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发展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社会发展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农村社会发展报告1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寒假生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农村社会发展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社会发展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农村社会发展报告1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寒假生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我系于2022年组织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之一为“改革开放30周年农村发展变化及现状调查”。我选择了“改革开放30周年农村发展变化及现状调查”这一主题,对自己的家乡—xx市陵县xx乔家村进行了调查。通过为期40多天的调查访问,我深切感受到三十年来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是我的调查报告
从2022年1月14号到1月16日这三天我做了调查活动的准备,包括拟定计划、罗列提纲、设计和打印调查问卷,确定采访人及时间等。从1月17日开始正式在我村开展采访调查,采访因天气、人为因素等是断断续续进行的,一直持续到2月13日。从2月14号起我开始整理并撰写调查报告,并于2月20日完成。
我家乡所在地为山东省xx市xx镇乔家村,原政府驻地为碱店乡,后因乡镇合并,现政府驻地为郑家寨镇。村中拥有土地一千二百八十亩,是一个地多人少、以农业为发展主的村庄。村中有100多户人家,人口为四百八十九口(2002年统计结果),后因人口死亡,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外输出等原因,至2022年,村中大约现生活人口为400口。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分别以发放调查问卷、录音、摄像、调查访问等形式走访了村中67户人家,采访了282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63%。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70份;拍摄照片67张,录音26份,录像13份。这次调查活动主要是为了了解家乡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国家对农村实施的政策在本村中的实行情况,村中建设,村容村貌,村中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等;了解家乡村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了解当前村民的现实生活状态,生产生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将来家庭发展的想法、期望。因此次只调查了本村63%的村民,故在一定程度上对反映问题可能有所影响,但或多或少可以反映一下本村的一些实质问题。现将统计结果列表
1、改革开放30年来,村中变化最大的表现
2、改革开放30年来,村民家中最大的表现
3、对国家政策的了解情况
4、对国家政策的改进情况
5、对现状的满意程度如何
6、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
7、对自己家庭的发展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8、认为本村落实不好的方面
9、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国家政策
以上便是我采访本村父老乡亲后做出的的统计。从统计结果且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总结出我村村民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让人不自觉的感叹家乡三十年来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
1、新房一排排,宽敞又明亮。当年的土坯房子、小木门已不复存在,如今的砖瓦房宽敞明亮。往前几十年数,家家户户的小木屋在夏天是屋外大雨,屋内小雨,现如今的大瓦房坚固耐牢,有些村民戏言:“刮风下雨咱不怕,就是地震了也不慌”,这当然是说笑,但也表明房屋的坚固性。单从门窗的换代上看:从纸糊的木窗户到安有玻璃的门窗,但现在铝合金的门窗,变化之大可见。
2、摩托车、电动车来去自由,面包车、小轿车也来“赶会”。早些年的脚走肩扛的运输方式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因“村村通公路”政策,柏油马路已修到了家门口。村里人出门摩托车、电动车,不到一会功夫就到达了目的地。部分富裕的村名已购置了面包车、小轿车,出门更是舒适、方便。
3、摒弃大鱼大肉传统吃法,讲求吃得健康绿色。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有45%的被采访村民认为30年来家中最大变化表现在生活质量上。村民餐桌上的内容不断升级换代,往前几年,年年过节吃上鸡鸭鱼肉,那叫富裕。这几年村民的大鱼大肉已经吃腻,如今餐桌上的青菜渐多,村民们也开始讲求吃得健康绿色了。
4、大姑娘、小媳妇花枝招展,年会上个个时髦、时尚。以前,家中妇女紧衣缩食,省出钱来给孩子购买过年的新衣,小孩子也为要过年的新衣而哭鼻子。如今的村民可以说天天穿新衣,什么时髦穿什么。各个花枝招展,告别黑白年代,迎来精彩生活。就连那发型,也是年年新变化,年年新内容。
