学的习作)。这样处置有利于通过实践和对比,协助同学掌握重、难点,激发同学的兴趣。
爬山虎脚的生长位置、形状、颜色等静态的东西,通过实地观察,同学容易掌握。为了协助同学理解爬山虎是怎么样在墙上爬的,俺制作了多媒体软件,较形象地显示了爬的过程。
为体现精要教学法的原则,力求围绕重点设计了多项训练内容,使同学在课内由老师指导下进行训练,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反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导同学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3、使同学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同学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1、(1)实地观察爬山虎。(2)写观察爬山虎的日记。
2、投影片。
3、多媒体课件:(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课时布置: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给课文分段;
4、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
教学准备:1、实地观察爬山虎。2、写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俺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
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干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俺们就来学习第25课《爬山虎的脚》。
3、对课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
三、出示学习目标、自读。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开火车拼读、纠音。(字形重点:隙、漾)
2、解释生字词。
五、默读、考虑: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2、分段。
3、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
六、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读、考虑:
(1)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
2、提问
七、教学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还记得俺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俺们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
2、现在俺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从哪个词看出来?
(2)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
(3)讨论、归纳: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3、重点指导朗读第3、4句。
4、指导同学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2自然段。
5、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八、质疑。
九、做练习3
板书设计:
25爬山虎的脚
刚长出:嫩红--→嫩绿
叶子
长大了:绿得新鲜一顺儿朝下均匀
爬山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段落的自主感悟和个性解读,了解叶老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
2、通过比较诵读,感受课文通过爬山虎的描写所反映的作者不同的心情,初步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3、链接作者的文学之路,品味重点句子和课题的深刻内涵,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4、补充阅读,初步学习读懂借景抒情的段落。
【教学理念】
学生的阅读是一种自主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对话活动中,提供必要的语言依托和补充材料,给学生搭建起自主阅读的脚手架,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层解读文本,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获得语言的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营养。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诵读,初读课文
1、四十多年前,著名作家叶圣陶曾在《爬山虎的脚》中描写过自家院落里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本册课文第6课),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大家背诵几句。
2、揭题,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些什么。
3、交流初读感受,梳理课文中的人与事。
二、多层解读,深悟课文
叶老帮我修改作文以及那天下午的谈话,使我对叶老的做事与为人有了一些了解。
1、自主读悟,表层解读:
默读课文,联系课文中语句具体说说你的感受。
出示: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 )。他跟我的谈话,让我( )。
(引导学生联系文中几处具体描写读懂认真、平和、质朴等。)
2、资料帮助,个性解读:
一个初中生,习作得到了大作家的修改,并受邀到作家家做客,请你也像作者一样从这修改中、交谈中去感受一番,你从中有什么感受与收获。
出示文后补充的资料袋材料──被修改的作文稿子,补充阅读原文中对谈话内容的记叙。
(附: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之类。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3、难点感悟,诗意解读:
⑴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他的批改却如春风拂面;我受邀做客,他的话语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看着这两个词语,让你想起了哪些诗句,哪些景象?
(交流点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拂面是一种怎样的感觉?看着这样的修改,仅仅是脸上的感觉吗?冬天的冰融化后,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变成淙淙的春水。那么,我小小的心融化了,让你想到了什么?)
⑵ 指导有感情朗读,引读课文中直接抒发作者感受的句子。
4、比较阅读,写法解读:
课文在第二件事的记叙中两次描写了院中那一墙爬山虎,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呢?
⑴ 找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读一读。去掉这些描写是否通顺?有何不同?
⑵ 联系作者两次看到爬山虎时的心情,想想两次对爬山虎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
⑶ 作者借景抒情,那一片绿里跳跃着、闪烁着他的那份高兴,那份激动,一份沉甸甸的收获,一种难以表达的憧憬。让我们用心去体会,去诵读。
(师生合作,有感情配乐诵读。)
三、悟读课题,升华情感
1、补充阅读,感受非凡:
叶老的批改,如春风拂面,叶老的话语,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心里充满无限的憧憬与期待。那15岁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那个夏天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让我们看看肖复兴的文学之路吧。你对这意义非凡是否有更多的理解。(附:肖复兴,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80余部。近著有《音乐笔记》、《日子的回忆》、《纸的生命》、《父亲手记》、《总有一处让你感动》等。曾获全国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往奥运》、《荔枝》、《银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等篇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2、深情回忆,诵读课题:
⑴ 课文结尾写道,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你现在知道为什么总是那么绿着?是仅仅在眼前吗?
