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偶成》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简介 《偶成》是现代文学家于1932年所作的一首。这首虽然写了作者对自己的艰难处境、对动荡的时局的感慨,但并不低沉,一扫中国古人在写这类怀时的诗作时所表现的那种哀叹之绪,作者在他的感怀中灌注了一种愤慨激越的情绪以激励自己……
(精品)《偶成》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简介
《偶成》是现代文学家于1932年所作的一首。这首虽然写了作者对自己的艰难处境、对动荡的时局的感慨,但并不低沉,一扫中国古人在写这类怀时的诗作时所表现的那种哀叹之绪,作者在他的感怀中灌注了一种愤慨激越的情绪以激励自己和友人。全诗意境含蓄,较浓。
翻译/译文
如同尘土,我还能做什么呢?举目遥望,又引起我无穷的。
我痛恨祖国的文艺园林一片荒凉,什么时候啊,春兰秋菊才能相继开放。
注释
文章如土:指革命文艺作品在白色恐怖下不能发表,不值钱。之:往、到。
东:东方的,指。惹:牵惹,引起。
芳林:芳香的木,比喻和中国进步的。
春兰秋菊:《楚辞·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意为春兰、秋菊等香连续开放,永远不绝。《代魏宫私赠》:“知有宓妃无限意,春兰秋菊可同时。”春兰、秋菊都是香花。这里的意思是说,革命作家被害早死,文艺园林寥落,香花不能相继开放。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1932年128日,日本侵略军进攻上。驻上海的第十九路军激于民族义愤,奋起抗击日寇的进攻。但是,国民党消极抗日派却百般阻挠、破坏;对于中国人民起云涌的抗日热潮,更进行镇压。“一·二八”事变发生,鲁迅因寓所受到炮火威胁,于1月30日避居内书,2月6日又移居英租界内山书店支店,直到3月19日,才全家回寓。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回寓后3月31日所写,是赠给沈泉的。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缘事抒怀的诗作,实为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坛激烈斗争实况的形象记录。它生动地记录了当时文坛百花凋残、众芳零落的荒芜景象;真实地反映了国民党摧残革命文艺的黑暗现实;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以及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不惧强权,决心同其战斗到底的坚定立场和斗争精神。从而,充分地体现了鲁迅时时把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连结在一起的深情。
这首诗,是鲁迅久积、愤涌而出的结果。因而,在无限悲愤之中蕴藏着呐喊的豪情,在凝炼精短的字里行间显示出与其战斗的韧劲。诗意婉转,而又义正词严,比喻浅豁,却又含而不露,用典质朴,但又朴而见雅。全诗层层递进,不枝不蔓,前后呼应,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极强的感染力,显示了作者思想的高度与艺术的精度。首句直揭黑暗的现实、险恶的环境,为下面诗情的展开作了铺垫。次句暗述的规劝,一个“惹”字,既牵动了作者重返“旧游之地”的“梦思”,又倾吐了作者“如处”的恶劣环境的愤慨。第三句中的一个“恨”字,寓托深刻,既含有作者对国民党摧残文坛罪行的无比憎恨,又含有作者对为革命而献身的革命战友的深情怀念。这一句,既以“芳林寥落”与首句的“文章如土”相呼应、相补充,又起引出末句的作用,以兰、菊不同季节开放为喻,暗述自己“很难成行”的缘由,表达了作者誓与他们斗争到底的不屈意志与坚强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