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文言文阅读答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明史 文言文 答案

管理员

摘要:

《明史》文言文阅读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写阅读题就会用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明史》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明史》文言文阅读答案 1 ……

《明史》文言文阅读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写阅读题就会用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明史》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明史》文言文阅读答案 1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②,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③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④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选自《明史》)

  【注释】

  ①外兄:表兄。

  ②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

  ③南英辈:指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才子”。

  ④经生:泛指研读经书的书生。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取而疾走(▲)

  (2)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

  (3)其为文(▲)

  (4)无若际泰者(▲)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B.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C.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D.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他就被父亲带到了自家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不忘。

  B.他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大声歌唱,于是终身不忘。

  C.他就被父亲带到了自家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大声歌唱,于是终身不忘。

  D.他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不忘。

  3、文中“▲”一句直接写出了陈际泰声名之隆,“▲”一句从侧面表明他作品之丰。(用文中原句填空)(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4分)(1)跑(2)闻名(3)代他(指陈际泰)(4)比得上

  2.(2分)B

  3.(2分)D

  4.(2分)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1分);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1分)

  附:参考译文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里贫穷,不能够拜师读书,又没有书籍,有时拿邻居家孩子的书,躲着人偷偷地诵读。从表兄那里得到了一本《书经》,书的四角已经磨灭变得模模糊糊了,而且也没有划分句读,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哪个地方该有停顿),于是就通晓了《书经》的大意。十岁,在舅家药笼中见到《诗经》,拿着就快速地跑了。父亲看见了,很生气,督促他到田地里去,陈际泰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都没有忘记。很久以后,返回临川,同艾南英等人凭借八股文而闻名天下。陈际泰写诗作文,非常勤敏,一天可以写二三十首诗,先后写的诗达到了万首。读书人应试诗文的数量,没有比得上陈际泰的。

  《明史》文言文阅读答案 2

  《明史·罗伦传》文言文阅读原文

  罗伦注,字彝正,吉安永丰人。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及为诸生,志圣贤学,尝曰:举业非能坏人,人自坏之耳。知府张瑄悯其贫,周之粟,谢不受。居父母丧,逾大祥,始食盐酪。成化二年,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名震都下。擢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逾二月,大学士李贤奔丧毕,奉诏还朝。伦诣贤沮之,不听。乃上疏曰:臣窃谓贤大臣,起复大事,纲常风化系焉,不可不慎。在礼子有父母之丧君三年不呼其门愿陛下断自圣衷许贤归家持服朝廷端则天下一大臣法则群臣效人伦由是明风俗由是厚矣。 疏入,谪福建市舶司副提举。御史陈选疏救,不报。御史杨琅复申救,帝切责之。尚书王翱以文彦博救唐介事讽贤,贤曰:潞公市恩,归怨朝廷,吾不可以效之。伦至泉,有司率诸生从之。在公余聚众收徒,讲学郡北净真观。时巡抚御使朱公贤奏请迁福之柏衙,制从之。提举罗公伦云:衙门设立自有其地;迁移亦有其数。盖以柏衙僻陋,非可设之地;岁数未穷,非可迁之时。遂寝其事。成化三年,贤卒。明年,以学士商辂言召复原职,改南京。居二年,引疾归,遂不复出。以金牛山人迹不至,筑室著书其中,四方从学者甚众。十四年卒,年四十八。嘉靖初,从御史唐龙请,追赠左春坊谕德,谥文毅。学者称一峰先生。嘉靖八年,巡按御使聂豹、提学副使郭持平、知府顾可久、通判李文、推官徐炤改净真观地建一峰书院,祀市舶司提举罗文毅公伦。(节选自《明史罗伦传》,有删改)注:罗伦,明代理学家、状元,晚年隐于家乡金牛山授徒讲学,开明代书院会讲之先声。

  《明史·罗伦传》文言文阅读题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礼/子有父母之/丧君三年不呼其门/愿陛下断自圣衷/许贤归家持服/朝廷端则天下一/大臣法则群臣效人伦/由是明/风俗由是厚矣

