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养藏之道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内经

管理员

摘要:

内经养藏之道  《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它从天人整体观出发,提出了医家保健养生的要旨。下面是内经养藏之道,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

内经养藏之道

  《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它从天人整体观出发,提出了医家保健养生的要旨。下面是内经养藏之道,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闭藏:就是封闭、收藏。

  人体膻中穴旁边有两个穴位,一是神封穴,二是神藏穴;就是闭藏心神的地方,俗称心口窝。这二个穴位是不能扎针的,只能按揉,当人怒气无地方发泄时,可以揉捏这二个穴位,防止怒气郁结。

  地坼:地冻裂开。

  此时就要保护好自己身上可怜的阳气,早睡晚起,见到日光再起床。将自己的心神隐匿起来。

  若有私意:冬季是关爱,照顾自己的季节。人如果没有自爱之心,就不可能关爱他人。

  若己有得:要总结自己这一年的所得、所失。

  冬天要做好保暖工作,使精气不能通过皮肤泄散出去。冬天时,五脏六腑变暖,皮肤变凉,这和夏天刚好相反。受寒是从精气外泄开始的,当神气外泄,人就要冻死。这就叫使气亟夺。

  冬泳、洗冷水澡明显违反了养藏之道,虽然可以做到好多年不感冒,但这样问题更严重,寒气被闭藏在全身的经络穴位之中,以后一旦爆发,后果很严重。内经认为,老年斑就是经络里的寒气在皮肤上的外在表现。但也有少数人的体质与常人不同,他们可以适应冷水,著名人口学家马寅初就冬泳、冷水澡一直洗到去世,活了一百多岁。这有点象南极、北极的动物,以及植物界的松柏,万物类象,就是如此。

  万物类象:一天也可以有一年四季,早晨太阳出来是春天,中午是夏天,夕阳时分是深秋,夜晚是冬天。

  违反冬天养藏之道,就会漏精,女子的白带就会过多,到春天就表现为痿症和厥症。自己应当生而不能生,同时享受春天的生之气,也会减少。

  冬主咸,肉就是性主咸。咸可与辛辣调和。

  自然界中冰存在于冬天,所以冬天内火旺的人,可以吃冰棍进行调和,中医强调要按四时进行进补、调养。

  内经讲的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五味要适应四时,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养生之道,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相同的地方。内经就没有讲过气功,讲的是通过呼吸以及四时五味的补益来养气;气功是后来武术家的发明,讲的是用气来增强自己的发力。明显,这样的做法,内经是反对的,元气用来发力外泄,是逆天之道。内经也提倡练气,但目的是为了养气,华佗的五禽戏就是如此。

  拓展阅读:内经春天的养生之道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发陈:春天是万物复苏、发芽、生长的季节,同时春天还会勾发陈年旧病,此时过往季节没有注意保养的病因也会同时爆发。春天适宜吃豆芽以及刚上市的绿色蔬菜,对护肝有良效。

  天地俱生:天的精气开始产生并下降,地气也开始蒸腾向上。古人讲究接地气,春天就应该开始,为了接地气,所以古人只修平房。

  夜:要注意与宵的不同。夜是指上、下弦月或无月的晚上;宵是满月或有月亮之晚上。夜卧指的是晚睡。

  广步:大步。古人的步,相当于今天的走;古人的走,相当于今天的跑;古人的跑,是用奔来表达的。

  被发缓形:被同披。古代认为头发是心神的外在表现,故称三千烦恼丝。古代在成人的时候要束发、戴冠,是说要将自由的心神约束起来,是为大人。内经以为,春天要早起,在自己的庭园将头发散开,自由放松地大步走,此时要穿宽松的衣服,使人与自然万物一样能舒展开。

  志:过去的记忆,将来的期盼。

  要将过去不好的心情抛弃,体会万物的生长之意,重新规划新的一年的发展心愿。万物生长的季节,不宜杀生,要体会万物重新轮回生长循环的道理,过去的丰收与不丰收,对与错都不要计较,只能给予忘却与鼓励。这就是春节,长辈要给晚辈发红包的来历,也是古代秋后算帐、秋后问斩的原因。

  以上,就是春天的天道,逆之则伤肝、胆,夏天的时候自身的火不会旺,会发寒伤及心。

  奉长者少: 春天为木,夏天为火。春天逆了天道,夏天的火就不长。

  还要注意的是春天的木有双重属性:一为直,一为曲。新鲜、绿色蔬菜体现的是木的直属性,而曲为收藏特性,是为冬准备的,这就是辣,所以春天也是喝酒的季节。

  历法知识:

  古人发现万物的生长是有顺序的,五天为万物生长、发育的顺序单位,这就叫候;三候为一气,这就是气候的由来。

  三气为一节,于是一年就有了二十四节气。

  阴历,最早是根据女性月事而来,后来结合月亮的公转就变成了今天的阴历。

  阳历,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而来,是为了农耕的需要,所以二十四节气只存在于阳历,每年的日子是固定的。

  现在所用的农历,是将阳历和阴历放在了一起。

  公历,是根据耶稣创世的需要天数,为七天,从西方引入的。

  内经所依据的是阳历。

  同时,古人还发现节气变化的时刻也是生老病死的一个关卡,所以又把过节叫成过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