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物线性质的探究教案 一、课题:抛物线性质的探究 二、教学对象:高三(2) 三、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四、设计思想: 圆锥曲线这一章是解析几何的重头戏,也是高三复习中的重点,如何做好这一章的复习?高三学生通过前二年的学习,已形成初步的知……
抛物线性质的探究教案
一、课题:抛物线性质的探究
二、教学对象:高三(2)
三、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四、设计思想:
圆锥曲线这一章是解析几何的重头戏,也是高三复习中的重点,如何做好这一章的复习?高三学生通过前二年的学习,已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掌握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在实践中,我大胆改革传统的“知识概括,典例讲解,小结与练习”三步曲,利用几何画板积极实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有创新的机会,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开发了学生的自我潜能。
五、教法设计:
启发式和探究性教学
六、教学目标:
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重点
观察、实践、归纳、猜想和证明的探究过程
2、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探究?
八、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1、温故
在计算机上,让学生自己解决下面问题:
设抛物线的轴和它的准线交于e点,经过焦点垂直于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
求证:ep⊥eq(出自人教版《平面解析几何》课本)
师:提问
生: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
易求出p、q、e三点坐标,由kpe·keq=—1,知ep⊥eq、
2、思新
师:完全正确,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
(怎样研究?按照波利亚对“一般化”的解释,所谓一般化习题条件就是指“从条件的
一个给定集合过渡到考虑包含这个给定集合的另一个集合”它是引发数学问题猜想的重要方法之一)。
我们把条件“垂直于轴的直线”转化为“不垂直于轴的直线”,请大家画几个图形,观察结论“ep⊥eq”的变化,如下图:
高中数学(抛物线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标签:高三数学说课,高中数学说课稿,,
师:结论“ep⊥eq”还成立吗?
生(观察后):不成立。
师:图2,图3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生:探究…(给一定时间)
生:(有学生发现)好象直线ef
平分∠peq
师:直线ef真的平分∠peq吗?我们不妨利用几何画板来测量∠pef和∠qef的大小(与学生一起完成)再拖动pq,很快有重大发现。(把画板引入中学数学教学,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做‘数学实验’,参与教学活动,他们已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问题的研究者)
3、归纳发现并证明:
设抛物线y2=2px(p>0)的'轴和抛物线的准线交于e点,过焦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p、
q两点,求证:ef平分∠peq、
师生共同完成证明
4、第一次表扬以励再“探”
数学问题中,每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成功过渡都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同学善于观
察,大胆猜测,富有创新。
师:这个问题还可以发展吗?(新一轮的“探究”开始)
5、猜想,再次将条件一般化
回顾证明过程,“经过焦点f的直线”这个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个条件谈化为“经
过抛物线轴上一点m的直线”,直线em还平分∠peq吗?利用几何画板画几个图形,让学生自己探究,相互交流讨论、
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并发现:
只要直线l和点m与原点距离相等有直线em平分∠peq
真是这样吗?《画板》先演示
6、归纳发现并证明
直线pq过抛物线y2=2px(p>0)轴上一点m(m,0)(m>0)交抛物线于p、
q两点,直线l:x=—m交x轴于e点,求证:直线em平分∠peq、
师生共同完成证明。
高中数学(抛物线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标签:高三数学说课,高中数学说课稿,,
7、第二次表扬以励再“探”
我们从课本中的一个习题,通过《画板》不断地演变,不断地猜想,验证和证明,探索
出抛物线一个崭新的性质,结论固然可喜,但探究过程本身给我们的启发更深刻,那就是创新是无止境的,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在椭圆和双曲线中仍成立吗?
8、课堂小结
附录:cai教学结构图
开始
↓
温故
↓
激发兴趣——→思新
↓
cai辅助学生探究——教师引导
↓
得出重大发现—→判定,评价,表扬
↓
归纳并证明
↓
利用cai再探——教师引导
↓
再次得出重大发现——老师评价表扬
↓
证明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