⑵ 1988年,著名作家叶圣陶逝世。1992年,时年45岁的肖复兴提笔写下这篇文章,回忆发生于30年前少年时代的故事。同学们,在肖复兴心里,忘不了的是什么?
(联系全文抒发情感。)
忘不了( ),忘不了( ),忘不了( )!
⑶ 师恩难忘这是所有学生的心声。多年过去了,肖复兴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叶老曾经写过的爬山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绿在他的生命中。那一份情浓缩成一声深情的感激,浓缩成一份永远抹不去的回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带着感情读课题)。
四、读物推荐,课外拓展
同学们,有许多作家都写过感激、怀念老师的作品,著名诗人舒婷也用相似的命题描写发生在中学时代的故事,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这里呈现的只是文章的结尾,如果有兴趣,就请同学们课外去阅读这一篇《在那颗星子下》。
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在我记忆的银河中,我的老师。
爬山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
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芦等植物那样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学习25课《爬山虎的脚》,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
二、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1.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刚长出来”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
2.填空:
刚长出来的叶子的特点 、 。
长大了的叶子的特点 、 、 、 。
3.看插图,理解课文怎样写长大了的叶子。(抓住“新鲜”“一顺儿”“均匀”)
4.朗读指导:读出美感来。
三、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引言: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会这样生机勃勃铺满墙,跟它的脚关系密切,它的脚到底是怎样的呢?请自学第三自然段,边默读边画出写爬山虎脚的有关句子。
1.屏幕显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学生说说每句话讲了什么,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
2.让全班学生选择适当的彩笔,边默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边画爬山虎的脚。
3.对照课文有关内容,小组评议画的情况。
4.观察实物,再一次默读课文有关内容,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的位置、样子、颜色。
5.结合板书小结: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对爬山虎脚长的位置、样子、颜色才了解得这么仔细,那么它是怎么爬的呢?请自学课文第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
1.老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圈出写爬山虎怎么爬的动词。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触巴拉贴
3.学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注意“变”“弯”与“贴””的因果关系的理解。
4.小结:作者正是准确地运用这些动词,把爬山虎的脚怎么爬的过程写得很具体。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生长的顺序来观察的,所以写得才这么有序。
5.观察电脑演示的爬山虎的脚爬墙的过程,用课文语句来解说这一过程。
6.重点理解什么叫“一脚一脚”往上爬。
(1)假设黑板就是一堵墙,这是爬山虎的一根茎(老师用彩色粉笔画),这是嫩叶(画叶)。让学生上台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脚,用动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评议学生在黑板上的演示对不对。
(3)再让学生上台演示爬山虎往高处爬的情景。
(4)教师小结:原来爬山虎可不像动物那样只有几只脚交替着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再巴住墙,一直往上长,必须不断长出新脚。所以,叶圣陶爷爷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电脑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边、右边爬,茎紧贴在墙上,爬满整个墙。所以课文第二自然段才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7.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怎么爬的,那么没触着墙的脚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对比学习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
没触着墙:(板书)萎了
触着墙:(板书)牢固
2.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怎样?
3.课文哪个自然段也告诉我们这个意思?
三、总结
1.学生归纳2、3、4、5自然段各讲的是什么内容。
2.复习3、4、5这几段,讲讲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3.了解作者在观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4.总结:这篇课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了说清楚这个意思,作者进行细心而有序地观察,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使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爬山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产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战胜困难的良好心理品质。
2.在游戏中感受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重难点:
产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战胜困难的良好心理品质。
能与同伴相互合作,坚持到底战胜困难。
活动准备:
音乐《蜗牛与黄鹂鸟》、故事《小蜗牛爬山》、垫子20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产生对活动的兴趣。
师幼伴随着音乐《蜗牛和黄鹂鸟》进入教室。
师:刚才我们学的是谁的动作啊?(小蜗牛)我们一起来听听关于小蜗牛的故事吧!
二、讲述故事,产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战胜困难的良好心理品质。
⒈讲述故事开头到“一阵大风又把小蜗牛吹得摔了个大跟头,这时候它又累又疼。”
提问:你觉得这时小蜗牛心里是怎么想的?它会怎么做?
