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选读讲稿第六单元:百病始生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内经 选读

管理员

摘要:

内经选读讲稿第六单元:百病始生  百病,多种疾病;始生,开始发生。《 灵枢 》 有“百病始生”篇名。本单元主要讨论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传变等内容。  一、原文导读  【 原文 】 601  【 提示】 从病因和正气两方面讨论了发病的问题。 ……

内经选读讲稿第六单元:百病始生

  百病,多种疾病;始生,开始发生。《 灵枢 》 有“百病始生”篇名。本单元主要讨论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传变等内容。

  一、原文导读

  【 原文 】 601

  【 提示】 从病因和正气两方面讨论了发病的问题。

  【 校注 】

  ( l )清湿:寒湿,指地之寒湿邪气。

  ( 2 )三部之气:即伤于上部的风雨,伤于下部的清湿,伤于五脏的喜怒邪气。

  (3 )袭虚:乘虚侵袭。

  ( 4 )不得虚:不遇到正气虚的机体。

  ( 5 )虚邪之风:致病的异常气候。虚邪,虚风之邪;气候异常为虚风,气候正常为实风。

  (6 )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虚邪遇到正气虚弱之人,则会留滞于人体而发病。两虚,虚邪之风与正气虚弱的机体;相得,相逢、相遇。 ( 7)两实相逢,众人肉坚:正气充实的人在正常的气候下,就会身体健康。两实,一指正气充实,一指实风。

  ( 12 )气有定舍,因处为名:邪气伤人有一定的部位,根据不同部位而确定其病名。气,指邪气。定舍,停留之处。因,凭借、根据。 ( 13 )上下中外,分为三员:马前注:“盖人身大体自纵而言之,则以上中下为三部;自横而言之,则以在表、在里、半表半里为三部,故谓之上下中外之三员也。”

  【 分析 】本段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1 .论述病因分类及其与发病部位的关系。本节将致病因素分为三类:一者天之风雨寒暑,易伤人身上部;二者地之清湿,易伤人身下部;三者喜怒不节,易伤内脏。邪气不同,伤人途径也不同。七情伤人,直接引起在内的五脏气机变化,故曰起于阴;天、地邪气伤人,从在外肌肤而人,故日起于阳。在起于阳的天、地邪气中又有伤于上、伤于下的不同。所谓“上”,有上部、外部之义,又因天阳主动,故风雨邪气伤人,症状初起多有上半身症状突出的表证;所谓“下”,有下部、在里之义,又因地阴主静,清湿邪气伤人,多无明显的表证,多停留于肌肉筋脉,传变较慢。

  2 .将病因分为天、地、人三类,是 《 内经))一贯的学术思想。 《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 云:“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这里的“水谷寒热”与本节的“喜怒不节”,概指人的社会生活、饮食起居及精神情志活动等因素,即“人事”,要求医生在诊病时注意。

  3 .阐发外感病发病机理,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重要性。本节重点论述风雨寒暑的发病机理,“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虽有虚风邪气,只要人体正气不虚,就不能单独使人发病;“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只有当人体正气内虚时,虚风邪气才能产生致病作用,形成外感病,指出人体正气强弱是发病与否的关键,从而突出了正气在发病中的的主导地位。这是《内经》发病学的一贯思想。但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病邪亦可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支配着发病或某一病理阶段。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 内经 》 的发病观,全面认识正气、邪气在发病中的意义,不可断章取义。

  【 原文 】 602

  【 提示 】论述了外感病的一般传变规律及机理,提示了早期治疗,预防内传的重要性。

  【 校注 】

  ( l )皮肤缓:缓者,不坚也,此指表虚。张介宾注:“表虚则皮肤缓,故邪得乘之”。

  ( 2 )大经乃代:指邪气由络脉深入经脉,经脉接替络脉受邪。

  ( 3)责响:有气攻冲而鸣响。责同奔。

  (4 )溏出糜:热性泻痢。溏,大便稀澹。糜,同糜,指大便糜烂腐败,恶臭难闻。

  ( 5)募原:又称膜原。张志聪注:“募原者,肠胃外之膏膜”。

  ( 6 )息而成积:逐渐长成积块肿物。息,生长的意思。

  ( 14 )邪气淫泆,不可胜论:张介宾注:“邪气所著则留而为病,无处不到,故淫泆不可胜数。”

  【 分析 】

  论述外感虚风贼邪所致疾病的一般传变规律,即由表人里,由浅入深,最后发生“积”。外邪犯人,先客皮肤→络脉→经→输→伏冲之脉→肠胃→肠胃之外、募原之间、血脉之中。外感病传变规律的论述,意义有二:其一,传变过程不仅有早期、中期、晚期的含义,而且示以不同部位,对确立治则治法有指导意义,如邪在皮毛,当以表散;邪在经脉,当通经脉;若邪气人里,则当从里泄邪。其二,由于疾病的传变是由表人里,逐次加重,故宜早期治疗,防止其传变;若待“邪气淫佚”而治,必贻误时机,预后不良。外邪之所以能逐渐深入的机理是:正不胜邪,故邪气留而不去。

  【 原文 】 603

  【 提示 】论述了积的证候及其病机,分析了积的始因及其生成过程。

  【 校注 】

  (1)饱食则益大,饥则益小:足阳明属胃,受水谷之气,故其挟脐之积,饱则大,饥则小。

  (2)饱食则痛,饥则安:缓筋在肌肉之间,饱则气奎故痛;饥则气退,故安。

  ( 3 )饱食则安,饥则痛:肠胃募原痛连缓筋,饱则内充外舒,故安;饥则反是,故痛。

  (4)孔窍干壅:指皮毛孔窍干燥壅塞。此因积著于输之脉,脉道闭塞不通,津液不布之故。

  (5 )厥气生足悗:寒逆之气起于足悗。悗,同闷。足悗,指足部出现疼酸、活动不便等症。

  (6)血外溢则衄血:阳络损伤则血溢于外,出现各种衄血症状。衄血,指广泛见于肌表和上部之出血,如肌衄、鼻衄、齿衄、目衄等。 ( 7)血内溢则后血:肠腔里面的络脉损伤,血溢于肠道之内,而为便血之症。后血,这里指大便出血。

  【分析】

  1 不同部位积病的症状表现:积在脉络,因脉络浮浅而松弛,其活动度相对较大,可“往来上下”移动;积在冲脉,则“揣之应手而动”;积在阳明、募原、缓筋、膂筋等,则饱后或益大、或痛、或安、或不见,饥则或益小,或安、或痛、或积见;若积在输脉,则孔窍干燥壅塞。这种根据积的活动度、与进食的关系、应手的搏动感等病症特点判别积病部位的方法,为积的鉴别诊断开创了先河,为积的分类和辨证也提供了理论根据,并丰富了腹诊的内容。

