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论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农业推广 论文

管理员

摘要:

农业推广论文15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业推广论文,欢迎大家分享。农业推广论文1  1农业推广组织内部结构的优……

农业推广论文15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业推广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农业推广论文1

  1农业推广组织内部结构的优化

  组织内部的系统因子很多,例如目标、人员、技术、设备、层级、制度等等。组织内部的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系统因子之间的组合关系。组织内部结构的优化是指所有系统因子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理性和效率的最佳组合。作者曾经从各类组织以及一些具体组织本身的各种系统因素的优化情况进行了静态的考察(高启杰,20xx)。

  1.1行政型农业推广组织

  1.1.1夯实基层农业推广组织

  我国行政型推广组织体系建设中,基层历来处于薄弱环节,表现在人员数量少、素质低、工作和生活条件差、制度建设不健全等多个方面。近年来,国家虽然不断强调基层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出台了不少文件和意见,但是状况始终没有根本性的好转,近期的关键在于合理设置机构和创新人事及经费管理制度。

  1.1.2拓展服务内容,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我国近代农业推广刚产生时就是与欧美接近的广义推广,只是新中国成立后,内地开始使用农业技术推广一词,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发展到今天,无论是从国际经验看,还是从我国农村发展实践看,恢复农业推广的本义已是基本趋势。除了农业技术外,与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各种实用知识、技术、信息皆应列为农业推广的内容,而且现代农业推广更需针对农村居民开展教育与咨询服务。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理清我国农村各项服务的思路,并且逐步在正式文件中恢复使用农业推广一词。

  1.1.3加强农业推广人员管理

  农业推广人员是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实施者和推动者,其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推广工作的效率。未来政府的推广组织体系要想有活力和效率,关键在于其推广人员是否胜任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加强农业推广人员管理涉及人员编制、选用、培训、考核、奖惩、员工关系与福利、工作条件改善等多个方面。行政型农业推广组织管理的核心就是优化各类推广人员的培训、激励和考核体系,提高推广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1.1.4加强体系内的分工与协作,合理配置推广资源

  现行的政府推广组织体系包括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科技部、教育部、金融系统、物质供应系统等多条线。合理配置推广资源不仅涉及现有各个子系统在不同级别推广组织的职能划分,还涉及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同时还涉及资源在不同部门、地区、产业的分配,更重要的是,还须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1.2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

  1.2.1深化高校科技管理制度改革,探索高校与企业有效结合的机制目前的科技与教育改革中,政策鼓励加强高校改革与创新工作,鼓励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教育投资的主体是国家。农业大学的定位,不只是培养大学生和研究生,更应当培养农民企业家、培养各级各类的农民干部、职业教育工作者、科技和推广人员。我国拥有高等农业院校和中等农业技术学校数百所,高校师生在农业技术推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现阶段,乡镇企业、龙头企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农业大学需要通过整合各种现有资源,利用现有成果,采用校企合作模式等多种企业运作和市场运作方式,强化自我发展和持续发展,构建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体系。

  1.2.2明确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突出农业推广工作的教育性特征,遵循农村社区综合发展与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其基本宗旨是通过知识分子和农民的有机联系与结合,科学技术成果与企业和社区用户的结合,发挥农业院校的人员、技术、信息及成果优势,引入市场机制,整合各种现有资源,注重知识传播和社区水平的能力建设。在教育型推广组织运行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农业推广人才的教育培训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根本,以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为宗旨,以服务于三农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

  1.2.3优化农业推广管理部门的结构设置,充分发挥教育型推广组织系统内部各个主体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目前大学推广组织体系建设的突出问题是农业推广责任不明确,机构设置较乱,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现象严重。未来需要加大对各类推广主体的定位和监管,确保从事农业推广的师生、企业、科技园区等单位及主体能够成果共享和优势互补。需要对各推广主体的工作进行定位,建立不同的岗位考核标准和管理制度,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农业推广组织中来。与此同时,还要建立科技成果共享机制,确保各推广主体开展技术合作。

  1.2.4创新运行机制与实施方式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中的积极性,目前应当特别关注高等院校与“场站园企”的结合。在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有校办“场站园企”的传统,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连接高等院校与农村社区发展的桥梁。要分析和解决新时期这些“场站园企”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其原有基地作用和职能的发挥。在强化校企合作模式时,不可忽视高等院校与龙头企业的结合,应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互竞争与合作的互动型技术与资本支持体系。通过教育型农业推广体系将政府和非政府的科研院所、企业公司和社区农户连接起来,创建新的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教育型农业推广体系主要依靠学校的技术信息资源以及人才资源采用多种方式把先进的农业知识与技术传播到农村社区,可以采用科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组建科技型企业等多种方式。

  1.3科研型农业推广组织

  1.3.1管理层要合理引导科研人员的分化与流动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科研院所的改制将使部分科研人员或单位转制为企业,而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运作与管理方式相差较大。为此,在转制过程中,管理层应当重视对科研人员的综合评价,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引导人员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特长,也可以通过课题制促进人员自由流动与组合。院所必须高度重视引进和培养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职业经理。

  1.3.2优化部门与单位设置科研单位内部结构设置长期参照机关事业单位,已不适应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考虑因地制宜地调整部门与单位设置,例如增设农产品加工研究室、市场营销研究室甚至产业经济与贸易研究室等。

  1.3.3创新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长期以来,科研院所沿袭传统管理体制下形成的“事业管理+经营者控制型”模式,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和知识产权的管理改革滞后。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管理体制下形成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管理转制企业。这需要有清晰的产权制度,根据产业竞争特点因企制宜地确定企业产权的合理构成及主导产权。

  1.4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

  1.4.1注重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并且使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实施能力和产出能力均衡发展从长远来看,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针对目前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实施能力和产出能力不平衡的现实(高启杰,20xx),近期特别需要挖掘和提升产品相关技术向其他产品领域扩展的能力、售后服务能力、销售网络和营销能力、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程度、市场研究与开拓能力、技术创新的频率、对客户的了解程度及客户管理能力、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水平等。这需要加强资金的积累和筹集,加强企业自身的技术积累;制定企业的创新发展战略;采取多元化的激励方式,提高技术人员和关键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尤其要重视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和自主创新机制的建设。

  1.4.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的制度创新当前应特别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治理结构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转制型农业科技企业要做到事企法人分离,明晰产权,明确国家投资主体地位,构建两权分离的科学有效的治理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前向一体化型农业科技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组织管理,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完善分配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改善企业制度创新的内部环境。在农业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要转变观念,强调企业的“团队精神”,实现引进人才与原有人员的优化组合,建立市场化的薪酬导向制度,关注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

  1.4.3强化农业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农业企业应当认识到,服务三农是其发展的根本目标。要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明确企业的根本责任是社会责任,企业在创造利润、对出资人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债权人、员工、客户、社区和环境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因此,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需要在推广服务供给中转变“收益最大化”的服务理念,将农民的利益与企业利益统一起来,在成本得到补偿的前提下,减少各种形式的隐性收费。同时通过改进推广服务的方式与方法,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推广服务。

  1.4.4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科学选择企业推广服务的组织方式农业是高风险行业,由此决定了农业企业的高风险性。这需要农业企业增强风险意识,设立风险防范基金,建立风险预警及应对体系,以加强应对企业所处行业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的能力。

  1.5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

  1.5.1要有明确的组织目标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从其创始之初,就应有自己的使命和价值观,并确立组织活动应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是建立在自助、自担责任、民主、平等、公平与团结的价值观基础上的,其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改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地位、解决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弥补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的不足、满足农民对多样化推广服务的需求等。

  1.5.2遵循基本的组织原则(1)互益性原则是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区别于其他推广组织的根本性原则,组织的活动不应以营利为目的,组织必须把满足农村人口的需求、解决他们生产与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作为组织服务的基本宗旨。(2)与科层组织不同,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是由其会员控制的民主型组织,因而内部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而是实行民主管理的原则,会员主动参与组织的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3)信誉是支撑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素,因此,对于组织治理结构的安排、重大决策的实施、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等活动,应贯彻公开、透明的原则。

  1.5.3建立健全的组织制度一些规模较小的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多采取简化的模式,规范的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应遵循合作制的基本原则,设立会员大会与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执行机构。同时,要赋予农民充分的参与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保证农民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建立起会员所有的产权制度,形成会员与组织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

  1.5.4形成规范的组织管理规范是组织运行的准则和指南,通过规范来明确组织的目标及运行方式,防止组织的无序经营及对组织资源的浪费。要明晰组织内部的产权关系,正确地界定组织内部参与各方的权利与义务,防止在组织内部出现搭便车的现象,造成组织运行的低效率。要吸引专业的技术能手和能人进入到农民组织内部,使他们成为参与和促进组织创新的主力军。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对会员的管理,应包括建立会员档案,定期对会员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法规政策的教育和培训。还应建立固定资产帐,对农业生产设施、设备的购置、维修、改装、处置等做好记录,确定固定资产适当的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

  2农业推广组织之间的互动与协调

  2.1正确处理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

  这需要有关政府部门转变职能,避免政府对各类推广组织尤其是非政府组织过多的行政干预,由直接指令、控制转变为协调、监督和服务,从而调动各类推广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类推广服务组织应当在明确分工与职责的基础上,实现共同目标与共同利益驱动下的互动。

  2.2充分发挥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在整个农业推广体系中的纽带作用

  政府可以借助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平台,探索农民培训的有效方式与途径,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组织与决策能力、社会参与意识等,发挥“公司+协会+农户”模式的作用,在企业和农户之间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利益损失。要认识到过度依赖政府支持不利于农民组织的独立发展,需要农民组织有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