⒉继续讲述至“大雨把小蜗牛冲到了一个山洞里,山洞里都是烂泥,很难爬”。
提问:你觉得小蜗牛还会继续往上爬吗?
⒊继续讲述至结尾
提问:小蜗牛爬到山顶了吗?它看到了什么?它的心情怎么样?
⒋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如何面对困难
提问:小蜗牛在爬山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怎么做的?那你们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三、游戏《小蜗牛爬山》,体验通过坚持战胜困难的过程和成功后的喜悦。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勇敢的小蜗牛,玩一玩爬山的游戏。
⒈爬山坡
(1)师:我们的第一个挑战就是爬山坡,做山坡的孩子坐在垫子上,腿伸直,两手尽量往后撑。小蜗牛在爬的时候,手先过,然后脚从她的腿上跨过去,注意不能压到小山坡(师示范)。
(2)分男孩女孩进行游戏,游戏中鼓励幼儿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3)师:刚刚你们在游戏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做的?
⒉钻山洞
(1)师:小蜗牛爬上了山坡要钻山洞啦。做山洞的孩子要腿伸直,把身体弯成山洞的形状(师示范),其他孩子做小蜗牛钻山洞。
(2)分男孩女孩进行游戏,游戏中鼓励幼儿坚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师:累不累?虽然很累但是你们还是坚持了下来,你们真的是坚强勇敢的孩子。我们在自己能够做到的情况下要坚持到底,如果实在做不到可以休息一下继续努力!
⒊幼儿自由选择内容挑战自我
(1)师:你们觉得做山洞、做山坡和做小蜗牛,哪一个最累?那接下来你们选择一个自己觉得最有挑战的内容去尝试一下!
(2)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游戏。
(3)师小结:今天你们每个人表现地都很棒,像小蜗牛一样面对困难不服输不放弃,坚持努力,成功地挑战了自己,大声地对自己说“我真棒”。小朋友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像今天一样,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4)结束活动,放松身体。
师幼伴随着音乐《蜗牛和黄鹂鸟》做放松动作离场。
附故事:
小蜗牛住在一座小山下,春天到了,小蜗牛看到一群群蜜蜂、蝴蝶都往山的那边飞去,心里很好奇。蜗牛问蜜蜂:“你们干吗都往那边飞?”蜜蜂匆忙说:“山那边是一个苹果园,美丽的苹果花儿正在开放,你闻,多香啊!” 小蜗牛伸长了脖子使劲地闻,什么也没闻到,因为对他来说山实在太高了。
于是小蜗牛决定往山上爬,他要爬到山顶上,看看美丽的花朵,闻闻花的清香。可是小蜗牛爬的太慢了,一天只能爬一点点。黄鹂鸟说:“算了,山太高了,等你爬上去,苹果花早谢了。”
小蜗牛爬的很慢,但他每天都坚持,他爬到一半的时候,一阵大风又把小蜗牛吹得摔了个大跟头,这时候它又累又疼,但它没有放弃,继续坚持努力向上爬。当小蜗牛快要爬到山顶的时候,下起了大雨。大雨把小蜗牛冲到了一个山洞里,山洞里都是烂泥,很难爬。可是,他毫不灰心,等大雨一过,继续向山顶爬去。
爬呀爬呀,小蜗牛终于爬到了山顶上,他赶紧往山的那边看------他没有看到洁白的苹果花,却看到了树上结满了红红的大苹果。原来,小蜗牛从春天一直爬到了秋天。它高兴极了,因为果园的秋天和春天一样美丽。
活动反思: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定义是“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满状态。”由此可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特别是现在,人们生活相对富足,让孩子身体健康已不是一件太难的事,然而倒是儿童的心理健康正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现在的孩子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一代,他们在遇到困难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经常会采取退缩、半途而废的方式来逃避困难。因此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为:
⒈产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战胜困难的良好心理品质。
⒉在游戏中感受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活动用故事引入,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蜗牛在遇到困难时的态度,引导幼儿向蜗牛学习,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接下来的游戏实践活动,实现了从榜样——蜗牛战胜困难,到小朋友面对困难、积极战胜困难这样一个转变,从而达成了活动目标。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参与性强,从讨论故事中的角色遇到困难、战胜困难到谈谈自己遇到困难时的表现,再到最后将重点落在游戏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战胜更高难度的挑战的亲身实践,孩子们获得了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
同时,我也发现了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如游戏实践环节,应体现游戏难度的递进性,将爬山坡放在钻山洞的前面,因为钻山洞对于幼儿的动作要求更高,对幼儿耐力的挑战也更大。最后的结束环节,我通过让幼儿大声表扬自己“我真棒!”的方式,加强了幼儿战胜困难的自信心。还可以增加一个总结性的谈话环节,使幼儿知道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要积极动脑、勇于探索,就能战胜困难的道理。
小百科: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一般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巨盾蛞蝓。
爬山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孔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词句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图片、认识爬山虎
1.组织学生交流观看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爬山虎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画面上爬山虎的样子,并说一说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2.鼓励学生介绍爬山虎,并说一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
朗读课文、认字解词
1.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阅工具书解决。
2.交流学习成果,指名读幻灯片上的字词。
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题,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默读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解决部分疑问,再梳理问题。
(1)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它的叶尖为什么一顺朝下?
