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与饮食养生 《内经》中有大量饮食养生的原理方法,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有关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那些事。 1.节五味,避免五味偏嗜 酸、苦、甘、辛、咸是饮食水谷的五种滋味,《内经》称之为五味,对人体脏腑具……
内经与饮食养生
《内经》中有大量饮食养生的原理方法,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有关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那些事。
1.节五味,避免五味偏嗜
酸、苦、甘、辛、咸是饮食水谷的五种滋味,《内经》称之为五味,对人体脏腑具有补益作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五味可以养五脏之气,促进神的生成。在《内经》的其他篇章还讨论了五味对五脏的作用差异,如《灵枢·五味》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灵枢·宣明五气》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等,提出了在生理情况下五味对五脏的影响有主次之分。
五味过极可以损伤脏腑功能。过食酸味,肝气太过,克伐脾土,可见肌肉皱厚,口唇缩揭。过食味,肾气乘心,心气抑郁不舒,血脉瘀滞,可见短,面色无华;或伤肾,致使骨受损伤;或水侮土,使脾虚肌肉萎缩。过食甘味,土气太旺,土乘水,伤及于肾,可见面色黧黑、胸闷气喘、腰膝酸痛、脱发。过食辛味,金旺乘木,肝血受伤,筋失其养,可见爪甲干枯不荣,筋脉拘急不利。过食苦味,火气太过,火旺刑金,伤及皮毛,可见皮肤干燥,毫毛脱落;或母病及子,影响脾胃,致使脾气不运、胃部胀满
2.节饥饱,避免饥饱失宜
《灵枢·平人绝谷》云:“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 者,水谷之精气。也??故平人不食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素问·平人气象论》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都强调了水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饮食要发挥其营养作用一定要“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即饥饱要适宜
合理饮食哦!!
如果长期饮食过饱,则会引起肠胃受伤等病变如果长期饮食过饥,又会造成气血津液的化生不足《灵枢·五癃津液别》说:“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股。”说明如果长期饮食摄入不足,会形成脑不足,骨失所养等病变。
3.节寒热,防止过寒过热
《内经》对食物的要求是“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灵枢·师传》),否则,“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灵枢·小针解》)关于饮食过寒过热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内经》还进行了举例说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指出饮食寒热主要伤人六腑。
具体而言,六腑中又以胃肠首当其冲,饮食过冷则易伤胃阳,过热则易伤胃阴,尤其是进食过热食物被认为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主要诱因。因此,饮食的温度应该根据季节和环境温度适当调整,以适合人体温度为宜,即所谓“热无灼唇,寒无冰齿”。
《内经》还对饮食寒热失宜影响五脏的情况进行了描述,其中尤其重视饮食过寒对五脏的损害,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指出饮食过寒可以伤肺而致气机上逆。《素问·欬论》对寒饮伤肺的描述则更为具体,说:“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目前,随着冰箱等制冷设备的普及,饮食过寒,损伤肺脏的情况越来越多,尤其是青少年过食冷饮而致久咳不止的现象屡见
不鲜,这充分证明了《内经》理论的科学性。
拓展阅读:内经与智慧养生:胃经当令
[辰时](上午7~9点)