  2 成积的病理过程,强调寒邪是积病的重要原因。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收引,而人身气血“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素问 · 调经论 》 ),寒邪逆人肠胃,则使其血脉凝涩与痰湿搏结,日久成积。在成积的原因方面,或暴饮暴食,肠胃塑满,脉络弛纵而血聚;或用力过度,胃肠络脉受伤,血溢于肠外则血痕,痕血与寒邪、痰湿搏结而成积。或伤于忧怒,内脏气机逆乱,经气不畅,阳气不化,营血、津液运行障碍,结聚而成积。总之,寒邪侵袭、七情不和、饮食失调、起居不节、用力过度,是成积病因;病机则是寒邪、气滞、血癖、津液凝涩,积聚而不散。说明积证的形成,是一个慢性病理过程,寒凝、气滞、血瘀、津停,四者互为因果,对后世关于肿瘤病理及治则治法的研究,颇有启发。

  【 原文 】

  【 提示 】指出“生于阴”的致病因素和内外三步病的治疗原则。

  【 校注 】

  (1 )察其所痛,以知其应:审察病症的部位、性质,即可知相应的内在病变。痛,此泛指外现症状。

  【 分析 】

  本节先论内伤五脏的病因,次论及易伤五脏的病因组合,如形寒、饮冷易伤肺,醉后人房、汗出当风伤脾,说明内外合邪易伤及内脏,病起于阴。此外,五脏疾病的致病原因各有其特点,如心肝多见情志所伤,肺多伤于外内寒邪,脾多伤于饮食不节,肾多伤于劳倦、房劳等,为后世脏腑辨证提供了依据。本节提出的“至治”,启示在审病定治时,既要考虑全面,又要抓其要点。首先要“察其所痛”,即详察病位,结合本篇所论,当先明病起于阴、起于阳,起于上、起于下,以定病因病位的治疗。其次注意正邪关系,即“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写则写”。此外,还要考虑到天人相应的问题,要“毋逆天时”,因时制宜。

  【 原文 】 605

  【 提示 】论述个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阴阳运动变化相通应的“天人相应观”。

  【 校注 】

  ( l )通天:意为人与天地自然息息相通。

  ( 2 )六合:王冰注:“谓四方上下也。”即指宇宙。

  ( 3 )十二节:即人体左右两侧的肩、肘、腕、髓、膝、跺十二个大关节。

  ( 4 )其生五:意为阴阳二气衍生木、火、土、金、水五行。其,此指阴阳。

  (5)其气三:指阴阳二气各分为三,即三阴三阳之气。

  (6 )志意治:指人的精神活动正常。

  ( 7)因时之序:根据四时之气变化之序。

  (8)传精神:即精神专一之意。《 内经辨言 》 注:“传,读为传,聚也。”

  ( 9 )服天气:顺应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化。服,顺也。

  ( 10 )通神明:达到天人阴阳变化协调统一。神明,指阴阳的变化。【分析 】

  从三个方面论证了“生气通天”:

  1 生命本源于自然界阴阳二气。《 素问 · 宝命全形论 》 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在中国古代哲学看来,气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人类生命的物质基础,人和万物一样,都是天地阴阳二气的产物。因而,人体生命活动依赖天地阴阳二气来维持,如《 素问 · 六节藏象论 》 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人类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赖以生存的物质,以维持其生命。正由于此,篇首便开宗明义地指出:“生之本,本于阴阳。”

  2 生命活动与自然界阴阳之气相通应。人由天地阴阳之气所化生,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人体的生命活动形成了与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相似的节律,表现出与四时变化相通的关系,自然界阴阳变化的一般规律,也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法则。诚如《 素问 · 宝命全形论 》 所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种天人同源、同道的认识,是 《 内经 》 的基本学术思想之一。

  3 提出养生必须顺应自然,主动、自觉地适应自然变化,做到“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反之,若违背了“四时之序”,就会损伤人体的正气,使阴阳之气失调,阳气不固,抵抗力减弱,即“生气”削弱,易受邪气侵袭,而发生“内闭九窍”、“外壅肌肉”等多种病变。这种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主动调养身体的思想,也是《 内经 》 养生防病的一贯主张。

  【 原文 】606

  【 提示 】论述了阳气失常的多种病证及其机理,并说明阳气在人体的重要性。

  【 校注 】

  (1)天运:天体的运行。

  (2)运枢:转动的门轴。比喻人体阳气的卫外作用,有如户枢那样主司肌表腠理的开阖。

  ( 3 )神气乃浮:指阳气开合失序而浮散损伤。

  ( 4 )烦则喘喝:指暑热内盛导致烦躁,喘声喝喝。

  ( 5 )体若蟠炭,汗出而散:身体发热如燃烧之炭火,如有汗出,则热随汗而外散。

  ( 6)首如裹:指头部沉重不爽,如有物包蒙。

  ( 7)大筋緛短,小筋弛长:此为互文,意为大筋、小筋或者收缩变短,或者松弛变长。緛,收缩。弛,松弛,弛缓。

  (8)四维相代:意为寒、暑、湿、气(风)四种邪气更替伤人。四,指上文风、寒、暑、湿四种邪气。维,即维系。代,更代。

  ( 9)煎厥:古病名。阳气亢盛,煎熬阴精,阴虚阳亢,逢夏季之盛阳,亢阳无制所致阳气上逆昏厥的病症。 (

  ( 10)薄厥:古病名。指因大怒而气血上冲,脏腑经脉之气阻绝不通所导致的昏厥病证。“薄”,通“暴,突然。

  (11 )汗出偏沮:意为应汗出而半身无汗。沮,阻止。 ( 12)偏枯:半身不遂,偏瘫。

  (13)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意为过食肥甘厚味之品,会使人发生疔疮。“高”,通“膏”,肥肉。“梁”,通“粱”,即精细的食物。变,灾变,害处。足,能够。“丁”,通“疔”。

  ( 14 )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当作“养神则精,养筋则柔”解。精,指精神爽慧;柔,即筋脉柔和,活动自如。

  ( 15 )大风苛毒:泛指致病作用剧烈的外来邪气。苛,大,强,厉害。(16)上下不并:指阴阳之气发生壅塞阻隔而不能互相交通。并,王冰注:“气交通也。”畜:同“蓄”,蓄积,积聚。

  (17)气门:即汗孔。

  (18)三时:指平旦、日中、日西三个时段。

  【 分析 】

  首先以取象类比的方法,借用自然界太阳的形象说明了阳气在人体的重要性,继则从生理、病理、治疗、养生等方面对阳气作了系统论述。

  1 阳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人体的阳气比作自然界的太阳,认为天体的运行不息,是靠太阳的光明,人的生命活动,依赖阳气的温养。若阳气虚损或失去正常的运行规律,就会使体力衰败,抵抗力下降,外感内伤诸邪侵犯人体,发生诸多疾病,甚至缩短寿命,因而保持阳气的充沛及正常运行,在防病保健中有重要的作用,这些认识为后世重视阳气学派的创立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如张介宾《 类经 · 疾病类 》 云:“然则天之阳气,惟日为本,天无此日,则昼夜无分,四时失序,万物不彰矣。其在于人,则自表自里,自上自下,亦惟此阳气而已。人而无阳,犹天之无日,欲保天年,其可得乎!”