  2.3突出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在配置资源中的重要地位

  要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加强和改进以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以及企业和农户的合作,通过企业自主创新平台的建设,提高合作技术创新与推广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的自主创新机制涉及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机制等多个方面。我国农业企业应当建立一套能够有效进行决策、指挥、控制和信息反馈的组织与制度,形成既能够调动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又可以协调创新过程中各个环节有机运行的组织系统。

  2.4进一步完善科研、教育和推广服务相结合的机制

  科教推相结合的做法在美国最为成功,在我国也已经实施了较长时间。然而,迄今为止,这种结合的方式和效果令人满意的并不多见。未来既需要教学、科研单位在人事、绩效考评、福利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也需要地方富有成效的合作以及宏观环境的改善。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科技成果、信息与利益共享机制,确保各方开展合作。

  2.5以推广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组织间的互动与推广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农业推广服务方式与方法,涌现出了“农业科技110”、“农业科技直通车”、“农业科技传播站”、“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制度”等多种新型服务模式。实践证明,其中不乏成功的做法。今后,应当在总结、完善和推广各种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教育、财政等政府部门之间以及它们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协作,打造信息、人才、设备等资源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各项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领域和不同单位之间的流动与共享。

  3农业推广组织与宏观环境的沟通

  农业推广组织的外部环境包括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下面将农业推广组织系统的宏观环境分成4个部分分别加以分析(高启杰,20xx)。

  3.1政治与经济环境

  在4类宏观环境因素中,政治与经济环境因素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及其效率影响最大。其中的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政策与法律环境,国家对农业的各种大政方针,农村的经营体制,土地所有制及使用权,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形式等都对农业推广有着重大的影响。有效的推广工作需要与政府的规划、战略和政策联系起来,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推广工作以及对推广工作的支持。就农业推广工作的活动范围和感性认识两方面而言,有两大经济因素非常重要。一是靠推广服务人员向农民传播新技术,提高生产率,农民面临获利机会;二是一个国家的农业所处的总的经济环境。在农业推广中,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求助于推广机构的兴趣就会越小。不同的经济体制对农业推广工作的影响也不一样。

  3.2社会与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能直接影响推广机构的组织工作和活动,许多实证研究都强调了技术采用过程中来自社会与文化环境的障碍。推广机构如要有效地开展工作,就必须在社区一级开展活动。推广人员在社区所处的位置对推广工作很重要,农村社区、邻里及家庭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对整个农村社区信息的传播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3行政与组织环境

  世界范围内农业推广工作的行政和组织安排是不同的。例如,在美国,推广机构和农业部(有时是和县政府)建立正式联系,但基本的行政管理关系还是同大学的联系。而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推广机构在行政上隶属农业部。在两种情况下,推广机构的形象和使命都要受到政府其他机构负有的其他推广职能,以及推广机构负责人在行政系统中的地位的影响(Swanson,1984;高启杰,20xx)。从保证效率的观点出发,推广机构及其活动的负责人就应该有资格参与政府部门的推广决策和规划,在制订推广项目计划时,既要考虑技术因素,又要兼顾国家政策及其他行政问题,同时应该面向村里的农民和农户,并使他们参与活动。

  3.4区域与生态环境

  很多国家都在不同的区域与生态环境下建立作物研究与实验站,以使作物品种适应各种生态环境。推广机构要同这些针对特定地点开展的研究活动建立和保持有效的联系。在对农作制度和农民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计划的重点,推广人员和研究人员适当地组合在一起,可以为二者的配合提供机会,这种相互配合无疑可以有效地提升农业推广的效率。可以说,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农业推广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就现阶段推进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建设而言,加强农业推广服务软硬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在完善政策和法规体系的基础上,保障农业推广事业发展所需的各项资源投入、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同时完善相应的社会环境,推进农村市场化进程,促进推广资源的流动与有效配置,营造公平竞争和互利互信的市场环境,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及其组织、决策与社会参与能力。依法推广是发展农技推广事业的根本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现行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颁布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办法显得很不适应。应尽早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并出台配套的实施办法,使农技推广工作的法制建设能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法律法规修订中,要巩固已有改革创新的成果,进一步明确执法主体、推广机构的职能任务、保障措施和违法处罚条款等内容。

农业推广论文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关系着科技、政府和农民这三方之间的积极联系,也是增进政府和百姓携手共创和谐社会的纽带之一。然而随着农业技术市场的制约情况以及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遇到的诸多限制问题,可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在时代潮流发展中遇到了瓶颈,和当前新时代新形势不能完美的跟进。因此,为了更快速地完成农村现代化、农业技术科技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必须要积极实行,克服苦难。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部分地方政府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支持较少

  部分地方政府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面不能积极的重视起来,这其中主要有三个原因导致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出现了问题。第一,基层计入人员技术素质偏低,人员任用存在公平性问题;第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团队工作人员的资金待遇不能及时得到保障,政府扶持基金拨付进度滞后;第三,部分地方政府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认知度不高,相关法律法规更新进度落后,因此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不能得到资金支持进行更深的发展改造。

  1.2农民接受新科技兴趣不高

  我国先进的农业技术给广大农民带来了更多收入,然而根据各地实际推广情况来看,虽然大体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受到了肯定,但仍有一部分农民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保持怀疑。这其中主要是因为:第一,先进的基层农业技术装备需要高素质高学历人才来进行操作,费用也相对较高,所以对于基层务农人员来说,操作水准和资金水平是很大的掣肘;第二,高科技技术装备回笼资金周期长,对于靠农业营收的农民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第三,传统农业技术使农民对此产生强烈依赖感,先进农业技术宣传不到位,使得农民对新技术信任度低,这也就给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带来了缺少劳动力这一问题。

  2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措施

  2.1提升农民对高科技设备的认知度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是农民,只有说服农民参与进来才能积极的实施农业技术,因此提升农民对先进技术的认知是首当其冲的。

  2.2政府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投入资金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缺乏资金,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政府为保障农业技术推广团队的正常工作,应当尽可能的利用资金给农业技术推广给予帮助,政府需要保障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和经费、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专项基金以及通过融资行为为农业技术推广获得资金补助。

  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建设和谐农村,政府需要多关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积极开展活动,培训好专业的基层农业推广团队,给农民以保障;加强对基层农民农业种植方面思想的督促,让农民知道与时俱进才是正确的等等。本文分析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随后根据问题进行研究找出整改措施,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锦上添花,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带来帮助。

农业推广论文3

  摘要:要想有成型的农业推广学的理论知识架构,就应该全面了解农业推广学的理论来源和研究范围。此外,农业推广的相关学科和研究成果也应该掌握。在农业推广学的知识架构中,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是最重要的。此外,还有经济科学、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等,这些都是农业推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推广的工作范围在不断地扩大。与之相对应的,农业推广学的理论研究范围也在不断增加。农业推广学主要研究怎样和被服务对象沟通交流。此外,农业推广学要研究怎样和被服务对象合作,还要研究该怎么给被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和服务。农业推广学要重点关注被服务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以此为根据来判断应该怎样为他们提供服务。

  关键词:农业;推广;农业推广学

  从农业推广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农业推广的工作效率取决于以下因素:农业推广的服务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推广扩散的效率;被服务对象的接受知识、接受信息和接受服务的效率;农业推广工作中各个不同部分,群体之间的合作的效率;农业推广过程中的外部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以上几点,对于农业推广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会影响到农业推广学,值得关注。而我国也一直在努力研究农业推广学。我国的国情特殊,是农业大国,农民很多,因此,农业推广学一定不能生搬硬套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推广学理论。应该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来进行农业推广工作。我国第一部农业推广方面的著作是《农业推广教育概论》。此后,不断有新的成果。至今,已经有各种农业推广学著作几十种,还有关于农业推广学的译著几十种。我国的农业推广学一直在高速发展,这点从不断增加的著作量、译著量也可以看出我国对农业推广的重视以及农业推广水平的提升。自从教育部在全国推行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后,农业推广领域第一部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农业推广学》于20xx年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之前我国农业推广学还没有得到发展,只能生搬硬套其他国家的农业推广学相关理论。之后我国也形成了一定的农业推广学基础,可以与其他国家的农业推广学理论进行比较筛选。现在我国已经拥有成熟,丰富的农业推广学的相关知识,即使不依靠外国农业推广学也可以一样处理好。这样天翻地覆的改变,体现出中国农业推广学发展之快。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农业推广学主要研究如何和被服务对象沟通交流。此外农业推广学要研究怎么和被服务对象合作,还要研究该怎么给被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和服务。农业推广学要重点关注被服务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以此为根据来判断应该怎样为他们提供服务。在农业推广不断发展的潮流中,服务对象必须了解被服务对象的想法、需求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为被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和服务。所以要在农业推广学理论中加入心理学与教育学。此外,对于农业推广学来说社会学也必不可少。同时要将传播学也加到农业推广工作中去。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服务与帮助对象还是农民,工作目标就是扩大被服务对象的范围,不单局限于农民。农业推广的相关理论,是用来指导农业推广相关的工作。农业推广学,顾名思义,农业推广学的构成成分也包括推广学的各种基础理论。但是又不完全等同于推广学,包含了许多和推广学不一样的理论。要不断的更新,不断的学习新的理论。首先,深入了解农业推广学相关理论,在不违背农业推广学相关理论的基础原则上。此外,还要不断地更新开展农业推广的各种方法论。基本概念与原理是构成推广学体系的基础,应当了解它的外部延伸以及内部内涵,不仅要做到知其然,更要做到知其所以然。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这样才能将学到,掌握的理论发挥作用。其次,要不断的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需要在农业推广的具体过程中不断实践。实践过后,要善于总结经验与教训,这样才能得到提高。要全面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学会根据实际推广工作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够应对各种不同的、复杂的农业推广的问题和情况。要多实践,多学习,多挑战自己。不要沉迷于已知的情况。要勇于挑战一切未知的、多元化的农业推广的问题和情况。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农业推广相关的业务能力,才能够不断地丰富农业推广学的知识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只有这样,农业推广学才会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明.农业技术推广及其发展探究[J].科学种养,20xx,(07).

