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壮大粮食产业论文 **市**城区现有耕地面积116.9万亩,其中水田101.2万亩、旱地15.7万亩,总人口82.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9.39万人,农村劳动力37.9万人,农户19.77万户,是一个以水稻生产为主的粮食生产大县(区),2004年、2005年和2007年,先后3次……
农业局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壮大粮食产业论文
**市**城区现有耕地面积116.9万亩,其中水田101.2万亩、旱地15.7万亩,总人口82.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9.39万人,农村劳动力37.9万人,农户19.77万户,是一个以水稻生产为主的粮食生产大县(区),2004年、2005年和2007年,先后3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称号。2008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181.8万
亩,比上年增加8.3万亩,增4.8%;稻谷总产73.7万吨,比上年增加5.8万吨,增8.5%;平均亩产405.2公斤,比上年增加13.9公斤/亩,增3.6%,获湖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483.51元。但是,我区粮食生产仍然存在种植规模偏小、分散经营、农业环境和基础设施退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削弱、农业灾害频发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区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壮大。
20xx年,**城区计划水稻种植面积180.5万亩,比上年增加7.2万亩(减去白鹤山乡),计划总产稻谷76万吨,比上年增加5.8万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进一步壮大**城的粮食产业,必须针对**城粮食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稳定和完善国家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一是继续稳定国家现行的各项惠农政策,打消群众担心政策变化的疑虑,让广大粮农吃下“定心丸”,放心投入,发展粮食生产。二是对现行的有关惠农政策进一步完善,如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要真正补贴到种田人,真正发挥惠农政策对促进粮食生产的积极作用。三是加大对农业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认真规划和建设机耕道,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强农田排灌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病险水库、山塘、机埠维修,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粮食增产增收。四是全面推行水稻生产种植保险,减轻稻农的灾害损失。
2. 健全农技推广网络,切实发挥农技推广体系的职能作用。
一是要配齐配足基层农技推广力量,建议乡镇按8000~10000亩耕地设立1个农技推广岗位,配备一名农技人员,由财政全额供养,享受乡镇其他财政供养人员的同等待遇。二是要强化农技推广职能,把农技人员从目前的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站,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使其更好地发挥农技推广作用。三是进一步延伸农技推广网络,每个村配备一名农技推广助理,协助乡镇站搞好本村的农技推广,财政给予一定补助,使农技推广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
3.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做大做强粮食产业。
大力培育和发展优质稻米协会、农作物病虫专业化防治协会和稻米加工龙头企业,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粮食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一是在全区现有的优质稻协会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发展更多的优质稻协会,把更多的稻农吸收到协会,增强全区粮食生产的整体竞争力和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扩大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范围,通过宣传发动,使更多的农户自觉参与,更好地促进粮食增产和节本增效,2009年全区计划开展病虫专业化防治面积31万亩,每亩节本增效70元以上。三是发挥稻米加工龙头企业的作用,扩大优质稻订单生产、加工规模,打造**城优质稻米品牌,2009年全区优质稻种植面积计划115万亩以上,占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的64%左右。
4.正确引导耕地流转力度,积极扶持种粮大户。
要搞好耕地流转的引导、组织、协调工作,动员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的农户,把耕地流转给科技示范户、种田能手、设备和资金大户,通过规模经营,提高种植效益。合理有序地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大户规模不断壮大。从政策和资金上扶持种粮大户。政策要适当向种粮大户倾斜,一是银信部门要对种粮大户逐步建立信用等级机制,对诚信的种粮大户要积极贷款,低息贷款,解决种粮大户资金不足、贷款利息高等问题;二是乡村两级要帮助种粮大户适度调整租赁田块,使其租赁田块趋于连片,以利排灌和机械作业;三是帮助解决大户晒谷难的.矛盾,把稻谷烘干机纳入农机购置补贴,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5.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建立主导品种发布机制,以优质稻、超级稻品种为主,认真搞好新品种引进与展示,科学选择适宜本区域推广的主导品种,促进新品种推广。严厉查处甲胺磷等禁限用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引导农民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科学防治病虫草害,确保稻米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加强种子、农药和肥料的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坑农害农行为。
6.建立粮食生产问责制度,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要把粮食生产任务的落实纳入到各级的岗位责任制考核,要进一步明确相关人员抓粮食生产的责任。要将“压单扩双”、坚决遏制耕地抛荒等确保粮食生产面积的措施进一步细化、硬化,建立健全粮食生产奖励机制和问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