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的随笔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年夜 随笔

管理员

摘要:

年夜的随笔(通用2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想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样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年夜的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年夜的随笔(通用2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想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样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年夜的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年夜的随笔 篇1

  抑制着自己的心情,在草稿纸上留下一行歪歪拧拧的笔迹:

  “你我犹如隔镜视物,所见无非虚幻迷蒙。”

  教室内的日光灯从午后一直开到晚上。他坐在窗口,瞥见自己的身形映在窗上,在他半身的轮廓之内,明灭着的是一个城市斑驳的流光。

  月亮在蒙蒙的烟雾中半遮半掩,各色的霓虹灯和车灯闪烁着,五彩的烟火点缀了黑色的夜空,映亮了被掩盖在夜色下的楼房。他看不到窗外的人,只听得爆竹的声音逐渐稠密起来,渐渐盖过了喧闹的车声和稀稀落落的人声。他凝视着,望着自己半身模糊的轮廓,被光色填满,又被黑夜清空,眼中是挥之不去的重影。尽管被老式空调沉闷的轰鸣声震得有些头晕目眩,他还是把手缩进衣袖里,支起一只胳膊,撑着自己的脸。所有的色彩都化在白色的光中,所有的杂音都被空调声盖住,他意识到这一点,默然望着自己映在窗上的轮廓被流光填满,然后急速消失。

  (他忍不住定神,仔细地朝着窗外望去,他希望自己能发现什么,黑夜总藏着秘密。)

  他回过神来,整个身子沉湎在人造的温暖之中,他想停止思考,停止一切的意义,就这样安然地坐着该多好,一瞬间的安逸,让他顿时融化了。

  他将目光收回,转移到另一个角落,落到她的身上。像着了魔似的,这双眼睛长久地停驻在她那略带绯红的面颊和相对而言显得白皙的脖颈。

  他想到他们一起,下自习后,相伴走在少有人的小路,只有微弱的街灯注视着他们。她勾着她的手臂,彼此缄默无言,而又静悄悄地,缓缓地,一步一步相依偎着走着。门口的豆腐摊还冒着袅袅的热气,人声已经混杂在夜里,一张张面孔,也随着虫鸣也渐渐远去了。他清清楚楚地感受到那些天的浓雾还没有散去,仍然笼罩着这座城市,那些天潮湿的空气也还在他的鼻腔里,在静悄悄的世界里,被冰冷的清水给隔绝开。灯火慢慢捻弱,他亲眼看着,城市变成一具沉默的黑白模型,自己成了记忆的相片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剪影。

  他从窗户的缝隙里嗅到窗外烟花燃尽的淡淡的硝烟味,听见隐约有人散去的低语的乡音,看不清的模糊面孔,烟雾缭绕的夜幕之下互道晚安,互相祝福,然后只留下街灯细长的阴影,一个头戴棉帽的老人默默地扫着地,地上还有淡淡的硝烟升起,笤帚的刷刷声持续了好久。

  他睁开了眼睛,铃声悠长。同学们面露喜色,拎着书包,三三两两地,在欢声笑语中走了。年的氛围已经很浓,各个教室的门口也应景地贴上了大红色的“福”字。

  他揿灭了灯,顿足在门口,回头望向那个角落,可她还坐在那里不动,四周寥落的灯火如同群星交错,眼下只有风声,她澄澈的眸子在一片黑暗中闪闪发亮。

  他从黑暗中辨认出她的轮廓,只有此时,才觉得世间的一切是清晰可见的。他慢慢地靠近她,在她的双眸中,他像一条缓慢游动的鱼,在展开双臂的一刹那,从水中一跃而出。

  他的双臂紧紧抱住了她,手指抚摸着她柔软的发辫。她闭上眼睛,屋内顿时暗淡无光,可他觉得异常的幸福,没有忧烦,没有困扰,漆黑一片的空间,前一秒的回忆都成了虚妄的废墟,唯有拥抱才是真实,温暖的身体,和遥远的安宁。言辞失去了意义,与新年无关,与爱也无关,是灵魂在漆黑一片中赤裸地相对,从彼此的心脏撕下滚烫殷红的一角,然后互相交换,因为他们知道,夜晚很冷,也很漫长。

  她始终没有睁开眼,他在黑暗中把她的面庞端详了一遍又一遍。

  “城东的站台,”他用略带沙哑的声音,凑在她的耳边低声地说道,“等我,就在新年的时候。”他的语调温柔而坚决,带着一种神圣的背叛,一种只属于对方的背叛。

  她始终没有回答,而是闭着眼睛,微微点了点头。她置身于幽蓝的海水之中,海水伴着时间,随着她手臂的拍打而轻轻摇曳,一片幽蓝被包裹在无边的黑暗中,慢慢地褪色,慢慢地流失殆尽,水声随之消逝,徒留回音,空洞的青白色骨架,只剩下自己在幽暗的海水里,在亘古的时光中,在扭曲的空间里游荡。海水冰凉,漆黑一片,海面上雾气弥漫,遮住了灯塔的亮光。

  年的氛围已经很浓了,鞭炮响了一天,几乎都没有间断过,街道上到处是赶着买年货的人,熟人见面互道恭喜,传达着彼此的祝福和喜悦。街头上是尽大红的对联与门幅,时不时有衣着鲜艳的,三三两两的人群经过,阵阵笑声仍然洋溢在街头上。遍地都是燃尽的鞭炮,像是被打破的云焰,碎成了千块万块,都掷在干硬的沥青和水泥地上,成了披上一层尘埃与灰烬的,鲜红色的惋惜——一年就要过去了。

  于是红色在逐渐发白发灰的城市中,像是一颗剧烈跳动的,想挣脱一切的鲜红心脏。

  天气预报说,夜里将会有大雪来临,天色显得有些阴沉,他早早地回到家中,望着外面的世界,一片喧闹。

  暮色四合,霞光通过云层射向大地,橙红,鲜红,以及千变万化的紫罗兰色,与匆匆人群的阴影相映时,给人一种难以置信的命运之感,它显得庞大而神秘。

  他平静地坐着,用手指轻捻着窗台上的积尘。

  巨大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他闭上眼,而当他睁眼的时候,他正好看见,在模糊不清的视线内,浮动着的夜空被绚烂的流光映照,像指尖在空中划出的彩色火星。

  夜很深,与其说,是他在等候这样的黑夜,毋宁说,是这样的黑夜张开双臂,袒露胸怀,用冰冷的热情,把他红润的面庞紧紧地揽住。

  夜空弥漫着刺鼻的硝烟,硫磺,燃烧味,青烟笼罩着冷蓝色的灯光,像一团又一团的迷雾。

  那是一个又一个蓝色的影子,他听不清他们的声音,一个一个地投入夜的拥抱,安然而寂静,耳畔唯余心跳声,令人心烦意乱。

  可他呢?他笑了,他拒绝再向前一步,拒绝踩在干巴巴的沥青地上,他坐在站台冰冷的金属座椅上,右手扶着已经不再发亮的玻璃广告窗。因为他知道,年已经近了。

  不远处人声鼎沸,爆发出一阵狂喜的欢笑声,因兴奋而显得杂乱的脚步声,精心准备却语无伦次的祝贺之词,清脆的一声吐在地上的一口浓痰,引线被点着的滋滋燃烧声,兴奋的拍手叫好声,窗户电视里传来的略显模糊的人语,揿灭灯光的咔哒声,中年男人疲惫而带着尾音的哈欠声,以及油漆剥落的老旧百叶窗,拉上去时的嘎啦一声响。

  他听得分分明明的年,带给他的却是一种无法解释的陌生,一种徒劳的陌生。

  街巷冒着热气的角落充斥着刺鼻的尿骚味儿,他站了起身,城市平凡的姿态在他的眼里变得愈来愈平凡,沉默地隐在粗糙的安眠和喜悦之中,他因自己也未能幸免其中而流泪了。

  他猛然看到视线的尽头一抹不寻常的乳白和晶莹之色,正在穿过迷雾,乘着夜晚的风而来。是她,是她,是她!他的心中汹涌澎湃,不顾一切地冲到她的面前,把她的面庞紧紧地揽进自己的胸口,用湿润而温暖的眼泪,来融化他们之间所有的坚冰。他将带着她一同离去,披上夜的斗篷,在风中不断地流动,拥抱着掉进时间的罅隙。

  直到一丝寒冷触及他的脸庞,慢慢地化开,沾湿,和他的热泪融合在一起。他这才明白,他这才从哽咽的喉咙中,挤出一句不太像样的话来。

  毕竟大雪如期而至,可她却没有。

  眩晕再一次袭上他的脑袋,那是铁罩子一样的寂静,只有难以辨认的杂响,嗡嗡地在耳畔嘶鸣。他回忆着,是双脚踩在枝叶上的清脆之声吗,是清晨嫩叶上露水歌唱的空灵之声吗,是灶膛里发出的哔剥之声吗?而他猛地要闭上双眼——他要将这一切,眩晕,恶心,杂响,交织,扭曲,都掷进漆黑得不见底的漩涡之中。

  地上很快被一片白覆盖,他立在原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他跌坐在地上,把手缩进了衣兜里,咬牙狠命地掐了自己的肉一把,掐得他眼泪都出来了。

  这时候,一双巨大的中国红的春联猛然闯入他的视线,并在他双目阖上之后残存在他的视野,像一块鲜明的伤口,汩汩流着血。

  鞭炮声渐稀,可他看到,赤金的流光却仍留在天边,夜空无比绚烂,就像一朵花,一朵云。

  2018.7.16 1:30

  年夜的随笔 篇2

  过年了,人们无论远在天涯海角遥望故里,还是坚守岗位咫尺难归,总期望在能够回家团圆,真是世界再大,也要回家。全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叫做"合家欢"的除夕年饭。现今吃年夜饭已经不再仅仅是为了吃上一顿,更是为了天各一方的亲人借机相聚,儿女们陪陪父母吃顿团圆饭。