  2 阳气的生理本篇以太阳与天体的关系为天然模型,推论出人体阳气的生理功能及运行规律。阳气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气化温养功能。阳气能温养全身,推动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并把来自外界的物质,化生为人体的精微物质,推动精微物质运行输布以充养全身,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人之神得阳气之温养,才能保持正常的意识思维活动。筋得阳气温养,才能弛张自如,使肢体运动灵活。二是卫外御邪功能。阳气具有固护肌表,司揍理开合,抗御外邪侵袭的重要作用。故阳气充盛,则膝理固密,虽有致病邪气侵袭,亦不易发病。反之,若阳气虚弱,卫外御邪功能低下,则易致六淫病邪等侵袭而发病。关于阳气的昼夜消长规律,本文从“生气通天”的观点出发,认为人身阳气有与自然界太阳升降变化相似的规律,在一昼夜中,平旦阳气生发,日中阳气隆盛,日西阳气虚衰,夜间阳气潜藏内敛。这种人身阳气与自然界阴阳消长同步的认识,对指导养生防病有重要意义。

  3 阳气的病理由于阳气在人体有着温煦、气化、推动、防御等诸多功能,所以阳气受损,功能失常,则百病丛生,从病理角度进一步说明了阳气在人体的重要性。

  ( l )阳失卫外阳气失于卫外作用,则时令邪气乘虚侵人。四时感邪不同,发生不同的病证。寒邪外束,阳气被郁,邪正交争于肌表,症见发热体若潘炭,并伴恶寒、无汗、脉浮紧等。此邪在表,若有汗出,则热随汗泄。暑邪外袭,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逼津外出,扰动心肺,故汗多心烦、喘喝有声。暑热内扰神明,神识昏乱,则见神昏,多言。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感受湿邪,使清阳之气受阻,不能上达头面,则见头重而胀,甚至昏蒙,如以物包裹之状。湿邪中人,郁而化热,湿热交并,阻滞筋脉,气血不能通达濡润致使筋失所养,或为短缩而拘急,或为松弛而萎缓不用,从而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之类病证。风邪外袭,肺肾功能失调,行水、主水功能失司,出现头面甚或全身水肿,《 素问 · 水热穴论 》 称之为风水。

  ( 2 )阳亢阴竭 本文指出煎厥由于过度繁劳,阳气亢盛,张而不弛,煎灼阴液而阴亏,加之夏季复感暑热,耗伤阴精,则阴愈虚而阳愈亢,亢阳无制,气逆而昏厥。这种病证来势突然,病情凶险,因而本篇形容为“溃溃乎若坏都,泊泊乎不可止”。同时由于意识丧失,故耳目亦失于聪明。

  ( 3 )阳气逆乱 “怒则气上”,大怒则阳气上逆,血随气涌,临床可见面红耳赤,脉络怒张,神情激奋;若气血逆乱加重,可出现突然昏厥。正如《 素问 · 调经论 》 所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由于肝主筋,气血上逆郁积于上,筋脉失于濡养导致筋脉弛纵,肌肉枯萎,四肢不能随意运动,甚则出现半身不遂之症。此病类似于后世的“中风”。

  ( 4 )阳气偏阻 《 素问 · 阴阳别论》 言:“阳加于阴谓之汗。”认为人身汗出,有赖于阳气之蒸化。若“汗出偏沮”,见于躯体一侧,说明阳气运行不畅,不能温养全身,则可能导致气虚血瘀之半身不遂。验之临床,某些患者早期出现半身麻木、不温、汗出等,可能是中风的先兆症状。

  (5 )阳热蓄积 膏粱厚味,易助湿生痰生热,生热则使人体内阳热蓄积;痰湿又易阻遏阳气,郁积化热。

  ( 6 )阳气郁遏 汗孔闭合,汗泄不畅,结于肌腠,而导致疖、汗疹、粉刺之类皮肤病。

  ( 7 )阳虚邪恋 若阳气开合失司,外邪人侵,久留不去,损伤阳气,则易致阳虚邪恋的诸种病证。如阳虚寒邪人侵,筋失温养而拘急,则可致背曲不能直立的大偻病。寒邪凝滞,使营卫失调,凝阻于肌肉之间,则可发为痈肿;若寒邪深陷经脉,气血凝滞,久则经脉败漏,积久发为溃疡,形成瘘管,脓水时漏,久不收口;寒邪留连肉腠,由输穴内传五脏,脏病神失所主,则可见种种情志症状;若阳气素虚,卫表不固,汗出不止,风寒乘虚而人,正虚邪陷,不能外达,则可发为风疟之病。

  4 阳气病变的预后及治疗阳气失常的各种病证。 “隔者当写”,须急以通泻之法,消散邪气,使人体上下通利,阳气恢复正常。如 《 伤寒论 》 中邪热人里,结于中焦,气机佛郁,阻遏阳气流通,出现热深厥深,甚至神昏澹语者,即属此类,治当通里攻下,以交通阴阳,则阳回厥除,可望向愈。

  5 .阳气的护养本文指出人养生要按照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调节起居活动,以保持阳气的充沛及正常的消长节律,所谓“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即强调在傍晚阳气收敛,滕理闭拒之际,要减少活动,以避免因过度活动影响阳气闭藏而出现失调与虚弱。若违背了阳气的日节律变化,使人体阳气昼夜节律紊乱,功能失常,就会发生疾病,所谓“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说明顺应自然阴阳消长变化是养生防病的一个重要方面。