(2)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写了几部分内容?
说一说,画一画爬山虎脚的样子。
1.读相关段落,找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词语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爬山虎脚的样子。
2.根据自己的理解动手画一画,看看谁画得最正确。
3.同桌互相看看画得是不是像课文所写的那样。
4.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齐读第4自然段,并练习背诵。
引导学生把课文背诵下来,有意识地进行语言的积累。
课后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学校的爬山虎,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导入:
上节课老师要求大家观察爬山虎并作记录,下面就请几位同学读一读自己的观察记录。
1.读记录并说一说和作者的观察有何相同和不同。
2.对比作者的描写,集体评议大家的描写。
体会词语、品读句子、演说特点
句子一:(爬山虎的叶子)
那些叶子绿的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
1.反复朗读,找出能展现爬山虎叶子特点的词语。
2.讲一讲自己有什么感受,并说一说这些词为什么用得恰当。
3.带着理解和感悟仔细品读。
句子二:(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的方,反面伸出六七根枝状的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1.讨论回答:这三句介绍了爬山虎的脚哪几方面的特点。
2.从叶柄、六七根等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观察仔细认真,描写准确生动。)
3.以我是爬山虎的脚为题,向大家演示自己的特征。
画一画、演一演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1.边读边画出描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并试着换一换这些词语,然后集体评议、对比优劣。
2.指名在班上说一说,可以边说边在黑板上图示。
3.同位之间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按顺序说一说,感悟作者是怎样把意思写清楚的。
听读思考
1.听老师范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后回答。
爬山虎的脚在触墙前后有什么变化?爬山虎的生长与墙有什么关系?
2.小组交流探讨。
读阅读链接
读一读阅读链接,说说自己的体会。
谈启示、说方法
1.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从这一课中受到的启发。
(可提示学生从作者的观察顺序、作者的观察方法、文章围绕一方法和时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这些方面去谈。)
小练笔
1.观察一种植物,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爬山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2)自渎课文,重点学习本课第1、2段。
(3)学习作者描写事物的方法,然后学习如何去观察一个事物。
(4)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通过对词语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
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会爬墙吗?然后那有没有会爬墙的植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会爬墙的植物。教师板书——爬山虎的脚
二、初读课文,解疑,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生词,并通过上下文理解词义。
2、可见出示本课生字,生词,学生读,师纠正
3、读课文,找出课文的哪几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4、教师讲解本课体裁——说明文。
三、讲读课文。
1、课文的1、2自然段写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A、个别读课文,思考:第1自然写什么?
B、这两处地方有什么共同点?
C、齐读思考:你能从这两句话中看出爬山虎的什么特点?
2、讲读第2段、
A、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什么?
B、这一段共有几句话?然后每句话写什么?
C、叶子颜色的美表现在哪里?
D、叶子的均匀、整齐表现在哪里?
3、导读。
A、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变化。
B、爬山虎长大了的叶子颜色很美。
C、爬山虎的叶子长的很整齐。
D、爬山虎的叶子的很均匀。
E、当风吹过,满墙的叶子也很美丽。
4、理解:拂漾
5、齐读课文,个别读
6、归纳短意。
四、背诵第二自然段。
五、小结,准备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