  尽管年夜饭日臻丰盛,但记忆中的年夜饭仍然让我难以忘怀。那时候的年夜饭虽然很简单,却是孩子们最期盼的时刻,能够吃上一顿比平时不知要好多少倍的年夜饭的确是天大的幸福。那时由于生活拮据小孩子就盼着过年,因为只有等到过年才能够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平时馋得流口水的东西,都会像圣诞老人的礼物一样降临在面前。但那时父母的工作十分繁忙,“节日闹大干”不光是喊一喊的口号,真正是加班延点的干到年关,只有快到大年三十父母亲才会利用工作之余的空闲筹备年货,何况也只有节日前市场的货源才算得上相对丰富。可这样一来准备年夜饭的时间就会显得匆匆忙忙,总是在一片忙碌中度过。

  可是我们从来都没有感到有什么不足,跟在大人后面烹饪油炸忙得不亦乐乎。我们是过得轻松自在了,但为了大年下自己的孩子有好的吃,父母亲总是在我们吃饱喝足,躺到暖呼呼的被窝里做着美梦的时候,他们还在包水饺、搓汤圆、蒸馒头,往往一忙就是整个通宵。

  记得我们家的年夜饭是以母亲为中心,也就是因为有她的辛勤操持才让我们能够吃得上香甜的美食,我们家的餐桌也总是七大盘子八大碗花样繁多。记得在每年大年三十晚上的家庭宴会上,母亲都会推陈出新做出几道新鲜菜。肉类紧缺,母亲就在蔬菜特别是鱼类上下功夫,总是能把素菜整地清精爽爽,荤菜做地有模有样。肉不够鱼来凑,鲫鱼炖鸡蛋,油炸穿条鱼,炒混子鱼片,水煮鲢子鱼头,多种烧法异曲同工。母亲她还“一鸡多用”,鸡身煲汤,鸡头、鸡翅,鸡爪红烧,鸡杂配炒蔬菜,一只鸡就做出三道像模像样的菜肴。等到开饭时色香味俱全满满地一大桌,看在眼里更增添我们的食欲。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除夕夜有几道菜是只能看不能吃得,比如红烧出的鲤鱼,要年年有余是不能动筷子的,还有吃米饭不能戗锅底锅巴是不能铲得。但为了我们的口福,母亲即考虑到习俗,又巧妙利用锅巴,她把整锅的锅巴炕地焦黄香酥,整个的揭下来拌上糖醋汁,平添了一道名菜。

  当然,现在的年夜饭品种就更加丰富了,什么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大约一年中能见到的最好的菜肴都摆上了餐桌。一家人除夕之夜团聚在一起,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吃顿年夜饭,确实是件天伦之乐的快事。

  前些年,不论多累母亲总是亲自下厨,不是别人做的菜不合口味,而是自己不亲自动手放心不下。现在儿女都已独立的持家过日子,有的还是烹饪高手,母亲也儿孙满堂。在我们的“逼迫”下母亲终于同意让位,但她老人家还是不愿休息,已沦为“顾问级”还总不忘在旁边指指点点,仍不厌其烦的做一名热心的场外指导。去年母亲七十岁了才彻底放手,用她的话说是“自己老了干不动了,让他们去闹腾吧”。虽然这样,她还把我们刮下的大鲤鱼上的鳞片收集起来挂上鸡蛋、淀粉芡,用油炸出一道菜。面对香酥焦嫩的可口菜,就连经常在外面“大吃大喝”的我们愣是没品尝出此君是何物。

  现今,不论何时街上都像是过年一样热闹、繁荣,距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就可以早早的备菜,已不需要在年下忙来忙去。还可以去到饭店订上一餐,即免去了繁忙又节约了时间。年夜饭后回到家里一边看晚会,一边包水饺守夜,更是别有一番情趣。今年我们已经早早的在饭店订下了年夜饭,想必到那时自然又是少不了喜庆欢乐的场面。

  年夜的随笔 篇3

  今年年夜饭在餐馆吃。

  提前两个月就订了餐。年夜饭的菜单几经斟酌,人少,食量小,又有老人牙齿不好,其实吃不了多少,然而年夜饭也不能小菜三两个就打发了,故而也费了一番脑筋。先是点齐了鸡鸭鱼虾和蔬菜,图个大团圆的意境吧,虽然吃不了,然而少了哪样,都觉得不像了,沿袭过去缺衣少食年代的传统,把各样都弄齐了,这样一年都饿不着了。婆婆的牙不好,再加些柔软的上海素菜,比如烤夫、芋艿之类,还有女孩子喜欢的甜食,像糖藕和红枣。看看差不多了,就交单。

  回家一想,又觉得不对,各式的'菜肴中,独缺了肉,猪肉。过去的日子再穷,过年了,妈妈总会煮一锅红烧肉,也算补一补油水吧,让孩子们别饿得太惨。少了肉就不像过年了,至少缺了妈妈的味道,因此又再赶到饭店加菜,红烧肉一份。这才安下心来。

  年三十果然轻松了许多,无需备菜,冰箱都差不多空的,人来了玩玩吃吃,到点了直送饭店开吃。店堂灯火通明,服务员笑得温馨,暖暖和和的氛围里,随意吃,老张不用下厨,我也不用担心洗碗,卸下家务劳动大包袱,感觉特别轻松,饭桌上我们啰里啰嗦,比往年多说了一倍的话。

  菜果然是吃不完的,然而这不正应了那句“年年有余”的祝语么?于是又开心一场。回家打开电视,春晚已经开幕,随意看看,一眨眼,新年就到了。

  年夜的随笔 篇4

  我享受年夜饭佳肴里,带有年味和家乡味的芬香。但我更享受那分洋溢在空气中,只能用心感受的,围绕在身旁的,不能用言语形容的浓浓的亲情。

  孩子小的时候,每天都一起用餐,一日过一日,期望孩子早日长大,对孩子每天都在身旁的日子,是件理所当然的事。偶尔妻子责骂孩子不用心用餐的声音,一起用餐的日子,还叫人心烦。

  孩子工作后,为了工作需要,能回家吃晚餐已经很好,要准时回家一起吃晚饭,已变得苛刻。过去责骂孩子不用心用餐的心烦,是件值得回味的美事。

  孩子成家后,儿子和女儿一家都住在附近,厨房就设在我家,每天一样回家吃晚餐,每天一样见面,吃完晚餐匆匆回家,闲话家常是一个奢侈,但孩子也都还在身旁,尤其是每星期日,还能一起享用轻松的午餐,幸福感尽在不言中。

  传统的年夜饭,最好的时间当然是黄昏时间,从前在甘榜,年夜饭后,一家大小就在家里守岁,或闲聊,或集赌,家家户户摆起神桌,准备祭拜,十二点过后,响遍甘榜的炮竹声,硝烟四起,叫人无比兴奋。

  在城市化的新加坡,一家一起享用年夜饭,一起守岁,已经是一种奢望,能在家里煮几道年菜的主妇越来越少,设在餐厅的年后饭分开5点和8点两场,紧张的年夜饭,好的餐馆还一席难求。

  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传统上女儿应该到婆家吃年夜饭。

  媳妇是人家的女儿,一样希望能回家与父母享用年夜饭。

  人同此心,心用此理,此事古难全。

  好在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妻宽容,决定把年夜饭提前,来个年午饭,让孩子们都能回家庆祝,俩老乐得享受个幽闲的黄昏,到春到河畔闲逛。

  可怜女儿和女婿,年午饭过后,下午4点回婆家吃年夜饭,因为亲家的女儿,女儿的小姑,也一样需要趕场,回她的婆家吃年夜饭。

  传统的年夜饭,城市化的国家,回家看看,亲情可贵,如此年夜饭,苦了肠胃。

  年夜的随笔 篇5

  离春节还有两个多月,婆婆就问我,今年是否回家吃年夜饭,我说会啊,一定会回来的。她开心地笑了,说让老头子多买几个鸡,还有准备好礼炮,再有孩子们的压岁钱今年要加上一点了。

  丈夫是家里的长子,从16岁离开家到外面上大学,一直至今,他是很少回家的。刚结婚那几年,婆婆是帮我们带孩子的,于是,每年的春节,我们总是在一起,加上他弟弟和妹妹家的孩子,热热闹闹的。再后来,因为家庭琐事,他弟弟和公公婆婆之间竟然有了很深的隔阂,也把哥哥和姐姐视如仇家。作为家里的大哥,丈夫一直以来觉得是因为自己上了大学而耽误了弟弟的学业,使他不得不中学毕业后就在家务农,因此心里总是非常愧疚。尽管我的小叔子对他口出恶语,但是丈夫始终是心平气和地,在中间做着和事佬。那年大年夜,无论我们夫妻两个人怎样劝说,虽然通情达理的弟媳妇也表示愿意和好,但是他弟弟执意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吃饭。公公含着眼泪,把刚买的一张大圆桌搁在了墙角。

  小叔子和公婆之间的纷争持续了好几年。婆婆说,我们就不要再吃什么团圆饭了,落下哪一家单过,我心里都不好过。于是,每年的年夜饭,我们不是在父母家吃,就是把孩子送到婆婆家,两个人在城里,看看春节晚会,非常简单地吃一下就是了。好在我家女儿和小叔家的孩子同年,从小就亲密无间,不管大人之间发生什么,对孩子,彼此都非常爱护。