  【 原文 】

  【 提示 】论述阴精与阳气的辩证关系。

  【 校注 】

  ( 1 )起亟:指阴精不断地起而与阳气相应。亟,频数。

  ( 2 )脉流薄疾:指脉中气血流动急迫迅速。“薄”,通“迫”。

  ( 3 )并乃狂:即阳邪入于阳分,阳热内盛,扰乱神明而发为狂病。( 4 )五藏气争:指五脏功能失调,气机失和。

  ( 5 )气立如故:指脏腑经络之气运行如常。

  ( 6)肠澼为痔:肠澼,即下利便脓血之类疾病。

  (7 )阳密乃固:意为阳气致密于外,阴精才能固守于内。

  (8)阴平阳秘:互文句,即阴阳平秘,阴阳平和协调之意。秘,通“密”,致密。

  ( 9 )洞泄:指水谷不化,下利无度的重度泄泻。

  【 分析 】

  进一步阐述阳气与阴精的关系。首先论述了阴阳平和协调的内在基础,一是阴阳的互根互用。原文用“藏精”和“卫外”分别概括人体阴精和阳气的主要功能,以“起亟”和“为固”说明两者的相互为用的关系。阴藏精,须阳气推动,又为化生阳气提供物质和能量;阳卫外,须阴精化气,又为阴精起推动和固卫作用。二者相互为用,保持阴阳的平和协调,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若阴阳互根互用之关系失常,则会导致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危及生命。二是阴阳的相互制约。对立制约是阴阳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是维持阴阳平和协调的重要保障。阴阳之间制约关系的失调,可表现为制约不及或制约太过两个方面。如阴虚不能制约阳气,可形成阳热内盛,使脉流疾速,甚则热邪并人阳分,心神受扰而发狂乱之症。反之,阳虚不能制约阴气,则可形成阴寒内盛,五脏气机升降失调的病变。三是阳气在阴阳平和协调中的主导作用。若“阳强不能密”,则“阴气乃绝”,阴阳平和协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此亦是本篇重视阳气思想的再次体现。《 内经 》 对阴阳平和协调关系,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来表述。阴精宁静不耗,阳气固密不散,阴阳双方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人精神旺盛,生命活动正常。若发展到“阴阳离决”的地步,就会导致“精气乃绝”的严重后果。说明阴阳之平和协调与否,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生存与死亡。其次,阐述了“四时之气,更伤五藏”的发病观。天人阴阳相应,人以五脏阴阳通应天之四时阴阳,四时阴阳失调而为邪气,人感之则伤及五脏。本节主要论述邪气伏而后发伤脏的发病情况。如春季感受风邪,春气不生,则夏气不长,至夏而发为“洞泄”之病;夏季感受暑邪,伏于体内,到秋天又感风寒,外邪引动内邪,正邪相争,出现寒热交作之疟疾;秋天感受湿邪,湿伏不发,困脾伤阳,使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而阻肺,遇冬寒引发而生咳嗽,或湿邪浸淫,损伤筋骨而生痪病;冬季感受寒邪,寒伏郁久化热,至春阳气升发,再感新邪,则易发春温之病。这种邪气伏而后发的发病思想,为后世温病“伏邪”学说奠定了基础。

  【 原文 】 608

  【 提示】论述了饮食五味与人体的关系。

  【 校注 】

  ( l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此泛指饮食物。

  ( 2 )五宫:五脏。

  ( 3)沮弛:筋脉弛缓败坏。沮,衰败,败坏。

  (4 )骨气以精:言骨、筋、气、血、腠理等均得五味滋养而强盛。骨气,泛指上文之骨、筋、气、血、腠理。精,强盛。

  【 分析 】

  本节论阴精,认为饮食五味是化生阴精的物质基础,是五脏精气之源。但若五味偏嗜,则又可因其阴阳偏性而破坏人体阴阳平和协调,使五脏受损而发病。并根据五行理论,阐述了五味偏嗜伤人的病理变化。其中,酸人肝,过食酸则肝气偏盛,肝旺乘脾,使脾气衰弱。咸人肾,过食咸则肾气受损,不能生髓充骨而生骨病;肾气不足,水湿内生,水气凌心则心气抑郁;火不暖土,脾运失职,气血化生不足,肌肉失养而消瘦短缩。苦人心,过食苦则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而见心胸喘满;心火不足,肾水乘之,寒凝血窟,而见面黑无泽。甘人脾,过食甘则脾气湿滞,运化失常,并致胃气奎滞。辛人肺,过食辛则发散过度,津液耗伤,不能润养筋拯,发为挛急或弛纵;久则气耗神萎。所以,养生要注意谨和五味,方能保持阴阳和平而长有天命。

  【 原文 】 609

  【 提示 】论述了疾病的传变和预后以及风寒伤及形体五脏引起的病证及其治疗。

  【 校注 】

  ( l )受气于其所生:受气,遭受病气。其所生,指我生之脏。

  (2 )气之逆行:指上文所言五脏病气传变“受气于其所生”、“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是从子病传母,再传至克我之脏。这种传变次序,与“传之于其所胜”,即本篇所说的“顺传所胜之次”相逆,故云“逆行”。

  ( 3 )移皆有次:移,病气传移、传变;次,次序、规律。

  (4 )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藏而当死:张介宾注:“病不早治,必至相传。远则三月、六月,近则三日、六日,五藏传遍,于法当死”。法,则也,作规律解。若,或然之词,犹言或者。

  ( 5 )别于阳者,知病从来:能区别一般病脉,便知病源。阳,指有胃气的脉象。

  (6)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能区别真脏脉,便可以计算出患者的死亡时间。阴,这里指真脏脉。

  (7 )风者,百病之长:风为六淫之首,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又善行数变,故以“百病之长”名之。长,首也。

  (8)肺痹:以下文所述“发咳上气”为主症,肺气闭塞不通的病证。 ( 9 )肝痹,一名日厥:张介宾注:“肝气善逆,故一名日厥”。其症状以下文“胁痛出食”为主症。

  (10)脾风:王冰注:“肝气应风,木胜脾土,土受风气,故日脾风,盖为风气通肝而为名也”。以下文所述“发痒,腹中热,烦心,出黄”为主症。

  【 分析 】

  论述五脏疾病传变的原理、方式及其预后。“五藏相通,移皆有次”论传变原理。人之生命体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其生命活动的主体五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传移演化的,《 内经 》 称之为传变或传化,并认为有规律可寻。本篇从五行生克制化角度提出并讨论了两种传变方式。一种是“顺传所胜之次”,如肝病传脾,脾病传肾,肾病传心,心病传肺,肺病复传于肝,则五脏传遍,脏气衰竭而死。由于这种传变本于五脏五行生克顺行次序进行,故称顺传。另一种是“气之逆行”,如肝受病气于心,病气留舍于肾,病气传至肺则死。由于这种传变逆于五脏五行生克次序,又与上述顺传次序相反,故称逆传。本篇有云:“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说明这种传变方式对于脏气伤损更甚。关于“一日一夜五分之”以预测“死生之早暮”,则涉及《 内经 》 生命节律问题,如 《 素问 · 藏气法时论 》 :“肝病者,平旦慧,下哺甚,夜半静”。平旦、下哺、夜半是一天不同时段的古称,后世则以十二时辰划分。除此之外,该篇还有五脏疾病间甚的年周期、旬周期,可供诊断参考。提示医生对于疾病要做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根据病情需要,采取治疗措施。原文举出针刺、火灸、按摩、药物、汤浴、热熨等疗法,其目的在于驱邪外出,恢复正气。其中重要的学术思想,是在掌握五脏疾病传变规律的基础上,预先采取措施,防止传变,此即“治未病”的另一含义,如《 素问 · 刺热 》 云:“病虽未发,见赤色而刺之,名曰治未病”。 《 难经 》 则有“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的说法,是对本段关于五脏疾病传变理论的应用与发挥。