  B.在礼/子有父母之丧/君三年不呼其门/愿陛下断自圣衷/许贤归家持服/朝廷端则天下一/大臣法则群臣效人伦/由是明/风俗由是厚矣

  C.在礼/子有父母之丧/君三年不呼其门/愿陛下断自圣衷/许贤归家持服/朝廷端则天下一/大臣法则群臣效/人伦由是明/风俗由是厚矣

  D.在礼/子有父母之/丧君三年不呼其门/愿陛下断自圣衷/许贤归家持服/朝廷端则天下一/大臣法则群臣效/人伦由是明/风俗由是厚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居父母丧,是指古人在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长辈去世后,子女按礼守丧三年,任官者须离职守丧。

  B.成化,是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即位后用以纪年的名号,如文中的成化三年、居二年、嘉靖八年等。

  C.翰林修撰,是指明、清时期,翰林院设置的修撰官一职,一般在殿试揭晓后,由科考状元担任该职。

  D.谥,是谥号。谥号是用来彰善恶,垂劝诫,官员能得到谥号,往往被认为是名垂青史的莫大荣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罗伦家贫好学。他虽以砍柴放牧为生,但随身带着书诵读,从不间断,学业卓然有成。参加殿试,做一万多字的对策,考中状元。

  B.罗伦刚正敢言。因明宪宗启用在居丧时的李贤,而上疏指出破例起用李贤会败坏纲常和民风习俗,最终被贬为福建市舶司副提举史。

  C.罗伦实干有为。他来泉州任职,为泉州地方做了两件事:一是反对朝廷准备将福建市舶司迁往付的柏衙;二是在净真观等地讲学,影响很大。

  D.罗伦淡泊名利。由于大学士商辂的保荐,他调回南京任职,但因为患病就辞官了。回到家乡永丰县后,著书讲学。去世后,朝廷追赠文毅谥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分)

  (1)大学士李贤奔丧毕,奉诏还朝。伦诣贤沮之,不听。

  (2)以金牛山人迹不至,筑室著书其中,四方从学者甚众。

  《明史·罗伦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10.C

  【解析】在礼,子有父母之丧,君三年不呼其门。愿陛下断自圣衷,许贤归家持服。朝廷端则天下一,大臣法则群臣效,人伦由是明,风俗由是厚矣。

  11. B

  【解析】居二年不是年号。

  12. D

  【解析】所举示例不能说明罗伦淡泊名利。

  13. (1)大学士李贤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结束,奉皇上诏命回朝。罗伦拜访了李贤,并对李贤不在家守丧的做法进行劝阻,(李贤)没有理睬。

  ( 译出大意给2分;奔丧沮听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因为金牛山人迹罕至,罗伦就在山上建了房屋、著书立说,各处来跟他学习的人很多。

  ( 译出大意给2分;以其中四方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明史·罗伦传》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罗伦,字蠡正,吉安永丰人。家里穷以砍柴放牧为生,他随身带着书诵读,从不间断。等到入学成为诸生的时候,立志钻研圣贤之学,曾说:科举考试并不能毁坏人,人自我毁坏罢了。知府张瑄可怜他贫困,用粟米周济他,罗伦感谢而不肯接受。为父母服丧,过了两周年,举行大祥祭礼后,才开始吃盐和奶酪。 成化二年,罗伦参加廷试,做对策一万多字。径直痛斥时弊,名声震动京城。被选为进士第一,授官翰林修撰。过了两个月,大学士李贤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结束,奉皇上诏命回朝。罗伦拜访了李贤,并对李贤不在家守丧的做法进行劝阻,李贤没有理睬。罗伦于是上奏疏说:臣私下认为李贤是大臣,朝廷把服丧期未满的大臣召还任职是大事,纲常风化都与之相关联,不可以不慎重。