  小叔子遭遇的一场车祸改变了这一切,只有父母兄妹才有的真情使他深深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那年吃年夜饭,公公把那张崭新的大圆桌铺了开来,饭桌上,婆婆从怀里掏出两个红包,给了两个孩子,打开,才发现是一万元钱。公公说,今天爷爷特别开心,给你们每人一个大红包,就算是给你们上中学的赞助。一家人在一起过了一个团团圆圆的新年。

  这几年,我父亲身体一直不好,因此,每到过年,我总是很想回父母家,陪陪常年孤独在家的父母,以尽自己做女儿的职责。公公婆婆来自农村,非常的善良淳朴,通情达理,每次我打电话开口提出,他们不但没有半句怨言,还总是关照我一定要善待父母,不能忘记他们的养育之恩。去年春节前夕,我妈妈打电话来,让我一定要回婆家过年她才安心,不然,自己总是感到对不起亲家。我把妈妈的话转告给婆婆,她说没什么的,其实只要你们孝顺,我们老人哪会在乎一顿年夜饭呢?听得我心里暖乎乎的,对自己说,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一定不能亏待公公婆婆的。

  常听老辈人说,嫁女儿,一定要看公婆的为人,嫁得好,一半是公婆的好。十几年前我结婚的时候,妈妈总是因为离开太远,不知道公公婆婆的底细而担心。但是,这么多年来,她深深感觉到了我公公婆婆的善良和朴实,也就彻底放心了。

  婆婆告诉我,今年,我的小姑子因为公婆已经离世,也会带着丈夫和孩子来老家过年,我想,家里的那张大圆桌,一定是坐得满满的了!

  年夜的随笔 篇6

  今天接了一个久违朋友的电话,临近年关,不知为什么我们又聊到了关于年夜饭的话题。因为忙于工作,她说每年的年夜饭都让她大费周张,不如今年我们大家去酒店订一桌算了!我亦有同感。但我还是不免打趣她,说我一个鸭蛋也可以过年,那像你这样大费周张。朋友哈哈大笑,还真以为我是取笑她,匆匆笑着把电话挂了。可十几年前那一个鸭蛋的年夜饭,却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也挥之不去……

  今天我把它当成故事写下来,并不是为了忆苦思甜而打扰了大家过年的喜庆,只是希望那些独在异乡打工而无法回家过年的兄弟姐妹们,当你们感到孤单落泊无助时,其实曾经还有比你更落泊的人与你同行;当你是一个私营企业的个体老板看到这篇文章时,也请你不要为了你那所谓的个人利益,在大年三十的当天给你的工人适当的放一个假,好让他们有个时间和心情开心的吃上一顿年夜饭,而不要像我这样,为了那一个鸭蛋的年夜饭而纠结梦萦一生!

  那是十几年前在广东东莞虎门打工的一个大年三十夜,那年我才十七岁。按理说十七岁本应是人生读书求学最美的青春大好年华!而由于家庭穷困的原因,刚读完初中毕业的我,当时是拿了给我妈买药剩下的60块钱做车费,在那辗转打工己将两年了!

  由于当时年龄太小,又无一技之长,每天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加班加点,整日听着车间那隆隆机器声,加上那麻木而单调像机器人一样的工作,让我觉得实在吃不消。于是从这间厂做了两个月只能领一个月的工资,又跑到另一个厂做两个月又领一个月的工资走人。两年下来跑来跑去,我根本就挣不到什么钱。

  临近年关,无奈的我只好跑到工厂旁边的一个杂货店帮人卖东西。尽管工作辛苦,但只觉得与人打交道,总比与那机器打交道感觉好多了。当时从那工厂出来,本来回家过年的路费我还有,只是那天在厂门口遇到了我初中时的班主任,回家的计划就彻底落空了。

  想不到离开学校才两年,我那可怜又可敬的班主任,为了支持他那在柳州读中专的女朋友完成学业,在学校办了停薪留职,也南下打工寻梦来了。由于出来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弹尽粮绝的他只好寄宿在有几个老乡打工的建筑工地里。临近年底,建筑工地的老乡也要回家过年了。可他似乎也觉得没找到工作,也无颜回去见江东父老吧。当他在众多老乡口中辗转打听到我现在的地址,而找到我的时候,看着满面风尘而落泊的他,我毫不犹豫地从领到那二百多元的工资里,留下零头的几十块做生活费,其余的二百块就借给他上东莞找工作去了。

  因为没钱回家,怕老妈为我伤心,更不敢跟家里人实说,是把回家的钱借出去了。只好跟堂姐说小卖部的工作太忙走不开,老板不让回去了。堂姐一家就把他们出租屋的钥匙留给我,让我帮他们照看一下房子,恰巧跟她在一个厂同村的八妺也没回去,正好让我跟她在一起也有个伴过年。

  大年三十那天,小卖部的生意是出奇的好,我从早上一直忙到下午一直也没停过。八妹下午来店里找我拿钥匙,要到堂姐的出租屋去做饭,我吩咐她也给我多做一份,晚上6点回去陪她一起过年。就跟老板的妈妈说晚上不用管我的饭了,她老人家也同意。那知店铺对面的工厂由于赶货,也不让工人放假回家过年,赶到年三十那天下午才放假。厂里的工人下班之后,就像蜂拥的人群个个都跑小卖部买年货来了。我应接不暇的又从下午一直忙到晚上8点,老板一家做好了一大桌的年夜饭也顾不上吃,直到晚上9点左右老板只得宣布关门吃饭。

  看着他们一家老小乐呵呵的围着那一桌丰盛的饭菜,突然间让我想起远在老家的父母,眼泪不由自主的在眼眶里打转。尽管他们再三挽留让我吃了饭再走,但我还是匆匆拿了两件换洗的衣服逃也似的跑出来。我实在没有勇气陪他们吃那一桌的年夜饭,我怕我管不住那不争气的泪水跑出来,打扰他们一家老小温馨快乐过年的情绪!

  忙了一天又累又饿的我,匆匆串了几条昏暗的小巷子,总算找到堂姐那间矮小的出租屋,没想到出租屋的门竟被挂了一把锁头在外反锁了。八妹跑那去了啊?昏暗的巷子没有路灯,只有那冷冷的月光,大年夜的鞭炮声在一阵一阵的持续着。在巷子里徘徊了两圈,老板那店里我是不好意思回去了,又不敢在巷子里呆着。无奈的我只得去敲响出租屋斜对面一个亮着灯的窗户,一对在看电视的小夫妻告诉我,八妹和她的工友六点钟就出去了,说是去看电影,我的天啊!电影院离这里好远,当时也没有手机和电话,我怎么找到她们呢?

  我从巷子里出来,想搭车去电影院找她们拿钥匙。谁知更倒霉的是,我从老板家匆匆忙忙跑出来时,竟没有带一分钱,我那仅有的二十元钱还压在我枕头底下的信封里呢!只好步行跑到电影院了。由于身上没钱,电影院我也进不了,更没有心情看。影院门口是一个灯光球场,可惜是大年夜并没人在那打球。球场四周都围上了半人高的铁栏杆,我只好坐到那栏杆上等她们。栏杆对面是一个小市场,由于大多数人都回去过年,市场旁边的店面也冷冷清清的。

  异乡冷月下的大年三十夜,我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电影院门前栏杆上,看着从我面前匆匆而过的行人,还有周边那一排排的工厂,远处那一排排的万家灯火,竟没有一盏是属于我!突然间我想起了安徒生童话笔下的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而我与她所不同的是我脚下穿的并非是妈妈给我的大拖鞋,而是我用自己打工第一个月的工资,为自己过年而买的一双洁白的波鞋。虽然肚子也饿,可我不会像她那样去想像路边店铺的烤鹅,凭她那几根火柴也擦不亮我未来的人生!我现在唯一能想的就是等到八妹从电影院出来,让我回到堂姐的那间出租屋,踏踏实实的睡上一觉!

  十一点多,电影总算终于散场了,一窝蜂涌出的人群,哪有八妹的影子!我不得不快步跑到出租屋前排的分岔路口,靠在路边的一棵树底下,等了十几分钟,才见那该打的八妹和她厂里的一大帮工友有说有笑地慢吞吞的走回来了。

  又累又饿又困的我回到出租屋,发现中午买好的菜这家伙竟没做!原因是她刚淘好下锅的米煮到一半时,煤气没了。她等到晚上6点没见我回来,以为我在老板家吃了就不管我了,就和她们厂里的几个工友结伴上大排档,吃完又接着去看电影,没想到我会跑到电影院等她。

  因为没煤气,她买了一根电热丝烧了一桶水。等我匆匆洗完想睡觉的时候,肚子饿得实在不行,我看了看堂姐挂在钉子上留下的几个鸭蛋,灵机一动,跟八妹说:你拿盘子用电热丝给我煮个鸭蛋吧,她乖乖的应着给我煮去了,我说你要吃就煮两个,不吃煮一个就行了,免得电热丝踫到鸭蛋会爆炸。她说给我煮就行了,不喜欢吃鸭蛋。

  当我就着那盆开水,削开蛋売把那个煮熟的鸭蛋吃完之后,墙上挂钟的时针刚好指向除夕新旧交替的十二点!窗外震耳欲聋的烟花爆竹声一阵阵的热烈的响起,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我躺在床上毫无睡意,看着床前我那双新买的崭新洁白的波鞋,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我知道新的一年,它将会带我去走一条崭新的路……