  【 原文 】 610

  【 提示 】不按五行生克次序传变的疾病。

  【 校注 】

  ( 1 )不以次入者:指影响疾病不以次相传的因素,如下文所举情志因素。

  ( 2 )喜大虚则肾气乘矣:大喜过望,心气太缓以至于涣散,心气虚则肾邪乘之,此即 《 素问 · 六节藏象论 》 所谓不及则“所不胜薄之”,水胜火也。

  ( 3 )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张介宾注:“藏有五,而五藏之传又能各兼五藏,则有二十五变。”

  【 分析 】

  前文论及五脏疾病的传变有一定规律可寻,并提出两种传变方式。然而临床患者的病情千变万化,难与上述传变模式完全吻合,为探讨其原因,《内经》又提出影响传变的因素。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和干扰,才打乱了传变次序。影响传变的因素非常复杂,本篇提出其中的两种,一是“卒发者”,如后文“急虚身中卒至,五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如堕溺,不可为期”。高空堕坠与溺水之类的伤害,使得人体气机暴闭或元气暴脱,往往瞬间死亡,不能传变。姚止庵举出伤寒直中、中风眩仆、杂病厥逆亦属此类,可供参考。二是疾病过程中过激情志的干扰,即“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

  【 原文 】 611

  【 提示 】通过对外感邪气、情志过激、过老等所伤病机的论述,阐发了“百病生于气”的发病观点。

  【 校注 】

  ( l )百病生于气:张介宾注:“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气。”气,此指气机失调。

  (2 )气上:肝志为怒,其脏位于隔下,大怒则扰动肝气,肝气从下向上冲逆,是谓气上。其症状是呕血,气逼血升之故;飨泄,肝气乘脾之故。

  ( 3 )气缓:喜乐而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是气机和缓的正常生理状态,但暴喜则可使心气过缓,以至涣散不收而为病。张琦注:“九气皆以病言,缓当为缓散不收之意。”

  ( 4 )气消:悲生于心使心系拘急,心肺同居上焦,心系急则肺叶上举,阻遏上焦营卫之气的宣发,气郁生热,热消心肺精气,故云气消。消,通销,销烁之义。

  (5 )精却:肾精不能上承而下陷的病理过程。却,退也。

  (6)气收:寒性主收,使腆理闭塞,则营卫之气收敛而不畅行。收,收敛。

  ( 7)气泄:指营卫津液之气随汗而耗泄。

  ( 8 )气结:杨上善注:“专思一事,则气驻一物,所以神务一物之中,心神引气而聚故结而为病也。”结,结聚。

  【 分析】

  本段从外感邪气、情志过激、过劳所伤之“九气为病”,论述“百病生于气”的发病学观点,认为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机理,这一观点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气,又称精气,本是中国古代哲学概念,《 内经 》 引人医学,解释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因而又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概念与术语。 《 素问 · 六微旨大论 》 云:“升降出人,无器不有”“非出人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气的升降出人运动是人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出人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则气的逆乱失调即成为中医论病的基本内容。它从气的运动和畅与失调立论探求生命活动规律,在理论上具有中医学的鲜明特色。九气为病,各有特点,原文“气上”、“气下”、“气泄”、“气结”等,正是对这些特点的高度概括,为临床诊断不同因素致病及其病机特点,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法则以及组方、遣药,具有指导作用。如“气上”可出现面红目赤、口苦、耳鸣耳聋、头目眩晕,甚至呕血等一系列肝气上逆的证候表现,治法是平肝降逆;“气下”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少腹胀满、二便失禁、滑精、带下等精气下陷证候,即可补肾固精兼以升举。在九气为病中,属于情志因素者占六种,突出了情志因素的重要性。同时也提示情志因素致病,其基本病机是气机逆乱失调,这就为诊治情志病指出了方向。

  【 原文 】 612

  【 提示 】以阴阳虚、实所致的寒、热证为例,进一步阐述了虚实的病机。

  【 校注 】

  ( 1)阳受气于上焦:卫阳从上焦输布而来。阳,卫阳之气。

  ( 2 )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寒邪从外侵入,凝闭上焦宣发卫阳之道。

  ( 3 )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由于脾伤失于健运,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气不升于上,称上焦不行;浊气不降于下,即下脘不通。

  ( 4 )玄府:汗孔。

  ( 5 )厥气:下焦阴寒厥逆之气。

  【 分析 】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以阴阳为总纲,从致病因素干扰经脉,气血输布失调,论述内外寒热的虚实机理,给后世以极大的启发,为中医学“八纲辨证”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医学理论的发展,古今含义不尽相同。所论“阳虚则外寒”是寒邪阻遏卫阳之气,卫阳不能达于肌表以司温煦之职,寒邪独留体表而恶寒。与现今所说因阳虚而恶寒的里证、虚证,有病位表里、病性虚实的差别。所论“阴虚则内热”是劳倦伤脾,脾为土脏属阴,脾虚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谷气留而不行,郁久化热所生之内热,实乃气虚发热。与现今所说阴虚火旺的内热,有气虚、阴虚的性质差别。所论“阳盛则外热”是感受外寒之后,腠理闭塞,卫气郁遏而致的肌表发热,范围仅限于表。与现今所说包括表热、里热、表里俱热在内的阳热亢盛的各种热证,有范围大小的差别。所论“阴盛则内寒”是指阴寒上逆,积于胸中,损伤胸阳的内寒证,仅限于胸中。与现今所说一切脏腑受寒后的内寒证,亦有范围大小的差别。

  【 原文 】 613

  【 提示 】 将六气及脏腑的病机精炼地概括为十九句话,后世称之为“病机十九条”。

  【 校注 】

  ( 1 )病机: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张介宾注:“机者,要也,变也,病变之所由出也”。

  (2 )气宜:六气各有主时之宜,这里指的是六气主时的规律。

  ( 3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谓众多肢体搐动震摇、头目眩晕之风类病证,其病机多属于肝。诸,众也,不定的多数。风,这里用以概括掉眩病证具有风类特点。掉,摇也,此指肢体动摇,如肌肉痉挛、震颤之类症状。皆,亦作“大多”解。