5、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生活轻松自在。现如今村中70%80%的家中安有彩电,很多农户家中安装有电冰箱、洗衣机、电锅、音响等。回想前几十年前,冬天洗衣服妇女手冻得通红,洗的衣服好几天晒不干;夏天的肉、菜总因温度高不便储存;妇女整天围着锅台转,没有空闲,这些家用电器的安装,减轻了妇女的劳动强度,空闲出很多时间休闲、娱乐。
6、农村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减轻农民病顾之忧。一直以来村民都害怕家里人出现病症,尤其是害怕老人和孩子生病。但家中有人生病住院花钱的现象又是不可避免的,村中好多村民因病返贫的现象很多。最近几年国家出台好政策,在农村医疗保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村民通过入农村医保,受惠颇多。像一位村民因得脑血栓所花的4000多的医疗费中,有2000多由农村医保负担,这种农村医保的政策的确减轻了村民的病顾之忧。
改革开放30年,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但这是否表明当前的农村就十全十美,没有任何问题了呢?也不尽然,在调查访问过程中,村民就对制约我村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总体说来,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其它副业的发展。我们村座落在鲁西北平原上,本村村民是一个以农业为发展主业的村庄。就土地总数与人口总数相比,可以算作地多人少的村落。然而几十年来,本村村民在农业生产上一直没有任何突破、创新。种植作物单一,无怪乎小麦、玉米、棉花。村中没有什么农特产品,更谈不上农特产品的加工。在蔬菜种植上、林果业发展、畜牧业等方面的发展落后,国家出台的农村政策中鼓励提倡的农村要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的要求至今未在本村实现。
2、水源问题亟待解决,村中至今为安上自来水。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像我们村这种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水源问题更是处在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村庄所处地理位置远离河流,农田灌溉要通过好几级调水,村民吃够了浇地的苦,75%以上的村民认为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水源,但对此却无可奈何。另外,村民吃水也很困难,所引用的水要到很远的井上打,尤其是冬天因天气缘故吃水更是难上加难,绝大多数村民强烈要求村中安上自来水,解决吃水不便。
3、村名脑中“墨水”还是少,种田缺乏科学知识。在村中广泛存在着村民种田不懂科学、不用科学、不信科学的现象,有的人想科学种田还受到周围人的嘲笑,认为那是瞎折腾。科学知识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村庄的发展,制约着村民的“钱袋子”。最近几年,有科学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听者不是很多,听了的人大部分也没有按照做。
4、忙于修建,急住新房,读书人渐变少。村中这几年的住房修建规模发展很大,使得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但却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趋势:读书上大学的人少了,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只盯住眼前利益,将家庭绝大部分收入投到了住房修建上,而相对减少了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投入。村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这种看轻知识、缺乏知识的现象,其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5、文化生活很单调,赌博之风日盛。虽然家家户户都安上了电视,但村民了解外界的途径也仅限于此。调查村民中通过电视了解国家政策的占到94.33%,而通过报刊、村委会了解国家政策的只占有2.48%、3.19%。我明显感受到现在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有很多村民为了解闷,农闲时节就聚在一起打麻将,“顶牛”等,这些具有赌博色彩的活动日益受到村民的“”。
针对本村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乡亲父老发表的对于改变本村发展现状,尽快脱贫致富的想法、看法,我也思考良多
农村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很多村民表示最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好政策,像小麦,棉花等作物的补贴,生猪养殖补贴,农村医疗保险,新宅基法等。这与国家的好政策是分不开的,在我个人看来,国家政府应继续关注农村,关注居民,将现已出台的关于农村的政策不断加以修养,同时根据时势出台新的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
发展农特产品,扩大农特产品的生产规模,进行农特产品的深加工。村中有些村民表示:不是不想发展农特产品的生产,只是因为生产规模较少,这种单户单干的规模易造成农特产品的出售困难。村民们说:“种植太少了,成不了规模,人家不愿来收,还往下压价。”村中领导干部应号召发展农特产品的种植、生产,形成生产规模,将本村打造成一个以某种农特产品为主的生产基地,吸引购买商前来收购,并在此基础上号召有能力的村民进行农特产品深加工,过大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