胃经是人体前面一条很重要的经脉,阳明胃经。痤疮一般长在脸颊和额头上,这是胃经的病,由于胃寒造成的。通常是喝冷饮的人。人体有自保功能,攻出热来攻这个寒,攻胃寒形成胃的燥火,更干渴,喝更多的冷饮,恶性循环,燥火显在脸上,形成痤疮。夏天应喝温水,越喝温水越解渴,越喝凉水越不解渴。1.为什么要吃早饭经脉气血从子时一阳升,到这时已经升起来到大肠经,此时像春雨贵如油,要补充一些阴。食物就是属于阴的。2.早饭多吃会不会发胖吃早饭是不容易发胖的。上午阳气最足,人的阳气也最旺盛。脾主运化,能过通过运化把这些变成精血,输送到五藏去。3.“胃经”的涵义胃经过乳中,痛经等与胃经相关。乳汁是血的变现。胃吃下东西,变现后精华就是血,乳汁又是血的变现,小孩子容易吸收。4.血病与胃(主血所生病)前腿出现毛病,通常都是胃经出问题。胃经也过膝盖,古人坐姿手捂膝盖,手上有劳宫穴,属火,保护胃气。古人跪姿也要把手放在膝盖上,这都是养生。胃经的足三里是长寿穴。经常按摩足三里也是养护胃气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巳时](上午9~11点)脾经当令1.脾主运化脾和肺同属太阴,都具有分配的功能。肺分配的是全身的气血,脾主管把胃腐熟了的食物的气血输送到肌肉腠理当中。脾相对肺来说,是前期的初步的工作。2.脾主身之肌肉脾主全身肌肉。脾胃不合,就会肌肉无力,身体无力。脾有一个外现,表现在嘴唇上。脾运化好,嘴唇会很滋润,丰满。脾弱,嘴唇发瘪,发干枯。重症肌无力,也是脾病造成的。一些老人眼皮下垂,也是脾的问题。3.脾在志为思,思伤脾意志,意是脾的神明。过分思就会伤脾,伤了脾气、脾经、脾神伤了意。4.诸湿肿满,皆属脾身体的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病。[午时](上午11~13点)心经当令1.午时一阴生午时与子时相对。在最热的时候,阴气开始升起来了。古代非常重视子午时辰。2.子午功(心肾相交)心和肾相交的能力越强,人越有精神。肾的神明为精,心的神明为神。心肾相交就是让心火下去,沉下去,让肾水上来。子午功借助天地一阳生和天地一阴生的.时候练功,有点像盗天机。3.什么使我们达到心肾相交呢?我们不练功的人,只有在此时睡觉。睡得死死的,那个时候就是指心肾相交。睡得不死,就是心肾不交。午间要有一点小隙,至关重要,哪怕闭眼养养神。达到心肾相交还有一些土办法。中医里讲的晕针,晕针的人往往比不晕针的人效果好,晕的一瞬间心肾相交,这种人病好治。4.午“马”的涵义午时属马。有一味药阿胶,山东的黑驴皮和阿井的水熬制才可以。马属火性,驴属于水性。马的性子很烈,给马一鞭子,它会跑到死。有点像心经一样,心永远跳个不停。所以午时心经当令。驴不一样,越抽它,它越不动,再抽就蹽蹶子。对驴要哄,要骗。用马皮做阿胶,是主散的,达不到用驴皮那种主敛的效果。药不能乱来。只要是战马一定要让它跑。血是红色的,主散,吃阿胶增加血的收敛性,不是补血。
补充释意
皮胶为传统中药,有滋阴补血、安胎的功用;可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等,对虚劳贫血、肺瘘咯血、胎产崩漏等症有良好疗效以驴皮所制最佳。距今已有两千年的生产历史。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阿胶最初用牛皮熬制,到唐代,人们发现用驴皮熬制阿胶,药物功效更佳,便改用驴皮,并沿用至今。[未时](下午13~15点)小肠经当令1.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主吸收。腐熟的东西的精华被小肠吸收,然后拿出来供给各个脏器。2.午饭要吃好午饭要营养和口味相对很高,易于吸收。如果不吸收,就会形成垃圾,反而要调动元气化掉它,身体更虚弱。要针对自己的消化能力去吃。3.心与小肠相表里(表为阳,内为阴。)心为君主之官,不受邪,主散。心脏的病最初有可能表现在小肠经上。有病人检查心脏没问题,但每日下午2点多都会胸闷心慌,小肠属阳,这就是说,外边很敏感的东西已经知道里面即心,出问题了。这个时间段如果出现心脏不好受,要格外注意对心脏的保护。[申时](下午15~17点)膀胱经当令1.朝而受业,夕而习复当小趾出问题,有可能是膀胱经的毛病。是可以走到脑部的一条经脉。这个时间段记忆力好,头脑灵活。古代叫朝而受业,夕而习复。早晨学习的东西,到这个时间段,好好复习,增强记忆。此时办事效率高,阳气正好都是通过上脑。头疼要分清是两边痛,还是前额痛;是后脑痛,还是里面的中空痛。这是完全不同的毛病。用药都可能有所不同。
两边痛,胆经的问题。
左边偏头痛,有可能是肝血问题。
右边偏头痛,有可能是肺气问题。
前额痛,像带个帽子,是胃经的问题。
后脑痛是太阳经,膀胱经的问题。
里面的中空痛,是肝经问题。2.膀胱与肾相表里男人撒不出尿时,往前弯腰,是阳出不来的时候,靠肾的力量往外顶。当撒尿出问题时,一般是肾出问题了。行走坐卧都是养生,包括大便小解也是养生。小便要咬住后槽牙,牙齿是肾经的外现。骨头是最密固的,肾和骨头是一回事,肾主骨。牙齿好不好,是肾气的问题。咬法是肾齿两枚如咬物,好像咬物,实际上是憋住气咬,没咬牙。还有就是别说话,说话上气,在上面泄掉了。3.存储津液,气化则能出焉膀胱经是最长的一条经脉,申猴酉鸡,它像猴子一样上窜下跳。它主存储津液,气化则能出焉。有些干燥症,要记住嘴里的唾为肾所主,膀胱经如果气化功能好的话,能够把肾水带上来,就可以满口唾液。如果气化不好,阳气不足,肾水也上不来,就口唇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