  [2]熊丽辉.提高农业推广的人才队伍建设对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10).

  [3]高启杰.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xx.

  [4]傅雪琳.增强《农业推广学》课程实践功能的教学改革探索[J].农业教育研究,20xx(02):13-15.

  [5]王慧军.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xx.

农业推广论文4

  摘要:近些年我国农业事业快速发展,农业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对种子管理服务工作提出更多要求。农业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与基础,粮食产量作为农业的重点与核心,需要保证种子更新换代才能确保产量。本文主要分析做好种子管理服务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推广;种子管理;工作要点

  现阶段,我国种子管理方法不断完善,种子品种选育成效显著,应不断改善与优化种子生产经营状况,为推进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巨大力量。因此,在新形势下依旧需要发展种子行业,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展开相关分析。

  1种子管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专业的人才队伍是促进种子管理服务工作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但就我国种子管理情况来说,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特别在一些偏远或经济不发达地区表现尤为明显。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乡镇种子管理中高级与中级技术人员仅为13.22%,其余均为中级以下技术人员。人员结构不合理,种子管理部门中高级技术人员仅占极少的部分,制约种子管理工作的开展。所以,要想提高农业种植质量和产量,要先对种子经营人员的素质进行提高。种子销售人员在进行种子销售时,要有相关的材料证明,否则就不具有销售资格。但有的销售者因为个人专业素质的原因,在证件不足的情况下,就假借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名义,对种子进行低买高卖。在很多情况下,这些种子本身就有问题,比如,生产日期、生产场地、有的甚至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当地土壤环境,而种子销售者根本不顾及这些问题。

  2种子管理服务工作优化措施

  本部分主要从3方面论述优化种子管理服务工作的措施,包括制定种子品种展示计划、完善信息服务工作、加大种子管理投入,将其归纳总结如下。

  2.1制定种子品种展示计划

  实际中为保证农户权益,可以通过建立新优品种展示田方便其选择品种,规范种植与精心管理种子经营者登记备案的品种,从其中筛选出适合所在区域种植的品种,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与推动广大农民选购优质品种。根据所在区域生态情况,提出农作物品种区划意见,为农民朋友提供良好平台与数据支持。为减少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使农民能用上放心种子。应采取定期及不定期方式,单独或与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配合,对农作物种子市场进行检查。种子经营者应该加强自律,除了遵守《种子法》,还应该提高要求,确保经营过程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充分发挥“种子协会”的作用,有效弥补法律不足。种子经营者也要加大售后力度,为农民朋友提供技术支持,确保产量与质量。

  2.2完善信息服务工作

  现阶段我国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因此种子技术推广必须充分借助信息传播技术。想要快速准确提取技术推广信息,必须构建完善技术信息方面的信息网,实现全国种子技术知识相联,为乡镇种子技术服务站提供详细准确的种子技术信息,为基农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引导种子技术推广全方位发展,给农户提供优良服务。如果农户可以借助现代化设备获取信息,有助于提高推广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比如,农户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按时提取新技术与产品。借助这种信息服务措施,不但可以拓宽眼界,还可以让农户主动运用新技术。还可以极大程度提高农户对种子的认知,在购买种子时,可以买到符合土壤要求的季节性种子。

  2.3加大种子管理投入

  种子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艰巨任务,种子管理者应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与需求,确保种子质量与农业增产。这就需要加大管理部门的资金投入,严格培训相关人员,促进种子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提升。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已经得到普及,在人们生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种子管理者可以借助网络拓宽销售途径,增加科技投入完善管理,运用网络灵活经营。针对不同的种子,采用不同的经营模式,摒弃传统的经营理念,拓展经营模式,才能提高销售量。我国的大型种子企业还应该经常性地召开全国范围内的座谈会,研讨什么样的种子适合什么地方的土壤,争取利润最大化。

  3结语

  农业推广中种子管理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求种子管理服务部门不断提高重视程度与工作质量,结合实际完善自身各方面的建设,也唯有如此,才能推进农业事业的快速发展。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种子管理服务工作质量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瑜.种子管理的重要性及发展对策[J].乡村科技,20xx(21):112-114.

  [2]曹晓云.推广品种加强市场管理促进种子产业发展[J].农业信息,20xx(21):92.

  [3]周迎春.思茅区种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xx(21):62.

农业推广论文5

  1当前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我国当前现存的农业推广组织架构还存在诸多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因素

  目前,我国在农业推广领域中普遍的做法是:在政府直接领导下实施五级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架构体系,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农业推广机构负责技术的直接推广,由其它部门进行配合;我国当前农业推广组织架构具有双重性质,即农业推广机构既受当地农业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同时还受上级农业推广机构的业务领导,在推广项目、推广自主权方面,不能很好的与当地农业实际相结合,而是贯彻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是上级农业推广部门的意见和精神,在推广组织架构和推广活动中依然存在很强的行政色彩,自主灵活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1.2农业推广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从目前全面农业推广实际来看,在农业推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经费不足的问题;经费不足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我国农业推广向更长远方向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推广投资力度欠缺,农业推广在全国还存在一定的失衡状况,总体农业推广经费投资不足,仅仅为发达国家的2/3;经费投入不足使目前我国农业推广体系中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加,受政府精简机构影响,一些最基础的农业推广部门要么被合并,要么就是职能被削弱,要么就是被迫解体。

  1.3当前我国农业推广的队伍中,人员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当前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普遍存在专业人数欠缺、高素质人才难以引进的现状,据全国农业推广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个县中专业从事农业推广的人数不足540人,就是在区区540人中,具有与所从事农业推广相关的农学等专业背景的人员仅仅占到一半,有近一半的人数没有受到过与所从事专业相关的正式教育。当然,我国现存农业推广体系中人员素质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按照国家在1993年颁布的规定,具有中等以上相关专业学历或者是达到县级政府有关部门主持的业务考核,就能够从事农业推广工作;但是从目前我国教育现状来看,具有中专水平学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科技飞速发展背景下的农业推广工作。受政府精简机构等因素影响,政府中一些不具有农业专业知识的人员被调配到农业帷广机构;由于经费普遍不足,推广人员缺乏接受培训和更新知识的机会,使得实际业务水平难以不断提高;再就是当前很多高学历人才难以留住,不愿意到基层从事艰苦的农业推广工作。

  2对构建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主要路径分析

  第一,不断完善农业推广体系的组织架构,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的农业推广组织架构。为此,要不断完善农业推广体系的服务功能,不断充实农业推广体系组织架构在农业推广之前、之中和之后的推广服务功能,明确农业推广服务机构的功能在政府和上级农业推广组织的间接领导之下,按照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和农业推广实际,自主灵活的制定农业推广的方针和方法,更加突出和体现农业推广机构在进行农业推广专业业务指导中的针对性。农业推广组织架构在决定帮助农民解决种什么、养什么等相关问题上,当地农业行政部门和上级农业推广组织不要予以直接干涉,要从农业发恨规律出发、从尊重市场规律出发、从尊重农民意愿出发,不断拓宽和提高推广的自主权。

  第二,构建完善的农业推广体系,需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农业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对于现存农业推广体系中的专业农业推广工作人员的实际业务状况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全面找出当前农业推广体系中人员队伍素质的不足之处,针对农业推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状况,强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设置与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相适应的培训课程,既要设置农业推广专业理论课程,市场营销课程,还要设置相关的现场指导实践课程,让农业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切实提高和全面提升;要积极采取走出去的战略,按照分批、分层的原则,选派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在职深造,例如,对于一些基础知识过硬的人员可以选派到一些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科研研究方面的学习深造,对于一些懂得一些专业知识、但是不系统的人员可以鼓励他们进行一定时间的脱产学习,参加相关的本科自学学习等。在提高农业推广专业人员素质提升工作中,要严格农业推行专业技术人才的资格准入制度,资格准入制度可清退通过关系等进入的不合格人员,打造一支精干的农技推广队伍,提高农技推广的效率。给通过考试、考核、鉴定等的农技推广人员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并将资格证书作为农技推广机构招聘的首要条件,让不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的非专业人员从事非公益性的推广工作,其工资按自收自支的形式发放。

  第三,要加大对农业推广的经费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因为经费投入不足引起的农业推广问题。在文章的第1部分已经对农业推广经费投入不足产生的主要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各级政府要从当前农业推广在三农工作的中重要性人手,全面认识到农业推广在经费投入中的现实困难,切实采取可行措施加大农业退管经费投入。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制度还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投资为主,在经费保障上应当实现农业推广的财政全额负担,财政在农业推广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要高于90%以上。各级政府在设定农业推广经费投入状况时,要对当地的农业总产值、总支出量、农业与农村人口比例关系等一些具体量化的指标为依据,制定详实的经费保障计划。在制定详实的经费保障计划的时候,还要重点考虑到从改善当前的农业投入结构出发,不断增加对农业推广业务经费的投入及推广业务费投入中用于试验示范和宣传培训经费的比重。