开展农贸集会,扩大村民收入,消费渠道。像我们临近村盐厂村就是一个农村发展的典型。村中带头人本着“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在村中投资盖起楼房,建起工厂、学校。为取得经济效益,开展了“九月九农贸会”“元宵大型农贸会”,这些或大或小的农贸集会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其村的经济发展。像这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模式很值得借鉴,开展本村的农贸招商活动,促进村民多方面、多途径收入。另外若赶上好机遇,还可以吸收外商投资。
完善水里灌溉系统,扩大人工河流的范围。我村远离河流、湖泊,水源缺乏,这是客观原因所致。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发挥人力资源,不断完善水里灌溉系统,扩大人工水流影向范围。随着村庄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为了增收、创收,开凿了地下井。村中也曾组织两次开凿人工河流的活动,让村民受益颇多。我们村领导干部还应继续发挥作用,解决摆在村民面前的用水、吃水难的问题。
丰富农民头脑,增加农民科学种田知识。在调查访问的村民中有12.4%的村民认为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科学知识。这个数据表明一部分村民是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的。像现在科技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就应继续下去。要在村中进行实打实的实验,让村民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从而达到运用科学知识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地。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增强农民乡村生活情趣。自从电视普及以来,农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单调了。有些村民表示:现在生活很乏味,电视节目也不好看,闲来逛去也无趣。我想在村中农闲时节,大家满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比如像元宵前夕的闹秧歌。由本村一些好事人士组织,还可以联合邻近几个村庄一起,到时还可以比赛,自娱自乐,增添村民生活乐趣。
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这短短40天的调查访谈中,我发现了很多在这次调查活动中的不足,存在较多欠缺
1、准备工作不充足。在所要求的调查形式中有发放调查问卷,要照相、录音、录像、访谈等,我没有准备一套相应的设备,从而会或多或少影响到调查结果。
2、调查问卷设计不足。在我个人看来,在此次自己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像是一张试题,从第一问到第十四个问项,整张就像14道选择题,形式太单板了。
3、调查问卷题目问答模糊。像问村民了解的国家政策多少时,选项为“了解很多,了解部分,不了解”,其问题具有模糊性,不利于调查结果的统计,有些题目问答时所用的措词也是不当的。
4、没有如数完成调查任务。在村中100多户人家中,只走访了67户,占全村总人口的63%,在反映村中问题上有其狭窄性、差异性。
在这次调查访问过程中,我的感受、感悟很多,这次的这个学习任务让我成长不少
我深切期望村庄可以很好的发展,村民都过上富裕的生活。能够解决困扰乡亲们的水源问题,家家户户安上自来水;希望村庄可以形成某种农特产品的生产,蔬菜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等都得到长足发展,改变当前农业生产单一情况,实现多种经营;村民科学种田的知识不断增长,实现稳产、高产;丰富乡村生活,村民过上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
农村的发展是任重道远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农村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代人共同的辛勤努力才得以实现。像上面我所发表的关于本村如何致富、如何发展仅了了几句,但真要实施,实现起来就会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了。
我发现农民阶层是一个易于知足常乐的阶层,在采访的282个人中,有60%多的村民表示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比较满意,39%多的村民表示对现状满意,他(她)们对我说:“现在住得好,穿得好,吃得好,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这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重视农民、发展农业,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他们的笑容让我看到了那颗知足常乐、感恩的心。
农民现如今的日子仍不好过。庄稼稍有不好,直接影响家庭收入,家中老人孩子生病花掉上万元,就会使农民的生活很难维持。村中有个姓赵的人家,大女儿得了重病,花掉家中七八万元钱,母亲觉得没发过,跟丈夫闹离婚。另外像自家饲养的牲口无论是病死还是价格涨浮变化也会影响家庭发展。随着衣食住行各方面花销的增大,农民过日子也很困难。
在最后,我要感谢我们村的父老乡亲,谢谢他们的支持,当我问及他们很多问题时,他们知道多少就说多少,不隐不瞒。我请他们帮助我填写调查问卷时,他们会放下手中的活计,帮我认真作答。当我向他们要取一些照片时,就算那些照片很珍贵,他们也不吝啬。他们对我说,只要有利于你学习,你用就可以了。这些话着实让我感动,谢谢您们了,我的乡亲们!
农村社会发展报告2
农村的发展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酷猫写作为您整理了大学生关于农村发展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呀阅读!
