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用余热温暖苗寨的孩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苗寨 余热 温暖 名人 孩子

管理员

摘要:

名人故事:用余热温暖苗寨的孩子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这样群: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的抱负,坚强的毅。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的抱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面是小编整理……

名人故事:用余热温暖苗寨的孩子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这样群: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的抱负,坚强的毅。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的抱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名人故事:用余热温暖苗寨的孩子,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名人故事:用余热温暖苗寨的孩子

  丈夫朱敏才今年72岁,1965年大学毕业后,先在商务部工作,后在坦桑尼亚、尼泊尔等国大使馆做外交官,直至退休;妻子孙丽娜今年60岁,是北京一所小学的退休英语教师。

  2005年初,两位老人在看电视时,看到贵州山区的一所学校只有一名老师,上课时老师还要背着孩子。看完节目,老两口决定去贵州山村支教。

  当年8月,老两口来到贵州开始了支教之路,他们专门选择最偏远、教师最稀缺的小学。

  尖山苗寨小学,是支教中让老两口最难忘怀的学校。尖山有贵州的小西藏之称,海拔1300多米。学校只有两间教室,被称为“袖珍小学”。让老两口下决心留在山上的是,当地村民对教育的一种强烈渴望。这所简陋的学校就是村民们每家背7000斤石头垒起来的。学校里唯一的一名老师也是孩子们跪求下来的。小学不说教室没有电,窗户是石洞,就是睡觉的地方也是和公厕紧挨着的,气味难闻,老两口晚上只好戴着口罩睡觉。

  这里的孩子原来只有语文和数学课,朱敏才老两口给他们加上了英语、体育和音乐。体育课没有器材,朱敏才老人就自创了尖山棍法,带着孩子们一起锻炼身体。因为年级多、老师少,两个老人成了学校的“顶梁柱”,从早到晚,课程表都排得满满的。

  老两口的支教不仅是义务的,还把生活费常常贴补给孩子们,自己却连水果都舍不得买。由于年高营养又跟不上,孙丽娜老人右眼因黄斑性病变而失明,朱敏才则患有多种疾病,老伴两个月一次回北京为他买药。

  支教9年多来,老两口的足迹遍及贵州大山深处的五所小学,其间,朱敏才老人一直没有回过北京的家。记者问二老,支教何时是尽头?二老的回答惊人的相似,希望尽自己最后的余热温暖孩子们,等到最后实在爬不起来的时候就回北京。

  苗寨“四点半学校”为孩子打造温馨课堂

  “小螺号嘀嘀嘀吹,海鸥听了展翅飞……”盛夏时节,在习水县良村镇干溪苗寨,一片绿意盎然的翠竹林旁,一群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孩子正在志愿者老师的教授下认真学唱着旋律动听的歌曲。

  干溪苗寨,是习水县6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之一,这里居住着苗族同胞57户321人。为了生计寨里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的孩子们则由老人代为看护,除管吃管住外,这些孩子放学后几乎处于无人看管状态。为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2015年,退休教师马贤华回到寨子牵头开办了良村镇干溪苗寨“四点半学校”。

  “我们苗族村寨外出务工的青年人多,留守在家的老人无法辅导孩子作业,孩子们的学习基础相较薄弱,这么多年,村里出的大学生屈指可数,虽然我退休了,但我还是想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们打好基础,让他们能更好的学习。”马贤华说。

  “四点半学校”成立后,马贤华便重拾老本行开始为孩子辅导。起初,孩子们少时他还能勉强应付,但随着“四点半学校”的名声慢慢传开后,越来越多孩子们课后都会聚集到了这里。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得到全面发展,马贤华又开始四处奔走联系志愿者,习水县支教协会得知情况后很快就为孩子们找到了各科的支教老师。

  “看到孩子们的淳朴和好学,我教他们知识的同时,他们也在感动着我,这对我来说意义非凡。”连续两年来此支教的恩和宝英介绍,他来自内蒙古,每次来这里都要坐上20多个小时的车,虽然路程艰辛,但看到孩子们能将所教知识学以致用感到十分满足。

  据了解,干溪苗寨“四点半学校”成立7年来,来此支教的志愿者总人数达82名,教学学生近500人次,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这个温馨舒适的大家庭里收获了知识、学会了感恩。

  “音乐老师教我唱歌,学会之后,我要唱给马老师听。”马悦菲今年上小学二年级,来到“四点半学校”的她,不仅学习成绩有了进步,人也变得开朗活泼起来,她的这句话,让戴着助听器的马贤华老师心间早已跳动起这首甜蜜歌儿的旋律