  年夜的随笔 篇7

  除夕夜,万家灯火,我却在家里静默着。

  电视里偶尔传来婉转的歌声,我无心去看;妈 妈在厨房里忙着做年夜饭,于是房间里只剩下我一个人。看着周围火红的一片,我却感觉这不是我心中的新年。我离开家门,到街上寻找我要的春节。

  屋外是凛冽的寒风,刚出门我就被冻得一个激灵。年夜的街道上,多是放烟花和鞭炮的人们。我看到路边泛起白烟,然后就是劈劈啪啪&rdqu;的鞭炮声。人们脸上充满喜悦,不停地点燃,举手投足之间是满满的兴奋。

  我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走过一条又一条街,突然被身后嗖的声音吸引了。回过头去,我一下子呆住。

  那样绚烂、缤纷的色彩在我面前如天女散花一般绽放在我的面前。那是一朵烟花,一朵漂亮到极致的烟花,橙黄、橙红、粉红、粉紫……所有温暖的颜色一齐绽放开来,连漆黑的夜空都被照亮。我停下脚步,定定地看着。

  一个又一个烟花向天空飞去,一个比一个动人。一束白色的光飞向天空,然后用尽力气在空中炸开。蓦地,漫天白色的光点,它们极尽绚丽之后,才缓缓沉寂。

  不知为何,我的眼睛微微有些湿润。这些烟花是美丽,但是否有人想过,它们美丽背后是什么。每一束烟花从被点燃起就被寄予了满满的希望。而为了这些希望,渺小的它们宁愿将自己的生命燃烧,只为了能飞得更高些,颜色更绚烂些,绽放得更美丽些。它们飞起的那一刻仿佛有了生命,瞪大眼睛用这几秒的时间观察身边的一切。它们看到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合家团圆的幸福;看到孩子们殷切地看着自己;看到平日里紧锁眉头夹着公文包到处行走的中年人们也都停下来望着自己。它笑了,它觉得自己是值得的,短短几秒,它看到了生命里最美丽的东西。于是它不再留恋,朝着天空飞去。

  妈 妈妈 妈!快看,那烟花多漂亮啊!拿着糖葫芦的小孩子们朝天空指指点点。

  烟花笑了。它用力一窜,嘭

  它炸开了。

  你可曾看到啊,它化作的那漫天光点,都是满足的泪滴啊。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看无数烟花前仆后继地飞上天空,只为让人们能停下来,会心一笑。

  我慢慢迈动步子,向家走去。

  我已经找到了我想要的,不是吗?

  在这美丽的年夜,它们默默奉献着。

  在这璀璨的年夜,它们是最耀眼的生命。

  年夜的随笔 篇8

  年关将至,却难嗅到浓浓的年味,这不免令多少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我,平添了一份隐隐的伤感。按老理,腊月一到,家家户户都该忙着置办年货:大户人家,杀猪宰羊,张灯结彩,不惜重金,讲究排场;小户人家,杀鸡宰鹅,剪贴窗花,倾其所能,图个热闹。大人忙得开心,因为心中有份期盼,小孩玩的疯狂,因为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美食——年夜饭。这样的旧式过年连我都觉得遥不可及。

  对我而言,也许年夜饭更多的是一种回忆,一种是懂非懂的童趣。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年夜饭的内容也跟着紧巴。在北方,一家围着吃上一顿全肉饺子就算过年;南方稍好些,怎么也得弄几个菜,不过沾荤带腥的年菜多半以猪肉为主,糟扣肉、肉丸子、酱蹄髈、咸猪头等等。不是没有鱼,感觉上鱼没有肉吃起来带劲,油水也不够,故而也不甚熬饥。

  记得有一次过年,平时有钱就可买的猪肉需凭票供应,如此一来,老百姓的年菜里一下子少了许多猪肉品种。不过,糟扣肉依然受到众捧。用有限的食材,添加少许发酵米糟,采取传统烹饪工艺,无须职业厨子,寻常人家一样可以端出一道令人垂涎的糟扣肉。我的一位同学,出于年少气盛好显摆,在班级里当众把家中如何置办年夜饭的盛况抖落出来,其他不说,光糟扣肉就足有一百多碗。这难免让人联想起教科书上批判的穷奢极侈大地主刘文彩。如今解放这么多年,作为地主资本家这个阶层早已荡然无存,泥腿子穷苦力第一次傲然于我泱泱古国,真正当家作主,“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即便如此,要想人人过上刘文彩那样的日子,还得等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我们日夜向往的天堂,在那里,没有剥削压迫,人人自由平等;在那里,物质极大丰富,应有尽有,统统按需分配;不过要想早日实现它,还必须大搞人民公社化运动,因为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往共产主义明天的金桥。这样的思潮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确信这是唯一的真理。

  百碗扣肉一经传开,有几位觉悟高的同学,认为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联合向校方反映情况,强烈要求学校对该同学及其家里展开调查,并及时把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公布于众。校方非常重视,会同有关部门登门勘查核实,还将结果刊登在校刊上:糟扣肉108碗,8片一碗,共计864片扣肉,大约用去鲜猪肉86斤。按当时政府规定,过节可适当增加居民的猪肉供应,每人比平时增加一斤,也就是每人二斤猪肉,六口之家过一个年也只有十二斤猪肉。这可是原则问题,绝非几碗肉的小事,分明在挖社会主义墙角,有关部门要对此事严肃处理。当事人感到十分冤屈,这点肉是用鸡蛋及别的农副产品换来的;他们说这也不行,硬是给定了投机倒把罪;因数额不大,认罪态度较好,当事人挨了行政降级处分,工资每月还少了十多元。

  记得后来我还问过举报的同学,是不是他们真的觉悟有这么高,原话不记得了,大意是,看不得他家的肉比自己家的多,出于一种嫉妒而非阶级斗争心里。其实,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人的主观意愿都带有阶级属性,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阶级之间的关系,谁又能置身于阶级之外呢?

  时过境迁,改革开放已三十多年,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对过往发生的弄不明白之事不愿回首,至多作为茶后饭余的谈资,一切向前看;而80后90后,他们思想西化,摒弃传统,对父辈的过去不以为然,对长辈的谆谆教诲常拒之千里之外。不过家人团聚吃年夜饭的习俗还依然如故,不同的是年夜饭形式有了不少变化。

  我家邻居是一对80后的小夫妻,往年过年多是回父母家,老少三代,其乐融融。今年大年夜,儿子主动恳请二老过来跟他们一起过,二老甚喜,逢人便夸儿子孝顺懂事。别家吃年饭都在酒店,儿子把二老请到酒吧;偌大一座酒吧就只有他们一家五口坐着,后来才明白,儿子把整个酒吧给包了;二老气的直骂儿子败家,但又不能发作,毕竟大过年的;更令二老受不了的是,年菜清一式西餐,半生不熟的很倒胃口;加之萨克斯怪怪的音色,听上去总不如农村常闻的唢呐声喜气。这顿饭吃的,要说开心,只有不到五岁的小孙子,儿子媳妇本该开心,只是二老不开心,花了大价钱,遭来一通骂。

  说起代沟,这就是代沟。五十年代的人,过大年讲的是传统年味,八十年代的人,追求一种超越传统的时尚,对于他们的宝贝孙子而言,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过年,因为他天天在过年。

  耽于时尚沉溺奢华,完全属于个人私事,人家有这个条件,旁人无可厚非。

  小区有户张姓人家,夫妻均为六十年代人生。早年弃官从商,夫妻配合默契,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两年前,老婆全身而退在家做起全职太太。她精明能干,乐施好善,把一个三口之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深得老公心服口服,也赢得邻居交口称赞。说她乐施,她豢养了小区所有的流浪猫,大大小小不下三十只;流浪猫的伙食标准极高,主人吃牛排它们吃牛排,主人吃海鲜它们吃海鲜,当然多是主人吃剩下的。她非常喜爱小动物,在上面舍得下血本;数万元的鲜活海水珊瑚,价格昂贵的金龙鱼就有好几条。都说酷爱动物之人,必是善良之人。羊年将至,她又给这支豪华陈容增添了尊贵血统,花两万元请来一只外国鹦鹉。此鸟不会说外国话,但中国话讲得非常地道。眼下只会说一句话“恭喜发财”,据商贩说,假以时日,稍加调教,定能堪当大任。她信以为真,好生护养。

  张家媳妇今年是本命年,年虽未逾五十,却见多识广;在家操持内务两年,照样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也不知她从何处打探到,今年龙城最具规格的年夜饭非龙舟宴莫属。何谓龙舟宴,就是在龙舟上摆桌设宴,营造皇家风范,独享先皇之尊。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商家为某些人量身定制。张家媳妇刚处理了一摞阳历年贺信,紧接着又收到一份厚厚的阴历年贺卡,上面除了浓浓的祝福,更多的就是攻心为上的促销,她并没有被包船8万元费用吓着,而是愉快地接受,毫不犹豫地将乙未年年夜饭摆在龙舟上。

  这件事很容易让我联想起上述那件事,同学家八十斤猪肉过年,被定罪为投机倒把,还受到降级减薪处分;张家八万元龙舟宴,没有招致任何非议,还让主家彰显人生之精彩,命运之富贵,真是冰火两重天啊!命里是你总是你,命里没有求也难,不要嫉妒别人的风光,别人的付出你未必全知晓。

  没有年味的新式过年,以邻家的酒吧宴最为“奇葩”;要论破费最大的年夜饭,当属张家,除了名噪一时的龙舟宴,令别家难以望其项背以外;即使张家流浪猫的年夜饭,别家也难以企及。就在张家参加龙舟宴的同时,他家的流浪猫也在享用年夜大餐,那可怜会讲人话的外国鸟便是盘中餐。