  ( 4 )收引:指肢体蜷缩、屈曲不伸的症状。收,收缩。引,牵引、拘急。

  ( 5 )厥固泄:厥,指手足逆冷或手足心发热的厥证。固,指二便固闭不通。泄,指二便泻利不禁。

  ( 6 )禁鼓栗:禁,通禁,口噤不开。鼓栗,鼓领战栗,形容恶寒之甚。

  (7)诸逆冲上:各种气机急促上逆的症状,如急性呕吐、吐血、呃逆等。

  ( 8)躁狂越:躁,手足躁扰,坐卧不宁。狂,神志狂乱。越,言行举止,乖乱失常。

  ( 9 )暴强直:暴,卒然。强直,筋脉拘挛,身体强直不能屈伸。

  ( 10)病有声,鼓之如鼓:病有声,指因病发出声响的症状。鼓之如鼓,腹胀敲之如鼓响。

  ( 11 )肘肿:皮肉肿胀溃烂。肘,同腐。

  ( 12 )转反戾:指筋脉拘挛所致的多种症状。转,身体左右扭转。反,角弓反张。戾,身曲不直,如犬出户下。

  ( 13 )暴注下迫:暴注,急剧的腹泻。下迫,下利窘迫,即里急后重。

  (14 )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有此症当探求其机理,无彼症亦应探其因,务求与病机相契合。有者、无者,指与病机相应之症的有无。

  (15 )盛者责之,虚者责之:盛实者,当责究其邪气致病情况;虚弱者,当责究其正气不足的情况。盛者,邪气实;虚者,正气不足。

  (16)必先五胜:先要掌握天之五气和人之五脏之气的偏盛偏衰。五胜,五行之气更替相胜,而人五脏之气与之相应,故常将两者联系起来分析。

  【 分析 】

  本节论病机。其内容是,首先提出审察外邪感发疾病病机的重要性,其次举例十九种病证示范分析病机方法,最后总括分析病机的基本原则,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1 掌握病机的重要性 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内容应包括病因、病理、病性、病位等。它概括地反映了人体内部阴阳失调、正邪交争、升降失常等一系列矛盾运动,是中医认识疾病的主要着眼点。从辨证施治的内容看,应包括理、法、方、药四个方面,其中“理”置于第一位,所谓“理”,就是指病因病理,即辨析病机,它是立法选方的依据。《 神农本草经 》 说:“欲疗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从辨证施治的全过程来说,辨析病机是辨证的关键。

  2 病机十九条分析

  ( l )五脏病机 ①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风木之脏,其病多化风。肝藏血,主身之筋膜,开窍于目,其有病变则木失滋荣,伤及所合之筋,所主之目窍,则见肢体摇摆震颤,目眩头晕。 ②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肾为寒水之脏,主温煦蒸腾气化,若其功能虚衰,则失其温化之职,气血凝敛,筋脉失养,故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 ③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肺主气,司呼吸,故气之为病,首责于肺。肺病宣降失常,气壅郁于胸或上逆,则见呼吸喘息,胸中窒闷,痞塞不通。 ④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为湿土之脏,主运化水湿,主四肢,应大腹,若脾失健运,水津失布,内聚中焦或泛溢肌肤,则见脘腹胀满,四肢浮肿。 ⑤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疮疡,包括痈、疽、疖、疔、丹毒等,肿痛是其主要症状。心为阳脏,在五行属火,主身之血脉,若心火亢盛,火热郁炽于血脉,则腐蚀局部肌肤,形成痈肿疮疡。

  ( 2 )上下病机 ①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肺位上焦,为心之华盖,主宣降,向全身敷布精血津液,《 素问 ·痿论 》 说“五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璧”;上焦起于胃上口,胃主降浊,胃失和降,其气上逆则呕;肺失清肃,其气上逆则喘。 ②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素问 · 厥论 》 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下指足部经脉,又 《 灵枢 · 本神 》 “肾气虚则厥”,与肾相关。肾、膀胱、大肠皆位于下焦,肾主二阴,司二便,其盛衰之变,影响或及膀胱气化,或及大肠传导,则可见二便不通、二便泻利不禁等症状。 ( 3 )六气病机 ①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风邪内袭,伤肝及筋,故多见颈项、躯干、四肢关节等出现拘急抽搐、强直不柔之症。风性善行数变,急暴突然为其致病特点。 ②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寒邪伤阳,阳虚失于温化,故寒性液体分泌物或排泄物,呈澄澈稀薄清冷特点,如痰涎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薄、带下清冷、脓液稀淡无臭等。 ③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湿为阴邪,其性粘滞,最易阻遏气机,气阻则津液不布,筋脉失却润养,故可筋脉拘急而见项强不舒、屈颈困难乃至身体强直、角弓反张等症。 ④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火为热之极,火盛则身热;心藏神,火热扰心,蒙蔽心窍,则神识昏糊;火灼阴血,筋脉失养,可见肢体抽掣。 ⑤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火热郁闭,不得外达,阳盛格阴,故外现口噤、鼓颔、战栗等寒盛症状,而病人不能自控,即真热假寒证。 ⑥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火性炎上,扰动气机,可引起脏腑气机向上冲逆,如胃热气逆则呕哕等。 ⑦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心主神属火,火性属阳主动,火盛扰神,神志错乱,则狂言骂詈,殴人毁物,行为失常;火盛于四肢,则烦躁不宁,甚至逾垣上屋。 ⑧ 诸病肘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火热壅滞于血脉,血热肉腐,令患处红肿溃烂,疼痛或酸楚;内迫脏腑,扰神则惊骇不宁。 ⑨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外感邪热传里,壅结胃肠,致气机升降失常,热结腑实,可见腹部胀满膨隆,疼痛拒按,大便难下。 ⑩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无形之热积聚而壅滞胃肠,气机不利,传化迟滞,故症见肠鸣有声,腹胀中空,叩之如鼓。 ⑩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热灼筋脉或热伤津血、筋脉失养,即出现筋脉拘挛、扭转,身躯曲而不直,甚至角弓反张等症。热盛煎熬津液,则涕、唾、痰、尿、带下等液体排泄物黄赤浑浊。 ⑩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胆热犯胃,或食积化热,胃失和降而上逆,则见呕吐酸腐或吞酸。热走肠间,传化失常,则腹泻;热性阳动,故其特点多表现为暴泻如注,势如喷射;热邪纠合湿浊,热急湿缓,则肛门灼热窘迫,欲便而不爽,里急后重,粪便秽臭。

  3 病机分析法本节概括病机辨识之法,主要精神是从临床病象人手,结合藏象理论,分析病象,辨识其病变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交争的态势。

  ( 1 )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主要是根据藏象理论五脏六气的特性、特点,运用类比方法,辨识病象,探求其发生原因、病变部位与性质等。

  ( 2 ) “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有此证、无彼证,均要求其所以,即对临床出现的症状,应当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异同互证,以与病机相契合。