大学生关于农村发展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在这个假期中,我调查了我们村的近期变化,了解了未来将要发生的变化,感触颇深。从我们一个小地方反映出社会、国家建设的变化与成就,国家政策、国家建设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此次寒假社会实践调查给了我很多收获,让我了解了很多实践问题,同时也学会了很多。
一,实践调查报告。我家地处汤鹤铁路中段,汤鹤铁路是文革前的一个商人所修,一直用到现在,后经改修现在仍在运行,十年前用作客运和货运,近年只运货物,且主要以运煤为主。调查了解铁路要重修,并且并作一条比较长的新干线,负责从山西运货物到山东,可以说是兼并门前的铁路,最重要的是要在我们附近修建一个煤中转站,在紧临铁路的北面,方圆好几千米,具体位置还没划分,但已确定要建,图纸已下发,拟定今年年初动工,耗资百亿,可谓工程巨大。村民所关心的是铁路的煤中转站具体在什么地方,是否用搬迁。因为铁路要建成双轨,铁路南面还要修建比较宽的公路,路旁满是村庄,因此房子是要拆迁的。但是具体哪户要拆还存在疑问,村民议论纷纷。铁路建成后是不可以有人和道路穿过的,这就要考虑修建天桥或地洞。修建的大体位置大多人都了解,但如何施工的问题还存在争议。修建公路、铁路、煤中转站要占领周边的许多土地,耕地是必然要减少的,根据规定每亩地会给于一定的补助。房屋拆迁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房屋的拆迁和补助是否会得到公平解决是大多数村民所关心的。调查发现,多数人对拆迁自己的祖上房子很不乐意,因为大多数是新建的房子,还有许多人对拆迁赔偿不甚满意。但是大的建设利国利民,铁路可缓解资源分配不均,相信国家会给人民一个满意的答复,修建铁路的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中,地形勘探,地质勘测已基本结束,不时的有探测人员前来细致核对,利用gprs卫星定位系统获得数据。地质勘探主要方式是采取土样,每隔不远就钻一个直径十几厘米、深度几千米的洞,分别取各个土层的土样检验,测试。铁路建成将大大促进货运、客运的发展。山西煤资源丰富,而山东临海,工业发达,用煤较多,河南为山东提供便利的运煤条件,便利的运输促进两地的经济发展,也为铁路沿线的城市带来发展。交通便利也会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次铁路修建促进许多农民就业。此次的工程工作人员大多为工程师、大学生、地质学家等。
在铁路建设的同时,一个较大的工厂也在建设中,在离家十多里的地方,也许是河南土地资源比较便宜,也许是河南的农民工较多,一个香港商人投资数亿建厂,名字为“中国中部瓷器基地”,建了半年多,不知什么原因转给政府部门,目前正在建设中。当地许多人参与建设,把一座丘陵铲平来建场地,我们当地称作工业区,听说还要建设住宅区、厂房。建成后将促进两万多人就业,当地人可以就近的找到满意的工作,这大大的加快经济发展。占用土地的农民得到了政府补贴,方圆几千米的土地得到修整,新建了公路,栽了花树。建设完好还需一段时间,正常的公路被阻断,虽然不方便,但是人们还是很乐意。我曾体验过工地的艰辛生活,在这次建设中,我也帮助施工人员作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实践调查体会。经济飞速发展自己的家乡也不例外,靠体力劳动生活当然可以,但是我们不断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更好的劳动。社会需要体力劳动者,但更需要脑力劳动者,让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用知识来服务实践。了解社会实践,更好的学习知识,社会实践使得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澄清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社会的劳动是一个集体的劳动,我们就是集体中的一员,时刻以工作的中心为重,做好自己的事情。只要我们每个人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那么社会就会平稳的向前的发展。社会的劳动是一个集体的劳动,个人的力量有限,自己做的工作有限,虽然如此,但是大的工程都是一个一个的岗位合作搭起的,因此在工作实践中,团队精神、集体观念必不可少,社会调查及社会实践可以让我们认识我们在工程中的作用。学会团结,学会集体精神,就像机器中的一个个小部件、小螺丝一样,各任其职,任何部件脱离了机器都难成气候。社会在发展,大的工程、工厂层出不穷,建设需要人才,作为学技术的大学生,虽然我们学的是基本的一些技能,但是请相信,我们会尽自己所能,为社会供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社会调查的心得与期望。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但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我们周边环境的变化,我们村南面有一条小河,小时候经常去捉蚂虾、小鱼、螃蟹、泥鳅、蝌蚪还有乌龟,那时河水清澈,蚂虾活蹦乱跳,不多时可捉好多,旁边有小树林,环境很好,但是近年来,河水变黑,还有股不正的味道,河中鱼虾绝迹,螃蟹稀少,环境恶劣,不时还有工厂排出的酸性液体,固体垃圾随处可见!在我们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希望还给小河清澈的权利,还给我们的清山绿水,让天蓝、水绿、树木更旺,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小河的变化就是最好的见证。我相信只要我们看到小河的变化,我们就明白了环境的变化,我们就会携手爱护我们的环境,使经济发展与环境共同发展。
四,展望。对于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放眼世界,展望未来,从家乡的变化看到社会的变化,想到未来的变化,我们有信心使建设平稳发展,把我们所学的知识用到社会上来。
五,总结。此次寒假社会实践调查让我自己有了一次切身体会,目睹了工程建设,了解了家乡的变化,工业的发展方向,民生的需求,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对社会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经济发展与工程建设息息相关,供需平衡经济才能稳步发展。