  年夜的随笔 篇9

  转眼间又要吃年夜饭了。在年夜饭里,能和家人欢聚一堂,边看“春晚”边聊天,端着饺子碗听新年钟声的人,应该是最幸福的。

  小时候,年夜饭的记忆是温馨的。燃放鞭炮后的空气里有淡淡的硝烟味,村子里弥漫着家家户户鱼肉的香气,还有邻里亲朋间相互招呼的人情味。母亲从腊月下旬就开始准备了,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年夜饭吃的是一份至爱亲情,是一个留恋的回忆。

  长大后,年夜饭的记忆来自舌尖。每年除夕之前,不论风刮,雪飘,车挤,路堵,我们兄弟姐妹都要回家吃年夜饭。一家人为年夜饭忙得不可开交,去超市买回年夜饭需要的蔬菜、生肉以及熟食等。不知是兴奋还是记忆突然就变差了,总是会忘了一些必需的东西,然后又一遍一遍跑去超市。虽然忙忙碌碌,但没有埋怨,心中反而洋溢着惬意,这印证了亲情力量的感召是无与伦比的。

  前几年,到酒店吃年夜饭成了一种时尚。我说服了固执的母亲,和家人到外面去吃这顿饭,主要是怕母亲太过劳累了。我想人们喜欢到酒店吃年夜饭,更多的是追求那种过年的气氛与美好的感觉。但酒店里再好的饭菜,总不如家里的味道。值得惦念的,倒是每到凌晨除岁钟声响过,在震天动地的爆竹与红红绿绿的焰火照亮中,那一碗水饺了。所以,年夜饭吃什么不重要,在哪里吃不重要,与谁吃才重要。

  其实啊,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关于年夜饭的记忆。这些记忆往往是就着除夕晚上那一桌丰盛的菜肴蔓延开的,而这些菜肴,在各个家族的血脉里,也都有着固定的名目,许多辈人的口味与习惯,在时间的漏斗里流下来,散发出的香气儿,早已超越了菜肴本身的馥郁。那是一种光亮,照见父母眼角的慈爱,照见儿时简单的欢喜,照见全家围坐的喧闹……那是中国人血液里最浓的亲情,是无法割舍的。

  年夜的随笔 篇10

  站在门口,听着邻居的孩子们和五岁的孙子玩着杂炮的“噼啪、噼啪”声,感觉除夕的边鼓已经敲响。看着幸福的孩子们,思绪将我带进了那过去的时光,让我回到了那个难忘的除夕晚上。

  大年三十的这天清早天还没亮,父母拿着肉票和豆腐票去街上排队卖肉和干子豆腐,还买回了两条半斤多重的鲤鱼和两样蔬菜。简单地吃过中饭,父母忙着炸糯米圆子。听着外面的鞭炮声声,我们催促着父母:人家都在放鞭炮了,我们赶紧也放鞭炮吧!母亲知道我们急不可耐主要原因是因为肚子里的馋虫在作怪,就要父亲赶紧的去将纸烧了,这也是一直延续下来的习俗,年夜饭前给去世的亲人捎去一年当中的最后一次“问候”和“心意”。

  一切准备就绪,母亲像变魔术似的,端出了八碗粗瓷大碗装着的菜。哇,有肉烧腐竹,有干子炒辣椒,有黄豆煨咸肉,有红烧鲤鱼,有活豆腐,糯米圆子,还有炒芹菜,哦,还有一个臭干子拌香菜。这些菜在现在来讲也许太平常了,可是在那捉襟见肘的岁月,平常是很少见的,平常不是青菜就是萝卜。就这“一桌子菜”还有三样是“看菜”,肉烧腐竹、黄豆煨咸肉是要留着正月里招待来人的,鲤鱼是留着“听话”的。要留到正月十五后才能开吃,意在年年有“余”。因此父亲将这三样菜放在桌子的最里面。看着两条并列躺在碗里炸得熏黄的鲤鱼,四岁的小弟偏偏的舍近求远,站在板凳上伸出“两双半”就要抓鱼吃,“那不能吃!”父亲一声呵斥,小弟“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母亲看着心酸,就在鱼背上挑了一小块鱼肉,然后将鱼身子反过来盖着。小弟一口就吃完了,还要吃,妈妈只好抱起小弟,端起一碗饭到旁边吃去了;二弟喜欢吃咸肉煨黄豆,“妈妈,我不吃肉就捡一点黄豆吃行吗?”妈妈点了点头,我看见妈妈的眼里噙着泪水,要不是大年三十的图个吉利,我想妈妈的泪水一定会忍不住要滴下来的。

  以后的日子过得是芝麻开花节节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那些只有在年三十才能见到却不能吃的“看菜”,在如今的年夜饭桌上,可能很少见到他们的身影了。更不存在孩子要吃却不能给他们吃的菜了,如今还要千方百计的想着法子调好孩子们的口味,不然会觉得供不上她们的营养所需。

  思绪转到此时,我的脑海中清晰的再现了去年的年夜饭的情景。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四岁的孙子不屑一顾,用筷子敲着碗边,他把盛菜的碗当成他的玩具了,桌子上没有一样菜能吸引他。微胖的儿子提“抗议了”:“这以后不要弄这些大荤的菜,多弄些蔬菜才好,那样还省事些,也省的把你累坏了。”

  嗨,准备了几天的美味佳肴却没人感兴趣,是不是我的厨艺太差了?

  年夜的随笔 篇11

  故乡的春节,年夜饭有三样菜必不可少,鱼、莲藕和青菜。鱼与年年有余是谐音,希望来年物阜年丰;莲藕是因为孔多,大家吃了多心眼、长智慧,更聪明;青菜取其“清洁无恙”,期盼全家新年吉祥安康。

  20年前的春节,母亲就做了这样三道菜,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了年夜饭。

  那年,姐姐大学未毕业,我刚考上大学,大弟读高中,小弟读初中,家里经济异常拮据。除夕那天下午,邻居们都在家里忙碌着准备年夜饭,父母却还在集市上卖菜。

  下午四点多时,他们才从集市回来。母亲空着手,父亲挑着担子,一边是几捆没有卖完的青菜,一边是一盆小鱼。父亲放下担子,说:“今天真不错,卖了一担菜,就用卖菜的钱买了这么多鱼,你们几个快去帮你妈把鱼剖了、洗了,准备年夜饭……”

  母亲找了两把剪刀递给我和姐姐。我们用剪刀把鱼剪开,然后掏腮、挖内脏,两个弟弟负责清洗。父亲则去了池塘挖莲藕。

  我们姐弟四人围在木盆边,整整剖洗了一个小时才全部洗好,父亲也挖回了莲藕。母亲做事麻利,不到半小时,饭菜端上桌——红烧鱼、糖醋藕、炒青菜。因为菜的品种少,每样菜母亲都用小陶盆装得满满的。

  父亲拿出自酿的米酒,为我们每人倒了一杯,看着桌上的三道菜,父亲说:“孩子们,别看只有这三道菜,按传统规矩,大家过年必备的菜,咱们都有了。就说这鱼吧,有钱人家买一条大鱼,一家人才吃一条。咱们的鱼虽然小,平均一人至少吃10条、20条的……”

  父亲还没说完,我们都笑了。尤其是母亲,含在嘴里的米酒都笑喷了。母亲缓过劲,说:“看把你美的,这一盆的小鱼都比不上一条大鱼呢。吃饭吧,孩子们都知道家里的钱用来凑学费了。”

  这顿年夜饭,虽然只有三道菜,可是父亲的幽默和乐观,让餐桌上充满了欢声笑语。三道菜,最后吃得只剩一条小鱼,小弟正伸筷子去夹,被母亲拦住了:“最后一条必须留着,要年年有‘鱼’。”

  离开故乡近20年了,我们姐弟四人都在不同的城市安了家。每年春节,我们天南海北地聚到一起,欢庆佳节。今年春节到我家,当我在超市里采购着丰盛的年货,准备迎接亲人们的到来,想起那只有三道菜的年夜饭,心里就无比温暖和感动。

  年夜的随笔 篇12

  聆听着屋内电视机中的歌声漾漾;欣赏着窗外夜空中的烟花绽绽;品尝着桌上餐盘中的佳肴盏盏;呼吸着四周空气中的年味阵阵;感受着手中贺年卡上的祝福满满……心中难免有些激动。

  不知什么时候,窗外的爆竹声和烟花绽放声竟稀疏了,渐渐地,又随之而变得静谧了。透过一层玻璃向外看,家家户户亦是灯火通明,想必如今人们大都已欢聚一堂了吧!渐渐将目光向上仰望,灯光渐渐的落下眼底,到最后,眼前只剩下漆黑一片的夜空。那远方似乎有一二颗黄点,莫不是什么飞机。唉,在这个充满喜庆的的节日里仍有人没有和家人团聚,真可悲可叹!渐渐地,那亮光竟多起来了!这恐怕不是飞机吧,那又是什么!等待着,那亮光越来越近了,远远地模糊的觉得那轮廓是方形的,怕是孔明灯吧!灯上一定写满了文字,那是怎样一个温暖的祝福啊!