  根据礼法,做儿子的有父母的丧事,君主三年内不去他家门呼唤。愿陛下依自己的本心做作出判断,允许李贤回家服丧。朝廷礼仪端正,那么天下就上下一心,大臣守法制则群臣就会仿效,人伦由此昌明,而风俗也由此淳厚了。奏章送进内宫,罗伦被贬为福建市舶司副提举。御史陈选上疏相救,没有回复。御史杨琅又为他申辩,想解救他,皇上严厉地斥责了杨琅。尚书王翱用宋朝文彦博就唐介的史事暗示李贤出面替罗伦解围。李贤说:潞公收买恩义,把怨气归咎给朝廷,我不可以效仿他。罗伦来到泉州的那天,官员率领许多儒生跟随罗伦(学习)。

  罗伦在公务之余聚集学生收授徒弟,在城北的净真观讲授理学。当时巡抚御史朱贤上奏朝廷,请求将福建市(泉州)舶司迁移到福州的柏衙,朝廷同意了这件事。提举罗伦说:衙门的设立应该设在他应在的位置上,迁移也应有它的年限。因为柏衙地处偏僻简陋,不是可以设立的地方;福建市舶司年限没有到,不是迁移的时候。于是停止了这件事。成化三年,李贤去世。第二年,因为学士商辂进言,朝廷召还罗伦,恢复原职,但改在南京任官。过了两年,因为患病还乡,就此不在出任官职。因为金牛山人迹罕至,罗伦就在山上建了房屋、著书立说,各处来跟他学习的人很多。成化十四年(1478年),罗伦去世,享年四十八岁。嘉靖初年(1520年),根据御史唐龙的请求,追赠罗伦为左春坊谕德,谥号是文毅。学生们称他为一峰先生。嘉靖八年,巡按御使聂豹、提学副使郭持平、知府顾可久、通判李文、推官徐炤将当年罗伦讲学的净真观旧址改建为一峰书院,用来纪念他。

  《明史》文言文阅读答案 3

  轩輗,字惟行,鹿邑人。永乐末年进士,授行人司副。宣德六年,用荐改御史。按福建,剔蠹锄奸,风采甚峻。正统元年,清军浙江,劾不职官四十余人。五年,超擢浙江按察使。前使奢汰,輗力矫之。寒暑一青布袍,补缀殆遍,居常蔬食,妻子亲操井臼①。与僚属约,三日出俸钱市肉,不得过一斤。僚属多不能堪。故旧至,食惟一豆②。或具鸡黍,则人惊以为异。会稽赵伯泰,宋苗裔也。奏孝宗、理宗及福王陵墓,俱为豪民侵夺。御史王琳谓福王降于元,北去,山阴安得墓?伯泰不平,复诉。帝命輗覆按。輗言福王盖衣冠之藏,伯泰言非诬。诏戍豪民于边,停琳等俸。十三年,奏陈四事,俱切时弊,帝悉从之。景泰五年,改左副都御史,掌南院事。考黜御史不职者数人。天顺元年,召拜刑部尚书。数月,引疾乞归。帝召见,问曰:“昔浙江廉使考满归,行李仅一簏,乃卿耶?”輗顿首谢。赐白金慰遣之。明年,南京督理粮储缺官,帝问李贤,大臣中谁曾居此职者。贤以輗对,且称其廉。乃命以左都御史往。八年夏,以老乞骸骨,不待报径归。抵家趣具浴,欠伸而卒。輗孤峭,遇人无贤否,拒不与接。为按察使,尝饮同僚家,归抚其腹曰:“此中有赃物也。”在南都,都御史张纯置酒延客。輗恶其汰,不往。彻馔遗之,亦不纳。岁时诣礼部拜表庆贺屏居一室撤烛端坐事竣竟归未尝与僚友一语僚友闻其来亦辄避去不乐与之处然清操闻天下,与耿九畴齐名,语廉吏必曰轩、耿。

  (选自《明史》,有删节)