  ( 3 ) “盛者责之,虚者责之”:盛者邪气有余,虚者正气不足,即邪正虚实态势是辨识病机的重要内容。

  ( 4 ) “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即审察病机时应注意季节气候对象对病机转归的影响。所谓“必先五胜”,就是确定天之五气与人之五脏之气的偏盛偏衰,全面分析自然环境与机体的整体联系。现代医学气象学认为,各种气象因素,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对人体病理过程都有一定影响。

  4 病机十九条对后世的影响病机十九条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分析病机的示范,对后世病机理论的发展影响很大。金元时代刘完素在此基础上,参考王冰注释写成了《 素问玄机原病式 》 一书,以五运六气理论阐发六气都从火化的病机,从而扩大了病机十九条火热证的范围。他还提出“诸涩枯涸,干劲妓揭,皆属于燥”的病机,补充了 《内经 》 燥邪病机。清代喻嘉言明确提出“秋燥论”,创制清燥救肺汤,使六气燥邪病机,臻于完善。

  【 原文 】 614

  【 提示】邪气之所以能侵人空窍,形成病证,源于正气不足。

  【 校注 】

  ( l )不足:此指正气虚。

  ( 2 )脑为之不满:脑髓空虚之意。

  ( 3 )痞厥心悗:张介宾注:“痞,足瘩弱也。厥,四肢清冷也。悗,闷也。下气不足,则升降不交,故心气不舒而为悗闷。”

  【 分析】

  本段在论述欠、哆、隐、嚏等十二种“奇邪走空窍”病证形成机理后,提出邪气之所以能侵人空窍,形成病证,都是正气不足的缘故,并例举人体上中下三部病证进一步加以论证。这种观点与《 素问 · 评热病论 》 “邪之所揍,其气必虚”同义,阐发了邪正相搏、正气为主导的中医发病学思想,对于研究疾病形成与防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关于三部病证,虽然仍在论述“奇邪走空窍”致病,但其立论已转至正气不足。上气不足,则脑髓空虚,不养耳目;中气不足,则水液不化,二便失常;下气不足,则四肢失养而痪厥。

  【 原文 】 615

  【 提示 】人的体质有强弱之别,受邪抗病的能力也有不同,从而提出中医体质学课题。

  【 校注 】

  ( 1 )淫雨:阴雨连绵。

  ( 2 )未成伤:未必受到伤害。成,必也。

  【 分析 】

  先述树木质地有差异,其抗灾害能力不同的自然现象,而后“援物比类”,以树喻人,说明人的体质有强弱之别,受邪抗病的能力也有不同,从而提出中医体质学课题,丰富了藏象学说内容,并成为中医学论病、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体质是人体的个体在功能、形态、结构上相对稳定的特殊性,它在生理上表现为个体的生理反应的特性,在病理上则表现为个体发病的倾向性。本篇以树木质地作比喻,树木质脆者易伤,人之质弱者易病;体质不同,发病各异。于是回答了“同时得病,或病此,或病彼”的问题,其中体质起到了杠杆的作用。其后则以此为指导,分析善病多种病证患者的体质特点以求证,结论是“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节、皮肤、腠理之不坚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也”。这一论点,在《 内经 》 体质理论中偏重于形质差异,故篇中有“因形而生病”的论断,对于中医临床诊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 原文 】

  【提示 】正气虚是发病的内在依据。

  【 校注 】

  ( l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凑,聚合。丹波元坚注:“此非邪凑则气虚之谓,言气所虚处,邪必凑之,故下文承以阴虚者阳必凑之。盖此语足以尽邪气伤人之理矣”。

  ( 2 )阴虚者,阳必漆之:张志聪注:“风邪伤肾,精气必虚,阴虚则阳往乘之,故时时发热”。阴虚,这里指肾中精气虚,肾为扎脏属阴,故有此称。

  【 原文 】

  【提示 】生病源于七情、劳力、饮食等超过了一定的限度。

  【 校注 】

  ( l )过用:过度使用,此指七情、劳力、饮食等生理活动,超越自我调节限度。

  ( 2 )此为常也:春夏秋冬顺序递迁,因四时阴阳消长变化而成,太过不及均可致害。人的生命活动如同此理,疾病生于劳用过度,这是一般规律。常,常理、规律。

  【 原文 】

  【 提示 】论述五劳所伤五脏精气。

  【 校注 】

  ( l )五劳所伤:久视则劳目伤肝耗血,久卧则阳气不伸伤气,久坐则血脉滞于四肢而伤肉,久立则劳于肾及腰、膝、胫而伤骨,久行则劳于筋脉而伤筋。劳为过度疲劳,以致伤五脏精气。

  【 原文 】

  【 提示 】虚实的基本病机。实为邪气盛,虚为精气亏损。

  【 校注 】

  ( l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高世拭注:“虚实者,非但经脉血气之虚实也,乃邪气盛于人身则实,精气夺于内藏则虚,是邪实而正虚也。”邪气,指风寒燥湿之类外那以及痰食疲血之类的内生邪气。精气,指精气血津液以及脏腑经脉之气,即正气。夺,耗损脱失。

  【 原文 】

  【 提示 】胃失和降上扰神明是失眠的基本病机之一。

  【 校注 】

  ( l )胃不和则卧不安:胃失和降则胃气不降而反上逆,扰动神明,故出现睡眠反复不宁之状。张琦注:“卫气昼行于经则寤,夜行于藏则寐,而卫气之出入依乎胃气,阳明逆则诸阳皆逆,不得入于阴,故不得卧”。

  【 原文 】

  【 提示 】遵循经脉理论,调治各种疾病。

  【 校注 】

  ( l )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五脏之间及其与体表器官组织的相互联系,皆以经脉为通道。经隧,即经脉,以其深藏体内,如潜行隧道,故称。

  ( 2 )守经隧:遵循经脉理论,调治各种疾病。 《 灵枢 · 经脉 》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守,一解为遵守,则遵循经脉理论,论调病论治,颇合“调经”篇名之旨。一释为保持,则以保持经脉通畅立论,不及前解为佳。

  【 原文 】

  【 提示 】腹中有瘀血大小便不通,先服通便之药。

  【 校注 】

  ( l )前后,指小便、大便。

  ( 2 )先饮利药:首先服用通便之药。 《 太素 》 注:“可饮破血之汤,利而出之”。

  【 原文 】

  【 提示 】客主之间相生或同气为相得,相得是正常气候,能促进人体健康;相克则为不相得,不相得则伤害正气而发病。

  【 校注 】

  ( l )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此五运六气学说内容,言为客之六气与主时之六气,客主加临的不同关系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客主之间相生或同气为相得,相得是正常气候,能促进人体健康;相克则为不相得,不相得则伤害正气而发病。

  【 原文 】

  【 提示 】论述愁忧恐惧伤心和两寒相感伤肺。

  【 校注 】

  ( l )愁忧恐惧则伤心:张介宾注:“心藏神,愁忧恐惧则神怯,故伤心也。”