  望着,却陡然的,想起了六年前的那个今天。那个春节是在乡下的爷爷奶奶那度过的。也是在与孔明灯相差无几的略显昏黄的灯光下,刻痕满满的桌上,摆放着一盘又一盘的菜肴,虽然餐桌已经摆得满满当当,但桌前却显得有些冷清,只有我和爷爷坐在桌前,而奶奶还在准备饭菜。我和爷爷都一言不发,默默等待着奶奶。我想,那时的我和爷爷,奶奶所想的,想必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吧!无疑的,便是思念我的父母了。

  在一阵寂静的等待下,奶奶走来了,却并没有说什么,看样子,应该是饭菜准备好了吧。可她并没有坐下来,而是走到放碗筷的茶几前,好像有些困难的弯下腰来,打开了那个不常打开的柜子。奶奶竟拿出了一摞的碗和一把筷子。这是要做什么?只见奶奶将碗依次放在餐桌上,摆好后,又将筷子摆在了碗的旁边,似乎有两个碗,奶奶最先将多余的碗盛了满满的米饭,这才帮我和爷爷盛。我很不解,便问:“干嘛多摆两个碗,还有人来吗?”爷爷回答的什么,我已记不清了,只模糊的记得,是象征着团圆。但我还清楚地记着,那时爷爷回话时脸上的期盼,那时的我虽不懂,竟也深深地记下了,现在,我猛然醒悟,那是在期盼爸爸妈妈能回来一起过年啊!

  在这个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似乎找到了什么,那是一个古老的谜题答案,今天,我寻到了!

  眼前闪过一道亮光,轰然绽放的烟花高傲的盛放着。我,终于释怀了。

  而我在电脑上的时间远远比其他人的时间过得慢得多得多,我抬头看了看悬挂在墙上的时钟,Ohno!MyGod!已经两点半了。我立刻穿好校服,拿起书包,冲出家门,这一连串动作完成的很完美,恐怕连训练有素的消防队员都难以望其项背吧,当然这是迫于老班的威严下的。这次我终于体会到了家离学校近的好处,我幸运的在打上课铃声之前冲进了班门,在同学们的各种眼神中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哎呀,糟了,我的物理笔记本忘带了,第一节是物理课呀,我们的物理老师是一向以严厉著称的,结果自然是被狠狠地批了一顿。

  如果……如果……老妈在的话,结果一定不是这样的。

  晚上,下了晚自习,回到家里,开始了与以往一样的挑灯夜读,只是唯一不同的是,今天很困,不像以前一样精神,应该是因为中午没有水午觉吧。顺口叫道:“妈,帮我泡杯茶,外面的茶几下面不是有龙井吗。”

  接着是一片寂静。

  哦,对了,老妈不在家,望着桌子上空空的茶杯,一种名曰孤独的东西从心底油然而升。

  生活中,我们总是觉得父母给予我们的亲情是理所应当的,不值得去珍惜,其实我们都错了,世界上除了我们的父母,没有一个人对我们的爱是像父母一样无缘无故的。我们生活在他们给予我们的满满的爱中,而我们却无法察觉,就像氧气回绕在我们的身边,却很容易让我们视而不见,然而当我们离开他们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亲情是如此值得我们去珍惜。

  年夜的随笔 篇13

  一年一年的过着,一年一年的长大,于我而言,年味就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噼里啪啦中寄予来年的美好期望;年味就是“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在欢聚一堂的家宴中为旧的一年画上句点。

  年,我过了17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记忆的碎片中,儿时的年是最最使人欣喜、感动的,年味是最最浓厚的。曾经,我们的年过的何其单纯啊!

  儿时的我,最爱偷偷地抱出我的小猪储蓄罐,轻轻地摇摇,抠出一两个硬币,心里雀跃得不得了,拉起手边的小伙伴就背着爸妈溜去了小商店,一脸笑得稀烂的,冲着老板脆生生地喊着:“叔叔!买花炮!”花炮到手了,就爱和小朋友在中午的时候噼里啪啦地往地上摔,花炮也就噼里啪啦地在空旷的地上响着。但这样疯的后果就是,邻居阿姨逮住我们进行教育:“中午还让不让睡觉啦!”这是我记忆中的年味之一。

  当然,肯定少不了可以名正言顺地玩通宵的除夕之夜了,平时家里人都是小孩子长身体不准10点以后睡觉,除夕却可以和兄弟姐妹一起嗑瓜子、聊天、打牌、看春节联欢晚会,真的非常开心。还有还有,我们的团圆饭,一年中极少可以看见在外打拼的家人都欢聚一堂,尝着可以让我们热泪盈眶的家的味道。

  但是,不得不说,现实总是残酷的,我们所熟知的年味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着。以前红彤彤的排排大红灯笼,仿佛大家都约定好了似的,现在街上却是稀稀拉拉的几点红星。团圆桌上也是缺一少十的,难得再聚齐了,就连我最爱的花炮质量也大不如从前了,不知道是不是年味淡了,制作商都懈怠了工艺,大伙玩起都不尽兴了。

  我们的年味怎么淡至如此?是不是大家都忙,回不了,即使倍思亲都有心无力?是不是大家过了太多次的年,有些腻了,要清清口?是不是社会发展得太快,让我们都不由自主的迷失了自己的心?我们中国人自古都讲究“根”这个东西,人的一生不论过得多么的璀璨成功,老了都不免想要寻根,回归故土,这是所谓落地生根。其实年也就是我们的根,我们中国的根,换句话说其中的文化就是根。

  年味,一朝一夕的,饱含了我们的故乡情怀,他不该淡去,也不能淡去。

  年夜的随笔 篇14

  我常缺席家族的隆重场面,过年却从未躲闪过。新年在老年人的眼中,占着十足十的份量。年夜饭作为迎新贺岁的重头戏,是一年一度的团圆盛宴,严谨的礼仪中透露着节日特有的欢乐,考究的排场中渗透着兴奋带来的喜悦,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推却不露面。

  它作为一项传统在今年的餐桌上才停止延续。新春伊始变得有些不同,那些熟稔的餐具还在,那些被宠爱的岁月还在,可那细微的差异却牵动着大家的神经,把吉祥如意的高潮热点推向万劫不复的低谷。

  年夜饭前的准备工作一向是祖父一人独立完成的,今年也不例外。他清癯的身躯微驼,拿着一捧筷子缓慢地清点着双数,祖父顺着木制圆桌沿顺时针方向游移着,耐心地把一双双筷子摆在青花白瓷圆碗的右侧,压住轻薄的白色塑料膜,低垂的目光显得异常的专注。摆到那双尺寸偏小的木筷时,祖父的眼光突然呆滞了。他的动作却好像录像带的慢镜头,一帧帧格外清晰。他松开手中剩下的筷子坐在木凳上,用指尖轻轻感受着棱角已经不明显的筷子,翻来覆去地检阅,好像有什么异常。白炽日光灯洒下的光晖打在祖父起褶的脸庞上,打在圆滑的筷子上。祖父的身体佝偻成一团,像只黑色外壳的虾,木筷被紧紧攥在手上揣在胸前,似乎与肌体融为一体,生怕被人抽走了。

  昨天那个握这双筷子的人走了。那个历来初一为我整理衣衫的老妇彻底地离开了这里。她的音容相貌还在脑海里放映,只是那些片段彻底被回忆封存,与未来的生命完全脱节。她的手极小,这双特制的筷子在她手上还是太长,手上的茧把筷身磨得光滑,朱漆也有些褪色,但她就这样握着它走过了抚养三个子女的一生。

  这次的残缺,我们没有理由去斥责她的隐身。昨天白礼结束的时候,我回头望她的黑白遗照,眼神明亮,笑容恬静,好像还鲜活地有在于人间还会对我说“快上桌,吃饭呐。”

  年年岁岁花还在,岁岁年年人长久。团聚成为了奢望,我望着窗外的烟花——不羁,勇敢,短暂,绚丽。可此时的烟火却显得冷清凄凉,悲情油然而生。我看向祖父,他依旧不言语,用被血管藤蔓缠绕的手支撑吃力地站起身,勉强压了口气,把筷子放在瓷碗旁,进入厨房继续忙活着接下来的事宜。

  家人隔着蒸腾的热汽水雾谈笑风生,把香烟和手机撂在一旁,纵情享受亲人团聚的愉悦,这是我对新年一贯的印象。今年比去年安静了许多,哥哥姐姐右臂的袖章显得脆弱无力,慵懒地搭在上面。那副不被惊动的碗筷没有被撤下台面,大家端起碗平静地夹菜,咀嚼。只有那双朱红色的筷子没有移动。带着对逝者的怀念和敬畏,对死亡的害怕和犹豫,大家就这样度过了今年的仪式。

  怀念和感伤是死者赐予生者的脚镣。那双筷子成为她一生的缩影,成为我们被束缚的爱意的最佳寄托,她赋予了它真切的含义,让我难以忘怀。刺耳鞭炮声还在响。她用不曾想象的张力抽离了我的生活。逝着已逝,这个年夜却还是那样安稳,夜的颜色依旧,年的氛围依旧。月的光彩,焰火的夺目依旧,还有那双筷子,沉寂依旧。

  年夜的随笔 篇15

  同样一个漆黑的夜晚,同样昏暗的天空,同样欢乐的气氛。一切再也寻常不过了,但是今夜,它有着不寻常的使命。

  时间还是在不紧不慢的流逝。突然,一声不寻常的钟声,再加上这不寻常的气氛,怎能不使人发出由衷的赞美;怎能不使人唱出心中沉积的欢乐;怎能不使人爆出心灵的火花。钟声的余响还回荡在耳边,紧接着一声声辞旧迎新的爆竹声响彻大地,那些绚丽的烟花,像是在黑色的布上绘制的年画;像在空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像新中国灿烂的锦绣前程。看,那爆开的烟花,那升起的烟花束,如烟,似画,如尘,亦真亦幻。在这平凡的夜里,烘托出这热烈的气氛,浓浓的亲情。

  在中国红色的首都,在天安城楼门前,欢乐的人群在这里以他们独特的形式欢庆这良宵佳节。他们虽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但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迎接充满希望的一年。炮竹声声,在夜晚或清晨近一声远一声地响起,坚定的心就悄悄流动起来……年是一个驿站,奔波疲惫的身心能休息一会儿,在腾腾的热气中慢慢变得柔软。年是最恬淡又最锐利的乡愁,让劳累一年的你,有了重重的顾虑,沉沉的期盼。

  这一切慢慢地平静下来,夜又恢复了它原来的面貌。但是,十几亿华夏儿女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此时大陆同胞在自己的祖国欢庆;而远里故土的华裔却在盼望,盼望自己能回到那熟悉的土地;嗅到熟悉的芬芳;盼望祖国能早日统一!