农村社会发展报告3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农村——中国的主体,所以要想得到真正的发展,改善农村的经济结构是发展的必要前提,为此,今年暑假我进行社会实践,了解农村的发展情况。我做了以下社会实践调查:
地点:南阳镇
时间:xx-7-01到xx-7-24
调查程序:总体观察——实地考察——调查问卷——整理总结
主要内容:关于环境、人文、经济的发展情况
经实地考察,我得知:早在改革开放前,南阳地处山沟,没有绝对的地理优势,人们的生活十分贫穷,基本只能满足三餐而没有剩余的费用。人们的衣着也十分单调,并且款式单一,基本谈不上好看。
由于生活贫困,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生产水平较低,当时只求饱,根本顾不上营养。有时甚至要吃树根。
居住条件也不理想,一般都是多户一家四合院,住房相对较紧张。房子都由土木建造而成,安全系数低,不美观。
出行基本都是步行,要到县城看病,极其不便。
然而今非昔比,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基本过上了小康生活,在物质条件满足的同时精神文化也不断上攀。
现今人们告别了单调时代,穿上了丰富多彩的衣服,赶上了时尚的潮流。在食用方面,人们注重的是营养,各餐均衡搭配,基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更有双湖二级公路的建设,打通了与外界交流的动脉,迅速带动南阳经济的发展。不少企业都选择在南阳投资建设,工厂多了,人们不再失业,做到有劳有得。
如今,在南阳的建筑面积不断扩大,一片新气象,不再是以前的老房子。高高的砖瓦房拔地而起,既美观又安全。
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每年春节都会举行一系列当地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还开了书店,在业余时间人们都会去看看书。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开通,使人们获得信息的速度加快,同时也满足了精神需求,无论是在学习、娱乐、做生意都改不少,过上了快节奏的生活。当地人基本都装上了电脑,跨上了信息时代。
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环境质量下降。产生的垃圾处理不当、污水未经处理排到河流中、大量的森林被砍伐。为此,我希望政府做一些努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带头先行,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还要保护环境,继而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xx-7-24
农村社会发展报告4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寒假生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我系于xx年组织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之一为“改革开放30周年农村发展变化及现状调查”。我选择了“改革开放30周年农村发展变化及现状调查”这一主题,对自己的家乡—xx市陵县xx乔家村进行了调查。通过为期40多天的调查访问,我深切感受到三十年来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是我的调查报告:
从xx年1月14号到1月16日这三天我做了调查活动的准备,包括拟定计划、罗列提纲、设计和打印调查问卷,确定采访人及时间等。从1月17日开始正式在我村开展采访调查,采访因天气、人为因素等是断断续续进行的,一直持续到2月13日。从2月14号起我开始整理并撰写调查报告,并于2月20日完成。
我家乡所在地为山东省xx市xx镇乔家村,原政府驻地为碱店乡,后因乡镇合并,现政府驻地为郑家寨镇。村中拥有土地一千二百八十亩,是一个地多人少、以农业为发展主的村庄。村中有100多户人家,人口为四百八十九口(xx年统计结果),后因人口死亡,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外输出等原因,至xx年,村中大约现生活人口为400口。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分别以发放调查问卷、录音、摄像、调查访问等形式走访了村中67户人家,采访了282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63%。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70份;拍摄照片67张,录音26份,录像13份。这次调查活动主要是为了了解家乡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国家对农村实施的政策在本村中的实行情况,村中建设,村容村貌,村中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等;了解家乡村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了解当前村民的现实生活状态,生产生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将来家庭发展的想法、期望。因此次只调查了本村63%的村民,故在一定程度上对反映问题可能有所影响,但或多或少可以反映一下本村的一些实质问题。现将统计结果列表如下:
1、改革开放30年来,村中变化最大的表现:
2、改革开放30年来,村民家中最大的表现:
3、对国家政策的了解情况:
4、对国家政策的改进情况:
5、对现状的满意程度如何:
6、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
7、对自己家庭的发展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8、认为本村落实不好的方面:
9、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国家政策:
以上便是我采访本村父老乡亲后做出的的统计。从统计结果且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总结出我村村民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让人不自觉的感叹家乡三十年来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
1、新房一排排,宽敞又明亮。当年的土坯房子、小木门已不复存在,如今的砖瓦房宽敞明亮。往前几十年数,家家户户的小木屋在夏天是屋外大雨,屋内小雨,现如今的大瓦房坚固耐牢,有些村民戏言:“刮风下雨咱不怕,就是地震了也不慌”,这当然是说笑,但也表明房屋的坚固性。单从门窗的换代上看:从纸糊的木窗户到安有玻璃的门窗,但现在铝合金的门窗,变化之大可见。
2、摩托车、电动车来去自由,面包车、小轿车也来“赶会”。早些年的脚走肩扛的运输方式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因“村村通公路”政策,柏油马路已修到了家门口。村里人出门摩托车、电动车,不到一会功夫就到达了目的地。部分富裕的村名已购置了面包车、小轿车,出门更是舒适、方便。
3、摒弃大鱼大肉传统吃法,讲求吃得健康绿色。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有45%的被采访村民认为30年来家中最大变化表现在生活质量上。村民餐桌上的内容不断升级换代,往前几年,年年过节吃上鸡鸭鱼肉,那叫富裕。这几年村民的大鱼大肉已经吃腻,如今餐桌上的青菜渐多,村民们也开始讲求吃得健康绿色了。
4、大姑娘、小媳妇花枝招展,年会上个个时髦、时尚。以前,家中妇女紧衣缩食,省出钱来给孩子购买过年的新衣,小孩子也为要过年的新衣而哭鼻子。如今的村民可以说天天穿新衣,什么时髦穿什么。各个花枝招展,告别黑白年代,迎来精彩生活。就连那发型,也是年年新变化,年年新内容。
5、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生活轻松自在。现如今村中70%——80%的家中安有彩电,很多农户家中安装有电冰箱、洗衣机、电锅、音响等。回想前几十年前,冬天洗衣服妇女手冻得通红,洗的衣服好几天晒不干;夏天的肉、菜总因温度高不便储存;妇女整天围着锅台转,没有空闲,这些家用电器的安装,减轻了妇女的劳动强度,空闲出很多时间休闲、娱乐。
6、农村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减轻农民病顾之忧。一直以来村民都害怕家里人出现病症,尤其是害怕老人和孩子生病。但家中有人生病住院花钱的现象又是不可避免的,村中好多村民因病返贫的现象很多。最近几年国家出台好政策,在农村医疗保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村民通过入农村医保,受惠颇多。像一位村民因得脑血栓所花的4000多的医疗费中,有xx多由农村医保负担,这种农村医保的政策的确减轻了村民的病顾之忧。
改革开放30年,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但这是否表明当前的农村就十全十美,没有任何问题了呢?也不尽然,在调查访问过程中,村民就对制约我村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总体说来,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其它副业的发展。我们村座落在鲁西北平原上,本村村民是一个以农业为发展主业的村庄。就土地总数与人口总数相比,可以算作地多人少的村落。然而几十年来,本村村民在农业生产上一直没有任何突破、创新。种植作物单一,无怪乎小麦、玉米、棉花。村中没有什么农特产品,更谈不上农特产品的加工。在蔬菜种植上、林果业发展、畜牧业等方面的发展落后,国家出台的农村政策中鼓励提倡的农村要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的要求至今未在本村实现。
2、水源问题亟待解决,村中至今为安上自来水。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像我们村这种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水源问题更是处在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村庄所处地理位置远离河流,农田灌溉要通过好几级调水,村民吃够了浇地的苦,75%以上的村民认为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水源,但对此却无可奈何。另外,村民吃水也很困难,所引用的水要到很远的井上打,尤其是冬天因天气缘故吃水更是难上加难,绝大多数村民强烈要求村中安上自来水,解决吃水不便。
3、村名脑中“墨水”还是少,种田缺乏科学知识。在村中广泛存在着村民种田不懂科学、不用科学、不信科学的现象,有的人想科学种田还受到周围人的嘲笑,认为那是瞎折腾。科学知识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村庄的发展,制约着村民的“钱袋子”。最近几年,有科学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听者不是很多,听了的人大部分也没有按照做。
4、忙于修建,急住新房,读书人渐变少。村中这几年的住房修建规模发展很大,使得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但却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趋势:读书上大学的人少了,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只盯住眼前利益,将家庭绝大部分收入投到了住房修建上,而相对减少了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投入。村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这种看轻知识、缺乏知识的现象,其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5、文化生活很单调,赌博之风日盛。虽然家家户户都安上了电视,但村民了解外界的途径也仅限于此。调查村民中通过电视了解国家政策的占到94.33%,而通过报刊、村委会了解国家政策的只占有2.48%、3.19%。我明显感受到现在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有很多村民为了解闷,农闲时节就聚在一起打麻将,“顶牛”等,这些具有赌博色彩的活动日益受到村民的“欢迎”。