  ( 2 )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肺气外达皮毛,内行水道,形寒即外寒从皮毛而入,饮冷则水冷从胃沿肺脉上溢,内外合邪,遏抑肺气,不令其外宣下达,因而称伤肺。 ( 3 )气逆而上行:张介宾注:“气逆而上行,在表则为寒热疼痛,在里则为喘咳呕哆等病。”

  【 原文 】

  【 提示 】情绪急剧变化首先扰动心神,继则影响他脏。

  【 校注 】 ( l )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藏六府皆摇:人的悲哀忧愁等情绪变化,首先激动心神,心为五脏六腑之主宰,心神不安,继则会影响到其他脏腑。摇,此指脏腑之气受到扰动而不稳定。

  【 原文 】

  【 提示 】胃病多发于心、脾,亦可引起男子前阴病,女子经闭。

  【 校注 】

  ( 1 )二阳之病发心脾:胃病多发于心、脾。张介宾注:“二阳,阳明也,为胃与大肠二经。然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故此节所言,则独重在胃耳。盖胃与心,母子也,人之情欲本以伤心,母伤则害及其子。胃与脾,表里也,人之劳倦本以伤脾,藏伤则病连于腑。故凡内而伤精,外而伤形,皆病及于胃,此二阳之病,所以发心脾也。”

  ( 2 )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张介宾注:“不得隐曲,阳道病也。夫胃为水谷气血之海,主化营卫而润宗筋, … … 然则精血下行,生化之本,惟阳明为最,今化源既病,则阳道外衰,故为不得隐曲。其在女子,当为不月,亦其候也。”阳道病,指前阴诸男科病;不月

  即月经闭止。

  【 原文 】

  【 提示 】风邪为病具有游走动荡、变化多端的特点。

  【 校注 】

  ( l )善行而数变:此论风牙队风证特点。善行,指风性游走动荡,无处不至。数变,指风所致病证变化多端。

  【 原文 】

  【 提示 】疾病随着昼夜晨昏相应波动的规律。

  【 校注 】

  ( l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此言人体阳气同步于昼夜阴阳之气的消长而有盛衰变化,因而疾病也随着昼夜晨昏而有相应的波动。旦慧,早晨精神清爽,病情减退。昼安,中午安适,病情大为缓解。夕加,傍晚病情加重。夜甚,夜半病情最重。

  【 原文 】

  【 提示 】感外邪发病,在阳分易已,在阴分难已。

  【 校注 】

  ( 1 )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张介宾注:“此皆指外邪致病为言也。多热者病在阳分,故易已;多寒者病在阴分,故难已。”病在阳分,如表证实证发热;病在阴分,如里证虚证无热恶寒。

  【 原文 】

  【 提示 】饮食劳倦伤脾。

  【 校注 】

  ( l )饮食劳倦即伤脾:徐大椿 《 难经经释 》 四十九难注云:“脾为仓廪之官,主纳饮食,四肢皆属于脾,劳倦必由四肢,故过用则脾受伤也。”

  单元小结

  本单元主要讨论疾病的病因、发病、病变机理与发展规律等内容。

  1 病因 《 内经 》 将致病因素分为起于阴和起于阳两大类:起于阳者,风雨伤上,清湿伤下;起于阴者,喜怒不节、用力过度、人房汗出、五味太过则伤脏。

  2 发病 外感发病是由于“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提出正邪相搏发病观,一是有外来邪气侵袭的条件,二是正气虚弱的基础,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重要意义。

  3 病理

  ( l )阴阳失常病机:阳气失常有,失于卫外,寒暑风湿诸邪侵袭发为外感病;阳气厥逆,阴虚阳亢,阳热内盛,阳气抑遏,阳气蓄积等发为内伤病。五味偏食则藏阴精的五脏关系失调而发为多种内伤病。阴阳失调,包括相互制约、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病变,并以阳气失常为主导,及至“阴阳离决”则病危。

  ( 2 )阴阳盛衰内外寒热病机:“阳虚则外寒”、“阳盛则外热”系外感疾病恶寒、发热的病机;“阴虚则内热”乃劳倦伤脾,脾气不运,胃中谷气郁而化热所生;“阴盛则内寒”属阴寒上逆,胸阳受损,血脉凝涩之病机。

  ( 3 )病机十九条:六气病机 12 条,其中 9 条属于火、热,体现了火热致病的普遍性,并凸现了火热之邪的病机特点,即火热潘灼,火性炎上,火热伤津,火性急速,且易扰乱心神,可腐肉酿脓,热极生风,扰乱胃肠气机,甚至引起阳盛格阴,真热假寒等证候。五脏病机 5 条,上下 2 条病机亦言脏腑,系外感病中脏腑功能受扰所致,可作为分析内伤病脏腑病变参考,如肝风内动,肾阳虚衰,脾湿内困,肺气膹郁,心火亢盛等。

  ( 4 )九气病机:“百病生于气”,气机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其中气收、气泄、气上、气下、气乱、气缓、气结、气消、气耗,概括病机形式和特点,指导治疗立法。

  ( 5 )积的病机:外感寒邪,卒然多饮食,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内伤忧怒皆可使气滞、血瘀、津液凝泣,并合凝聚,久而成积。

  4 传变 外感、内伤之传变方式与规律不同。外感病传变,从皮毛而人,由表人里,逐步深人,深达肠胃之外,募原之间,以致成积,积病者言其深重。五脏疾病传变,有逆传,即子病传母;有顺传,即传其所胜,具有一定规律。但亦有多种影响传变的因素,临证应具体分析。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三部之气发病特点?

  2 .如何理解“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

  3 .结合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理解外邪致病后的传变规律。

  4 .试述积症形成的病因、病机。

  5 .分析 《 百病始生 》 “病生于阴”的机理和病因特点。

  6 . “生气通天”的含义是什么?有何意义?

  7 ,结合原文,试述阳气的重要意义及其生理作用、病理特点。

  8 .试述煎厥、薄厥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9 .如何理解阴阳的“平秘”关系?

  10 .阴阳关系失调机理及其关键是什么?

  11 .试述饮食五味化生阴精及其过食伤五脏的机理与意义。

  12 .五脏疾病传变有何规律?影响其传变的因素是什么?

  13 .试述 《 举痛论 》 “九气为病”的病机要点、基本证候及相应的治则治法。

  14 .如何理解 《 调经论 》 阴阳虚实所致内外寒热的机理?15. 《至真要大论 》 分析病机的基本精神是什么?谈谈病机十九条的启示。

  16 .结合“邪之所在,皆为不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等原文,理解正气在发病学方面的意义。

  17 .如何理解((五变 》 的体质意义?

  18 .结合临床理解“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19 .何谓“守经隧”?有何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