  是夜,一切又平静下来了。但是,在这里有一颗火热的心,一颗盼望祖国能早日统一的心,却沸腾着,沸腾着……

  年夜的随笔 篇16

  大大的圆桌上罗列着一道又一道大气而又不失精致的菜品,每一道都香气四溢,道道都真真教人移不开眼,一时间,围在桌前的一家人竟都不知道从何下手。

  不过很快,我就看上了一道菜——剁椒鱼头。红通通的剁椒映衬着黄灿灿的蒜泥,均匀地铺洒在鱼头上,只在最上方露出了一片青黑的鱼皮,隐隐约约能见到下边白嫩的鱼肉。就在我即将夹到时,我的鱼“飞”了!没错,它“飞”了!

  我猛得一拍转盘,手下暗暗发力,把我的鱼扯回了一点,立时就怒目圆瞪,顺着另一只放在转盘上的手看了上去:“喂!你,凭什么抢我的鱼?!明明是我先看上的!先到先得懂不懂啊!”

  “你的?!这鱼你养的?你煮的?”洋洋略抬起头,瞥了我一眼,左手用力回扯转盘,右手便抓起了筷子,全然不顾我一脸怒容,便向着那离他不远的“剁椒鱼头”伸出了他那罪恶的小手,“既然都不是,那就谁先抢到就是谁的喽!咱们公平竞争。”

  “欸欸欸,停停停!别抢了!石头剪刀布,谁赢了就是谁的!行不?”怜怜左右瞅了几眼,“谁输了,我请他吃我亲自炒的‘万紫千红小炒肉’。一局定胜负啊。”

  一局下来,我输了。

  “你做的东西,能吃吗?”我一脸嫌弃地扫了扫那道“万紫千红小炒肉”,再一脸鄙夷地瞥了瞥笑嘻嘻地点着头的怜怜,最后一脸惊疑地望向了正吃着这东西的花花,“你确定,这东西能吃?”

  “嗯。”花花点了点头。

  我小心地一筷子下去,夹着那小小的一块肉,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仔细端详一阵,这才缓缓送入口中。看着怜怜的一脸期待,我刚想细细品尝一番,脸色就一变:“呸,你这是什么鬼东西啊,又腻又辣又咸。合着你们俩合起伙来讹我啊。水!快给我水!”

  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嬉笑打闹间,满桌的菜就被我们席卷了大半(除了那“万紫千红小炒肉”),舅公拍了拍手,从怀中掏出了一个个红包,抓在手中活像一把红色的小扇子:“来来来,拜年领红包喽!”

  “我先我先!”洋洋毛遂自荐,“舅公祝您生意兴隆,万事如意!”

  “你还是得了吧,舅公是老师,你想以后学费翻倍啊?!”我在背后狠狠地推了他一把。洋洋一个趔趄,忙接过红包,骂骂咧咧地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嘭嘭嘭——漆黑无光的夜空中,突然炸起了一个又一个烟花,把宁静的夜空渲染得如虹似幻。我看了看身边的同伴,笑出了声。算了吧,既然是过新年,那去年的恩恩怨怨就一笔勾销,我宰相肚里能撑船,祝你们身体健康,学业进步吧。

  年夜的随笔 篇17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的餐桌上一定是各式各样的美味摆满了桌,我的年夜饭也不例外。与往年不同的是,团圆地从临安换成了江城武汉。餐桌上有阿姨做的红烧江鲶、舅舅的西安卤牛肉、妈妈的香煎黑虎虾……更有80多岁高龄外公亲手做的水晶皮冻,满满一桌子的来自天南海北的山珍海味。

  其乐融融地吃过丰富美味的年夜饭,就来到了看春晚包年夜饺子的时间。年夜饺子做起来可有趣了。面是姨夫亲手和的,皮是他和舅舅一起擀,饺子是我们一大家子人一起包。饺子皮擀的特别的软特别的薄,和在杭州买来的完全不同。

  我的包饺子经验可是爸爸传授给我的,爸爸包饺子时那些呆笨的面皮只在爸爸手里一转,就变成了一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小饺子。我总是不甘心只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就也拿起面团在手里捏着。只是饺子没捏出来,倒是捏出个“面丸子”。有时调皮的小肉也会偷偷地逃出来。这小肉真的是不太听话呀!练着练着,我也就慢慢地熟练起来,碰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少,因为熟能生巧呀!所以今晚我的饺子包得特别娴熟,阿姨和姨父赞不绝口,总是在一旁夸我:“饺子包得真好,比我包得好看多了,手真麻溜儿。”“真没想到,小家伙手真灵活,饺子上的褶皱有味道,真像个元宝。”外婆建议在饺子里放个一块钱的硬币,谁吃到它,谁就能发大财,谁就能走大运。

  年夜饺子煮好出锅了,亮晶晶的,像水晶包一样,一盘盘端上来,真是让人赏心悦目,也在这节日佳肴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年夜的随笔 篇18

  终于等到我期待已久的除夕啦!我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可以燃放灿烂的小烟花,可以收很多丰厚的红包……当然更少不了丰盛的年夜饭。

  我家的年夜饭菜品可多了,有象征年年有余的红烧鱼,有代表红红火火的红烧肉,有寓意团团圆圆的糯米圆子,有取“招财进宝”之意的蛋饺……

  我最喜欢的菜品要数可乐鸡翅了,鸡翅个个饱满多汁,棕红色的鸡翅油亮亮的,我夹起一块,一股淡淡的可乐香气,让人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尝到了可乐的甜味和酱油的咸味,甜甜咸咸真好吃!我一下子全吃光了,根本控制不住哇!

  我最得意之作就是自制的草莓饮了,我将又红又大的新鲜草莓用小铁勺搅碎,倒入温热的AD钙奶,美味的草莓饮就完成了。只见粉色的牛奶里有许多草莓的颗粒,很好看。喝上一口,草莓的酸味和牛奶的甜味混合在一起,酸酸甜甜甜真好喝,大家都对我的饮品赞不绝口呢!

  年夜饭真是太好吃了!真希望每天都是除夕,每餐都是年夜饭。

  年夜的随笔 篇19

  昨天晚上我们大家都在外婆家里吃年夜饭。我和爸爸迟到了一步,大阿舅,大舅妈和姑姑还有表哥表姐他们都来了,只有妈妈没来,因为现在是她最忙的时候,她已经4年没回家吃年夜饭了,我还是 觉的有些遗憾。外婆给我们烧了很多很多菜,有螃蟹、甲鱼、鱿鱼、黄鳝还有我最喜欢的红烧肉。大家吃的津津有味,我还收了很多红包和礼物,真开心!

  年夜的随笔 篇20

  其实自己会期待的呀,就是会期待你也放置了这些美好的这种尽力吧,但是就是今年你要是错过了就是今年的林元芳竟然是没有什么好的回忆了,但是就是自己在情绪非常糟糕的时候,就觉得大家都不爱自己,因为自己不是哭了嘛,然后就只有妹妹要去安慰自己,所以说妈妈她也有趣清醒的去调侃自己,但是就是没有让自己特别感受得到他一份在乎,所以这一生会越发觉得委屈吧,可能也有这一部分原因。

  然后还有的话就是想到了说好像自己在房间的时候,自己一人吃饭的时候妈妈开来叫我自己去吃饭,但是好像从来就没有被叫过自己吃饭,一直都是妹妹,她在门口去敲门,然后给自己发微信之类的,所以那个手机就觉得其实没有。我觉得我会去爱自己,也就希望自己可以在这个最好的年纪好好的爱自己,然后还希望说去考研,因为本来这一次回家自己就觉得好像没有那么强烈的想要考研的这种想法,因为就觉得在家里也挺好的,跟这些妈妈爸爸他们待在一起,然后要不要去增加他们的这一些经济负担,好像一切都挺好的,但是。其实如果你只是宠溺于这个家的话,长久一次这个不会很开心的,就是还有很多矫情的事情发生了,解决一些糟心的事情,最致命就是可能是其他人给你带来这些不好的情绪,你会觉得没有什么就是忍一忍就过去了,又或者是说跟家人倾诉一下就过去了。

  但是如果是家里人带给你的这种不好的情绪是最难以排解的,而且是最让人难受的,所以你就突然间觉得算了吧,就是远走高飞吧,就是确实如果自己能够在为人处事这一方面,然后在。经济这一方面都能够做到圆满的话,那这也很成功的话就是可以留在家里,可是自己觉得自己做不到那样子成功。我就是看到朋友圈里面的那个善言言放了,然后自己就觉得好像自己就是打乱了家里人这场计划本来就是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自己家里就会非常忙,首先是爸爸的声音,其次是妈妈,他也是需要去准备这些年物啊之类的,这种都挺忙的,所以其实遗忘的这个过年的话家里也是比较冷清,只不过就是至少大家会坐下来去聊几句,要去调侃几句,然后早一点睡,也会觉得非常的温馨幸福,但是现在忘记并没有这种想法,就是现在外面还下着大雨也不算特别大吧,就中里这样子的形式,然后妈妈他就已经躺在床上睡觉,爸爸还在楼下刷视频,然后弟弟就是因为这一下去吃饭,然后他就回自己的房间了,妹妹也在房间上面就觉得自己一个人在这里难过。然后还不断的在往昔说没有和家人吃一顿比较圆满的年夜饭,这样子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的,那不是吗?