  第四,要不断构建和完善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宣传平台,切实发挥科技成果在农业推广中的积极作用。作为农业推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科技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可以作为农业推广专业人员的重要信息来源渠道,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业推广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农业推广部门,要把构建和完善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宣传平台工作作为农业推广体系构建的重要任务来抓,即使通过这一平台发挥农业推广系统和农业推广机构的作用。

  3结语

  农业推广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我国当前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农业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然不容乐观。需要重点指出的是,我国当前农业推广体系中现存的主要问题,依然严重的体现在:当前现存的农业推广组织架构还存在诸多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因素、农业推广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农业推广的队伍中,人员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要想构建完善的农业推广体系,就必须要高度重视现存的这些问题,对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切实采取以下途径予以重点解决:一是要不断完善农业推广体系的组织架构,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的农业推广组织架构;二是构建完善的农业推广体系,需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农业推广专业人才队伍;三是要加大对农业推广的经费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因为经费投入不足引起的农业推广问题;四是要不断构建和完善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宣传平台,切实发挥科技成果在农业推广中的积极作用。

农业推广论文6

  随着我国社会综合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社会中的各项事业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完善,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农业对我国社会的总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更好的完成我国农业事业的发展,农业推广相关部门应注重对农业科技档案的建设工作。在农业科技档案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提高档案建设工作的完成质量,使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真正做到为技术推广工作服务。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即将针对如何做好农业科技档案工作进行简要的论述。

  1做好相关的法制工作

  我国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曾制定过明确的法律规定。《档案法》就是一项重要的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实际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过程当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先对这项法律进行准确的了解和认识,再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展开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所有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都能积极的履行自己应尽的法律规定的义务。

  2优化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团队

  一支优秀的团队是工作高质量完成的一个重要基础。在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当中,应充分重视对于档案管理团队的优化,明确各个团队成员的工作责任,培养团队工作人员的对于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整个管理团队能够出色的完成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

  2.1明确工作职责

  为了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完成,档案管理人员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在工作中,能够通过实验总结出一套自己独有的工作规律,从而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当遇到很那解决的问题时,应该用谦卑的态度,虚心请教其他工作人员。另外,在工作人眼正常进行工作之前,首先应该接受完整的工作技能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应尽快熟悉自己的工作任务。与此同时,为了便于之后其他人员档案的随时应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建立起一个数据库,方便档案查询工作的进行。

  2.2干部的管理意识

  一支优秀的团队,离不开一个优秀的领导队伍。在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干部及相关负责人员应该不断增强自己的工作意识。积极的参与到国家及上级政府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及时了解工作中可能会应用到的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并将自己了解到的关于工作的最新动态及时传达给下级工作人员,这样将能够使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都有所提升。

  3加强档案建设,促进事业发展

  3.1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组织机构。1995年,本中心由农业部原全国农技推广总站、全国植保总站、全国种子总站、全国土肥总站四站合一后,就加大了对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机构、人员编制非常紧张的情况下,配备了专兼职档案员;在办公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档案专用办公室、阅览室和库房,做到了办公、阅览、库房“三分开”,为集中统一保管档案创造了条件,以确保档案工作有序进行。3.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依据《档案法》和农业部有关规章制度,结合单位实际,制订了《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档案工作管理办法》、《专(兼)职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鉴定销毁》等规章制度。为确保档案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中心在创建文明处(室)、公文管理、干部考核管理、重大事项督办等相关规章中明确了档案管理的责任。3.3强化档案收集整理工作。为了使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不遗失,本中心及时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一方面,对“四站合一”时成捆成堆、凌乱无序的档案资料进行抢救性清理,按照分类方案,重新进行登记、分类,整理、立卷。形成了4个闭口全宗,共计1227卷档案;另一方面,收集、整理新的资料和档案,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目前,该中心档案室保存的农业科技、文书、财会、声像、书稿等各种门类档案达5000余卷。20xx年以来,各类档案的归档率达98%以上,档案的齐全完整率达到99%以上。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应用,科技档案成果转化的不断加深,本中心提出“要建成一个与农技推广事业发展相适应的、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有效服务、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档案事业体系”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强化基础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全力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和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为农业科技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4结语

  农业的发展程度将在很多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的总体发展水平。实际的农业科技档案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将高新科技合理的应用到档案工作中,提升档案工作的完成效率,使档案工作能够韩浩的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从而不断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

农业推广论文7

  1农业机械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农业机械的研究是一个必然的方向,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使用各种机械和先进的技术,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农业项目,还会使用先进的大型机械设备进行生产。因此,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技术研究和推广,但在当前的农业机械推广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1缺乏农业机械推广意识

  缺乏农业机械推广意识是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农业机械推广过程中,农业部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很多农业部门对农业机械推广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农机推广意识,使得各种农业机械得不到有效地推广。另外,由于推广的意识不足,因此对农业机械推广的投入不足,推广难度大。在实际农业工作中,政府部门对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所持有的态度还不够积极,导致农业机械推广的各种保障政策不够完善,在这方面的投入也还有所欠缺,因此不利于农业机械的推广。

  1.2农机推广体系不够完善

  农业机械推广体系是农机推广成果的保障,而今农业机械推广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当前很多农业机械推广人员的能力技术水平仍处于比较陈旧的阶段,对于各种新技术的掌握能力不足,因此在农业机械的推广过程中,使得一些技术推广工作受到阻碍,农民不能掌握更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影响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

  1.3农民掌握的农机技术比较落后

  农业机械的推广率与农业生产水平有很大关系,而农业机械的落实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但是,当前有的农民自身对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认识不足,很多农民都没有加强对新型农业机械的学习。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有的地区甚至还采用原始的方式进行耕作,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农业机械推广的策略

  2.1改变传统管理理念,加强对农机推广的重视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农业也要实现现代化发展,为了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要加强对农业机械的利用。农业机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在农业机械推广过程中,应加强农业部门对各种新技术推广和普及的意识,从而使得农业生产过程可以逐渐实现现代化、高效化。另外,各种新的农业机械的推广也会涉及到农机,因此也需要加强对农机推广的重视。针对当前农业机械推广的投入不够的问题,应加强解决。由于我国农民的收入不高,农业机械的推广应尽量做到免费。同时,当前我国在推行农业机械过程中也应加强对各方面的投入,比如人才队伍的投入、推广人员的福利保障等,以稳定、壮大农机推广队伍,使得农业机械的推广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2.2加强完善农业机械推广体系和制度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应加强农业机械推广体系和制度的完善。农业机械推广的监管力度不够,是造成农业机械推广问题的主要原因,要想保证农业生产过程实现现代化生产,则需要构建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体系和制度,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工作的落实。比如对于农业机械推广人员的责任进行确定,并且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使得各项推广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再比如对于农机人员,应引导他们多下乡,给百姓提供一对一的帮助,使得百姓可以掌握各种机械的使用方法。

  2.3加强对农民的教育

  农民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力量,当前很多农民对新技术的认识不够,是导致农机推广受到阻碍的原因,对此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使得农民能够对新技术有一定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定期给他们宣讲各种新技术,并指导他们对各种技术进行实践,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也可以引导一些意识比较先进的农民在当地举办培训班,对各种技术进行宣传,配合农机人员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使得农业机械可以惠及更多的人。

  2.4不断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推行现代化生产,农机推广人员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农机推广人员应具备专业化的技术知识、管理知识,能够熟悉各项技术的推广工作。同时,也应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使得他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从而能够掌握高效的方法给农民推广各种新技术。对此,农机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应的培训,掌握各种新技术,并且要学会提炼其中的要点,简明扼要地将其传授给农民。此外,农机推广人员要及时给农民灌输先进的生产理念,确保农业机械化推广的顺利进行。

  3结语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现代化生产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农业机械是保证农业实现现代化和高效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要积极加强对农业机械的推广,但是当前农业机械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推广的制度不够完善、农民的意识比较淡薄等,这些都会导致农机推广工作受到影响。对此应及时加强对各种问题的处理,加强农机推广过程中技术人员的培养,并且构建完善的推广体系,使得农民能够接受更多现代化的教育,提高农民的意识,落实各项技术的推广工作,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

  单位:云南省峨山县农机管理服务站

农业推广论文8

  摘要:文章首先对现代农业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进而从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生产率、加速农业产业化、提升农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加快农业机械产业发展以及加速农业高新技术发展这六个方面对于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作用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现代农业;作用。

  1现代农业的概念和特点

  现代农业指的是对于现代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进行广泛应用的社会化农业,其特点主要包括:首先,其生产工具和设施以农业机械为主。其次,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农业科学体系,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后,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对于现代管理科学进行广泛的运用。

  2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2.1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是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可见农业机械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技术,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要把农业机械及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从而提升农业生产率和转化率,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2提升生产率

  我县的耕地面积有限,人口数量多,提升粮食产量的主要方式是靠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也就是对于先进的技术进行积极的应用和推广。事实上所有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都需要以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为基础,只有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才能够提升单位土地中的粮食生产率。例如机械深施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化肥利用率,从而提升粮食的单产量。

  2.3加速农业产业化

  而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则是农业产业化的根本动力。农产品在市场当中竞争的优势包括价格、质量以及品牌。而扩大这三种优势则离不开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同时,农业产业化也促使了农业劳动力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使得我县的资源优势成功的转化为经济优势,这种优势必将推动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农业技术如果失去了农业机械技术则无法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因此要说,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加速了农业的产业化。