  【注】

①井臼:汲水舂米,比喻操持家务。

②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足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岁时诣礼部拜表庆贺/屏居一室/撤烛端坐/事竣竟/归未尝与僚友一语/僚友闻其来/亦辄避去/不乐与之处

  B、岁时诣礼部拜表庆贺/屏居一室/撤烛端坐/事竣竟/归未尝与僚友一语/僚友闻其来/亦辄避去不乐/与之处

  C、岁时诣礼部拜表庆贺/屏居一室/撤烛端坐/事竣竟归/未尝与僚友一语/僚友闻其来/亦辄避去/不乐与之处

  D、岁时诣礼部拜表庆贺/屏居一室/撤烛端坐/事竣竟归/未尝与僚友一语/僚友闻其来/亦辄避去不乐/与之处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分为三甲,统称进士。

  B、刑部,隋唐开始,尚书省下设吏、礼、兵、户、刑、工六部,刑部掌管司法刑狱和监察百官,其长官为尚书。

  C、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俗称叩头。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

  D、南都,明朝自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留都”,亦被称为南都,即首都以外另设的副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轩輗刚正严厉。他在浙江整顿军队时,弹劾不称职的官员四十多人,后来主持南院事务,又考核罢免了几个不称职的御史。

  B、轩輗清廉俭朴,他平日常吃粗食,在浙江廉使任职期满回朝时,行李只有一只竹箱,为此还受到皇上的称赞。

  C、轩輗深受重用。他与耿九畴齐名,在称病请辞后,皇上听从李贤的建议,重新起用他担任南京督管储粮的官员。

  D、轩輗性情孤傲。他对不贤之人,不与交往。都御史张纯设宴请客,轩輗厌恶他的奢侈,坚决不去赴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超擢浙江按察使。前使奢汰,輗力矫之。

  (2)以老乞骸骨,不待报径归。抵家趣具浴,欠伸而卒。

  答案:

  1、C

  2、B(“监察百官”错)

  3、D(“遇人无贤否”,不论贤与不贤,都不交往)

  4、(1)轩輗被破格提升为浙江按察使。前任按察使奢侈,轩輗极力矫正。(省略主语、超擢、奢汰、力矫各1分,句意1分)

  (2)轩輗因年老请求退职还乡,不等批复就径直回家。回到家就催促准备洗澡,伸伸懒腰就去世了。(乞骸骨、报、径归、趣各1分,句意1分。)

  【译文】

  轩輗字惟行,鹿邑人。永乐末年进士,被授予行人司副的`官职。宣德六年,因人推荐,改任御史。巡视福建,剔除奸恶之徒,声威名望很高。正统元年,他到浙江清理军队,弹劾不称职的官员四十多人。五年,他被破格提升为浙江按察使。前任按察使奢侈,轩輗极力矫正。无论严寒酷暑都穿一件青色布袍,缝补连缀几乎遍及全身,家居常吃素食,妻子儿女亲自汲水舂米。与同僚下属约定,三天拿出俸禄买肉,不能超过一斤。同僚下属大多不能忍受。故人旧友到来,吃的东西仅仅一盘。

  有时备办鸡和小米,那么人们就感到吃惊,认为是怪事。会稽赵伯泰,是宋朝皇室后裔,上奏说孝宗、理宗和福王的陵墓,都被豪强侵占夺取了。御史王琳说福王投降元朝,到北方去了,山阴怎么会有他的墓呢?赵伯泰不服,再次上诉。皇帝命令轩輗考察核实。轩輗说福王的墓是只藏衣冠的墓,赵伯泰的话不是乱说。诏令将侵占陵墓的豪强充戍边疆,停发王琳等人的俸禄。十三年,轩輗上奏述说四件事,都切中时弊,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景泰五年,改任左副都御使,掌管南院事物。考核罢免不称职的御史几个人。天顺元年,召回京任刑部尚书。几个月后,他称病请求退休。皇帝召见他,问道:“以前浙江清廉的按察使人满回京,行李只有一竹箱,是你吗?”轩輗叩首回答。

