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其五)》李贺唐诗鉴赏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李贺 南园 唐诗 鉴赏

管理员

摘要:

《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唐诗鉴赏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唐诗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唐诗鉴赏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唐诗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南园十三首(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释】

  1、吴钩:“吴钩,刀名也,刃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沈括《梦溪笔谈》)。

  2、南园:昌谷南园为李贺读书处。其《南园》组诗十三首,写当地景物和杂感,此为第五首。

  3、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通鉴·唐纪》载唐宪宗元和七年李绛云:“今法令所不能制者, 河南北五十余州。”

  4、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

  【白话译文】

  身为男子汉为什么不跨上骏马,手执军刀?

  奔赴疆场,建功立业,收复关山呢?

  但是,自古封侯拜相,登上凌烟阁的。

  又哪一个是像我这样的文弱书生呢?

  【赏析】

  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

  第一个设问是泛问,也是自问,含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带吴钩”指从军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收复关山”是从军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诗人怎甘蛰居乡间,无所作为呢?因而他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一、二两句,十四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疑问),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何不”云云,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自己焦虑不安的心境。此外,它还使人感受到诗人那郁积已久的愤懑情怀。李贺是个书生,早就诗名远扬,本可以才学入仕,但这条进身之路被“避父讳”这一封建礼教无情地堵死了,使他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何不”一语,表示实在出于无奈。次句一个“取”字,举重若轻,有破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然而“收取关山五十州”谈何容易?书生意气,自然成就不了收复关山的大业,而要想摆脱眼前悲凉的处境,又非经历戎马生涯,杀敌建功不可。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了诗人愤激不平之情。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诗人又不用陈述句而用设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加浓郁。看起来,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感受。

  李贺《南园》组诗,多就园内外景物讽咏,以写其生活与感情。但此首不借所见发端,却凭空寄慨,于豪情中见愤然之意。盖只是同时所作,拉杂汇编,不能以题目限的。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早岁即工诗,见知于韩愈、皇甫湜,并和沈亚之友善,死时仅二十七岁。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有些作品情调阴郁低沉,语言过于雕琢。

  鉴赏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的这首《南园十三首(其五)》,以其豪迈的气魄与深沉的情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的开篇“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起笔突兀,如平地惊雷。“男儿”二字,点明诗的对象与主旨,强调了一种阳刚之气与担当精神。“吴钩”这一冷兵器的意象,象征着武力与征战。诗人以反问的句式,强烈地表达出对男儿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期待与呼唤。在当时藩镇割据、国家动荡的背景下,诗人渴望有英雄豪杰挺身而出,去收复被藩镇占据的大片国土,其爱国情怀与壮志豪情溢于言表。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进一步以“凌烟阁”这一代表着功臣荣耀与功勋的象征,发出感慨。凌烟阁上绘有诸多开国功臣的画像,他们大多是凭借战功而获得万户侯的爵位。诗人在此处通过对比,强调了在那个时代,书生想要封侯拜相是极为困难的。这其中既有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批判。在重武轻文的大环境下,诗人空有一腔才华与报国之志,却难以施展,只能在诗中抒发内心的不平与渴望。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此诗语言简洁明快,却富有力量。运用反问、对比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与表现力。短短四句诗,既有对热血战斗的向往,又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情感跌宕起伏,令人回味无穷。

  李贺一生仕途坎坷,身体多病,但他的诗歌却充满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首诗正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反映出他渴望在国家大事中有所作为,不甘于平凡与沉沦的心境。它不仅是一首个人情感的抒发之作,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与文人境遇的生动反映,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在唐诗的星空中闪耀着独特而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