  2.4提升农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

  农业机械所具有的收割能力、烘干能力、抗旱能力、排涝能力以及防洪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业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例如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技术,通过多种相关的配套机械技术,来使得土壤的蓄水能力提升,同时也能够进行抢种,进而有效的抵抗灾害,实现粮食的增产,促进现代农业的正常发展。

  2.5加快农业机械产业发展

  农业机械产业具体包括:农机的流通、农机的生产、对于农机的研发以及农机设施的相关服务等。可以说农机产业属于现代农业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农机技术的推广,则是对于农机的流通、农机的生产、对于农机的研发以及农机设施的相关服务的有效衔接。因为农机的生产和研发是进行农机技术推广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农机流通和服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所以只有把农机产业中的各个环节合理的进行结合,才能对于农机技术推广的作用进行扩大。农机技术推广的良好发展,能够促进新型的农业机械以及农机技术转变为农业生产力,使得农机的生产和研发过程变得更有活力。只有农业机械产业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整体,才能够真正促进农机产业的顺利发展。

  2.6加速农业高新技术发展

  农业高新技术指的是农业信息工程、农业机械工程、农业水利环境工程以及农业生物工程这四个方面。农业高新技术是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且这四个方面的农业高新技术也必然需要通过农业机械技术去实现。因此说,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加速了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

  3结语

  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是把先进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的主要方式和方法,同时也是促进农业向着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农业机械技术推广进行研究,无论是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还是对农业机械产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县近些年来农村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民对于安全高效的农业机械技术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因此,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把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作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胡海霞,赵艳萍.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南方农机,20xx,47(3):27-28.

  [2]郑明.新形势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突出问题和完善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xx,(1):60.

农业推广论文9

  摘要:目前,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现状是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起步实施、农技推广机制实现突破农技推广队伍能力建设逐步加强。但也存在着农技推广服务人才建设与全省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仍不同步、农技推广服务投入不足、农技推广服务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相对滞后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完善多元化服务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农牧业推广机制、建立高效的农牧业服务机制三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现状;问题;措施和建议

  1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现状

  1.1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力推进农牧区综合改革,全省现有各级农技推广机构715个,其中省级9个,市州级36个,县、乡农技推广机构670个,其中县级190个,乡(镇)480个。各级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中,种植业机构117个、畜牧兽医机构372个,渔业机构8个,农机机构37个,综合机构181个。全省农技推广体系现有人员5848人,其中省级674人、市州级567人、县级2646人,乡(镇)1961人。在职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4318人,占总人数的73.8%,高级职称的663人,占总人数的11.3%;中级职称的2272人,占总人数的38.9%。省州县乡农牧业推广体系基本健全,我省农牧业主导产业的技术推广能力得到有效覆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办公和服务能力得到了改善。

  1.2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起步实施。在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的同时,按照市场化要求,积极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各类涉农组织和农民技术员等社会力量,通过项目投入、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等手段,丰富农技推广的渠道,加快了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目前我省确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93家,其中国家级17家,所有企业均和下面的基地、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形成了联结机制,技术应用是他们相互联结的一个主要内容,我省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有8876个,参与农户接近60万人,省财政重点扶持合作社每年有200个以上,通过政府政策性引导、企业市场化运作、农牧民组织化参与,企业+基地(或合作社、大户等)新型经营模式,每年有7.5万人受到技术培训,近50~60万农牧民从中受益。全省共选派科技特派员2574人深入农村牧区开展科技信息及创新创业服务。

  1.3农技推广机制实现突破。20xx年搭建了农牧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三级平台,建立了省、县、科技示范户、辐射户一体的农牧业科技转化快速通道,实现了与国家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补助项目的有效对接。一是通过依托省级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优势力量,整合全省“农科教、产学研”优势资源,建立省级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围绕全省十大特色优势农牧业产业,建立马铃薯、油菜、蔬菜、蚕豆、麦类、牛、羊、生猪、饲草料、渔业10个优势特色产业的省级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共组建了55个相关产业技术功能室,聘请10名省级产业首席专家、省级平台科技人员达到214人;二是依托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在全省除玉树果洛地区的28个县(市、区)搭建了农业科技推广平台。目前28个项目县都建立由县级首席专家、推广专家组、农技推广机构和50~100名农技推广人员构成的县级技术推广平台;三是每个项目县遴选2~3科技示范基地、500~1000户科技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搭建了科技示范应用平台。28个项目县共培育科技示范户2万户,辐射带动农户28万余户,认定科技示范基地70个,推广各类先进技术300多个,近120万农牧民受益。

  1.4农技推广队伍能力建设逐步加强。依托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人员进行培训。选派我省135名农牧业高级职称人员参加由农业部主办“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训班;按项目要求委托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对全省基层农技人员开展了6000余人(次)知识更新培训;目前已有300余名特岗人员、2574名科技特派员及“三区”科技人员活跃在基层一线开展农牧业科技服务。

  2存在的问题

  2.1农技推广服务人才建设与全省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仍不同步。一是农牧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上由于年轻专业技术人员难以补充,致使队伍结构失衡、知识更新缓慢,队伍老化现象十分严重,农牧业技术推广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十分缺乏;二是对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程总体思路认识不到位。培训工作转型升级后,各地对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程中培育、认定和扶持“三位一体”的总体思路认识不够到位,在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上过于谨慎,培育的落脚点没有完全放在农牧民受益上。各县出台的扶持政策含金量不高,资金扶持方面表现出力不从心,农牧民参与培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培训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必要工作条件。

  2.2农技推广服务投入不足。一是农技推广业务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农技人员实际用于推广工作的经费十分有限。全省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普遍存在着办公经费保障不足,办公条件简陋,缺乏交通工具、电子办公设备及办公运行费用问题。由于县级财政困难,普遍没有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经费,农技推广工作形成了只能依靠省上下达项目,有项目就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没项目不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局面;二是虽然已经明确了各级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但长期以来由于缺少投入,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普遍存在培训场所条件设施简陋,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交通工具,给进村入户深入开展培训和实训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影响了培训工作规范实施。

  2.3农技推广服务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一是全省农村牧区综合配套改革和兽医体制改革以后,乡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业务工作由县级农牧行政部门进行指导,从近年运行情况来看,乡镇服务中心农技推广岗位的公益性职能相对弱化,人员呈现兼业化和从属化倾向,平均投入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的时间仅40%左右,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带来不利影响;二是顺应公益性要求的、适合我省不同生态区域和发展程度、体现农牧民满意程度的农技推广投入机制、运行机制、考评机制还没有被普遍建立。尤其是绩效考评制度在具体执行当中,由于受各地实际情况、执行者素质等因素影响,随意性大,很难落实到位。不能把绩效工资纳入考核范围,考核难度大,奖罚制度难以兑现,不利于提高农技人员积极性。农技推广人员活力不足,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薄弱,工作中对农牧民的实际诉求和利益较少顾及,特别是受管理体制因素等影响,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缺少有效支撑和有效抓手,基层科技推广和普及工作落实难度增大。

  2.4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相对滞后。随着现代农牧业的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新型种养殖大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农牧业企业等对生产环节中的农资、植保、农机、加工运输、农产品销售以及技术、信息、金融、保险、经纪等专项服务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现有推广体系在职能发挥和功能定位上的局限明显,各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的问题亟需破解。

  3措施和建议

  3.1完善多元化服务体系。建立以农牧业公益性服务为主体、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科技服务体系,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衔接有序的多元化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

  3.2建立多元化的农牧业推广机制。创新农牧业技术推广模式,以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为载体,大力提升现有农技体系的服务能力;实施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条件建设项目,增强基层站所的履职能力和推广服务支撑能力。提升现有农技推广机构和涉农科研院所、教育机构等推广主体能力建设,加快构建农牧业科技企业、专业协会、技术中介组织、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等非公服务组织农技推广职能,积极培育各类市场化技术推广主体,建立多元化农技推广机制。

  4建立高效的农牧业服务机制

  立足全省农牧业科技一盘棋的总体思路,打破人才等科技资源的地域、单位、学科和专业等界限束缚,将省级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覆盖到全省主要农牧产业,突出制度建设,进一步充实农牧科技研发、推广队伍,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切实改善基层农技人员工作条件,解决职称评聘等问题,全面落实农牧业科技平台各项工作制度,巩固和提升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效,加大农牧业科技创新力度,构建农科教、产学研紧密衔接的科技创新机制,加快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提高良种良法的研究、推广、应用水平。完善基层推广体系与改革建设补助项目运行机制,严格落实《项目合同制》、《农技推广负责制》、《农技人员定期培训制》、《三方绩效考评制》和《多元化推广服务制》等五项制度,改革考核办法,运用现代化的服务手段,通过在线反馈等多种交互形式,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效率。

农业推广论文10

  摘要:

  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机化的发展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农机推广部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重点分析了现代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创新工作思路,开展试验示范、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农机人员的专业素质等措施,保障基层农机推广工作有效开展,实现农机化工作顺利推进。

  关键词:农业机械;推广;技术人员

  0引言

  农机化是破解现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进行有序流动的重要保障,国家也在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政策和措施都有效地推进了现代农机化的发展[1-2]。根据农技推广法的要求,设立国家、省、市、县、乡镇,甚至村级农机推广机构是农机化发展的主要方式。因为一种适用技术需要在一个地区得到群众的认可,就必须提高推广工作的力度,现实情况是现代基层的农机推广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存在的问题