  皇帝赐给白银,安慰并允许他退休。第二年,南京督理粮储缺少官员,皇帝询问李贤,大臣中有谁曾担任过这一职务。李贤以轩輗作答,并且称赞他廉洁,于是命令轩輗以左都御史的身份前往。八年夏,他因年老请求退职还乡,不等批复就径直回家。回到家就催促准备洗澡,伸伸懒腰就去世了。轩輗为人孤傲严厉,对待人无论贤能与否,都拒绝结交。作按察使时,曾在同僚家饮酒,回来摸着肚子说:“这里面有赃物。”在南都时,都御史张纯置办酒席延请宾客。轩輗厌恶他的奢侈,不去。张纯撤去食物送给他,他也不收。每年的一定季节到礼部上奏章庆贺,摒弃客人独居于一间屋里,撤掉蜡烛正襟危坐,事情办完就回家,不曾与同僚说一句话。同僚听说他来了,也总是躲开离去,不乐意与他相处。然而他清廉的节操闻名于天下,与耿九畴齐名,说到廉吏必然会称轩、耿。

  阅读如何明确重点

  对于所学习的一切重点内容及一切应该内储的知识,可用钢笔在底部打上波浪线,或者作出其他标记,还可以书写体会,加眉批。下一步复习时就看这些内容,其他内容可以不看了。对于重点内容中的重点句子以及重点句中的重点词汇都要作出标记,而把那些多余的语言和词汇过滤出去。这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将自己诱离要点的东西统统抛掉”。

  对于你所确认的重点内容,可以边读边记笔记,然后,回过头来去整理笔记,使之网络化或条理化,最后,该内储的则抓紧记忆,该外储的则及时归类予以外储。

  语文六年级阅读方法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明史》文言文阅读答案 4

  傅友德,其先宿州人。元末走武昌,从陈友谅,无所知名。太祖攻江州,至小孤山,友德帅所部降。帝与语,奇之,用为将。从常遇春援安丰,略庐州。从征武昌,城东南高冠山下瞰城中,汉兵据之,诸将相顾莫前。

  友德帅数百人,一鼓夺之,流矢中颊洞胁,不为沮。同陆聚守徐州,元将扩廓遣将李二来攻。友德度兵寡不敌,遂坚壁不战,以二千人溯河至吕梁,登陆击之,敌败去。度且复至,亟还,开城门而阵于野。李二果至,鸣鼓,士搏战破擒二。召还,进江淮行省参知政事,鼓吹送归第。元丞相也速来援青州,友德以轻骑诱敌入伏,奋击之。洪武三年,蜀将吴友仁寇汉中。友德以三千骑救之,攻斗山寨,令军中人燃十炬布山上,蜀兵惊遁。太祖谕友德日:“蜀人闻我西伐,必悉精锐以抗我师。若出不意,直捣阶、绵,门户既隳,腹心自溃。兵贵神速,患不勇耳。

  ”友德疾驰至阶,昼夜行。抵阶州,败蜀将丁世珍,克其城。后渡汉江,趋绵州。时汉江水涨,不得渡,伐木造战舰。欲以军声通绵州,乃削木为牌为千,书克阶、绵日月,投汉水,顺流下。蜀守者见之,皆解体。及闻友德破阶、绵,捣江油,寿始分兵援汉州.以保成都。未至,友德已破其守将向大亨于城下,继而进围成都。寿等以象战。友德令强弩火器冲之,身中流矢不退,将士殊死战。

  象反走,躏藉死者甚众,成都平。友德身冒百死。自偏裨至大将,每战必先士卒。虽被创,战益力,以故所至立功,太祖屡敕奖劳。寻副宋国公冯胜征山西,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二十五年,友德请怀远田千亩。帝日:“禄赐不薄矣,复侵民利何居?”蓝玉诛,友德以功多内惧,定远侯王弼谓友德:“上春秋高,旦夕且尽我辈,宜自图。”太祖闻之,会冬宴,从者彻馔【注】,友德有一蔬不尽。太祖责友德不敬,友德出匕首袖中,日:“不过欲吾父子头耳。”遂自刎。太祖怒,分徙其家属于辽东、云南地,而王弼亦自尽。