针对本村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乡亲父老发表的'对于改变本村发展现状,尽快脱贫致富的想法、看法,我也思考良多:
农村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很多村民表示最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好政策,像小麦,棉花等作物的补贴,生猪养殖补贴,农村医疗保险,新宅基法等。这与国家的好政策是分不开的,在我个人看来,国家政府应继续关注农村,关注居民,将现已出台的关于农村的政策不断加以修养,同时根据时势出台新的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
发展农特产品,扩大农特产品的生产规模,进行农特产品的深加工。村中有些村民表示:不是不想发展农特产品的生产,只是因为生产规模较少,这种单户单干的规模易造成农特产品的出售困难。村民们说:“种植太少了,成不了规模,人家不愿来收,还往下压价。”村中领导干部应号召发展农特产品的种植、生产,形成生产规模,将本村打造成一个以某种农特产品为主的生产基地,吸引购买商前来收购,并在此基础上号召有能力的村民进行农特产品深加工,过大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
开展农贸集会,扩大村民收入,消费渠道。像我们临近村盐厂村就是一个农村发展的典型。村中带头人本着“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在村中投资盖起楼房,建起工厂、学校。为取得经济效益,开展了“九月九农贸会”“元宵大型农贸会”,这些或大或小的农贸集会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其村的经济发展。像这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模式很值得借鉴,开展本村的农贸招商活动,促进村民多方面、多途径收入。另外若赶上好机遇,还可以吸收外商投资。
完善水里灌溉系统,扩大人工河流的范围。我村远离河流、湖泊,水源缺乏,这是客观原因所致。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发挥人力资源,不断完善水里灌溉系统,扩大人工水流影向范围。随着村庄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为了增收、创收,开凿了地下井。村中也曾组织两次开凿人工河流的活动,让村民受益颇多。我们村领导干部还应继续发挥作用,解决摆在村民面前的用水、吃水难的问题。
丰富农民头脑,增加农民科学种田知识。在调查访问的村民中有12.4%的村民认为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科学知识。这个数据表明一部分村民是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的。像现在科技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就应继续下去。要在村中进行实打实的实验,让村民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从而达到运用科学知识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地。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增强农民乡村生活情趣。自从电视普及以来,农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单调了。有些村民表示:现在生活很乏味,电视节目也不好看,闲来逛去也无趣。我想在村中农闲时节,大家满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比如像元宵前夕的闹秧歌。由本村一些好事人士组织,还可以联合邻近几个村庄一起,到时还可以比赛,自娱自乐,增添村民生活乐趣。
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这短短40天的调查访谈中,我发现了很多在这次调查活动中的不足,存在较多欠缺:
1、准备工作不充足。在所要求的调查形式中有发放调查问卷,要照相、录音、录像、访谈等,我没有准备一套相应的设备,从而会或多或少影响到调查结果。
2、调查问卷设计不足。在我个人看来,在此次自己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像是一张试题,从第一问到第十四个问项,整张就像14道选择题,形式太单板了。
3、调查问卷题目问答模糊。像问村民了解的国家政策多少时,选项为“了解很多,了解部分,不了解”,其问题具有模糊性,不利于调查结果的统计,有些题目问答时所用的措词也是不当的。
4、没有如数完成调查任务。在村中100多户人家中,只走访了67户,占全村总人口的63%,在反映村中问题上有其狭窄性、差异性。
在这次调查访问过程中,我的感受、感悟很多,这次的这个学习任务让我成长不少:
我深切期望村庄可以很好的发展,村民都过上富裕的生活。能够解决困扰乡亲们的水源问题,家家户户安上自来水;希望村庄可以形成某种农特产品的生产,蔬菜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等都得到长足发展,改变当前农业生产单一情况,实现多种经营;村民科学种田的知识不断增长,实现稳产、高产;丰富乡村生活,村民过上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