  1.1推广经费与示范推广工作内容不匹配

  基层的农机推广工作主要由相关农机化技术的引入,试验示范,宣传培养等诸多环节,这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工作经费,如新机具技术的引入,需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到外地进行先进、适用、安全机具的调研,甚至需要农机推广部门自己先购买进行试验示范,在试验示范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试验地的问题,对周边农户进行示范带动需要推广部门有自己的试验田,进行试验示范,另外每年需要组织相关的现场演示会,机具操作培训会都是需要大量的工作经费。目前,基层农机推广部门普遍感觉工作经费明显不足,不能满足推广工作的需要。

  1.2基层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基层农机推广部门的财政供养很多地区还存在问题,人员编制都不能有效落实,他们的工资待遇不能满足现实社会需要,另外他们的社会地位不能得到有效体现,社会认可度不高,同时现在一些地方的职称评定偏向高学历、多成果,对于基层倾斜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造成他们职称评定存在严重困难,这些问题大大打击了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普遍存在工作满意度不高的现象[3]。这种社会地位、工资待遇使得高层次人才不愿意进入农机推广队伍,现有的人员存在知识更新速度缓慢,人员年龄老化等情况,对于新技术、新机具的学习劲头不足,不能满足推广工作的需要,他们的专业素养存在严重问题,学历结构明显偏低。

  1.3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推广工作的需要

  有效开展推广工作需要一块田、一辆车、一个教室、一组设备,这是最为基本的配置,也是农技推广法要求的。然而很多地区的农机推广部门连自己固定办公的地点都不确定。更谈不上田、车、教室、设备的配置了。很多地方一方面是财政的确存在一定困难,但更多的还是对农机推广工作的不认可,认为这样工作的重要性不是很强,可以向后边排一排,主要原因还是农机推广工作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另一方面在效果产生方面不明显,很多地方政府看不到经济效益,对其重视程度就明显下滑,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

  2对策措施

  2.1创新工作思想,开展试验示范

  试验示范是农技推广法赋予农机推广部门神圣的使命,是对引入的新机具、新技术的适应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实践检验,更是用事实带动周边农户使用新机具、新技术的有效手段,在进行试验示范的时候,由于一些地方的经费相对紧张,可以依托国家农业科技项目的支持,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同时利用农机大户、合作社的田块进行试验示范的工作创新,农机大户有使用新机具的热情,同时他们也有现成的田块进行试验示范[4-5]。因此,依托国家的农业科技项目和农机合作社的支持,实现试验示范的工作机制创新,是解决目前部门工作经费紧张的有效举措。

  2.2拓展工作方法,组织技术培训

  试验示范是进行推广工作的一种主要方式,组织技术培训更是一种最为直接技术推广工作。目前一些地区的办公条件相对紧张,需要进一步拓展工作机制,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资源重组,保证培训有场地,有老师,目前,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农机校,这些地方都有自己的一些教室和教学设备,另外还有一些培训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技术培训可以依托农机校的一些现有设备进行。这样就解决了教学场地和教师队伍的问题,实现基层农机推广部门和农机校的资源重组,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有效组织保障。目前国家关于农民、基础农机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项目相对较多,基层的农机推广部门需要积极向农业部门靠拢,积极争取相关的培训项目支持,这样一来,相应的培训经费将得到有效解决,保证培训工作质量。

  2.3提升农机推广人员的推广能力

  针对目前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强,需要不断拓展对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国家、省级、市级需要加大对县级、乡镇、村级农机推广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每年有计划地组织相关内容的培训,实现循环化、制度化的培训过程,利用几年时间,将基层技术人员轮训一遍。同时在职称评定方面向基层倾斜,保证基层人员有上升的空间,保证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在学习相关先进技术、新机具方面更有动力。

  3结束语

  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各级政府对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认可度不高,因此作为农机推广部门需要从自己原因抓起,扭转社会对该行业的错误认识,具体来说还是需要从农机推广的重点环节抓起,创新工作思路开展试验示范,拓展工作领域组织技术培训,另外还要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保证推广技术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申佩怀.宏观调控政策扶持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浅析破解我国农机流通“大服务”现状的对策[C]第九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七届亚洲农机峰会、全国农机流通第九次优质服务表彰大会、20xx年农机政策与市场报告会、我国农机行业服务三农战略与政策研究座谈会文集,20xx:95-99.

  [2]王克俊.构建社会化农机服务体系促进三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从“金色服务”战略谈我国农机服务体系建设[C]第九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七届亚洲农机峰会、全国农机流通第九次优质服务表彰大会、20xx年农机政策与市场报告会、我国农机行业服务三农战略与政策研究座谈会文集,20xx:145-146.

  [3]张立春.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机行业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xx(9):58.

  [4]高浩.新常态下农机化推广工作浅析[J].江苏农机化,20xx(5):28-30.

  [5]田效雨.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xx(11):22.

农业推广论文11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支持国民经济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行业,所以保证农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过一些山区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小型农业机械推广不佳,致使小型农业机械在当地的普及率较低,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农业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现状,进而探究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的可持续性措施,希望对于促进山区快速普及小型农业机械有所帮助。

  [关键词]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可持续性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的经济命脉,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因此,不断推动农业持续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应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推进小型农业机械,尤其是在山区,以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有效的利用小型农业机械来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由此可以确定,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持续进行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1推广小型农业机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1.1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小型农业机械推广最基本的目的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为相对于原始劳动力来说,小型农业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可以快速的且合理的进行农耕农作,进而将农民从繁重的农活中解脱出来,良好的生活。

  1.2有利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积极落实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工作,使农村地区小型农业机械逐渐普及,被广大农民群众所应用,如此可以改变农村“靠天吃饭”的局面,而是科学、合理的进行农作物在栽种、管理、培育,促进农作物良好生长,进而收获优质高产的粮食,这必然能够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效益。另外,小型农业机械的使用,可以降低劳动力的消耗,可以使农民在进行农耕农作的同时,进行其他经营活动,贴补家用,改变自家经济现状。

  1.3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下,推广小型农业机械还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将小型农业机械积极引用到农业生产之中,一方面能够促进主要农作物良好栽种和生产,同时还能带动相关配套服务,进而促进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断推进小型农业机械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农业生所消耗的劳动力,如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会涌入工业或服务业等,为其他行业提供劳动力,如此势必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1]。所以,说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无可厚非。

  2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现状的分析

  通过对我国山区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了解与分析,确定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现状不佳。通过进一步分析,确定主要是以下问题的存在影响了、阻碍了山区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

  2.1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缺乏针对性

  山区农业生产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土地分布零散、单块面积小、地势和地貌复杂、交通薄弱、基础设施少等。要想将小型农业机械有效的应用于山区农业生产之中,就要考虑以上特征,保证其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如此才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是,通过对我国小型农业机械的分析和研究,确定大多数小型农业机械并不适用于山区。这是因为设计师及生产商并未考虑山区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而是满足平原地区农业生产为准进行小型农业机械的设计与生产,这就造成了小型农业机械不适用于山区,相应的山区农业机械普及率较低。

  2.2小型农业机械推广难度较大

  通过对我国小型农业机械行业发展情况予以了解和分析,确定目前行业内大型农业机械企业较少,都是一些小型的农业机械企业,其机械研发能力有限、生产规模有限、社会影响力较低,致使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难以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让农业机械备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关注,如此将会使广大农民群众对小型农业机械的有效性、适用性产生质疑,如此势必会影响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2]。

  2.3农民对小型农业机械认识不足

  山区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致使自身知识水平较低,加之常年与农耕农作打交道,思想已经固化。此种情况下,农民难以改变思想观念,接受新鲜事物——小型农业机械。因此,在山区进行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农户往往持观望态度,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农业机械采购和使用中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

  3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的可持续性分析

  3.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各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条件都不尽相同,对农机具的需求自然也就不同。基于此,为了满足各地区农业生产需要,农业机械企业在进行小型农业机械生产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各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生产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农业机械,以此来满足山区、平原、山丘等地区的农业生产需求,这对于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2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补贴机制

  因山区农民经济水平有限,对当地农民来说小型农业机械购置成本较高,进而对农业机械的采购望而却步。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持续存在,影响山区小型农业机械的普及,应当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补贴机制,也就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和规模,以此来刺激农民消费心理,并且也可以使农民具有购买能力,如此可以促进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与应用[3]。

  3.3健全山区农机服务保障体系

  处于持续推广山区小型农业机械的考虑,建立健全的山区农机服务保障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农业机械服务保障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农业机械推广效果。正因上文所说农民知识水平较低,对农业机械的应用原理及技术内容不甚了解,因此很多农户都会考虑农业机械操作问题和农业机械维修问题。建立健全山区农业服务保障体系,则可以为农民提供技术保障,使农民可以好无后顾之忧,大胆的采购和使用农业机械。

  结束语

  基于本文一系列的分析,确定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现状不佳,致使农业机械在山区普及率较低,不利于改善山区农业生产现状。对此,应当通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补贴机制、健全山区农机服务保障体系等措施,来促进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持续进行,为改善山区农业生产现状,为推动我国农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夏向尧.推广山区小型农业机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20xx(2):54-55.

  [2]吴冬荣.小型农业机械在大石山区的推广与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xx(20):32-33.

  [3]曾嵩.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现状与创新思路[J].农技服务,20xx,33(5):178.