  【注】彻馔:撤去食物。(摘编自《明史·傅友德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常遇春援安丰,略庐州略:夺取

  B.门户既隳隳:毁坏

  C.自偏裨至大将裨:地位低下的人

  D.寻副宋国公冯胜征山西副:协助

  5.下列语句中,全都表现傅友德的军事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①流矢中颊洞胁,不为沮

②以轻骑诱敌入伏

  ③令军中人燃十炬布山上

④疾驰至阶,昼夜行

  ⑤木为牌为千,书克阶、绵日月

⑥请怀远田千亩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傅友德初为西名之辈,归降太祖后才被重用。他早年跟从陈友谅,不受重视,后来在太祖麾下屡立战功,多次受到赞扬和嘉奖。

  B.傅友德善于用兵,胆识过人。在武昌之战中,许多将士观望不前,傅友德率领数百人勇猛杀敌,一鼓作气拿下了武昌城。

  C.傅友德多次出生人死,奋勇当先。在汉州一战中,蜀人驱象踩死无数明朝士兵,而他又身中飞箭,但依然率领将士们殊死作战。

  D.傅友德战功显赫,可惜下场悲惨。他因功勋卓著,官至太子太师,但因小事被斥责而自刎,家人被流放至偏远之地。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O分)

  (1)度且复至,亟还,开城门而阵于野。

  (2)上春秋高,旦夕且尽我辈,宜自图。

  傅友德传明史阅读答案翻译

  4,C(裨,意思为此处为“副将”)

  5.B〖①是表现傅友德作战勇猛④是表现傅友德听从太祖的要求⑥表现傅友德贪财〉

  6.C(与象群作战发生在成都,不是汉州,原文提到被象群踩踏的是蜀兵)‘

  7.(1)傅友德料到敌军还会再来,便迅速返回,打开城门,在野外布阵。(得分点:“度“亟”、“阵”各1分,句意2分)

  (2)皇上己经年老,早晚会把我们全部杀掉,我们应该为自己考虑一下。(得分点:“春秋”、“且”、“图”各1分,句意2分)

  《明史》文言文阅读答案 5

  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

  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延之校书,预刊落①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丘濬重其文,属使者善遇之。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②之,曰:“无恙,自负才名不肯谒耳。”使者遣吏召不至,益两使促之。悦怒曰:“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与若期,三日后来,渎③则不来矣。”使者恚,欲收悦,缘濬故,不果。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已。所著书,颇行于世。

  (选自《明史》,有删节)

  【注】①刊落:削除,删去。②衔:怨恨。③渎:轻慢。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⑴监司大骇,延之校书(▲)

  ⑵益两使促之(▲)

  ⑶使者恚,欲收悦(▲)

  ⑷使者下阶谢,乃已(▲)

  11.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预刊落以试悦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B.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悦不迎,岂有恙乎?

  ▲

  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

  ⑶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

  13.桑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3分)

  ▲

  参考答案:

  10.(4分)⑴延:请;⑵益:增加;⑶恚:恼怒;⑷已:停止。

  【评分要点及说明】各1分,若答案与参考答案是同义词、近义词,只要讲得通,亦可。

  11.(2分)C。

  【评分要点及说明】原句和C项均是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用来”。A项,介词,把;B项,介词,按照;D项,介词,因为。

  12.(6分)⑴(2分)桑悦不来迎接,难道是生病了吗?

  【评分要点及说明】反问句,“恙”需翻译到位。

  ⑵(2分)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评分要点及说明】“自非”“亭午”“曦”,需翻译到位。

  ⑶(2分)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评分要点及说明】句式,“孰”“甚”,需翻译到位。

  13.(3分)桑悦是聪明(记忆力强)、恃才傲物的人。

  【评分要点及说明】共三点,聪明、有才、高傲(自负),每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