农村的发展是任重道远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农村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代人共同的辛勤努力才得以实现。像上面我所发表的关于本村如何致富、如何发展仅了了几句,但真要实施,实现起来就会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了。
我发现农民阶层是一个易于知足常乐的阶层,在采访的282个人中,有60%多的村民表示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比较满意,39%多的村民表示对现状满意,他(她)们对我说:“现在住得好,穿得好,吃得好,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这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重视农民、发展农业,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他们的笑容让我看到了那颗知足常乐、感恩的心。
农民现如今的日子仍不好过。庄稼稍有不好,直接影响家庭收入,家中老人孩子生病花掉上万元,就会使农民的生活很难维持。村中有个姓赵的人家,大女儿得了重病,花掉家中七八万元钱,母亲觉得没发过,跟丈夫闹离婚。另外像自家饲养的牲口无论是病死还是价格涨浮变化也会影响家庭发展。随着衣食住行各方面花销的增大,农民过日子也很困难。
在最后,我要感谢我们村的父老乡亲,谢谢他们的支持,当我问及他们很多问题时,他们知道多少就说多少,不隐不瞒。我请他们帮助我填写调查问卷时,他们会放下手中的活计,帮我认真作答。当我向他们要取一些照片时,就算那些照片很珍贵,他们也不吝啬。他们对我说,只要有利于你学习,你用就可以了。这些话着实让我感动,谢谢您们了,我的乡亲们!
农村社会发展报告5
经历了六十年,政府大力支持了六十年,人民艰苦奋斗了六十年。在此次调查中,我选择了最贴近农民生活的五个方面展开调查。现在,我将从这五个方面向大家展示那里的变化。
1、农民收入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直以来,农民收入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农民在市场消费中支付能力的大小,从而也决定着农村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
据了解,在六七十年代,也就是我们父母那一辈,农村实行的是合作社制度,以行政村为单位,各家各户劳动挣“工分”,工分的多少直接决定着这个家庭的收入。那个时候的农村家庭,每年的收入仅能够解决全家人的温饱问题,根本没有能力去改善生存条件。那个时候,农民增收缓慢。
1978年以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真正得到了土地,开始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走向富裕的道路。调查中,老一辈都说,合作社的时候,他们只是勉强解决温饱问题,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得上白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他们才慢慢过上了能顿顿吃白面的日子,他们的手里才慢慢有了节余,有了存款。
进入90年代,国家多次提出“三农”问题,连续两次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农民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随着农业机械化的逐渐普及,种田已经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寻找工作机会,为农民收入大幅提高提供了保证。
近年来,国家又推行多项强农惠农政策,农业税部分免到全免、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让农民的收入再次大幅提高。
据了解,六十年来,全市农民人均收入突破六千元,与1949年相比,增幅高达年均百分之十。
农民收入的提高是农民消费观念彻底改变、生活水平有效改善的基础。
2、居住条件日益改善,居住质量显著提高。
住房时生存之根,是农民有一个家的基本前提。
暑假期间,我去了舅舅的老家,那是妈妈他们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在那里,我看到了典型的六七十年代的瓦房。高高的屋顶,粗粗的房梁,暗暗地土墙,阴暗的屋子,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他们说,那时候晚上睡觉,就能听到老鼠在房梁上“做运动”的声音,偶尔还能听到蛇爬动的声音。现在想想,确实挺恐怖的!
在八十年代,当农民手里有了节余,就都投入到了房屋建设。调查中一位村民告诉我,他家是90年左右建的房子。那时候,虽然生活有了初步改善,但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建新房,对任何一个农民家庭来说,都不是易事。他说,位了建房,他们首先从一块砖一块砖买起,然后是沙子、楼板、水泥……一样一样,虽然艰难,但房子最终真的建起来了,而且是当时少见的二层楼房!你能说,这样的农民不能干吗?
从20xx年开始,我们那得盖房之风兴起,几年之间,一幢幢新颖、别致的楼房就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外,住房有卫生设施、空调或暖气设施的户数逐渐增多,室内装饰装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农民住房更加舒适。据政府统计,到20xx年,全是农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833.75元,是1995年的6.7倍,年均递增16.1%,人均住房面积达40.5平方米,比1990年增加17.6平方米。其中楼房人均面积17.8平方米,占住户面积的4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面积人均20.4平方米,占住房面积的50.3%。
农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是农民生活水平有效改善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