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咏怀十一古诗赏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拟咏怀十一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拟咏怀十一古诗赏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拟咏怀十一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拟咏怀十一
庾信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
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
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
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
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
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注: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县)人。
创作背景
诗人借悼念梁元帝的江陵之败和梁朝灭亡的悲剧,表现出一种痛定思痛的怀念故国之意。
赏析: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是借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之句来写景,并以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凄凉之景引出对往事的追忆。诗起首就奠定了全诗的悲怨基调,后面的用典也就大多与悲怨愤恨及其死亡相关。
“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一是用舜死时两个妃子为其而哭,泪洒竹上尽成斑点的典故,二是用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为齐国伐莒,死于莒国城下,其妻号哭过于哀痛,而导致杞的城墙为之崩塌。作者用此两典,暗示梁元帝的失败和江陵城的陷落。“天亡遭愤战”后的六句借典故转入对梁灭亡的反思,言说梁灭亡前乃有不少败亡的征兆,说明国亡兵败乃是天意所致,其深层则含有谴责之意。
“天亡遭愤战”引项羽之典。项羽兵败时对乌江亭长说:“此天要亡我,我又何必渡江呢?”然后自刎而亡。“遭愤战”是指遭遇使人怨愤的`战争。“日蹙值愁兵”指梁的国土一天比一天在缩减,将士为之而愁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借天文之象暗喻梁早已显出败亡的迹象。《晋书·天文志》载:“虹头尾至地,流血之象”。长虹映照军营战垒是兵败的征兆,而长星流落营中又为主将陨落的先兆。
“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仍是用典。“楚歌”句用项羽兵困垓下,夜闻汉军四面楚歌之典,寓含梁朝江陵兵败多有怨恨之意;“南风”句则引《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对阵楚师则歌南风,多有死声,预言楚必然无功而返,而暗指梁元帝必败。以上六句都是引典而暗寓江陵败局乃天意难违。
“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则有两解,一是谴责梁朝的君臣只顾眼前的享乐,将士养尊处优,不思战争,皇帝也淫逸骄奢,不虑身后的骂名;第二解则可理解为作者的愤激之言,说的是梁亡乃必然之事,我也就借酒浇愁,不管他身后的荣誉与名声了。庾信羁留北方而不能南归,预想自己肯定会被人诟病,但想到梁的腐败无能与不可挽救,也就顾不得论身后之名而借酒浇愁了。实际上这是庾信的愤激之言,梁必败早就有预兆,我等又何德何能力挽狂澜于既倒呢?那就暂且以杯中酒而自我安慰吧!
注释:
第427页[①]摇落秋为气: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句子,这两句就是取用其意,也就是说秋天草木凋落,景象凄凉,使人产生悲怨之情。
第427页[②]啼枯湘水竹:相传舜之二妃,于舜死之后,在湘水一带啼哭,涕泣挥洒在竹上,便染上斑痕,后人名为湘妃竹,也即湘水竹。哭坏把梁城:传说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又名殖)战死在外,他的妻子哭着说:“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人生之苦至矣。”于是放声大哭。这一哭把城墙都哭倒了。这两句是说,江陵之败,全国上下,同声一哭。倪璠注说:“江陵之败,君臣被戮,杀伤者众,有夫妻离别之苦。”可作参考。
第427页[③]天亡:项羽说过:“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即是说,自己灭亡是由于天意。愤战:指激烈的战斗。日蹙:指日色无光,也即是讲天时不利。愁兵:指苦战的军队。这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说,天命注定梁要灭亡,尽管经过艰苦的战斗也终于失败了。
第427页[④]直虹:虹垂至地的现象。古时传说虹头尾至地,是流血的征兆。
垒:营垒。长星:史书记载,蜀后主建兴十三年,诸葛亮帅兵伐魏,屯驻在渭南,这时有个长星自东北方向西南方流驶,落在诸葛亮的军营里。据说这是打败仗的征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梁朝江陵之败是有预兆的。
第427页[⑤]楚歌:楚人之歌。项羽被围于垓下时,曾夜闻四面楚歌。南风:指南方楚地的歌曲。《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有“南风不竞、多死声”的话。这两句也是说,江陵被围困时,大势已去,天命注定灭亡。
第427页[⑥]这两句是说,国破家亡由于天命,自己也无可奈何,姑且借酒消愁,身后之名也就不能顾及了。又倪璠注,以为这里有讽刺梁朝君臣当年苟且偷安而不顾长远之计的意思,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