  年夜的随笔 篇21

  今天是除夕夜,窗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随着妈妈的一声:“开饭喽!大家都来吃年夜饭呀。”我不情愿地放下手机,夹起一只饺子塞到嘴里,叹了一口气说道:“哎,年年除夕夜都吃饺子,我都吃腻了。”奶奶意味深长地说:“这么丰富的饭菜,你还嫌弃,我们小时候还吃不饱呢?”我好奇地追问奶奶:“奶奶,你们小时候过年都吃些什么呀?有鱼吗?有肉吗?”奶奶摇了摇头说:“哪有鱼和肉呀!三十晚上有饺子吃我们就高兴透了。”奶奶微笑着沉浸在回忆里继续说:“只是饺子里菜多,肉少,没有多少油水,而且这饺子还不能管饱,因为兄弟姐妹太多,还要我妈妈按量分配。”

  我听完奶奶的话,我感慨的说:“原来那时候的生活那么苦啊!”爸爸点点头说:“是呀!奶奶那时候的人都很难吃饱,买东西要用粮票的,都是按计划供应物资的。”我好奇地问爸爸:“那爸爸小时候也像奶奶小时候那样苦吗?”爸爸自豪地说:“我出生时正好赶上改革开放,国家经济越来越好,日子也越来越红火!过年时也是吃饺子,饺子馅大肉多,数量管够。但是市场上食品的种类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爸爸指着桌上的菜说:“那时虽然吃上了猪肉,但是像牛肉、鲈鱼等这些高档的肉类还是买不起,更别提你们现在吃的巧克力、碧根果啦!”

  这时妈妈也接过话头说:“奶奶那代人的愿望是吃饱,爸爸那代人的愿望是天天有肉吃,而你们这代人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必为温饱而担心。你们三代人,正体现了我们国家发展的快速,它使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我提议说:“让我们斟满酒,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干杯!”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出了灿烂的笑容,都对祖国前途的充满了希望。

  吃过饭,我走到院子中央看着天空中的朵朵烟花,暗自在心里说: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年夜的随笔 篇22

  看着窗外通明的万家灯火,听着窗外响起的鞭炮声,2013也不紧不慢的走来了,此刻的我没有坐在电视机前像多数人一样陪父母长辈看着春晚,谈着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而是一个人坐在床上回忆这过往的一切,我总是喜欢回忆,沉浸在过往的一切中不愿意看现在和将来,尽管过去的一切那么的不堪回首,但我还是就那么回忆着,想想那些因自己的过错而犯下的难以挽回的过错。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或许真的挺愚蠢,都说世人愚昧,不懂得珍惜眼前物,到失去时方知悔恨,我算是真的体会到了这种悔恨,一瞬间由心底最深处不由自主的迸发出的那种失落,如果不知那次或许我还不知道我自己的现状,确实愚昧。去年的今天我还纠结在打电话没有说出我全部的心声而坐立不安,而今,一切都已定格,我始终是你的路人甲,不管我那些所有关于你的猜想是对也好是错也好,都已经不重要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再见了,我那不堪回首的关于你的回忆,纵使我对你万般不舍,也要对你说再见了,因为你,我开始听和唱汪苏泷的歌,不过怎么唱得都不怎么好听,或许真的是命中注定,也像他歌中唱的那样,我想我和你之间的差距,就像是那场电影的结局不管我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是悲剧。注定是等不到你,我也曾那么努力的想与你寻找那一份我想象中的未来,可终究是一场梦,梦醒时分。泪眼问花花不语,宁肯相逢是梦中。不知多少次劝自己放下那一段过往,而后又一次次的重拾起那份牵挂不知道是因为希望还是希望,今夜我也只能在这写下这一排排的文字以抒发我内心的那份难过,而此时听的还是汪苏泷的歌。曲未终,人竟散,伊人离索影萧绊,忆往昔,想今朝,空对离歌情难寥。

  然而,那些我错过的人啊,等待我的人啊,或许也不必再等待了,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唾手可得的都不会珍惜,或许我真的是这种人,所以,是我辜负了你的存在。

  或许过往的一切已使我再也没有勇气再说出爱这个字了,是我自己太懦弱,没有勇气去面对这一切,或许这就注定我不该得到这一切。然而回忆起这一切在今夜却如此的难过,总觉得心里缺少点什么,莫不是这就是所谓的寂寞,或许我也是寂寞了,然而我却是不愿意承认的,不论是对于你或者寂寞,妹妹说我应该体谅别人,特别是对女孩子,或许我这辈子是做不到了,我说我能理解她们,有时候很多事情并不是按照我的期望发展的,若真如此,我何以到此地步。也许有一天你会忘了我,你自有一片海阔天空的退路,云淡风轻的洒脱,只剩我一个人独自走向这孤独的,渐渐远去的你的背影,渐渐浅淡的你的回忆,一辈子都回不去的回忆。我送全世界一个幸福圆满,剩我一个灯火阑珊处的形单影只。

  年夜的随笔 篇23

  题记:辞岁之风自晋朝以来就很盛行。西晋《风土志》说:“除夕夜,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辞年,就是在除夕吃丰盛的晚餐,俗话叫做“年夜饭”。大年三十,我们一大家子,回到爷爷家过年,吃年夜饭。

  全家人在爷爷奶奶的指挥下,各自忙活起来。厨房里,三妈跟四妈准备做饭。阳台上,二妈跟妈妈摘菜、洗菜。客厅里,爸爸跟三爷、四爷打牌。大门外,小孩子们忙着贴春联。二爷在跑里跑外地忙着拍照。房内院外,每个角落都流淌着笑声,洋溢着欢语。

  “开饭了,开饭了”。我们随着喊声来到餐桌前,哇!饭菜太丰富了。荤菜,有肥而不腻的粉蒸肉、外焦内脆的炸排骨。清蒸鱼预示着年年有余,热气腾腾的火锅,意味着来年红红火火。素菜,有绿绿的竹笋、黄黄的豆腐皮,红红萝卜最受人喜爱,赚了个好彩头。

  大家纷纷围桌而坐,我们先举起酒杯,祝愿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接着,我们又举起酒杯,祝大伯们生意兴隆,芝麻开花节节高。第三次,举起酒杯,祝愿我们这些孩子们都能学习进步。整个房间里充满了浓浓的年味。菜的香,香得很浓烈;酒的香,香得让人回味;火锅的香,香得让人有联想。这些香味从火锅的嘶嘶声中飘出来,从孩子们口水中流出来,从一家人的交谈中溢出来。

  快乐的时光过得飞快。当……当……当……,午夜的钟声传来。“噼噼啪啪”的烟花,炸响了夜空。我们将“达旦不寐”,迎接着,新的一年的来到!

  年夜的随笔 篇24

  今年除夕,外公外婆叔叔阿姨,都来我们家吃年夜饭。

  我们家里摆了一个大圆桌,上面放满了各种各样的饭菜:有年糕、藕夫、整条的鱼、八宝菜,另外还有很多很多好吃的菜。吃着这满桌子的菜,外公情不自禁地讲起这些菜的意思。外公说:这道“年糕”代表“年高”的意思;鱼一定要有头有尾,这代表着“年年有余”;还有这藕夫,藕代表“我”的意思,夫代表“富裕”,所以意思就是我富裕啦!八宝菜是用胡萝卜、豆芽、笋、腌菜、豆腐的,意思是今年要有想头,明年更有想头。等做成的,味道清新爽口,一点也不油腻,富有发财之意;鲞冻肉是鲞和肉烧成

  其实,还有很多菜很好吃也有很多的意思,只是外公没有说出来而已。

  年夜的随笔 篇25

  过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可热闹了,不过我家今年与往年不同。去年的团圆饭只有爸爸妈妈,我和哥哥,今年的团圆饭却增加了爷爷奶奶和表哥表姐。

  现在人的生活好过多了,过年过节对吃十分讲究。年三十这天,爸爸妈妈都在忙碌,宰鸡杀鸭,整菜煮菜,我和哥哥表姐在玩一二三木头人,我玩得正快乐时,爸爸妈妈说:"开饭了——快点来吃饭!"我们马上跑到餐桌旁坐下。

  爸爸妈妈煮了红烧肉、烧鸡……我们看见了口水直流三千尺。表姐说,哇!这么香,然后做了一个陶醉的怪样,引得我们哈哈大笑。爷爷奶奶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因为今年我们建了新房子,爷爷奶奶可以过来和我们一起居住了,既方便我们交流,也方便我们照顾好爷爷奶奶。吃饭的时候,爷爷讲起以前他过年放鞭炮的事。以前我们把鞭炮插进牛类里,点燃鞭炮,一声轰响,牛粪被炸飞,颗粒溅到人脸上,像个大花猫,又臭又难看,笑死人啦。爷爷说到一半,爸爸就制止爷爷别说了,我们却笑开了花。

  吃完饭后,爷爷说:"小强你的学习成绩提高了,这次考试不错,爷爷特地给你一个大红包。”爷爷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来,哥哥和表姐表哥都盯着爷爷嚷道,有我们的吗?爷爷乐呵呵的说都有,每人一个。哥哥他们马上嘻嘻笑了。领了红包后我说:"谢谢爷爷。"完了爸爸妈妈也给了我两个大红包,我开心极了。

  原来过年是那么快乐,那么好玩啊,这真是一个团圆温馨的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