农业推广论文12

  [提要] 本文分析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基本特征,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需求类型以及影响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原因,提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信息服务策略。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信息服务;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G35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广大农民科技意识的逐步增强,为乡村农户提供致富的各类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信息服务应是当今县区图书馆开展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而加快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并让广大农民所掌握是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石。为此,县区图书馆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信息服务工作,可以说是直接有效地架起了农业科研项目研究者与成果转化的推广应用者之间的桥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服务是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扩大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之一。就现代县区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深化与转变,如何配合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部门,将众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服务到农村中去,是我们要在逐步的深入农村的信息服务工作中进行不断摸索的问题。

  一、现代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的需求分析

  随着中央对农业发展建设的重视,全国农业科研部门取得了许多改进和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科研成果,如果能及时有效地将它们推广应用到农业农村的生产,那一定会大幅度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但现今受各种条件限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并不尽如人意。我们认真对多年来在农村开展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工作的实践分析得知,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之所以缓慢,除成果理论与实践应用基础有差异以外,更重要的是没有找到使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项目与农民的接受能力相匹配的结合点。我们要牢记凡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只有让乡村农户所吸纳方可得到实施,才能收获到令人满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的选择也就是农民对成果的需求兴趣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关键。一般说来,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技术信息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热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在多年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工作中,我们把能让农户接受比较快的,其推广实施操作技术便于掌握而且农户也极为愿意接纳的那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称之为热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把农民对这类转化成果技术信息的需求称之为热型成果转化信息需求。由于热型成果的转化信息一般属静实状态,使用操作简便,全然不用增加活劳动投入,便可展现突破性的科技致富特点,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所以深受农村农户的欢迎。例如,我们针对鞍山一些地区辽河与太子河流域河滩沙土地居多,受辽河与太子河流域地质构造影响,每年种植的粮食作物未等到成熟季节,就会遭到雨水的侵袭,年底收获甚少的情况,经过认真研究和搜索其他省市在解决河滩沙土地种植方面的科研成果,我们慎重地将宁夏农业科技研究所研究实验成功的河滩地改良西瓜品种种植的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提供给他们,并借助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指导农民实施。结果当年未等雨季到来就获得了大丰收,每亩地增收约2,000元,比往年种植粮食作物每亩增收1,000多元,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都非常好。紧接着第二年,我们又将此项转化成果技术信息推广应用到全部辽河与太子河流域河滩地的乡村农户,为农村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了极大作用。

  (二)温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有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信息对农民而言有一定的应用实施兴趣,但这种成果转化技术信息让农民感到见效不快,而且应用实施需要向农民进行具有真实见效的示范展示和深入浅出的反复宣传,我们将这类成果转化技术信息称其为温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把农民对这类转化成果技术信息的需求称之为温型成果转化信息需求。温性成果转化技术信息常常含有一定难度的关键性技术内容,一旦推广实施增产效果显著,适应面也较广。然而,需要解决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难度,应用设施的配套提供,并且要解决活劳动投入的增加问题。例如,地膜覆盖技术虽在全国已推广应用种植40多种农作物,但在有些地区,由于农民感到对地膜覆盖的关键性技术不易掌握,又怕由此所投入的资金不见效果,所以农民对温性成果转化技术信息的需求较热性成果转化技术信息的需求不够迫切。为此,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应用条件的改善和对农民接受能力的扶持,并加强服务的技术手段,将“温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变为“热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应是我们现代县区图书馆信息服务所要做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三)冷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有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信息对农民而言兴趣淡漠,很难接受或者是不接受,我们将这类成果转化技术信息称其为冷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这些农业科技的转化成果信息,绝大部分是修补、重组、相互移植和复制原有的常规技术和地域间的品种物化,科技改良和简易农业生产过程的新技术含量较少,农民应用后虽能取得一定的增产效果,但费时、费工、费力,因此农民对这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信息的需求较为冷淡。

  二、沟通深层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推广服务的渠道

  在现今全国农业建设大发展的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利用已有的农业科技成果为农业建设服务,为农民持续增产增收服务,这不仅是政府和科技部门的大事,也是我们科技信息服务部门为壮大农业生产要做的重要工作。为此,这就要求我们县区图书馆的科技信息服务工作要根据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的需求状况,联结地区科技推广部门,充分利用自己的科研和信息资源优势,在众多的农业科技成果中寻求并积极推广那些“热型成果”转化技术信息;认真分析研究探索将那些“温型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提升为“热型成果”转化技术信息的服务渠道。

  (一)构建农技推广部门为主导型的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服务模式。该种服务模式的基本构成是 “农科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农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服务部门(主要是县区图书馆)+乡村农户”的信息服务模式,这种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服务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县区各级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站等在推广农业技术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县区图书馆的科技信息创新与技术信息筛选及培训优势,使最新的适宜于农民采用的“热型成果”转化技术信息能够直接应用到乡村农户的农业生产,并很快让农户得以熟悉掌握。例如,关于稻田杂交水稻新成果信息技术的推广,我们(科技信息提供部门)与辽宁省农业技术研究所(农科部门)鞍山市千山区农技推广站(推广机构),并在千山区政府的支持(农户部门)下,选择了鞍山市千山区宋三台乡李性农户(具体农户)中实施了5亩地的各种杂交水稻成果转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基地,由省农业技术研究所和我们负责最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技术信息的提供,千山区农技推广站负责具体技术的实施指导,宋三台乡则负责组织插种,农户在所提供的技术信息指导下负责田间科学管理。在该基地实施与各项田间科学管理期间,千山区政府在不同的阶段与农季组织各乡干部与广大农民进行考察观摩,开展技术培训、现场仿效等方式,逐步让更多的农户所接受,从而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信息得到顺利推广,让县区图书馆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工作深入农户的心中。

  (二)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示范户,搭建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平台。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战场是在基层乡村,成果推广转化的关键环节是农民的欣然接受。而这一切的达成主要是取决于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与经济承受力。为此,我们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部门(主要是各类科技信息机构、县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部门)应大力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大力扶植培养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的示范农户。在某一乡村,借助当地农技推广站的帮助,确定了某一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后,根据转化项目的各种条件要求,选择那些拥有一定资金、科技应用意识和接受能力比较强的群体作为扶植与培养的示范农户,联结当地农技推广站(所)对这些乡村农户实施成果转化应用的重点服务工作,经常性不定期地向这些农户提供那些科技含量高、收益快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信息。帮助或者说是先行一步让这些农户熟悉掌握转化的成果信息并尝到甜头。然后,将他们的应用效果不断向本区域其他农户宣传示范。成功一项推广一项,形成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服务的接力赛。同时,在此基础上,时刻注重通过试种农户兴趣的不断浓厚,开展实现“温型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服务向“热型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服务工作发展。

  2、发挥县区图书馆的优势,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一个时期以来,通过国家和各级政府的不断努力,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尽管如此,随着农业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农民的科技素养依然是阻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大问题。因此,作为科技信息服务者,特别是作为最有资格与农民经常接触的县区图书馆的科技信息服务部门,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自身普及与提高民众文化知识水平的功能优势,与农科教等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一道,大力实施提高乡村农户科技意识与科技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训,着力提高农户的科技素质,培养农户接受新技术、新成果的能力和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广度、深度和速度的能力。我们县区图书馆要采取到农村农户举办短期班培训、专题技术讲座、实地传授技术和技术咨询等方式,对农民进行科技意识与科技实施能力相结合的教育与培训,让这些农户成为一支现代农业科技兴农的坚强主力军。

  (三)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化绿色通道和网络平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化将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渗透到了农民的生产、经营、消费、乃至学习等各个环节,使农户明显看到了其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在不断地大幅提高。农业建设市场的灵魂是信息,当今农村建设这个市场是由信息的引导而不断发展的。在全国数以千万计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市场,必须要尽快适应国内国际统一的大市场的发展规律的要求,急迫构建较成熟的市场信息传播机制来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铺路并形成绿色通道。

  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使现代互联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成为了支撑农业科技发展的直接产物和坚强基石,成为了牵动农业建设发展的一个极为活跃的手段因素。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提出:农业革命的基础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突破进展及其在农业领域的成功运用。因此,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的网络平台,对于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应用推广,培育农村农户实施更新的农业科技转化成果有着积极和明显的引导作用。而这一信息网络平台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一方面它可以不断地收集、整理并研究筛选各类“热型成果”的农业技术信息;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利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将筛选的各类“热型成果”农业技术信息快速直接地传播到农户手中,指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农业推广论文13

  摘要:目前,由于我国的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其中,农业科技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对农业科技进行推广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针对这些现状给出了相对比较合理的对策措施,从而能够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对策

  1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

  1.1农业科技推广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由于我国政府对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投入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通过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的经费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科技推广资金也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5%左右,然而,在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资金占农业总产值不足0.2%,尤其是近些年来,工作需要和资金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特别突出。

  1.2基层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针对目前我国基层推广人员现状来看,推广人员大都是具有中等农业专业学历以上,并且还会因为投入的资金不足没有进行再教育或者是进行相关的培训机会,进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新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因为基层的环境问题以及对推广人员的待遇问题不好,所以基层推广部门就不会对那些具有高知识层次的人才产生吸引力;其次,由于基层推广部门没有对相关知识的更新以及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就会缺乏一定的农业新技术操作能力;再次,就是因为推广相关单位部门对专业的分工相对比较细,而且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也相对比较单一,所以就不能很好的适应高效农业发展的多样化,也没有一定的权威感。

  1.3科研、推广、教育割裂现象明显

  通常情况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都和科研以及教育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三者之间所起到的作用同等重要。然而,农业科技推广、科研以及教育之间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因为针对农业科技专业方面的学科设置相对于国际上而言比较陈旧,关于新兴学科的发展还比较缓慢,不能跟上农业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二是因为在对学科的建设方面、研究方面以及实际应用方面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而且科研的目标和市场的实际需要不相符合,对于农业科技研究的目标也相对比较单一,研究领域也相对比较狭窄,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2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2.1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力度

  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公益性推广工作的基本经费,除此之外,由于目前我国的农户具有相对比较小的生产规模,经营也相对比较分散,组织化程度也相对比较低,大部分农民所具有的科技素质仍然比较低,所以,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的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的财富等,就一定要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投入力度,使人们充分的认识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借助一些重大的推广项目使得研究成果得到进一步的转化。

  2.2实施培训工程,提高人们的科技文化素质

  要能够充分的利用各类农业院校,加大培养农业科技人员的力度,对农业科技的专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进一步的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而且还要经常开展一些农业科技知识培训,进一步的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让他们成为农业科技的应用者以及受益者。

  2.3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力度

  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利用各种渠道加大科技宣传的力度,充分的发挥农业广播学校的作用,深入农村进行科普宣传;另一方面要培训一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农民企业家,组织系列和农业科技相关的农民科技企业家培训班;除此之外,要坚持不懈的展开农民技术培训工作,要致力于培养一批不仅能够掌握而且还能够很好的应用现代科技的新型农民。

  结束语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作为农业科技发展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农业结构方面的调整、农业的增产以及农民的财富增加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农业科技的现状来看,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速度相对比较慢,产业化程度还相对比较低,科技对生产贡献率也很低,就应该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保证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亚红.日韩农业科技推广经验及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xx(18).

  [2]王晓红.高校农林类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推广模式[J].山西农经,20xx(09).

农业推广论文14

  摘要:我国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体制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管理职能划分不合理、工作机制运行不灵活、人员队伍结构不理想等问题,地方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予以调整和优化,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朝着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发展。

  关键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农业技术推广的日益扩大,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与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发展不相协调的是当前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落后、老化,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人员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因此,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强农技推广体制管理和机构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1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能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必须制定和实施农技推广计划,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并予以试验、示范和推广。在农作物的生长方面,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要开展农作物病虫草鼠等农业生物灾害的监测、预报、指导防治和处置工作,并监测农作物苗情、耕地质量、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要进行植物检验检疫。同时,还应当管理、保护农业资源,引导、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机构,协助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监管工作,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协助处理农机安全事故[2]。在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方面,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和产地环境监管工作,全面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得以顺利进行。

  2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主要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仍旧属于乡镇政府及其部门的管辖之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没有自主决定权和话语权,所有日常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由乡镇政府进行安排和组织[3]。然而许多乡镇政府由于缺乏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和认识,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程中疏于对相关人员和事务的管理,甚至有些乡镇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工作热情,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无法正常、顺利地开展。

  2.2工作机制不灵活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缺乏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人员激励机制,没有将工作业绩、推广效果与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进行挂钩,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努力工作和继续学习深造的动力,认为无论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如何,个人收入、奖励等都不会有任何变化,许多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兢兢业业工作多年,却无法进行职称评定,大大打击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没有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等制定合理的工作管理机制,没有将推广人员按照工作内容不同进行合理划分,导致农技推广工作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有效性。

  2.3人员结构不理想

  由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待遇管理、编制管理、职称管理等方面的落后和不合理,大部分农技推广机构无法吸引真正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推广才能的人才,致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结构不理想。许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技术人员都主要由年龄较大、农业技术知识不全面的当地剩余农业人口构成,由于缺乏待遇提升、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刺激,技术人员没有针对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开展及时的、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结构老化、落后,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了乡镇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4]。

  3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问题解决措施

  3.1结构管理方面

  针对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体制上存在的管理职能划分不清的问题,应当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独立出乡镇政府部门,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可建立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企业,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开展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实行公司式管理和运作,彻底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性质、智能、人员管理模糊不清的问题。对于那些与乡镇政府有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无法完全从中脱落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将行政、服务部门保留在乡镇政府中,把其具有经营功能的部门和人员与其他政府资源、社会资源进行结合,成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企业,由地方工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严格按照经营范围参与市场竞争。原有的农技推广行政部门仍由乡镇政府管理,属基层事业单位,与新建农技公司属两个完全不同的法人组织,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组织、经济上的交叉关系,农技推广部门人员与政府其他部门人员同属政府管理、享受相同待遇。

  3.2人员管理方面

  为了充分适应和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科技生产的需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企业应当在技术人员和经营人员的选用上采取岗位竞聘制,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层应组织农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根据目前农业技术发展状况,制定人才评定、评测计划、方案和内容,在农技推广机构内部和乡镇所有农业人员范围内选取具有良好农技专业知识和较强农技推广经营服务能力、经验的优秀人才,扩充农业技术推广队伍[5]。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上,行政人员和其他服务类职能部门人员应当由独立出来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或乡镇政府统一管理,属事业单位编制,而技术人员、经营人员可实行独立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或农技推广企业人事代理式管理,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更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3.3待遇管理方面

  对于属事业单位编制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其工资、奖金、财政补助等各类经济收入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关标准由地方政府负担,并纳入乡镇政*财政预算,其他人事代理编制的农业技术推广技术人员、经营服务类人员的待遇由独立出来的农技推广机构或新成立的农技推广企业承担。在工资分配上,应当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管理的合理化和透明度,将工资、奖金等参考标准纳入单位、企业总体工资制度和标准内容范围中,并向全体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公开,避免各种由于收入管理过程不透明而产生的问题和纠纷。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层性和广泛性,将相关人员待遇收入、职称评定与工作业绩、推广成果挂钩,在实行保底基本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成绩等将员工彼此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开,督促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继续学习和深造、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4结语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乡镇农业技术发展和农业生产扩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了加快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速度和效率、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相关政府和部门应当高度重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体制管理和改革工作,解决当前农技推广机构体制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行体制改革和人员结构优化,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和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建华,陈公贤,陈宏辉.新形势下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分析[J].基层农技推广,20xx(6):20-22.

  [2]李安宁,王德成.我国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发展问题探讨[J].中国农机化学报,20xx(5):1-4,16.

  [3]曾庆鸿.论贵州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J].基层农技推广,20xx(10):1-3.

  [4]代丽云.我国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xx(12):61,72.

  [5]罗信纯.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技服务,20xx(2):22.

农业推广论文15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以制度创新为重要支撑。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推广员匮乏,农民交互机制缺失,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制度创新。因此,必须把握好农民的需求与农业科技的需要,切实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表达机制,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员的培养工作,准确判断和分析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民相互依存的关系,建立健全利益共同体机制,从根本上全面推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制度的创新。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制度创新;农业科技服务

  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属于公共物品范畴的农业科技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供给的基础,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但是,我国现阶段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要是依靠政府主导发挥作用来实现有效供给,导致农民需求表达缺乏,很难实现农业科技的有效推广。因此,必须把握好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解决好农业科技在推广、服务与应用方面的难题,这需要“将政府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民科技需求结合起来,以促进农业科技有效推广为导向,摸清农民对农业科技的真正需求,树立创新意识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和转型,因为农业科技服务和应用的最终目标始终是农民,农业科技成果也是为农民服务的,只有农民接受,积极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才能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发挥好农业科技推广员的作用,以政府推广为基本目标,深入农民与村庄进行调查,动员农民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中来,摸清农村农民的底细,以他们的利益诉求与思想动态为基础,以村情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方向等进行普遍调查和非正式访谈,并集中村集体一切可利用的力量,深入研究和分析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集中小组讨论,搜集整理出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料,就农民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出发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理清思路把握好农业科技服务的真正意义,从评价、应用效果出发,以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动员农民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中,并将信息反馈到当地的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中,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汇总和整理各种信息,传递到农业科研部门,结合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动员高校科研人员、村里研究人员与农业科研部门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强化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商品化、市场化为基础及时传递到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强化地方政府的作用,瞄准时机有效地整合农村地区农业科技服务的推广资源。总之,农业科技推广需要以农民需求为基础,以农业科研、推广与应用为导向,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保障农业科技供给效率的基础上,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效率,从而切实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

  2建立健全表达机制

  在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要把握好政府推广与农民农业生产活动的需求,从农民的农业科技需求出发,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以农民农业科技需求为基础建立健全表达机制,从而准确表达农业科技需求,强化农业科技研发推广部门的作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形成农业科技推广的双向沟通机制。实际上,受体制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效率不高,农业农业科技需求缺乏一定的表达渠道。因此,必须建立畅通的农民农业科技需求表达机制,确保农业科技部门和农民进行互动,在保证农民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和分析农业科技的愿望和要求,积极培育相关组织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制度创新。因为我国农民普遍呈现分散的、小规模的生活活动经营,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因人而异、千差万别,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每位农民的需求。一方面,要积极培育与村情相符合的村民自治组织,以村民委员会为单位,激发村民参与农业生产活动的积极性,以农民代表会议为基础动员农民和农村合作社等组织对农民科技需求进行摸底调查,深入研究、判断、整理、分析和整合信息,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到达,再通过农业科技推广员和推广部门,有针对性地向农民传达农业科技政策方针,形成良好的决策机制,将其与农民农业科技需求表达机制结合,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另一方面,要拓宽农民需求表达和诉求的渠道,增强农民参与和表达意识,结合村情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培训,激发广大农民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与在科技需求表达机制中的作用。

  3结语

  要把握好农民需求,以政府推广为基础,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表达机制、农业科技推广员与农民的利益共同体机制,确保农业科技推广员承担起项目推广、下乡技术指导和培训的责任,并制定科学的考核激励制度来激励、约束和规范农业科技推广员的行为,从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出发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以农民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基础全面推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